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讀后感500字篇一
海倫?凱勒出生19個月后不幸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從此以后,她再也聽不到美妙動聽的聲音,再也看不到絢麗多彩的世界了。
當海倫6歲零九個月時,安妮?莎莉文擔任了她的家庭教師。在莎莉文老師和家人的幫助下,她成功就讀于劍橋女子學校,又進入哈佛大學拉德克里夫學院學習。
海倫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她又盲、又聾、又啞,很難想象她是如何艱難地學習。在她剛進入劍橋女子學校時就遇到了困難。課程已經開始了,但她需要的許多書都沒能及時地出凸印版,而且缺乏某些課程所必需的學習器具。加上學生很多,老師不可能給她特殊的指導。但是她并沒有放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突破這些障礙。最終,她如愿以償地考上了哈佛大學。
大學時,海倫一直想為人類做點貢獻,終于,一個為盲人貢獻心力的時機到來了。她為了更好地開展盲人公益事業,不斷地挑戰自己。她努力地學習發聲,一直學了3年。經過3年地訓練,她終于可以在人們面前開口說話了。但第一次演講的效果很差,她沒有放棄,相反,她又重新鼓起勇氣練習發聲。
海倫想象自己能看到東西三天,再重新陷入黑暗,她會把這段時間分成三部分。第一天要看人,要看那些以仁愛和溫柔陪伴她一生的人。第二天,她將向世界,向過去和現在匆忙地瞥一眼。而第三天,她將要在當前的日常世界中度過。
從她的字里行間中,我們能看出她是多么的渴望光明,所以她珍惜能看到的一切。而我們這些視力正常的人卻常常忽略了存在而又值得欣賞的事物。
海倫面對殘酷的現實,她不氣餒,不放棄,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人類可以戰勝命運,用自己的痛苦經歷來勉勵他人。多么令人敬佩的人啊!
海倫以自己的痛苦經歷和美好渴望,勸誡人們要珍惜時間,珍惜光陰。讓我們保持明天就是能看到的最后一天,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自己忽略到的東西現在在眼里非常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讀后感500字篇二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書里寫的是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失去聽力和視力后如何走出黑暗與孤寂,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的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當我看到當一場惡夢般的高燒把她的視力和聽力給剝奪時,我不禁為她感到深深的悲傷。我真怕她從此永遠不能從沒有了聽力和視力的驚恐和悲涼中走出來。可當我看到她能根據自己的思考來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時,我又對她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當看到她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說話,并且考上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學校—哈佛大學,完成了學業時,我又不禁為她感到了自豪和驕傲。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海倫·凱勒小時候學說話的故事了。由于海倫·凱勒看不到人的口形也聽到別人的發音,可想而知她要學習開口說話簡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是她憑借著自己頑強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再加上老師的細心教導,海倫·凱勒終于說出了斷斷續續的一句話“天氣很暖和”。這可真是一個奇跡啊!
看完了這本書,我對海倫·凱勒非常敬佩,想想我的處境比她要好,但是我卻讀書沒有他這么好、這么用心。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只有讀書才能讓我完成我想做的事情!
別人都行,為何我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