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飄香藤圖片篇一
綠葉軟軟的,很青翠,在葉叢中的桂花小巧玲瓏,只有仔細(xì)找,才能發(fā)現(xiàn)桂花。
在我居住的房子里,陽臺上有幾株桂花。每天回到家,香氣溢滿了整個房子,讓人無法自拔。一簇簇盛開的桂花,躲在綠葉中,羞答答的,好似一位位清新脫俗的仙女在里面淺唱低吟,掩面而笑。風(fēng)拂過,桂花搖搖欲墜,那些已吹落的桂花,鋪地成席。桂花即便落了,但還是有一絲清新的香氣彌漫在空中。而地上的桂花,我們也不會刻意去掃走,大多時,就掃一半,留下一些,就把家點綴得圣潔又芬芳。
桂花很常見,但對于我來說,它有著特殊的感情,從栽下到凋落,我什么也沒錯過。
每當(dāng)開花了,我有一個習(xí)慣或說是愛好吧,就是拿一個小瓶子,把桂花裝得滿滿一瓶,沖洗干凈,然后用水泡,頓時瓶子的水馥郁芬芳。但我卻不是用來喝,而是倒進(jìn)另一個更大的瓶子,直到大瓶子的水裝滿。因為這樣大瓶子里的水會揮發(fā),會把香氣一起帶出來。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桂花依然在涼爽的秋天展開歡顏。它雖不艷麗奪目,但是我心中最喜愛的花依舊是桂花,永遠(yuǎn)開在我的心間。
飄香藤圖片篇二
我大路口的舅舅家有一座桔子園。
陽春三月,一片片橢圓形的嫩葉從桔子樹墨綠的老葉叢中露出頭來,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過了幾個星期,一朵朵乳白色的小花在碧綠的枝椏間探出了小腦袋,在明媚的春光下像許多披著輕紗的小公主。桔子花雖小,但它那香味異常芬芳,吸引了眾多辛勤的小蜜蜂前來采蜜。
夏天,烈日當(dāng)頭,桔子樹上掛滿了小青桔。它們乒乓球大小,硬硬的,渾身還長滿小疙瘩,它們伴著夏風(fēng)在樹上搖曳,像一個個嬰兒在母親懷里撒嬌呢!
到了中秋前后,桔子樹上的果實就可以吃了。它們長成扁圓形,原來難看的皮膚變得光潔細(xì)膩,上面布滿了一個個細(xì)小的孔。這時,如果你摘下一個剝開青色的皮,就可以看見十幾個“兄弟”在那兒“議論”著什么。你再咬上一口,從麥黃色的果肉里溢出了汁水,那味道又酸又甜,讓你滿嘴生津。
重陽節(jié)一過,桔子園的桔子就紅遍了。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和爸媽到舅舅的桔子園來。滿園橘紅的碩果,伴以墨綠的樹葉,置身其中,就像在畫中一樣。你還沒有吃,薄薄的桔皮里透出的桔香就誘得人垂涎欲滴。摘下一個,囫圇剝開塞進(jìn)嘴里,那個甜哪,讓你感覺就像到了人間仙境一般,叫你吃了就舍不得放下。
我們在碩果飄香的桔子園里奔跑著,歡呼著,為舅舅一家的辛勤勞動,為這秋的豐收。
飄香藤圖片篇三
早晨起床,剛一開窗,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不禁贊嘆道:“啊!又到了桂花飄香的好季節(jié)啦。”
我三口并做兩口吃完早飯,匆匆忙忙背上書包,沖進(jìn)這香氣世界。在去學(xué)校的路上,我發(fā)現(xiàn)小區(qū)、公園以及路邊都種滿了桂花樹。這里的桂花樹大片大片的,它散發(fā)的氣味更是迷人。有的人在桂花樹前停留許久,在細(xì)細(xì)觀賞著桂花;更多的人則是在上班的路上,邊走邊聞,陶醉其中。
我們學(xué)校也有許多棵桂花樹。它們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好像在歡迎每一個同學(xué)進(jìn)入新的一天。這桂花香味仿佛還有神奇功效,每當(dāng)一聞到它的香味,就會感覺心曠神怡,所有顧慮頓時拋到九霄云外。
聽說桂花開得最茂盛的地方還要數(shù)滿隴桂雨了。桂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從遠(yuǎn)處望,金燦燦的一片。在很遠(yuǎn)的地方還沒見桂花樹呢,就已經(jīng)先聞到了桂花散發(fā)出來的芳香了。這一切真讓人回味無窮[注: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啊!
你知道桂花開得那么茂盛的原因嗎?因為今年的天氣比往年熱。早桂和晚桂一起開放了,所以香氣顯得特別濃郁、芬芳。這種濃郁的香氣是淡淡的、撲鼻的,更是讓人流連的。
我喜歡桂花樹,更喜歡它散發(fā)出來的芬芳清香。因為清香給我們帶來了活力和樂趣。
飄香藤圖片篇四
暮春里的絲絲涼意還未褪盡,燥熱的初夏已在一場場陣雨中拉開了序幕。撐一把傘,我頗有狼狽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在哪里,粽葉的清香隱隱約約地蕩了過來,這淡雅的清香,還是一如既往的淳厚、濃郁,我的腦海中不禁又浮現(xiàn)出外婆的身影和粽子的香
外婆是張甸人,久居鄉(xiāng)下,她留著蓬松的卷發(fā),些許皺紋爬上了她那愛笑的臉頰,臉上流露著鄉(xiāng)下人特有的熱情純樸。兒時,我最盼的就是端午,因為端午就能吃到,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粽子很講究。無論是米、肉、棗兒還是鴨蛋,都是外婆在菜場精心挑選的。首先就是選粽葉,外婆總是拎著一個籃子到河邊精心挑選,回來的時候籃子里滿滿的一籃。外婆只能弓著腰,吃力的背回來,粽葉采回來,要先在水里泡個半小時,半小時以后我便主動請戰(zhàn)一片片的清洗。
外婆包粽子手法嫻熟,手一包,一裹,一繞,一個粽子就完工了,粽子又緊又漂亮。粽子包好了,外婆把粽子下了鍋,我趴在灶臺邊看外婆下粽子,因為愛聞粽葉香,尤其是煮過的粽葉,更香濃。我時不時對著鍋咽口水。
粽子煮的時間比較長,一般要煮一下午。有時候外婆前一天晚上下鍋煮,第二天早上吃。每次吃粽子,我都要連吃兩、三個,又香又糯,我至今難忘。
又是一年粽葉飄香,一轉(zhuǎn)眼外婆身體不方便,我已經(jīng)兩三年沒吃到外婆包的粽子了。可那難忘的粽香一直深藏在我的記憶里,清新又濃郁。粽香是那么珍貴,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