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放假篇一
路上,我問媽媽:“媽媽,端午節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要賽龍舟和吃粽子?”媽媽說:“端午節五月初五,可能是因為這段時間蚊子等害蟲比較多,所以古代先賢教育老百姓用艾草、菖蒲驅趕害蟲免得生病。賽龍舟是春秋時期百越地區以龍舟競渡方式祭水中蛟龍,吃粽子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楚國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一進奶奶家,奶奶已經在忙了。奶奶一看見我,就高興地讓我和她一起包粽子。只見奶奶把粽葉折成斗狀,盛滿糯米,再把粽葉層層包上,用線緊緊綁牢,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不亦樂乎地包起來,但每次不是餡弄太多,裹都裹不了,就是綁得太松,稍微一動,米粒就會爭先恐后地從各個角落鉆出來。每當這個時候,奶奶總是鼓勵我:“沒關系,不要灰心,只要你去努力,總會成功的。”
雖說包粽子不行,可吃起來我最在行。鍋里粽子的香氣漸漸彌漫了整個房間,奶奶一掀開鍋蓋,我便迫不及待地扒了一個,“哎呦,好燙!”我忍不住把粽子扔回了鍋里,并吹了吹手指頭。奶奶一邊笑一邊用碗重新給我盛了一個粽子,我接過碗,對著粽子吹了幾下,然后解開繩子,扒開粽葉,對著粽子就是一口,哇,糯米里既有肉的味道,又有蜜棗的味道,還有它自己本身糯糯的味道;蜜棗里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肉的味道,還有它本身甜絲絲的味道;肉里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蜜棗的味道,還有它本身嫩嫩的味道,真好吃。
沒過幾分鐘,我便吃完了,但我卻舍不得把粽葉扔了,因為粽子實在太好吃了,我一定要把粽葉上的每一粒糯米都吃了再扔。
端午節真好,我真愛端午節。
端午節放假篇二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還是媽媽教會這首兒歌的,讓我從小到大年年盼著端午節。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吃粽子嘍!我最喜歡吃媽媽親手包的.粽子了,軟糯清香的粽子上撒上白糖,真的是人間美味呀!想想我就直流口水,于是今年的端午節我打算艮媽媽學習包粽子。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把糯米和包粽子用的竹葉泡在水里,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是可口的。
我看著媽媽那嫻熟的包粽子的手法,很是佩服,于是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粽子。在媽媽的指點下,我拿起一片浸泡好的竹葉,將它對折成圓錐形,先是放了一顆紅紅的大蜜棗,緊接著放入糯米,待糯米和竹葉平行時,我立馬把多余的竹葉折過來,蓋住米粒。最后就在我將要快成功包好粽子時,我驚奇的發現這些米粒像一個個調皮蟲一樣在和我玩做迷藏,不聽話的從各個縫隙里跑了出來。這時我手忙腳亂的立刻又拿了一片竹葉想把這些跑掉的糯米裹住,生怕有一顆米掉出來。一片粽葉不夠,那就再來一片,在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我的粽子“胖將軍”誕生了。它渾身五花八綁,逗得媽媽哈哈大笑,就連平日里嚴肅的爸爸也笑的合不攏嘴。
要煮粽子了!媽媽先是在一口大大的鍋里倒了半鍋水,然后將粽子一個一個的放進鍋里,蓋上鍋蓋,緊接著用慢火煮著。我在旁邊靜靜的等待美味的粽子出鍋。兩個小時后,粽子終于煮好了,我一開鍋蓋,香氣瞬間飄滿了整個屋子。
于是我耐心的尋找著我的“胖將軍”,找到后我剝開粽葉,撒上白糖,慢慢品嘗粽子的美味。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打開了我整個味蕾,粽子不僅甜在口里,更甜在我的心里。不一會“胖將軍”就被我“消滅”了。
端午節,不僅因為有那又香又甜的粽子,還有我學習包粽子的過程,所以我越來越喜歡過端午節了,期待下一個端午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