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斑羚飛渡讀后感20字 斑羚飛渡讀后感400字篇一
這本書有若干個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斑羚飛渡》這一篇。全文大概講述的是獵人把七八十只羚羊逼到了傷心崖,領頭羊魔幻般得把青年羊和老年羊分成了兩隊,青年羊踩著老年羊的后背,飛躍而起,極為默契地渡過了傷心崖。而那些老年羊則心甘情愿地墜入了崖底,摔得粉身碎骨。
作者極其平靜的文字描述了無比壯觀的場景,看著一對對羚羊成功渡崖,我心里既驚恐又喜悅,為他們的鋌而走險捏了把汗,為他們的團結合作點贊!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頭羊了,它既不需要老羊飛渡,也不需要飛渡別的青年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保全了羚羊家族,他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后義無反顧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完整篇文章,我不由得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那些無私的老年羚羊如同深深愛著我們的父母。我的媽媽每天早起晚睡,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收拾房間,打掃衛生,做早餐,準時叫醒我和弟弟起床早讀早練;等我們上學去了,媽媽還要買菜、洗衣、做飯,生怕她做的飯菜不合我們的胃口,又擔心營養不夠全面影響我和弟弟長個子;晚上我們都睡了,媽媽才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這篇文章也讓我明白了大自然的一切動物都是有智慧的,都有它生存的本能和權利,我們應該保護它們,人類與動物在大自然中是公平相等的,我們一定要善待生命與動物和諧相處。
斑羚飛渡讀后感20字 斑羚飛渡讀后感400字篇二
今天我再一次拿起《斑羚飛渡》,一個個生動故事吸引著我,特別是這本書的“斑羚飛渡”故事,尤其是老斑羚那忘我救種族的精神,讓我特別感動。這個動人的故事是這樣的。
那天獵人們追殺一群斑羚,獵人們先把這些斑羚圍趕到傷心崖上,這個傷心崖山谷的寬度是斑羚無法跳躍過的,若斑羚跳這傷心崖山谷,當然就會粉身碎骨地摔下傷心崖,自然斑羚也不會自尋摔下傷心崖。獵人用這種方法可以捕到它們,可這一次,獵人們失望了,出現令人感動和壯觀一幕。這些斑羚跑到傷心崖邊時,前面是絕路,后面追“兵”,就在這一時候,有一只斑羚以大無畏精神用力去試跳傷心崖,就這樣掉下了懸崖。它們沒有這樣做。它們分成了組,一只老斑羚和一只年輕斑羚一起跳,它們這樣跳可不是為了死在一起,而是比這更感人。
那只老斑羚先跳,然后年輕斑羚再跳,年輕斑羚剛好踩上老斑羚的背,把老斑羚當成了彈跳板,結果年輕斑羚跳了過去,死里逃生,然而,那只可憐的老斑羚,卻像沒了油的火箭一般掉了下來,這時的傷心崖確實是斑羚們的傷心崖。它們就這樣跳著,最后,只剩下那只斑羚王了。只見那只斑羚王朝前走去,這時,草叢里傳來了咚咚咚的槍聲,斑羚王的肚子上頓時開花,它自己慢慢地走向了傷心崖。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感動極了,那些老斑羚寧愿丟掉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年輕的斑羚度過災難,都獻出了他們的生命,可見動物們也像我們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記得去年在黃河灘也發生過這樣的事,那一次,黃河發大水了,駐扎在那里的官兵看見有一位小孩掉進水里了,被無情的河水卷進了漩渦里,在這緊急關頭,官兵們再去開沖鋒舟是來不及了,只見有一位官兵穿上救生衣向那位小孩游去,抱住小孩,直往岸上沖,可是,河水太猛了,再加上那位官兵還抱著一個小孩,真是走一步都是比登天還難啊。就在它要成功到達河邊時,不幸的事發生了,河水一個大浪過來,官兵把小孩往前一推送到岸上,小孩脫險了,而那位官兵卻永久地睡在了河底。
動物和我們人類都是有感情的,生活中這種感人故事隨處可見,我們要學習老斑羚在關鍵時刻舍己救人的大無畏精神,還有我們要盡量少傷害動物,讓它們也像我們人類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
斑羚飛渡讀后感20字 斑羚飛渡讀后感400字篇三
看了《斑羚飛渡》這本書,我睜眼閉眼都能浮現一只只老年斑羊的一次次跳躍,鐮刀頭羊那堅定的眼神,這兩個小小的動作,使我心頭一震。
這群羚羊被獵人逼到傷心崖,無論是往前走還是往后退都是死路一條,但如果跳到對面的山上,就是絕路逢生轉危為安了,但無論再怎么強壯的斑羚也跳不過去。忽然,一只只的老年斑羊與一只只年輕斑羊一起跳起,但在離對面的山兩米的時候,年輕斑羊踩著年老斑羊的背跳向對岸。年輕斑羊獲救了,但年老斑羊卻永遠死在了傷心崖。但鐮刀頭羊就要受到獵人的攻擊,因為,斑羚群是奇數。
無論是年老斑羊還是鐮刀頭羊,它們都是為了讓斑羚羊繼續繁衍下去,它們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甚是佩服,動物都會不顧一切地去幫助他人,那我們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我們更應該出手相救啊!
