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感悟,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感悟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中秋的感悟九年級主題作文題目篇一
濰坊的月餅什么餡兒的都有,又大又圓,黃黃的像個金元寶。我最喜歡吃的是蛋黃蓮蓉餡的:諾諾的是蓮蓉,咸咸的是蛋黃,一口咬下去,兩種餡混在嘴里,咸淡適中,那真的是讓人感覺如入天堂。
吃月餅在中秋節的前一個星期就開始了,爸爸每天回家幾乎都會帶一包或者兩包月餅,這就讓我和弟弟這兩個饞貓大飽口福。不過吃東西總是會膩的,我們持續吃了一周的月餅,到中秋節的時候幾乎就吃不下去了。
吃月餅只是其一,真正有意思的是做月餅。做月餅其實和包餃子很像,都是搟皮兒,然后把餡兒攤進去。不同的是,做月餅用的餡和皮與包餃子比起來,
方法
的技巧都不一樣。媽媽從來都不讓我干這些,可能是怕我把家里的廚房燒壞了吧!我可以做的,就是把餡兒攤在面團上,然后團成一個黃黃的小球,把它放進模具里使勁地壓。壓好之后把邊兒上的面割了去。
做好之后,取出來的時候很講究,不能硬摳,不然就摳爛了;也不能不管,它會干在上邊兒。得輕輕地拍拍模具,讓它自己滑出來,可有的時候總不成型,又得重新再做一次,于是這項技術活兒得反反復復幾十次。
這個操作讓我想起了,去西安研學的時候做的手工兵馬俑。
脫模之后就可以放進烤箱烤了。先刷上油,然后把月餅輕輕地放到烤盤里。過段時間,一個個香噴噴、熱乎乎,凝聚了幾十分鐘心血的月餅就出爐啦!
看著我自己做的這個月餅,都有點兒舍不得吃了呢!
這就是我們家的中秋節。雖然家里很忙,一些傳統節日幾乎不怎么過了,但是中秋節還是額外重視。
中秋的感悟九年級主題作文題目篇二
今天,是中秋節。像往年一樣,我和爸爸媽媽回鄉下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過節。
回老家的路上,我感覺媽媽開的車飛快。我欣賞著車窗外的美景,心情無比舒暢,甚至有些激動。也許就是因了這份心情,幾十里路居然很快就到了。這使我體會到了當年大詩人李白“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心境。
剛剛到家,奶奶家的那條大黃狗便甩著尾巴歡快地朝我們撲來。它兩腿直立,爬到我的身上,不斷地扭動著胖乎乎的腦袋,好像在說:“歡迎回家!歡迎回來過中秋節!”
進了門,堂妹認真地看起了書。六年級的她,學習挺緊張的。我是過來人,對此深有體會。爺爺看到我們回來,樂呵呵地咧著嘴笑,手里的煙頭已快燒到手指也毫無察覺。奶奶和爸爸媽媽他們都在廚房里忙著燒菜煮飯。我玩了一會兒,也學著堂妹打開書本寫作業,背古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吃完飯,一家人圍坐桌旁,打開話匣子開始聊天。爸爸和爺爺他們談天說地,談論起剛剛閉幕的杭州g20盛會,中俄、中美、中日等國內外的時事政治,談到今晚即將上演的天宮二號發射。媽媽們在拉家常,談論燒菜,談論我們這些“學子”,“你們家今年怎么樣?很苦吧?”“不是嘛!也初一了”。談笑間,月亮好不容易露出了臉。爺爺開始忙碌起來。
我知道,中秋節最關鍵的環節到了敬月亮!爺爺和爸爸把一張四方桌擺在大門外的走廊里,上面擺放起各種果盤,有蘋果、菱角、板粟、花生,還有蓮藕和月餅。花樣繁多,擺了滿滿一桌。我知道那是古人一代一代傳下來祭祀用的。擺好桌子,爺爺又走到堂屋里的條柜前開始敬菩薩。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端坐在條柜的正中央,菩薩前面放著一個碩大的香爐,爺爺點好三柱香后,又點了蠟燭,爺爺朝著菩薩磕了頭,又叫爸爸和我們依次磕頭祭拜。
大家圍成一桌準備賞月,可是月亮玩起了躲貓貓,隱入云層里不見了。時間過了九點,爸爸開始不停地看表,焦急地等待著火箭發射。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了。“10、9、8、7、6”大家屏聲息氣地聆聽著零號指揮員的倒數口令。“點火!”長征二號火箭騰空而起,大家的頓時心懸了起來。電視里不斷傳來各監測點報出的“飛行正常”“跟蹤正常”等話語。時間一秒一秒一分一分地過去。
隨著指揮員激動人心的一句“天宮二號發射成功!”電視里掌聲四起、歡聲一片。爸爸媽媽們也高興地叫了起來,我也激動得跳了起來。
好一個中秋飛天夜!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