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小學作文300字篇一
瞧!奶奶正做湯圓。湯圓圓溜溜的,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雪白雪白的,又像娃娃白嫩嫩的臉蛋。我疑惑不解地問奶奶“為什么湯圓是圓的呢?"奶奶笑瞇瞇地說:“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
我飛奔去看看爺爺,他正在貼春聯,舉起雙臂,抬起頭,等待著爸爸的指揮。“左一點,過了,右一點,錯了,高一點,不對,低一點……對對對!”爺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貼好了。我抑揚頓挫地朗誦起來:“躍馬迎春春風撲面,抬頭見喜喜氣盈門。”這不就意味著來年會更好嗎?
媽媽正在忙著貼窗花呢。有紅紅火火地“福”字,有喜氣洋洋的拜年娃娃,還有可愛的卡通小馬。這些美麗的窗花把透明的移門、窗戶點綴得格外醒目、格外喜氣。“咦,媽媽你把‘福’字貼倒了!”我不滿地嚷嚷起來。媽媽意味深長地說:“你想想,‘福’字倒了,不就是福到了嗎?”我一邊點點頭,一邊“哦”了一聲。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那就是放煙火,爸爸搬來兩大筒煙火放在門外寬敞的地方。我躲在里面,捂住耳朵,透過天窗,只聽“嘭”,五顏六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竄入夜空,就像一顆顆美麗的流星從東劃到西。你看!有紅的似一團燃燒的烈火,有黃的像一塊塊閃耀的金子,還有紫的如璀璨的水晶……這一響像個艷麗的大繡球拋入空中,那一響像朵美麗的牡丹盡情綻開,還有的像柳枝垂落,像仙女散花,像巨龍騰飛……頓時,漆黑的夜空顯得分外妖嬈。我歡呼起來!這美不勝收的煙花不就是上蒼撒給大地無盡的喜悅與祝福嗎?
煙花伴著爆竹敲響了新年的鐘聲,春聯和窗花紅紅火火的迎新春。我美滋滋地收到了許多壓歲錢,全家洋溢在歡聲笑語之中,神州大地更是一片歡騰!……啊,又是一個幸福年!
春節小學作文300字篇二
今天,陽光明媚,雖然是個冬天,但是全身都暖洋洋的.。在鳥兒的吟唱下,在風兒的陪伴下,我們一家開著車,開向江郎山。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江山市西南部,它在浙江,福建,江西三個省的交界處,聽說它是5a級風景區,堪稱“全國丹霞第一奇峰”。
我們由觀光車送到海拔200米處的位置,從這往上看,只見山腰上云霧繚繞,山下一片綠色,山巔有三塊巨石拔地而起,真是美不勝收!
我們一節一節邁著臺階向上走,不時回頭望望,四周群山連綿起伏,猶如大海,掀起的一層一層的波浪,一直到天盡頭,然后消隱在云霧之中。
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中國丹霞之最”的一線天,好似一塊巨石被一把斧頭從中間劈開,抬頭仰望,天空只有一條細細的線,陽光從縫中瀉下,灑落滿地金黃。在這山壁上,各種顏色的石紋縱橫交錯,構成了一幅色彩豐富的圖畫。
走出一線天,累得氣喘吁吁的我們,來到了鐘鼓洞,洞內奇石羅列,有的小巧玲瓏,宛如破土而出的春筍,有的體型豐滿,好似含苞待放的花苞,有的則個頭龐大,屹立在洞中央。
為了能夠體悟“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我攀上鐵梯,走過水泥路,爬過坑坑洼洼的石頭路,腳底磨出一個又一個的水泡 ,但我絕不放棄,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登上了山頂。站在這里,春風吹拂我的發,山下的一切盡收眼底:遠處的房子,小的就像幾只螞蟻;近處的山峰高低有致,仿佛一片綿延的綠草,在飄渺的云霧中若隱若現,若即若離,恍若仙境。
江山如此多嬌,江郎山的美麗使我動容。而現在城市里污染重重,霧霾長期籠罩城市上空,也許有一天這樣的凈土再難尋找,希望我們大家好好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春節小學作文300字篇三
春節這樣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這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歷法,這樣靠“觀象授時”,這樣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這樣“秋收冬藏”以后的農閑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說,就這樣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到底這樣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這樣,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明白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這樣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后,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此刻正這樣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后,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歷,之后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這樣為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