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愛的教育片段讀后感50字篇一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者亞米契斯通過小學生安利柯的日記講述了一些看似平凡但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就拿《萬里尋母記》《畸形兒》和《聽老師講盲童》這三篇文章來說吧。《萬里尋母記》中的主人公13歲的馬爾可為了尋找因家里缺錢而去美洲一戶有錢人家去當女仆但因意外而失蹤的母親而漂洋過海,經歷重重困難,在一次又一次被告知母親不在那里之后,終于找到了因為掛念家人而不肯接受手術的臥病在床的母親,使母親重新擁有希望而最終得救,得到一個美好的結局。
我的家既不缺錢又沒有長時間分離,相比起馬爾可來我真是幸福啊!我曾經為了我的左眼有先天性弱視而不滿,相比起盲童們那算什么?就算失去光明都能讀書寫字“看”見周圍的事物,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健康的人呢?我曾經因為長得不是很高而抱怨,而這相比起畸形兒來又算什么?相比起這些人來,我們能看、能蹦能跳,難道不應該珍惜,不應該更加努力嗎?
愛的教育片段讀后感50字篇二
《愛的教育》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巨著,是意大利的作家埃·德·阿米琪斯寫的,是他的代表作,原名《心》。是以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口吻來寫的。《愛的教育》引導我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味、思考生活,讓我們用愛心與作者對話。
埃·德·阿米琪斯不但寫出了愛與被愛的感受,還把一個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純真善良的安利柯,愛保護弱小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學習用功的潑來可西,待人友善的克萊諦,愛讀書的斯帶地……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日記就是《爸爸的教誨》了。是爸爸告訴“我”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苦難,而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失去媽媽,媽媽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親人之間的愛,是人世間所有感情中最神圣的感情。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永遠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但我知道,擁有愛的人,并付出愛,就能真正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滋味,因為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