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qc,iqc,ipqc三個職位不知道應聘哪個好點篇一
qc中文全稱: 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簡稱,中文意義是品質控制,質量檢驗。其在iso8402:1994的定義是“為達到品質要求所采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有些推行iso9000的組織會設置這樣一個部門或崗位,負責iso9000標準所要求的有關品質控制的職能,擔任這類工作的人員就叫做qc人員,相當于一般企業中的產品檢驗員,包括進貨檢驗員(iqc)、制程檢驗員(ipqc)、最終檢驗員(fqc)和出貨檢驗員(oqc)。
qa中文全稱:即英文quality assurance 的簡稱, 中文意思是品質保證,質量保證。其在iso8402:1994中的定義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表明實體能夠滿足品質要求,而在品質管理體系中實施并根據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有計劃和有系統的活動”。有些推行iso9000的組織會設置這樣的部門或崗位,負責iso9000標準所要求的有關品質保證的職能,擔任這類工作的人員就叫做qa人員。
進貨檢驗員(iqc)
ipqc:即英文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 的簡稱, 中文意思是制程檢驗,擔任這類工作的人員叫做制程檢驗員。
jqe:即英文joint qualit engineer 的簡稱, 中文意思是品質工程師或客戶端工程師,或客戶端品質工程師,即供應商花錢雇用的為客戶工作的品質工程師,是客戶sqe的眼睛和耳朵。
idqa:即英文design quality assurance 的簡稱, 中文意思是設計品質保證,如dqa經理(設計品質認證經理)。
sqe:即英文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的簡稱, 中文意思是供應商品質工程師。
此外,還有
dqc:即英文design quality control 的簡稱, 中文意思是設計品質控制。
mqc:即英文manufactor quality control 的簡稱, 中文意思是制程品保。
質量控制的流程
* 選擇控制主題
* 選擇測量單位-進行測量
* 建立施行標準
* 進行實際操作(測量實際表現)* 解釋差異(實際與標準的差異)
* 對差異采取行動
qa與qc的側重點比較
按照iso9000:2000,qa的定義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的信任”,qc的定義則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
qc是對人事、對物,是對人、對過程,致力于使管理者、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相信有能力滿足質量要求。
qc活動一般設置在項目運行的特定階段,在不同的控制點可能由不同的角色完成。qa活動貫穿項目運行的全過程;
qc,iqc,ipqc三個職位不知道應聘哪個好點篇二
qa:是英文quality assurance 的簡稱,中文含義是質量保證;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簡稱,中文含義是質量控制。
ipqc是過程檢驗工程師
jqe是品質工程師
dqa是設計品保工程師
sqe供貨商管理工程師
按照iso9000:2000,qa:的定義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的信任”,qc:的定義則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
標準中的定義都言簡意賅,難以長篇大論,這可能會導致定義不太容易清晰理解。簡言之,qc是對人事、對物,直接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qa則是對人、對過程,致力于使管理者、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相信有能力滿足質量要求。
在軟件/信息化方面的一些標準中,qa的定義包括:“質量保證是指為使軟件產品符合規定需求所進行的一系列有計劃的必要工作?!?gb/t 12504-1990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范);“為使某項目或產品符合已建立的技術需求提供足夠的置信度,而必須采取的有計劃和有系統的全部動作的模式。”(gb/t11457—1995軟件工程術語)。在這兩個標準中都沒有直接關于qc的定義。
