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停課不停學個人先進事跡篇一
線上學習,初三的學生伴隨著壓力和挑戰,總會遇到行行總總的絆腳石。有時是因為壓力過大,情緒上出現焦慮和緊張;有時是因為和家長的矛盾,親子關系緊張。作為班主任,就要有各種本領,為學生保駕護航。要做深夜中的一杯茗茶,時刻為學生排憂解難。線上教學,似乎比平時的教學工作多了一倍,備課、熟悉網絡設備、批改作業,同時還要等待學生的各種問題。常常深夜中書房里的臺燈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夜二十三點,本該到了入睡的時間,小z同學的消息突然發來,他說不想學習了,想放棄中考。此刻,身體的疲憊早已又轉化為清醒的狀態。小z是一名學困生,平時自律性不好,面對網課不知如何下手,三年的知識量突然襲來,他有點招架不住了,這是導致他厭學的原因。幾條消息連續發來,可想這個孩子此時是多么的無助。“一個都不能放棄”,這個聲音一直在張老師耳邊響起,本著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的宗旨,在得到小z同學的同意后,張老師與他進行了語音通話,孩子的苦水全部傾倒出來,能聽出來他的自責、他的無奈。作為教過他三年的老師,張老師對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再清楚不過了。他知道小z同學此刻最需要的是鼓勵,張老師用自己曾經備戰中考的經歷告訴小z,在備戰中考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障礙,有一些情緒的波動是正常的,要正視問題,老師愿意做你的傾聽者。張老師接著鼓勵小z,首先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心態,另外要制定科學的方法,可以把困難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去逐步攻克。針對小z的情況,張老師還與他一起制定了接下來的學習計劃,小z同學也豁然開朗了。聽到手機那頭孩子堅定的聲音,張老師終于舒了口氣,而此刻不知不覺已然到了凌晨的一點鐘……
班級內自律性差的的孩子較多,為了讓這些孩子不在線上學習階段退步,張老師常常想辦法、想對策激發學生的自律性,讓學生把握好時間。每天7點伊始,他便上線親自看學生的早讀狀態,檢查學生的儀容儀表。為了更好的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他規定學生每天要穿校服上網課,不能穿睡衣等家居服飾。依據學校、年級的相關安排,他建立班級群,劃分班級學習小組。因九年二班學困生多、中等生扎堆的特點,特分9個學習小組,并分好組長,建立一些學習群的規章制度。線上學習7周以來,張老師積極堅持學校的“兩會”制度,即班會和晨會,及時發現學生線上學習存在的問題,分享一些好的學習經驗,和同學們交流一些實際難題,給出方法,并給同學們加油鼓氣。作為即將畢業的中考生,張老師引導學生要樹立中考意識,在臥室里張貼一些中考勵志標語,設置中考倒計時牌,清除手機上所有的娛樂軟件,每天按時進行學習、作業。年級下發的聽課、作業反饋統計表,張老師每天統計完后都會第一時間發給家長,讓學習有抓手,形成小組長→班長→班主任→反饋給家長和任課教師及學生(教學群)的運行機制。
南開講究公能教育,南開人要熱愛、關心自己的祖國。疫情之下,在指導學生科學備考的同時,張老師還特別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張老師在兼顧線上教學的同時,也積極投身到社區志愿服務中去,為小區內的出入人員測量體溫,勸導大家佩戴口罩,他還盡自己所能為社區捐贈消毒液。充分發揮了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也為學生做出了表率,他積極利用班會、晨會主陣地,,跟學生們分享在服務中的所見所聞,為孩子講好疫情下那些英雄的事跡,讓感恩的種子扎根在每一個孩子心中,鼓勵學生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熱愛祖國、奉獻祖國的人。
線上教學同時也“苦壞了”家長,有些家長和孩子溝通有“障礙”,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家長最想交流的對象莫過于孩子的班主任。作為家長的朋友,要學會傾聽,同時還要給出家長建議。小q同學的家長因為和孩子有過爭吵,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張老師深知家校聯系很重要,家長的中心是孩子,教師和家長的出發點是一致的。為此,他下課后,就立即單獨約時間,連線孩子和家長,做一名調解員,為家長和孩子搭起橋梁。
線上學習以來,張老師已召開了3次家長會,從不同的主題和家長們交流。學生線上學習的問題他會第一時間和家長做匯報,也針對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探討交流。比如:有些家長發現孩子上課時,聽著老師講課,私自卻和其他學生聊天,家長告知他后,他及時的了解,并在班會課上進行強調。對于一些個別的學生,他會單獨和家長溝通交流。因學生的學習特點不一,張老師選擇分層建立家長群,更直接地分析、解決問題。
