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閉癥心得體會篇一
自閉癥,也稱孤獨癥,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以及活動興趣范圍的顯著局限性,一般起病于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癥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該癥最早發現于1943年。當時來自美國密西西比州費雷斯特的一個名叫唐納德的10歲孩子被確診患有自閉癥,他被稱為“第一病例”,簡稱“donald t”。而進入1990年代后自閉癥患者激增,平均每110個孩子中就有1個表現出自閉癥癥狀。隨著統計發病率的不斷增高,這一疾病逐漸開始引起人們的正視。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癥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癥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癥患者的關注。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這個存在于社會角落的孤獨群體:學者探究病史及病灶為預防與治療方案提供最大的科學依據;愛心人士成立公益組織給予關懷與呵護;一些機構甚至是設立專門的學校讓他們得到相應的教育,同時以便于為病癥的治療提供輔助性的幫助。時至今日,自閉癥已然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
然而迄今為止,作為一種先天性障礙疾病,對于自閉癥,目前國際上尚沒有“完全治愈”或”根治“的方法。據東方啟音技術總監崔廣利介紹,“目前只是經過正確及時的干預和訓練,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和提高孩子的認知理解、語言表達、社交行為、學習能力和生活自理,讓孩子融入校園、融于社會。有很多自閉癥的孩子經過正確和及時的干預和訓練,已經可以達到去學校上學的程度。就干預和訓練而言,目前社會上普遍的做法無外乎都是堅持藥物與非藥物兩者搭配從而進行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并且必須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多年來,“東方啟音”致力于解決自閉癥患者語言能力發展、促進其成長的研究與治療。他們開設star(自閉癥、發育遲緩、自閉癥傾向課程)課程,嚴格按照美國star原版課程(level1-3)的課程內容(接受性語言、表達性語言、學前概念、游戲及社交技巧及日常功能性互動等方面)進行授課,運用三大策略”dt/prt/fr“按照star數據記錄表對孩子情況進行精準量化跟蹤,對孩子言語能力不同方面進行干預和訓練;同時在評估師對孩子進行評估后,根據具體情況,為孩子制訂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主要包括口肌訓練、啟智認知及邏輯表達訓練、運動表達、多感官訓練、視聽訓練、專注力及社交行為能力訓練等方面。
2017年4月2日,在第十屆世界自閉癥日到來之際,東方啟音攜手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幸福明天”公益基金啟動“自閉癥早期干預公益聯盟計劃。”聯合美國、澳大利亞、香港專家團隊通過自閉癥早期篩查、干預康復等形式幫助貧困及偏遠地區兒童得到專業的康復訓練,建立自閉癥家庭與社會融合的渠道,推動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自閉癥治療專家曾表示,雖然自閉癥兒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會交流、不會溝通,擁有完全異域的思維方式。但來自社會的關注、了解、接納、包容、關愛,可以為自閉癥兒童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促進其融入社會大家庭。一個溫暖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足以溫暖人心,催人奮進。就這一層面而言,很顯然來說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般情況下,孩子出現病癥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其原因也能有跡可循。但也有部分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產生退行性變化從而毫無征兆地出現語言溝通障礙,以至于在一開始家長往往無法察覺。如果家長有留意到孩子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落后于同齡孩子,缺乏目光對視,興趣狹隘或有刻板重復動作,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等情況,就要及時找專業言語治療師進行干預和訓練。
作為父母,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癥患者后,首先必須要勇于接受現實,并且要懂得自閉癥兒童跟其他孩子一樣,他們的一些特征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方面。也許他們會用一個特別的方式去看待和理解我們的世界,但這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
其次,一般來講缺乏交流和關愛往往是自閉癥兒童的病源所在。父母應該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積極地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出孤獨,做一個懂得孩子心理需要的父母。要積極地創造機會與孩子溝通,每天保證有固定的時間單獨跟孩子交流,可選擇在飯后、睡前與孩子交談。時間控制在15至20分鐘內,因為這段時間孩子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談話的內容要以孩子喜歡的話題為準。每周至少要抽出半天跟孩子在一起,把自己交給孩子。平時,選擇一些能激發孩子交往愿望、培養良好交往技能的讀物進行親子閱讀。
自閉癥心得體會篇二
自閉癥兒童是一個特殊的兒童群體,對于自閉癥的兒童,目前唯一可行的就是采取教育訓練的方式進行干預,而且實踐證明,教育訓練對自閉癥兒童的能力提高的確有明顯的效果,抓住6歲以前的最佳干預期進行有針對的教育訓練,將對孩子的預后產生積極的影響.