按照不同的目的、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個術語的定義往往存在差異,例如gb/t 12504-1990、gb/t11457—1995分別對qa的定義就存在差異,按照gb/t 12504-1990的qa定義涵蓋的范圍較寬,包含了qc的內容。
與qc的側重點比較
在一個軟件組織或項目團隊中,存在qa和qc兩類角色,這兩類角色工作的主要側重點比較如下:
qa與qc的其他重大區別還包括:
具備必要資質的qa是組織中的高級人才,需要全面掌握組織的過程定義,熟悉所參與項目所用的工程技術;qc則既包括軟件測試設計員等高級人才,也包括一般的測試員等中、初級人才。國外有軟件企業要求qa應具備兩年以上的軟件開發經驗,半年以上的分析員、設計員經驗;不僅要接受qa方面的培訓,還要接受履行項目經理職責方面的培訓。
在項目組中,qa獨立于項目經理,不由項目經理進行績效考核;qc受項目經理領導,通常在項目運行周期內qc的績效大部分由項目經理考核決定。
qa活動貫穿項目運行的全過程;qc活動一般設置在項目運行的特定階段,在不同的控制點可能由不同的角色完成。
對稱職的qa,跟蹤和報告項目運行中的發現(findings)只是其工作職責的基礎部分,更富有價值的工作包括為項目組提供過程支持,例如為項目經理提供以往類似項目的案例和參考數據,為項目組成員介紹和解釋適用的過程定義文件等;qc的活動則主要是發現和報告產品的缺陷。
qc,iqc,ipqc三個職位不知道應聘哪個好點篇三
q a qa即英文quality assurance 的簡稱,中文意思是品質保證,其在iso8402:1994中的定義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表明實體能夠滿足品質要求,而在品質管理體系中實施并根據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有計劃和有系統的活動”。有些推行iso9000的組織會設置這樣的部門或崗位,負責iso9000標準所要求的有關品質保證的職能,擔任這類工作的人員就叫做qa人員
基本簡介
無論是iso9000還是cmmi,都是以過程為中心。也就是說,通過過程的持續改進來提高產品質量。而過程質量與產品質量如何正向關聯呢?就需要質量保證(qa)
。這也是iso9000和cmmi都很推崇的方法。但從國內軟件企業的現狀來看,很多企業的過程體系都相差無幾,而開發出來的產品質量卻千差萬別。導致這種差別的原因有很多,過程及其執行方式的生搬硬套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建立qa組織的時候,多數企業也這樣實行“拿來主義”。就像看著別人穿著一雙非常漂亮的鞋,就想拿過來自己穿,一般都不會適合自己。其結果要么是打腫腳穿大鞋,要么是削足適履,效果可想而知。我們應該做的是“量腳買鞋”、“量體裁衣”。qa組織的建立也一樣,應先了解企業的文化、可獲得的資源以及過程成熟度水平等,再據此選擇適宜的qa組織。下面我們就從一個動態的視角來探討qa組織的建立。
建立組織結構
建立一個組織,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它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崗位的職責,而且還決定了資源如何配置。按照國內多數企業的做法,qa組織結構可劃分為三類:職能結構、矩陣結構以及兩者結合而成的柔性結構。
在職能結構中,各個職能部門設立自己的qa崗位,位于高級經理之下,獨立于項目組。qa直接對高級經理負責,但業務上需要向項目經理匯報,屬于項目成員。如圖1所示。這種組織結構的優點是qa容易融入項目組,易于發現實質性的問題,解決問題也很快捷。缺點是各職能部門相對獨立,部門之間的經驗缺乏交流和共享,還可能出現對過程、方法和工具研究的重復性投資。在這種組織結構下,由于高級經理專注于業務的發展,qa的職業發展容易受到忽視,難于接受到應有的培訓和提升。
在矩陣結構中,設立了專門的qa部門,與各業務職能部門平級。qa隸屬于qa部,行政上向qa經理負責,業務上向業務部門的高級經理和項目經理匯報。如圖2所示。在這種組織結構中,由qa部經理對qa考評和授權,有利于保證qa的獨立性和評價的客觀性,也有利于確保組織的長期利益與項目(或個人)的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qa資源為所有項目所共享,可按照項目優先級動態調配,資源利用更充分,但也可能出現資源競爭沖突。此外,qa部門對qa流程的改進、qa知識的管理、qa人員的發展負責,并可集中資源進行qa平臺的建設,以防止重復性的投資。但另一方面,在矩陣結構中,qa難于融入項目組,發現的問題也很少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柔性結構是職能結構和矩陣結構的混合形態,在職能結構的基礎上建立了qa組。
