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鹿和狼的故事》讀后感100字篇一
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總統羅斯福想讓凱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保護,繁殖更多。于是他下令要獵人去把狼給捕殺掉。于是鹿大量的繁殖,還啃光了整片森林,還因為饑餓造成了大量死亡。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不要用片面的想法去看待事物,有時候這樣的做法會犯很大的錯誤。文中的羅斯福就是這樣,他把狼全部捕殺,于是鹿沒有了天敵,便大量繁殖,超過了森林可以承載的限度,大量的樹木被啃光了,鹿沒有食物吃,因饑餓而造成死亡,鹿的數量不僅少了,還把森林給毀掉了。而沒
讀過這遍課文后,我感到有些吃驚。因為在我平常讀的故事中,狼,在我們記憶中是十惡不赦的。恨不得早日將它們殺掉。但讀過這篇課文后,我的想法變了……
國王為了保護鹿,就叫獵人把狼殺死。獵人們就把凱巴伯森林里的狼全部消滅掉了。但沒想到的是,鹿不但沒有更好的繁殖、生活,反而把森林的植物全部吃光,自己也沒有了食物而死亡……
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動物,沒有好壞之分的。或許你看過一些童話、傳說,那里的狼都是罪惡的象征,那些食草動物都是善良的化身……但是你錯了,所有的動物都是維護生態平衡的使者,它們會將動植物世界保護的井然有序。不會因為鹿太多而將森林破壞,也不會因為狼太多而造成鹿、羊等動物的大量死亡。所以,不要因為你的感覺來判斷動物的好壞,要實際的找出原因,不要沒頭沒腦的亂殺無辜。
現在的生態平衡已經被人類搞得面目全非了,如果再不加以保護,最后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啊!
我明白了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節制。
《鹿和狼的故事》讀后感100字篇二
我讀了《狼和鹿》這篇課文后,受到了很大的啟發,這個故事講了人們肆意殺狼,貌似護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告誡我們不能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這告訴我們看問題要看它的兩面性,看到事物壞的一面時,應該同時看到它好的一面,返過來也一樣。只有這樣全面地看問題,才不會像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一樣,作出草率的決定。他們的做法,不但沒有幫到鹿,反而使他們險些遭到了滅頂之災。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案例:麻雀以前曾經被加入“四害”的名單,因此全國爆發了“四五”麻雀運動,使很多麻雀死于非命,我感到非常痛心。后來,科學家發現,自從麻雀被消除以后,蟲害導致花草樹木被啃光,農作物產量直線下降,蟈蟈、稻飛虱、稻螟蟲到處作怪。原來,是麻雀數量減少導至的。
動植物的關系也非常密切,有的蟲子要侵害樹木,就有鳥類來消滅這些蟲子,使整個森林世界處于平衡之中,郁郁蔥蔥的森林,不僅為動物提供了大量食物,而且提供了棲息地,反過來許多動物特別是鳥類,又保護了綠色的森林。森林中有許多害蟲,他們威脅著植物的生存和發展。
通過上面的案例,說明人類與動物、植物和諧發展,保護生態平衡,保護植物、保護動物,人類才能真正的保護自己。
《鹿和狼的故事》讀后感100字篇三
在學習了《鹿和狼的故事》一課后,我感觸頗深,明白了許多道理。
《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總統羅斯福僅僅根據自己的片面認識,而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里的鹿,雇請獵人消滅浪,結果不僅使鹿的生命受到威脅,而且森林里的植被漸漸減少,給森林帶來了巨大的生態災難。
當我讀到森林里的綠色植被在一天天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在一天天擴大,十萬只鹿拼命啃食綠色植被,卻也只剩下八千只茍延殘喘室,大為吃驚:這還是那個生機勃勃的凱巴伯森林嗎?這還是那個幸福和諧的鹿群嗎?人類消滅了狼不是在幫助鹿嗎?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后果?讀到后面,我才知道,羅斯福下令捕殺的狼,其實是森林和鹿的保護者。狼吃鹿,不僅把鹿群數量控制在森林承受范圍內,吃掉的還是些病鹿,有效控制了疾病對鹿群的威脅。路毀滅了森林,但一切的罪魁禍首是人類。
如果不是人類的無知,會有這一系列生態災難嗎?文中也說了,羅斯福的政策,是根據自身的習慣看法和童話原則制定的,他不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都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
這樣才能保持生態平衡。而我們一定要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的這種相互關系,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傷害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