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簡案篇一
【教學目標】
1、結合“捐書活動”這一活動,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發展從表格中獲得信息,提出問題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2、讓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連加的豎式計算方法。【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小黑板)
1、下面各數最接近幾百或幾十。
98504138396251
2、用豎式計算。
465+307=271+436=
241+27=49+17+32=
3、復習豎式計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發現新知。1、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統計表。學生自主觀察、討論,啟發學生根據圖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
師:這里就是學校捐書情況的統計表。誰能告訴大家通過這張表你知道了什么?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三、建設小學的捐書情況:
(1)一、二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18+95=223(本)
2、想一想,估一估。
⑴解決問題:“建設小學一共捐書多少本?”(出示問題)①、口頭說出算式。列式:118+104+95=②、你估計得數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呢?③、計算。一生到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用自己的方法計算。④、反饋。
算法展示。當你在計算連加法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⑵試一試:民族小學一共捐書多少本?1、先自己列式,估計得數是多少,再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2、選一種你認為比較好的方法做。3、匯報答案。⑶小結:用豎式計算應該注意什么?相同數位對齊;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注意算法的簡化,可以采用簡算的方式。三、練習鞏固。書本練一練1。用豎式計算。生獨立計算,匯報答案。
四、總結。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簡案篇二
1.會計算三位數的進位加法,能根據法則準確進行計算。
2.在嘗試解決讀書問題的活動中,經歷自主嘗試,并與他人交流三位數進位加法計算的過程。
3. 在自主嘗試計算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與書寫習慣。
重點:對知識進行遷移,把兩位數加法的運算法則運用到三位數加法當中。解決“哪一位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問題。
難點:解決“哪一位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問題。
一 復習舊知
1.估算
(1)18 + 23 ≈
(2)72+ 11 ≈
(3)53+49+27 ≈
2.用豎式計算
419+264=
78+782=
(同桌一個人做一道,并且交換檢查)
一起回憶交流加法的筆算法則:
1. 相 相同數位對齊;
2. 從 從個位加起;
3. 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十位滿十向百位進一。
二 、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我們學校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在樓道兩側開辟了象棋活動區和閱讀區,這里的書都是大家把自己看過的書捐獻出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閱讀。這里有一份三、四年級各班同學捐書情況的統計表,我們一起來瞧瞧。(出示課件)
師:你能在表格中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并且大聲的和同桌說一說嗎?誰來大聲的給大家說說呢?
師:你能根據所說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隨便提同桌列示。教師引導說出: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四年級一共有多少本?
在黑板上板書:
118+104+95=
103+109+98=
這兩個算式都是幾個數加在一起?前兩個數都是幾位數?這節個我們研究的是三位數連加的問題。(板書課題)
三 、解決問題
1 .哪個年級捐的書多呢?
師:你能不計算估一估嗎?(抽生上臺回答)
預設:
(1)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多15比少8還多7,所以三年級多。
(2)120+100+100=320 ;100+110+100=310 ; 三年級多
(3)110+100+90+8+4+5=317;100+100+90+3+9+8=310 三年級多
2. 到底是不是三年級多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計算)好,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算一算三年級一共捐了多少書?算完后把你的方法講給小組里的其他同學聽一聽。
師巡視抽生板演,并且讓學生自己講解。(重點講解三個數一起加的格式)
師:黑板上哪些同學書寫較好呢?其他同學書寫有什么不足?以后大家在書寫時不僅要規范而且要美觀,給人以美的感覺。
3.師生集體小結三位數連加的計算方法。
剛才同學們用了幾種方法進行了計算,可以口算,也可以先加前兩個數,再加第三個數,或者把三個數一起加,但無論怎么加,它的計算方法和我們原來的豎式計算的方法是一樣的。
課件出示齊讀
4. 四年級捐了多少本呢?
師:請大家選擇剛才的一種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計算,并且在小組內交流訂正。
師:三個數加時,個位滿幾了?滿二十就得向十位進二十,十位計算時要加二。如果個位滿三十呢?也就是哪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5. 通過計算,哪個年級捐的書多?多多少本?
學生口答。不管捐的書多少,希望大家都能認真讀書,愛惜書籍。
四、鞏固練習
1.課本第18頁第2題用豎式計算。(生一人計算一道,小組內交換檢查)
727+114+86=
;397+304+120=
475+260+149=
292+450+108=
2. 課本第18頁第3題
學生集體交流,方法不唯一。
3.課本第18頁第2題
(1)先列式再估一估。
(2)獨立算一算。(男生算叔叔的,女生算阿姨的)
(3)學生集體思考,師問:怎樣才能保證夠一千元呢?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位數的連加,你能提醒大家計算時應該注意哪些地方呢?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簡案篇三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不僅具備了一定的計算能力,而且理解了三位數加減法的算理。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在教學中,當學生明確題中的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之后,教師不再過多地講解,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三位數連加的計算,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2.注意培養學生細心計算的良好品質。
由于三位數連加數目較大,步驟較多,有時還會遇到連續進位的情況,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同時應對這么多的問題還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不刻意追求計算速度,適時提醒學生在計算中要注意的問題,鼓勵學生耐心細致地計算,力求計算準確。幫助學生養成細心計算的好習慣。
教師準備ppt課件
⊙互動游戲,導入新課
小游戲:找鄰居。
(1)找出與下列數最接近的幾百幾十數:327,213,482,194。
(2)找出與下)白話文●(列數最接近的整百數:203,197,517,808。
(找出一名男同學和一名女同學進行比賽,看誰找得又快又準,其他同學當裁判,勝利者獎勵漂亮的貼紙)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就與這個游戲有關。
設計意圖:在新課的開始做“找鄰居”的游戲,讓學生練習找與某個數最接近的幾百幾十數或整百數,為新知識的學習進行預熱,為接下來的估算打好基礎。
⊙創設情境,實踐探究
1.課件出示教材17頁情境圖,請學生獨立觀察,從圖中找出數學信息,并嘗試提出數學問題。
師:圖中呈現了哪些信息?
預設
生1:三年級的捐書情況是:三(1)班118本,三(2)班104本,三(3)班95本。
生2:四年級的捐書情況是:四(1)班103本,四(2)班109本,四(3)班98本。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預設
生1: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生2:四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生3: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2.嘗試估算,探究估算方法。
師:你能看出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嗎?說說你的想法。
(1)學生嘗試獨立估算,并與同伴說說自己的估算方法。
(2)集體交流估算結果及估算方法。
預設
生1:我是先把相對應的班級逐一比較,再看比較后的數據。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總體來看三年級比四年級多捐了7本書。
生2:我是把各班捐書的數量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看成幾百幾十數再相加,三年級120+100+100=320,四年級100+110+100=310,所以三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估算初步確定是三年級捐的書多一些,接下來我們要仔細算一算,用準確的數據來說明到底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3.解決問題: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課件出示問題,請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師:求三年級學生一共捐書多少本,應該怎樣列算式。
生:118+104+95。
師:你們能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這個算式的得數嗎?
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