qa組是一個專業組,不是一個行政機構。qag leader可由質量管理部委派人員擔任或由某業務部門的qa兼任。與職能機構一樣,qa直接對高層經理負責,但在業務上向項目經理和qag leader匯報。柔性結構吸收了職能結構和矩陣結構的許多優點,既便于qa融入項目組,又便于部門之間經驗的分享,還利于qa能力的提高。qag leader可以從各部門qa匯報中提取出各項目的共性問題,用于組織級過程的改進。企業還可以通過授予qag leader不同的權利,比如按照20/80原則與高級經理分配qa的管理,來促進qa專業研究與應用的結合。
確定崗位職責
在cmmi中,qa的主要工作是過程評審和產品審計。從實踐經驗來看,qa只完成這兩項工作很難體現出qa的價值。為了讓qa組織的產出大于組織的投入,實現增值,就應該根據企業需要適當增加qa的職責,比如過程指導、過程度量和過程改進等。過程指導主要是項目前期輔助項目經理制定項目計劃(包括輔助定義或修改項目過程和過程模型、協助項目估計、建立項目驗收準則、設置質量目標等),對項目成員進行過程和規范的培訓以及在過程中進行指導等。過程度量(包括產品度量)在cmmi中已經成為cmmi ml2級中一個單獨的過程域,但卻是對所有過程的一個共性要求。特別是成熟度越高,對度量的要求也越高,難度也越大。這就要求有專業的人員來負責,qa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主要職責包括收集、統計、分析度量數據,以支持管理信息需求。過程改進在cmmi中主要是epg的職責。但事實上,qa更接近于過程實施的環境,更了解過程運行的情況,也就更容易發現“木桶中最短的那塊”。同時,qa也是改進過程試施的重要推動力量。
在了解了qa的這些工作以后,是否認為每個企業的qa職責應該都一樣或者差不多呢?目前國內不少企業的現狀確實是這樣,這也是qa整體效果低下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在確定qa職責的時候應該考慮自身的需要和環境,主要包括業務需求、過程成熟度水平和企業文化。
業務需求主要是確定了qa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工作,比如執行同行評審過程中,qa可以協助評審和組織會議;在存在外包的情況下,可能需要qa在監控外包方方面發揮作用。
過程成熟度是影響qa職責分配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成熟度等級所要求的qa工作分布是不同的,如圖4所示。在低成熟度等級下,需要抽取各項目最佳實踐來定義過程,并指導過程的試施,qa在這方面的工作最多。隨著過程的完善、制度化和實施,qa的工作重點逐漸轉向了過程評審和產品審計。當企業的過程成熟度達到4級或5級以后,對過程的遵守已經成為員工的一種習慣,過程和產品的審查需求減少,而度量和過程能力的優化又成為qa的工作重點。
企業文化對qa來說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它,但卻深深地被它影響。比如說,在一個氛圍活躍、高技術、創新能力強的企業,qa應該傾向于服務職責;而在一個強紀律、低技術、規章制度成熟的企業,qa就應該傾向于監督職責。
配置崗位人員
在建立組織結構過程中設立了qa工作崗位,現在就需要為崗位配備足夠的資源,特別是分派崗位人員。從大體上說,qa人員的配備可根據企業特點分為兩類:全職和兼職。
全職就是設置專門的qa人員,qa的主要職責就是質量保證工作。在設置這類人員時,最重要的是考慮他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是否符合組織和崗位的規定和要求。這些要求是依據企業文化和成熟度的不同而有所側重。比如說,對于一個協作意識較弱、官僚主義較濃的企業,溝通對qa來說可能是一個重要的素質要求;對于成熟度較低,還沒有制度化標準過程的企業,對業務的了解和qa專業知識的精通可能是選擇qa最重要的標準。
兼職就是將工程師分派到其它職能部門或項目中去兼任qa工作,每一位工程師都作為一名潛在的qa。這也是qa人員配置的一個可選方案,一般適宜于開放的、以質量為向導的文化,反過來也能對質量文化的建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這種方案應小心地與組織制度結合,比如獎懲制度、成本制度等,否則容易引起利益沖突。