寶貝你把自己關進了房間,
留給爸爸媽媽一片陰雨天,
你吝惜每一句簡單的語言,
喊一聲媽媽真的太難,
媽媽要怎樣做才能走進你的世界,
怎樣讓你認知外面的世界,
牽你的小手和孤獨告別,
是媽媽今生要做的一切……
——這是一首寫給自閉癥兒童的詩,聯合國的報告稱,全球現有自閉癥患者3500萬人,其中40%是兒童,全球每20分鐘就有一名自閉癥兒童誕生.在中國,自閉癥患兒人數達100多萬,發生率是1%,且發病率在逐年上升.自閉癥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獲得康復,可造成終生殘疾,影響患者終生的身心健康、社會交往、學習、生活、就業,給家庭和社會也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一、對自閉癥兒童的認識
自閉癥(autism)又稱為孤獨癥,是發生于兒童早期的一種涉及感知覺、情感、語言、思維和動作與行為等多方面的發育障礙,是一種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征的精神疾病.簡單來說,就是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和活動的局限、智力發育障礙.其主要的癥狀表現為:缺乏與他人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語言發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質;重復刻板行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多動、注意力分散、發脾氣、攻擊、自傷等行為.而自閉癥最典型的特征是社會交流障礙,這是自閉癥患兒面臨的最大問題.
自閉癥的病因極其復雜,至今在醫學上也尚未完全闡明,所以對于自閉癥的兒童,目前唯一可行的就是采取教育訓練的方式進行干預,而且實踐證明,教育訓練對自閉癥兒童的能力提高的確有明顯的效果,而且抓住6歲以前的最佳干預期進行有針對的教育訓練,將對孩子的預后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自閉癥兒童的主要特征
社交發展方面: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大察覺別人的存在;與人缺乏目光接觸,未能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在群處方面,模仿力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想象力較弱,極少通過玩具進行象征性的游戲活動.
溝通方面:語言發展遲緩和有障礙,說話內容、速度及音調異常;對語言理解和非語言溝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可能欠缺口語溝通的能力.
行為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并且不斷重復一些動作;興趣狹窄,會極度專著于某些物件,或對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狀的物體特別感興趣.
感知模式:對某些聲音、顏色、食物或光線會產生焦躁不安或強烈的反應;對冷、熱、痛楚的反應很弱,所以對危險行為缺乏警覺及適當的反應;會不斷轉動身體或用異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種感官刺激中.
發展方面: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發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發展遲緩或者智商會在七十或以下;在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不平均,而且發展過程和一般兒童有差別.
情緒及行為方面:由于溝通上有困難,加上未能適應轉變,所以比較容易受情緒或環境因素刺激,表現沖動或有傷害性的行為.
生活習慣:會抗拒某種味道、顏色或未曾吃過的食物,因而形成嚴重的偏食行為;會有難以入睡的情況.
強項和興趣:部分患者可能會有異常的記憶力;在個人興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別超卓的表現.
三、幼兒園教師應如何積極應對自閉癥兒童
以個案分析為例:
(一)問題的發現
一年前,我班插入了位可愛的小女孩,名叫彥彥,兩歲半,長得又白又漂亮,看似很惹人喜歡.開學的前一天,我們新生接待工作中,她媽媽和她來到幼兒園.當她媽媽把她抱到我面前,她立刻大哭一邊說“拜拜”一邊掙脫離開媽媽的懷抱.無奈,由于她的反應,我們沒來得及交談.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也許這孩子是怕陌生人吧,那晚下班后我一直在想怎樣去引導她.第二天開學了,她媽媽送她進教室后就去上班了.這時,她在教室里不停地大哭,還一直睡在地板上滾來滾去,任憑我們一次次地哄都沒用.于是我就決定找她談談,結果發現她根本聽不懂我的話語,她也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只會說“拜拜……”,用我們所不能理解的簡單詞句來表達.接著更離譜,連上廁所吃飯都不能獨立完成,那時我想這不像是一個孩子來園焦慮癥的表現,加上我之前跟她媽媽通過電話說她已經上過一年的托兒所,她家里人也在新生調查表上填寫了她各種情況,可也沒提及她這方面的表現啊.對整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語,說著別人無法理解的話語的她,是什么原因讓一個幼小的孩子如此特殊的表現呢?
(二)問題的癥結
為此,我特意約彥彥的媽媽進行了訪談,向家長了解情況.情況是這樣的:在她出生后十二個月內即出現異常行為,經檢查是自閉癥,自閉癥的她并不是父母后天的疏忽傷害所造成的.了解了這些情況,我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再加以分析.我們知道,自閉癥傾向的幼兒不會像正常的幼兒一樣,正常的去玩去參與游戲,只會獨自玩耍.況且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弱不喜歡和人交往,不喜歡和小朋友接觸,活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里,不主動找小朋友玩,別人找她玩時表現躲避、反抗,對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單獨活動,自己玩.對周圍的事不關心,自己愿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周圍發生什么事似乎都與她無關,很難引起她的興趣和注意,目光經常變化,不易停留在別人要求她注意的事情上面,她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她的目光不注視對方甚至回避對方的目光,平時活動時目光也飄移不定,看人時常瞇著眼單著眼,斜視或余光等,很少正視也很少表現微笑,也從不會和我們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