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傳遞愛心作文700字篇一
不一會,車行駛到了一處偏僻的羊腸小道上,路兩側全是茂盛的植物。完了,像這樣的小道上,能有什么好的敬老院,不過也不要挑剔了,都是捐給老人,能給老人一點幫助也是挺高興的。終于,車停住了,面前時兩扇已經銹的不能再銹的鐵門,感覺搖搖欲墜。
走進敬老院的里院,我們的嘴巴都拉長了好幾厘米。原來,我們真是沒見過這么破的敬老院,雖然園中央的花圃為這所敬老院添加了不少綠色,可是還是絲毫遮掩不住敬老院的破舊。只見這房屋的墻壁上厚厚的一層塵土,手指輕輕一劃都能沾上滿手指的灰。而且,這墻的墻面表層耷拉著好幾塊,搖搖欲墜。
我終于知道為什么來這里捐款了。原來,這里的老人那個不比必其他敬老院可憐,沒有兒女的孝順,呆在這種地方。還是孤自一人,多么孤單啊!一下子,我的淚水就在眼眶里打轉轉,老人生活在這種環境……唉!等老爸老媽老了以后,我一定得好好的孝順他們。
這時,敬老院里的老人都紛紛聞聲而來,瞧瞧怎么一回事。這一下,讓我們更加看清楚這所敬老院的老人們了。只見他們個個彎著腰,駝著背,頭發白花花的,幾乎沒一點黑色。但是仔細一看,老人的臉上皺紋還不是太多,可以看出還沒有上七十歲。可是老人們卻這幅摸樣,想必是兒女們與自己分離的痛苦,還是歷歷在望吧。
突然,“滴滴”的聲音傳入我們的耳膜,回頭一看,原來是一位年輕的阿姨。難道她也是老人?不像啊。于是我低聲問同學,她到底是誰。原來啊,她就是這所敬老院的院長。院長一看見我們,立刻驚訝了起來,想必是上次捐過一次款這次又來了,怎么捐這么多次呢。
這時,郭京煒先對院長阿姨打起了招呼,我們也隨之應和,院長阿姨一下就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想必是與老人相處久了,才會有這么溫柔的笑容。于是,我們把裝滿錢的“愛心之袋”雙手遞給了院長阿姨。阿姨又一次笑了……
這次愛心捐款讓我明白了“孝”這個字的含義,真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活動。
傳遞愛心作文700字篇二
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迷途的人們體會到清涼的慰藉;愛心是冬日里的一輪暖陽,使饑寒交迫的人們體會到生活的暖意;愛心是久旱大地上的一場甘霖,使貧瘠的心靈得到雨露的滋潤,愛心作伴好飛翔!
一條留言,千人傳遞,一筆筆的捐款支撐起了花季少女的第二春。透過一筆筆捐款,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肯用心底一點愛心的火種,點亮他人生的希望。 細細針線,濃濃深情。
病魔可以摧殘你的身體,卻無法摧毀你對兒子的愛。姚厚芝,一位平凡的母親,當她被查出患有癌癥時,她便擔心起孩子的未來。于是她買來十字繡,用一針一線繡好的作品來換取孩子的學費。原來慈母手中的針線,不僅可以縫補孩子的衣衫,還可以為孩子縫繡出一個美好的人生藍圖!面對病痛,姚厚芝選擇拋開對死亡的恐懼,選擇毅然擔起一個母親的責任。因為愛心,姚厚芝點亮了人生光芒。
濃濃風雪,巍巍大愛。
風雪可以凍住河水,卻無法凍結你對孩子們的熱烈的愛。格桑德吉,一位普普通通的藏族教師。為了讓孩子們讀上書,學習知識,她每天都要翻山越嶺地跋涉,冬天時,她更是要過冰河,溜鐵索,只為不讓孩子的讀書夢黯然墜落。在這個日益物質化的社會中,還有一些人堅持相信愛心的力量,不肯改變初心。面對困難,格桑德吉用自己的肩膀,撐起了孩子們的未來。因為愛心,格桑德吉點亮了人生光芒。
什么是愛心?愛心不是一定要轟轟烈烈,也不一定要萬眾矚目,胡秋琴老人的每一筆捐款都十分細微,但日積月累,卻圓了幾百名學子的成才夢;胡佩蘭醫生的每一診藥方都很小,但日復一日,卻惠及了周圍的無數百姓;姚厚芝媽媽的每一針線都細若牛毫,但夜以繼日,卻繡出了母愛的大氣磅礴。因此,我們不一定要做什么感天動地的大事,只要用心中一點善念的火種,也可以將愛心擴張成燎原之勢,愛心作伴好飛翔。
狄更斯說過:“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人心日逐冷漠的今天,讓我們點起愛心的火炬,薪火相傳,讓愛心光照大千世界!
傳遞愛心作文700字篇三
大家聽說過耳蝸嗎?耳蝸就是助聽器,是幫助聽不到聲音的人的。那究竟和愛有什么關系?那就聆聽我述說這個故事吧!
故事發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里,他們家有一個小女兒,是先天性耳聾。后來,小女孩的爸媽起早貪黑、含辛茹苦、節衣縮食、拼命工作,終于攢到了錢。他們就想給孩子配個耳蝸,讓孩子和別的孩子一樣的做個健全的人。
小女孩很高興,自己能聽到聲音了,總喜歡去熱鬧的地方玩。有一次,奶奶帶著小女孩去菜市場買菜,不知怎的把耳蝸弄丟了,全家人心急如焚,齊齊出動,到處去找,徒勞無功。全家人沒有灰心喪氣,在大街小巷一邊貼尋物啟示,一邊發傳單。可是大海撈針,這么小的'耳蝸,怎么找啊!
耳蝸丟了幾天后,小女孩的奶奶就是不甘心,仍然去找,不僅沒找到反而被騙了錢。患老年癡呆癥的爺爺去倒垃圾被反鎖門外,家里正好用煤氣煮著東西,幸好隔壁鄰居救了小女孩,小女孩才安然無恙。
全家人在絕望之際,一個媒體從業員見到了尋物啟示,就幫助他們登了報紙,還有一些好心人在網上發布尋物啟示……幾天后,終于有個人打電話說見過這個耳蝸。他們歡喜若狂,馬上跑到那里。原來是一個在菜市場掏垃圾剩菜的乞丐,當他們從乞丐手里接過那個耳蝸時,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小女孩家人認為無論如何也要酬謝乞丐,但那個乞丐不肯收取任何報酬,向著茫茫的人群里走去。
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是我從電視上看到的。在當今社會里,其實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傳遞愛心,傳遞著社會的正能量。我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