由于qa的概念引入國內不久,qa人才相當缺乏。為了獲得足夠的資源來完成qa工作,也可以采取崗位輪換的方式。比如,允許項目經理在項目管理崗位和qa崗位上輪換,把一定的qa工作經歷作為項目經理上崗的必備條件。采取崗位輪換的方式,一方面解決了qa資源的不足,另一方面還促進了輪崗人員把qa的思想和方法融會到開發和項目管理工作中,更大程度上提高產品質量。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建立qa組織需要動態地考慮企業的文化、可獲得的資源以及過程成熟度水平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而不是生搬硬套。首先要建立一個適宜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中確立了qa崗位和匯報渠道。接下來就是確定崗位職責,并根據崗位職責的要求配置合適的qa人員。只有在組織結構、崗位職責、崗位人員都設置和整合好以后,才能充分發揮qa的價值,確保通過過程的持續改進來帶動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
pqa: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產品質量保證 sqa: 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供應商質量保證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進貨質量控制 da: damage during arrival,到貨時已損壞 dqa: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設計質量保證 tqa: total quality assurance,全面質量保證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廠質量控制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最終質量控制 qa: quality assurance,質量保證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在制過程質量控制
以上的職責都是要遵循 質量控制系統設計的,在進行質量控制時,需要對需要控制的過程、質量檢測點、檢測人員、測量類型和數量等幾個方面進行決策,這些決策完成后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質量控制系統。
1.過程分析
一切質量管理工作都必須從過程本身開始。在進行質量控制前,必須分析生產某種產品或服務的相關過程。一個大的過程可能包括許多小的過程,通過采用流程圖分析方法對這些過程進行描述和分解,以確定影響產品或服務質量的關鍵環節。
2.質量檢測點確定 在確定需要控制的每一個過程后,就要找到每一個過程中需要測量或測試的關鍵點。一個過程的檢測點可能很多,但每一項檢測都會增加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所以要在最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地方進行檢驗。典型的檢測點包括:
(1)生產前的外購原材料或服務檢驗。為了保證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首先要通過檢驗保證原材料或服務的質量。當然,如果供應商具有質量認證證書,此檢驗可以免除。另外,在jit(準時化生產)中,不提倡對外購件進行檢驗,認為這個過程不增加價值,是“浪費”。
(2)生產過程中產品檢驗:典型的生產中檢驗是在不可逆的操作過程之前或高附加值操作之前。因為這些操作一旦進行,將嚴重影響質量并造成較大的損失。例如在陶瓷燒結前,需要檢驗。因為一旦被燒結,不合格品只能廢棄或作為殘次品處理。再如產品在電鍍或油漆前也需要檢驗,以避免缺陷被掩蓋。這些操作的檢驗可由操作者本人對產品進行檢驗。生產中的檢驗還能判斷過程是否處于受控狀態,若檢驗結果表明質量波動較大,就需要及時采取措施糾正。
(3)生產后的產成品檢驗。為了在交付顧客前修正產品的缺陷,需要在產品入庫或發送前進行檢驗。3.
檢驗方法 接下來,要確定在每一個質量控制點應采用什么類型的檢驗方法。檢驗方法分為:計數檢驗和計量檢驗。計數檢驗是對缺陷數、不合格率等離散變量進行檢驗;計量檢驗是對長度、高度、重量、強度等連續變量的計量。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還要考慮使用何種類型控制圖問題:離散變量用計數控制圖,連續變量采用計量控制圖。4.