在批改完學生最后一份作業后,又來到了深夜,那杯茗茶依舊在每天相同的位置放著,這就是南開人應有的責任和奉獻吧……
停課不停學個人先進事跡篇二
張曉老師,八16班班主任,初中部英語學科主任,八年級英語備課組長。面對新冠狀病毒疫情的嚴峻形勢,接到學校“停課不停學”的工作安排之后,她沖鋒在前、不怕危險、無私奉獻,承擔了整個年級1500多名學生的直播英語教學工作,從疫情最嚴重的二月初直至今日,她一直堅持在我校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也展現了我校教師的責任和擔當。
為響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根據學校工作需要,張曉老師克服交通不便,家中孩子無人照顧等困難,每日騎自行車來回二三十里路去學校上課。課前,她認真鉆研教材、備課、磨課。課后,她悉心編制同步練習、批改作業、組織備課組線上教研。她每天六點起床,把當日要直播的課件再一次演練,確保課件沒有任何知識點錯誤,并預想教學中可能遇到的狀況以及解決方法。提前半小時到崗,調試設備,把自己授課的狀態調整到最好。她直播時親切的笑容,鼓勵的言語,以及深入淺出的講解,贏得了學生甚至家長的廣泛好評。直播后,她一次又一次回看自己的直播課,尋找授課的不足,并且在下一節課中改善提高。她勇挑重擔、無私奉獻 ,為八年級學生帶來一節節精彩的英語課,送上溫暖的守護。
學習是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僅僅保證學生聽課效果是不夠的,還需要課后的鞏固和拓展才能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張老師精選習題,每天在微信群里答疑解惑、檢查背誦、細致耐心的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要求學生做好筆記的整理和糾錯。每日表彰作業優秀和學習態度認真的學生,對于作業較差的學生,她通過微信或者電話等方式詢問情況,提出要求,提供幫助,不放棄一個學生。
在學習上,張老師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但在生活上,她對孩子們給予了慈母般的關懷。班級有兩位學生沒有上空課的設備,張老師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嶄新的筆記本電腦借給一個學生,又把家中閑置的電腦送給另一位家境不太好的孩子,并且幫助她解決一些思想上和物質上的困難。班級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無法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張老師通過家長了解情況后,和孩子耐心溝通,提出了課后老師幫忙輔導以及作業分層次,化整為零等方法,打開了孩子的心結,鼓勵孩子有信心繼續努力下去。
疫情期間,張老師對班級管理沒有絲毫的懈怠。作為班主任,張老師一方面按照學校工作部署,及時傳達疫情防控知識和各級疫情防控正能量。另一方面,她以母親的情懷關注著學生的一切動向。每天,她都會細心地通過電話或者微信逐一核實學生的身體狀況,談生活、談學習,督促孩子們制定科學的學習劃,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要求學生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鼓勵學生完成作業之余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做預防新冠病毒手抄報,引導學生多讀書......她努力守護好孩子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引導孩子們在疫情防控中崇德向善,厚植情懷。
取得家長的支持,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也是她常用的法寶。每天上課前,張老師都要在班級群里給孩子們做思想動員,同時要求家長們積極配合,認真督促孩子學習,并且根據家長反饋和課代表總結等,及時表揚聽課認真,作業優秀的學生,解決學生空課中存在的問題。遇到學生作業等問題,張老師及時和家長溝通,幫助解決學生學生和生活中的困難。
2021年的疫情,對于每一個教育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但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時運艱難,才有師道大義。肥西實驗高級中學讓“停課不停學”落到實處,學校、教師、家長和及學生齊心協力,共同奮進,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篇章。正是由于這一群人的努力,才讓疫情期間的我們感覺到格外溫暖。我們相信,老師和孩子們很快就能面對面談天說地,能在陽光下的操場上快樂奔跑,教室里很快能傳來朗朗的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