這讓我不禁浮想聯翩: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親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她的孩子,在手機里留下最后一句話:“親愛的寶貝,如果你還活著,要記住媽媽愛你!”一輛失控的汽車向一名學生撞去,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他的老師一把將學生推開,自己卻卷入了車輪底下。兩歲幼兒突然從10樓高空墜落,在悲劇降臨的剎那間,過路的女子吳菊萍毫不猶豫沖過去,徒手抱接孩子,孩子得救,而她的手臂瞬間被巨大的沖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在性命攸關的時刻,無論是至愛的親人、老師,還是萍水相逢的路人,都用自己的愛和生命為孩子搭建起了一座生命的橋梁!這橋梁,凝聚著人類對下一代的厚愛與期望,也是讓人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瑰寶!
后感 篇3
合上書,閉上眼,陷入沉思,那是遠離人世喧囂的沉思,也是擺脫人間一切世俗的沉思。我心中的無限感慨如泉水般涌了出來,同時也是對自我反思……
人活著的意義并不是你每天都幸福,而是你為別人付出了多少。這個簡單的道理,我相信每個人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動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舉動,它們用行動向人類詮釋了這一道理,斑羚便是這樣。蒼蒼茫茫的山林本該是它們自由的天地,可是人類的貪婪和肆虐把它們逼入了絕境。生性溫順的斑羚,面臨種族的滅絕!它們做出了怎么的抉擇呢?放下《沈石溪動物小說》這本書,我被斑羚們的壯舉深深震撼。面對進退維谷的絕境,它們巧妙地采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成功飛渡懸崖。那些老斑羚義無反顧地為小斑羚搭起了一座生命之橋,使得種族的生命得以延續。
我想,那些生存下去的斑羚一定會將老斑羚們的付出銘記在心。斑羚為種族的生存而甘心犧牲自己生命,這種偉大的精神如山,卻又比山高大;如海,卻又比海浩淼……它們正是在心底種下了奉獻之種,這顆種子也早已生根,發出奉獻之芽,伴著斑羚們的壯舉,隨著絢麗的彩虹,這幼芽已長成生命之樹開出奉獻之花。
斑羚們的壯舉震撼了我,感染著我,生活當中那些英雄的壯舉也感動著我,杭州最美司機吳斌就是其中之一。吳斌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一直誠誠懇懇,樂于助人。可是空難卻無情地降臨到了他身上。正開著公交車的他突然被不知何處飛來的鐵片砸中,胳膊、腹部受傷,多根肋骨骨折。在命懸一線之際,他趕忙停車,痛苦地解開安全帶,掙扎著站起來,忍住疼痛,對乘客說:“請你們趕快下車。”在疏散乘客后,吳斌也被送進了醫院,可惜也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魯迅曾經說過:“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會朽的草。”也許你愛己,可是過分了就會變成自私。“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愿意為了別人,甘愿做一棵腐敗的小草,那么你將是真正懂得愛己、愛生命的人。
斑羚飛渡讀后感20字 斑羚飛渡讀后感400字篇四
沈石溪曾經在西雙版納做知青在那里接觸到了種種動物,六年級課文上的《最后一頭戰象》就是他在西雙版納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斑羚飛渡》這本書是描寫動物的散文集,主要講了動物之間的情感,友誼,仇恨等,向我們展示了動物的內心世界,其中《斑羚飛渡》最為著名,因此以這篇文章的題目為書的名字。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貓狗相處》與《斑羚飛渡》。
《貓狗相處》是一篇語言生動的散文,敘述了作者家中一條名叫土白的狗,和一只名為黃旗的貓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的故事。有一句傳言,說貓和狗生活在一起是不會太平的,因為它們的意見不合,會產生分歧。這不,黃旗高興的時候念經,土白就認為他是在諷刺嘲笑自己,便與它打鬧起來,另外一個是像主人爭寵的時候,因為主人抱著黃旗,土白便開始憤怒起來......總之,應了那句話:貓和狗不能夠生活在一個屋檐下。
但是,它們雖然互相打鬧,內心卻從不記仇,當黃旗因捉老鼠而掉入水缸里的時候,救它的是土白,是它的“敵人”和“朋友”,讀到這里,我都被它們之間的情誼感動了,假如土白沒有救黃旗,后果會怎樣呢?從此,它們再也沒有發生矛盾,和睦相處。
《斑羚飛渡》所講述的是一種名為斑羚的羚羊,在死亡的面前毫不屈服,寧愿粉身碎骨的不屈精神和高尚的品德。這件事的起因是作者和一群朋友上山打獵,幾十支槍瞄準了一群斑羚。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斑羚退到了“無情崖”,就在這時,令人驚奇的一幕出現了:一直斑羚往對岸跳去,跳到空中的時候,讓小斑羚踩著他們的脊背跳過去。就這樣,一次又一次,不斷有小斑羚跳到對岸,不斷有老羚羊墜入山谷,為了讓小斑羚存活,老斑羚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坦然的面對,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最后一只領頭羊沒有依靠,被亂槍射死,在它倒下的那一刻,天空中出現了彩虹,似乎是希望的訊息,那是斑羚們視死如歸的生命之光,是那些老羚羊用生命所換來的希望啊!
一篇篇,一章章,都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傳奇故事,文章的主角不是人類,而是動物,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是它們和人一樣有著愛憎,有著自己的情感,那是一種寧可犧牲自我的寶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