檢驗樣本大小
確定檢驗數量有兩種方式:全檢和抽樣檢驗。確定檢驗數量的指導原則是比較不合格頻造成的損失和檢驗成本相比較。假設有一批500個單位產品,產品不合格率為2%,每個不合格品造成的維修費、賠償費等成本為100元,則如果不對這批產品進行檢驗的話,總損失為100*10=1000元。若這批產品的檢驗費低于1000元,可應該對其進行全檢。當然,除了成本因素,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涉及人身安全的產品,就需要進行100%檢驗。而對破壞性檢驗則采用抽樣檢驗。5.
檢驗人員
檢驗人員的確定可采用操作工人和專職檢驗人員相結合的原則。在6sigma管理中,通常由操作工人完成大部分檢驗任務。
qa、qc、qm、內審員、外審員分別是什么樣的職位呢?
qa即英文quality assurance的簡稱,中文意思是質量保證,其在iso9000:2000中的定義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質量要求會得到滿足的信任。”凡是推行iso9000的組織一般都設置了這樣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iso9000國際標準所要求的有關質量保證的職能,在這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就叫做qa人員,有些公司稱其為質量工程師,至少必須具備質量內審員的資格。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簡稱,中文意思是質量控制,其在iso9000:2000中的定義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凡是推行iso9000的組織一般都設置了這樣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iso9000國際標準所要求的有關質量控制的職能,在這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就叫做qc人員,有些公司稱其為質量檢查員,至少必須具備質量內審員的資格。
qm即英文quality management的簡稱,中文意思是質量管理,其在iso9000:2000中的定義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注: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憋@然,qm包括qa和qc,有的推行iso9000的組織就把qa和qc合并為一個qm部門,由這個部門的經理具體負責iso9000國際標準所要求的有關質量管理方面的職能。而qm部門經理的人選更是至少必須具備質量內審員的資格,最好具備質量外審員的資格。
iso9000:2000對“質量審核員”的定義是“有能力實施審核的人員?!睂Α皩徍恕钡亩x是:“為獲得審核證據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準則(iso9000國際標準)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并形成文件的過程?!彼裕瑢徍耸且环N專業,審核員就是一類專業技術人員。質量審核員包括質量內審員和質量外審員,都必須經過國家注冊。
質量內審員即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員,是組織內部有能力和有資格實施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照iso9000國際標準的要求,組織每年都要進行一定頻次的內部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每年的內部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應至少覆蓋全公司質量管理體系一次以上,并必須由經過培訓的熟諳iso9000國際標準的內審員來執行。所以,凡是推行iso9000國際標準的組織,一般都需自己培養或委托外部培養一批內審員,或者聘請一批經過培訓的國家注冊內審員,兼職或全職擔任內部審核工作。
質量外審員是有能力和有資格實施外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專業技術人員。當組織向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后,認證機構就要派出質量外審員組成審核組對申請認證的組織進行質量外部審核,這種審核叫做初審。初審合格,由認證機構發給認證證書。以后,認證機構每年都要派出審核組對獲證組織進行年度監督審核,這種審核稱為年審。三年之后,還要進行復審。以前,只有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機構必須聘請質量外審員,現在,國家要求質量認證咨詢機構的咨詢師也應具備國家注冊質量外審員的資格。
ipqc是in process qc,我們這里叫做產線巡檢
fqc是 final qc,是最終檢查,是屬于出貨抽檢前的一項檢查,sqc是statistics qc,是統計質量控制,一般指使用數據進行spc控制 oqc就不用說,是出貨抽檢。
關于qc和qa雖然在說法上不同,品質控制和品質保證,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品質管理的職能而已,具體工作都分在其他幾項中了。控制的重點在于生產過程
保證的重點應該在于產品出貨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