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昆蟲記第三章讀后感50字篇一
在《蟬出地洞》這一章中,蟬的幼蟲在洞中來來回回的挖洞,可幼蟲從洞中出來時身上卻沒有泥土,這是為什么呢?哦,原來蟬的幼蟲充分運用自己的尿液把泥土浸濕,然后用泥漿涂抹四壁,讓地洞長期使用而不堵塞。礦工用支柱和橫梁支撐坑道四壁,地鐵建設者用鋼筋和水泥加固隧道,而蟬卻用泥漿涂抹四壁。真沒想到當今的技術,已被蟬熟練的掌握。蟬真是一個毫不遜色的工程師,在這兒,我感受到了蟬生命力的頑強,也感受到了昆蟲的思維并不比人類差到哪里去,所以我不能小看這些渺小的昆蟲。我知道蟬是怕水的,因為以前在老家捕過蟬,蟬如果遇到水就會出來,如果不是干燥的話就會影響到脫殼。所以蟬洞也是一個天氣觀測站,幼蟲長期呆在里面,有時爬到地表上去探測一下外面的氣溫情況,有時便潛伏在地洞深處,更好的隱蔽起來,這不就是天氣預報的縮小版嗎?
我以前不知道螳螂腿上的鋼鋸是干什么用的,讀過書后,才知道螳螂是用腿上如同鋼鋸一樣的東西把獵物切開,由于腿上的刺如同刀叉,切開后的食物更容易消化,這時我才知道,人類用刀叉的技術竟早已被昆蟲掌握,螳螂可真了不起!更讓人驚奇的是,螳螂在交配的時候要把雄性吃掉,這也是迫不得已的,因為如果雌性不把雄性吃掉,精液就不能良好的運用,為了繁衍后代,這個種族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呀!這看起來雖然有些殘忍,但為了后代,大自然給予它們獨特的生存方式不能不使我們肅然起敬!
如果喜歡讀科研類的書,不防讀一讀《昆蟲記》,讀完后相信你會有很多收獲的。
昆蟲記第三章讀后感50字篇二
暑假里,我如饑似渴地看完了五六本課外書,其中《昆蟲記》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剛拿到手時,說實話,沒多大興趣,因為我本身對昆蟲就沒什么好感!但看了幾頁后就不知不覺和作者一起沉迷在了昆蟲世界里……
作者十分喜愛昆蟲,癡迷到為了一個昆蟲而徹夜不眠的狀態,書中五六七章節講到了昆蟲的婚戀習俗和奇特的產昆蟲寶寶的經過,再次贊揚了母愛的偉大!“有一種蟹蛛,產卵后就全神貫注地守著,一有風吹草動就進入戰備狀態,揮著一條腿威嚇不速之客,直到趕走那些外來者后才會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崗位。母蟹蛛用身體來遮蔽它寶貝的卵,忘記了飲食,拋棄了睡眠,兩三個星期后,因為滴水未進,母蟹蛛越來越瘦了,衰弱的可能隨時死去,但它會堅持等小蟹蛛們全部出生后才慢慢地縮成一個僵硬的尸體!”讀到此,我的眼眶濕潤了,偉大的母愛太感人了!想想我的母親,媽媽一邊上班一邊要照顧我的起居飲食,特別是前段時間我感冒發燒了,媽媽擔心的直掉眼淚,火熱的夏天,媽媽不開空調也不吹電扇,說不利于我的病情,整個晚上就一直守在我旁邊給我扇扇子,用溫水給我擦試……而我呢?我能回報她什么呢?
第七章節還講到炎熱夏天里終日唱歌的禪的歌唱秘訣和第八章節里螢火蟲發光的原理,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以前只知道夏天在老家的夜晚能看到發著光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卻不知道它為什么會發光;以前只知道在老家越是炎熱樹上的禪叫的越是歡快,卻不知道它的聲音是從哪發出來的。讀完整篇文章,我受益匪淺,原本對昆蟲毫不了解的我一下子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本甚至有些討厭蒼蠅蚊子類的昆蟲,現在卻對它們有了另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因為它們像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感情!昆蟲們和我們人類一樣,也在不斷的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于他們的樂園里快樂地生活著,我們要愛護昆蟲,保護昆蟲!
整篇文章令我感動和敬佩的還有作者法布爾先生!他耗費一生的時間來觀察、研究“蟲子”,他的堅持不懈和忘我的觀察研究,正是我所缺少的!以前考試或寫作業,有些題目我都會的,但粗心大意導致錯題、失分!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我要學習法布爾的細心和毅力,要有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法布爾是法國人,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是中國人,我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夢!但要把夢變成現實,還需要我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