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周記字篇一
在那個下午,天陰沉沉的,天空正灑著大雨,三三兩兩的汽車在濕漉漉的地上寂寞的開過,放眼望去剛剛抽出的嫩芽在風中搖擺,正在進行魔鬼訓練的我厭煩的做著永遠都做不完的數學題,看著永遠都看不完的語文生詞。而我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自己在上課的時候沒有認真的聽課。我就這樣的在家里無休止的做做這做做那。
考試的那一天最終還是來了,天上刮著風,我想:一定不會考好吧,每一次都是這樣,盡管復習的再好也沒有考好!今天還刮著風,也許……耳邊突然響起出門時母親的叮嚀。亞歷山大。
告訴考試成績的那一天,我覺的那一天的陽光格外和煦,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風拂面吹過,飄出一陣淡淡的清香。翻開書本,有一種莫名的快樂從心間悄然升起。
我在這魔鬼訓練中感受到了許多寂寞,但是“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暴風雨過后,必然會迎來明朗清澈的天空很亮麗的彩虹;只要你努力凡事都能化幻為現實。經歷了這次考試,腦海里產生了一句話:把鴨梨放到冰箱里變成了凍梨,意思是:把壓力放到冰箱里變成了動力!
努力吧!我們還有時間!相信吧!人們啊!在不懈的努力后,我們就會成功!相信吧!人們啊!暴風雨后,它會為天空留下一份清澈,一份十分亮麗的彩虹!
初二周記字篇二
夾雜著幾句唐人的詩句,清明就這么杏花小雨,朦朦朧朧地到來。
隨著人群,我慢慢上山。在山道的兩邊,有那么多的墳墓,心里感覺不勝復雜。這些墓中人像我們一樣,活過、累過、愛過、恨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碑石躲在雜草中敘述著他的光榮與淚水。
向遠處望去,一眼小池睡在兩山之間。風水挺不錯。
中國老百姓家要是買房子亦或其他地皮,總會叫風水先生來了了風水。風水好,利子孫,老一輩就覺得心里塌實。在老人心里,自我是次要的,要緊的是作為生之大流的一個點滴,能夠讓江海永遠不停地流去,波瀾蔚為壯闊。接天連城,成為一個動態的永恒!有了這樣的思想,不就有了萬人拜山、民族掃墓的注腳嗎?
山上的住戶越來越多,好在與我無關。自生下來起我都沒經歷過親人陰陽散的生離死別。對于那些早已安睡,化為一抷黃土的老祖宗,心底對他們賜予我生命而感謝。除此,很難在心里找到什么傷痛的感覺。只有在清明節回去焚香致祭。回想某位大爺喂過我吃飯,某位大嬸抱過我,某位大伯救我于患難……種種往事,在歲月里發酵,越釀越醇。
是的,去者漸多,但生機并未了無。你看,每年清明,四野的人群不是越來越洶涌了么?墳前墓后,或彎腰除草,或低頭默禱,或促膝長談,或焚香祭拜。向山下望去,個個墳前都有人在叩拜。這是一個朝圣者的行列,整個民族投入其中。叩拜我們的祖先,這是傳統的信仰,中國的力量。清明節,它漂泊了幾千年,渡船泛舟在時間歲月的滄海間,告訴我們,斯人在黃土間等我們,除去雜塵,作番安頓。
這頓悟,令我喜不自禁。一柱香,虔誠拜倒,煙霧在山坡上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