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誠信是美德手抄報篇一
一個秦國的故事。商鞅厲木體現了誠信。當時商鞅推出新的法令。生怕民眾不信任。于是放了一個木頭在城墻南門,貼出告示。如果有人將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眾人皆不信,有一種是講木頭搬到北門。商鞅就如約的上給了他十斤。商鞅想以此建立權威,并取信于民。也稱為徙木取信。
慶齡當了國家的副主席后,她誠信的高尚品格仍不變。一次,她去幼兒園對小朋友許下承諾,“六一”兒童節那天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日。可是那天天氣突變,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老師和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會來了,當她們失望地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時,宋慶齡奶奶的車奇跡般地出現在校園門口,孩子們驚喜地笑了,老師用激動的心情緊緊握住了宋慶齡奶奶的手,宋慶齡奶奶對老師說了一句話:“既然我說了,就得守信。”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愿失去一百棵樹,也不愿聽你說謊。
周幽王的愛妃“褒姒”就是看到接到烽火的諸侯,在得知消息是假的后,亂做一團的樣子時,才會開心的笑,周幽王為了博得這個美女的笑,就采用“烽火戲諸侯”,結果到了匈奴攻打周都的時候,沒有救兵,最終亡國,留下了笑柄。
古今中外,無論是立木取信的商鞅,還是遵守信用的宋慶齡,又或者是誠實守信的華盛頓。都做到了尊守信用。這些遵守信用的人最終都會取得別人的信任。而不遵守誠信的周幽王,最終獲得了國破人亡的后果。所以不遵守誠信等待他的終究是無人信任,乃至死亡。
誠信是美德手抄報篇二
誠信是一種責任,一種美德,一種力量!我們要學會誠實守信,做到誠實守信,一個人要誠信的對待別人,對待自己。
高爾基曾經說過:“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所以人一定要誠信,誠信對待別人,誠信對待自己。
英國著名小說家瓦特﹒司各特曾經借朋友的錢去經營一家公司,經營不善倒閉,朋友因覺司各特有才,讓他可以不必還錢,但司各特執意不肯,更加努力去還錢,靠自己的勞動還清了債務。
誠實信用的人,即使在貧窮的時候,依然靠自己的勞動還清了債務,司各特是守信用的,言必行,行必果,他大可不必去換那債,輕松地搞自己的創作,但是他沒有,沒有在貧窮下失去自己的原則,讓自己遺憾。誠信待人,誠實面對自己、他人。誠信,一種美德。
商鞅立木取信,商鞅為表明誠信不欺而立木,能搬走者給予黃金,使老百姓確信新法可信,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人無信不立。
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如果人無誠信,則更無法讓他去做別的大事,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誠信是一種美德,讓它開出永不磨滅的花朵,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