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前輩們于亂世中掙扎前進,斬荊棘,攀陡崖,于黑暗中不斷求索,在混沌中點亮生命明燈,指引后人前進的方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當代青年寫致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致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 1
敬愛的林覺民先生:
您好!
我有幸讀到您的《與妻書》,其文其情其志感人肺腑,至今仍難忘懷。
首段您言“吾作此書,淚珠與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世上誰人不怕死,誰人又愿意忍痛拋下愛人去赴死?不過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從無天生的英雄,所謂英雄原本和我們一樣,都曾是有情有義的血肉之軀,他們也曾擁有他們的美好人生——直至國難來臨。
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浪潮,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眼見生靈涂炭、民族危亡,您毅然投身于革命浪潮之中,為這飽經滄桑的土地注入新的生機。黃花崗起義雖未成功,革命之聲威卻愈加浩大,它震醒無數麻木的人民,喚起無數同胞救國之志。同一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共和政體建立,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家國、家國,小家是大國的縮影,大國是無數的小家。您深愛著您的妻子陳意如,推己及人,為天下念,甘愿犧牲一己之身為天下人博得一個幸福安寧的明天。
覆巢之下無完卵。當中國處于危急存亡之際,個人的命運也如浮萍飄零。天災、盜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種種壓迫使得人性命都難得保全,更遑論溫飽與生活。信中,您回憶起新婚時與妻子攜手互訴衷腸。尋常人家生活,值此之際,竟也如鏡花水月般再不可得了。當日之中國,天災人禍并行。偌大一個中國,何處有容身之所?這是凝聚著血氣與苦難的黑暗年代,卻有人不顧自身安危,選擇守護天下人。
請您看一眼這日新月異的世界吧!今日的中國已非昨日,中國已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進入全面小康……您言,愿為天下人謀永福,在百余年后的今天,這一切都在穩步實現著。同一片土地上,中華民族的兒女們自信驕傲地享受著生活。這是蓬勃發展與您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中國,卻還是那個您心心念念甘愿守護的中國。您看到了嗎?
現今,國際形勢總體趨于和平,然而中國同一些對中國不友好的國家時有摩擦。我愿追尋您的遺志,奉一己之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出一份力。身為一名高分子材料專業的學生,我愿投身學術,潛心鉆研,找準自己的方向然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即便沒有太大成果,也為后來人規避一條錯誤的道路,或者提供更近一步的梯子,幫助他們走得更遠、更遠。
長江后浪推前浪,但我愿為前浪中的一點浪花,勇敢地沖上海岸,將沙灘潤濕后又悄然退場,等著一朵一朵的浪花流經我所止的地方,流至我未曾看到的嶄新美好世界。
此致
敬禮!
當代青年寫致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 2
尊敬的林覺民先生:
您好!
晚輩乃是新中國二十一世紀的一名青年,對您仰慕已久,常于《與妻書》中窺得您當年風貌。正值新中國成立72周年,一覽眼前盛世,不覺憶起當年亂世中的你們,故提筆問先生安。
晚輩曾于紀錄片中了解您意氣風發的一角。少年時,您于科舉考試的答卷中,留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明明滿腹經綸,卻始終淡泊名利。青年時,您已斂去滿身鋒芒,眸中裝著救亡圖存的沉重責任。“是何人救我中華?何人成就中華今日之盛世?”晚輩心中已有答案。吾輩何能處今日之中華?自是因先生和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在過往的歲月中負重前行。
晚輩曾于夢境中數見您的身影。長袍衣襟獵獵飄揚,身骨腰背清瘦筆直,手持一本厚重的書籍,于漫漫塵世中獨立,在喧囂嘈雜中沉默,頗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感。只此一眼,晚輩便可以確認此人必是發出“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之感嘆的先生。先生和諸多烈士的吶喊,是中國覺醒的開端,是未來崛起的奠基。那時的人像是被關在了鐵屋中,即將窒息而亡,身死國滅,卻悲哀至全然不知。是先生,是極少數清醒起來的人們站了出來,不顧己身之安危,作了社會的“紅燭”,欲“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搗破他們的監獄!”時至今日,晚輩依舊向往著覺醒之日的熱血沸騰。
晚輩欲圖從今日之青年身上尋找先生的身影。第以今日事勢觀之,早非“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的境況了。今日之中國已重新在國際建立起威望,但仍被以美國為首的些許別有用心的國家處處針對。
先生與許多烈士,以及一代代的愛國志士用性命將接力棒傳到晚輩和千千萬萬的青年人手中,社會的中流砥柱組建起偉大的城墻,護后輩茁壯成長,晚輩必承先輩遺志,以之為信念,在實現自我價值、成為國家棟梁的道路上堅定前行。誠如梁啟超先生所言:“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吾輩當以此為念:“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先生,請放心,晚輩必以先生志為志,向自己的夢想奔赴,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相結合,為建設新中國獻出微薄之力。
先生,愿這盛世,卒如您所愿。
此致
敬禮!
新中國之一名青年
【當代青年寫致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800字【優秀2篇】】相關推薦文章:
致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書信800字范文2篇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800字高中 給袁隆平先生的一封信
2021寫給袁隆平院士先生的一封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