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唐詩三百首免費聽篇一
上小學后,我便不再滿足于婦孺皆知的詩篇了,圖書館里面那豐富的詩集又像磁石一樣吸引了我,讓我如癡如醉。當然,詩集中我最喜歡的莫屬《李太白詩集》,詩豪邁奔放,想象豐富,清新飄逸,意境奇妙,表達了李白豪放不羈的性格。
詩讀多了,對我的生活有很大的改變。一次寒假,我和家人到岳王廟游玩。大門旁,岳飛手持寶劍,一身戎裝,他怒目圓睜,好像承受了巨大的冤屈,又好像擔心國家落到他人之手,我情不自禁詠起:“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可能是因為聲音太大了,周圍的人都看了我一眼。
突然,人群當中上來了一位白發老人,和藹可親地問我:“小同學,你覺得岳飛是怎樣的人?”
我看了看他,鼓足勇氣說道:“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話音剛落,身邊就響起了陣陣掌聲。這次,唐詩讓我看到了它的魅力。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依然讓唐詩做我的旅友,因為我明白:唐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它的陪伴就像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指引著我前進!
唐詩三百首免費聽篇二
秋天來了,洛陽城里,詩人張籍像往常一樣正坐在家中的書房里看書。這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張籍不禁打了個冷戰,他站起來,慢慢走到窗前,輕輕掀開窗簾,望了望窗外,桔黃的樹葉隨著風紛紛落下來,院子里的那幾株花早已經露出了光禿禿的枝丫,那小草正在風中瑟瑟發抖,一片荒涼蕭條的景象。
此時此刻,張籍的情緒似乎很低落,因為那樣的情景構起了他對家鄉的回憶。他低下頭,一邊摸著妻子給他繡的荷包,一邊想:已經好多年沒回去了,不知道父母的身體怎么樣了,孩子有沒有好好學習……
忽然,一個想法油然而生:他想要寫一封家書給自己的親人。想罷,便鋪開信紙,一邊磨著墨,一邊自言自語:“這里的事情那么多,要先寫哪一件呢?”
張籍準備好一切,慢慢坐下,右手握著毛筆,左手提著袖子,閉起眼睛,陷入了沉思當中。許久,他睜開眼睛,快速地寫了一句話,覺得不滿意,就將紙揉成一團,扔向一邊,然后喘了一口氣,摸著額頭,搖起頭來。但他還是冷靜地想了想,繼續寫起來。
不知不覺的,已經到了夜晚,信也終于寫好了,張籍又不放心地看了一遍,修改了幾個字,就小心翼翼地把信裝進信封,然后才吹滅了油燈,開始休息。躺在床上的時候,張籍還在回憶著,想想哪里還漏寫了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捎信人便敲開了張籍家的門。張籍突然想起了什么,趕忙拆開已經封好的信封,把信取出來,又添上了一句話后,才慢慢疊起,裝入信封,遞給捎信人時,還要千叮嚀,萬囑咐,說一定要把信成功送到,捎信人連連答應。
捎信人騎上馬,漸漸消失在張籍的視線中。張籍望著捎信人消失的背影,想到,再過一個月,家人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來信,不禁欣慰地笑了。
唐詩三百首免費聽篇三
夜深人靜,我徜徉在書的海洋,聆聽大唐王朝才子的心靈呼喚。
詩如人的生命“人迷忽覺,如夢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蘇”。塵封千年的榮耀被書寫,唐詩之花綻放在高山之巔,永不凋謝。銀燭秋光冷畫屏下,美人臉上凝結的香露,修長的食指在古色古香的琴弦上顫動。滿園桃花之下詩人酣睡,悠然樂之。皓月初升,銀光朗照在浪西樓上,天下昭然如瓊玉。一襲輕紗下的輕歌曼舞,切莫亂了音律,今夜白露倒映出故鄉明月。
沒有比李白更蒼涼的悵惘,大筆一揮就是半個盛唐。王維的大漠孤煙繚繞出落日的豪放;楊萬里滿塘的接天荷葉承載著映日荷花的幻想。王勃,繁華與孤鷺齊飛,才比天高卻命比紙薄;杜甫,吟鞭祈指千尺涯,四年流亡,卻從未放棄最初的夢想。
我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臨摹她的輪廓;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描畫她的盛妝;用“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瞻仰她的英姿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羨慕她的剛毅;用“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暢想她的綺麗;用“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感嘆她的雋永;用“會得離人無限淚,千絲萬絮惹春風”書寫一個盛世傳說。
唐詩之花在記憶深處悄然綻放,承載千年金戈鐵馬,仰望萬載刀光劍影,打開塵封千年的記憶與榮耀,在氣吞山河中感嘆,花開千年。
華美的花朵在記憶中盛開了一個燃燒的國度,那些遠去的生命,斯人已逝,花香依舊彌散。愿做一場崇古清夢。
唐詩三百首免費聽篇四
本以為詩都是枯燥乏味的,可你卻帶給了我不同的風韻。你邀我共賞山水之氣,你伴我共品風月之韻,你陪我共唱云天之歌。
輕輕翻開唐詩,與王摩詰一起暢游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明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錦鍛上,自然而不虛夸,純樸而不媚俗。一泓清泉靜靜地柔柔地穿梭在林間,有的輕輕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美好詩意地蕩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淺淡的思緒。
唐詩讓我欣賞如此溫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靜靜翻開唐詩,與李商隱一起沉湎風月之中。“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是他的癡情;“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是他的感嘆;“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他的祈愿;“春心若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是他的不羈。那縷堅貞的信念,那份美好的情愫,在歷史的塵埃中彌漫成了永恒的纏綿繾綣。
唐詩讓我體味如此悱惻的風月之韻,妙哉!
緩緩翻開唐詩,與韓昌黎一起放歌云天之上。韓昌黎是塵埃里一朵不敗的圣潔之花,他銘記著“達則兼濟天下”,冒死勸諫憲宗不迎佛骨入京,最終被貶潮州。這八百里的潮州路,走亡了愛女,走短了春秋,走白了雙鬢,卻沒有走滅這忠貞不渝的'赤膽忠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在潮州,他興教育,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
唐詩讓我感悟如此忠誠的云天之歌,壯哉!
詩中自有別般風韻,它改變了我淺陋的見聞,豐盈了我稚嫩的羽翼,充實了我枯竭的內心。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詩三百,聽一聽巴山夜雨,看一看長風萬里,竟忘了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