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就要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這要求我們,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每位教師黨員,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宣傳引導凝聚師生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師德師風專題教育黨員教師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閱讀與收藏,希望能夠幫到大家!現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23年師德師風專題教育黨員教師心得體會范文
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的思想是萬物之因。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獲一種命運??傊?,一切都始于觀念。以下是達達文檔網分享的內容,歡迎閱讀與借鑒。
根據學院黨委和管院黨總支任務部署,本人認真學習了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整理匯總的師德專題教育學習資料,包括《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的重要論述摘編》、《“四史”學習教育資料匯編》、《師德優秀典型先進事跡》、《新時代師德規范》、《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等。本人觀看了《黃大年》等以優秀教師為原型創作的影視劇,觀看了《覺醒年代》《大決戰》《功勛》等,也研學了《百年巨匠》等優秀作品,全面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四史”教育學習,本人深受感動和啟發,深知今天之美好生活得之不易,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和基層黨支部書記,要堅定理想信念,立德樹人,無私奉獻,努力做一名正直、正統、正義、正知、正見、傳播正能量的教師黨員,爭做“四有”好老師。具體做法如下:
一感悟思想偉力,對黨熱愛忠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思想就是力量。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通過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認真學習黨史、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路上,我們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員教師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不斷感悟思想偉力,振奮思想政治面貌,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真理力量,在日常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過程中,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理直氣壯愛黨愛國愛人民,開好思政課,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真正落實到位。從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三個層面去把握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不斷強化價值引導和價值塑造。正確把握世界和中國發展、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兩兩關系。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堅定人才培養目標,就是為黨為人民為國家培養創新創業型管理人才。嚴私德、明公德、尚美德和講道德,對于黨員教師來說,最大的功德,就是對黨忠誠
二不忘初心使命,激發學生動力
教育的本質就是喚醒。教學過程中知識傳播、生長和生成,就是一個從教材知識到教師知識,再到學生知識的傳播過程。首先,教師內化激活教材知識,實現自身知識積累,然后將知識外化和遷移給學生,實現知識的繼承、傳播和發展。反觀學生的學習,其最終目標是要形成自身的知識,學生通過發現、選擇等活動,生長、孿生、分裂和繁殖知識,最后與其品質相結合,形成個性特征的知識。
作為黨員教師,首先要學會活教材、活知識和活教法,然后把活的知識播種到沃土,這沃土就是學生的學習思維品質。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品質?這就要求教師擁有一顆仁愛之心,用愛激活,教師要有情感思維。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導向;在過程性評價中,注重學生課堂體驗,激活學生個性特征的學習思維品質和學習熱情,厚植教學成長沃土。
調動教師教學創新能力,實施知識流、信息流和價值流的“三流合一”全程貫通式培養,實現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個性化健康發展,提升學生內生力。
德國著名哲學家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其中源頭就是教師的仁愛之心。
三講好中國故事,引領專業發展
作為黨員教師,要學會講好中國故事,用理論闡釋、案例分析、人物事跡、文獻解讀和實踐教學等方式,舉重若輕又微言大義,娓娓道來又潤物無聲地全方位實施課程思政,要做到心中有信仰,講臺上有力量。
首先,人才培養方案方面,要加強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發,通過人才需求調研,特別是面向xx省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人才需求,校企共繪專業知識圖譜,立德樹人,從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到素質培養和健康人格養成,體現地方獨立學院的新商科定位和獨特特色。其次,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增設商業大數據等新商科課程,增設情緒管理和抗挫訓練,在課堂教學中,講解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深入挖掘和闡述中國時代價值,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從知識技能學習到思考應用,強化課程思政,愛崗敬業,家國情懷增加教學方法和過程體驗,使得課堂教學生態有情感溫度。再次,教學資源庫建設方面,建好“中國故事”案例庫,營造有吸引力的教學資源,協同共建有靈魂、有溫度、接地氣的教學資源庫。最后,教研模式創新方面,整合創新教研模式,重點突破產教融合教研模式的應用,融桐發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教師是主力軍,專業是主戰場,課堂是主渠道。培養一批省級以上教學研究與實踐成果,提升專業引領力,實現杭商院四大專業群協同發展。
四培養創新思維,加強數字能力
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黃大年用五年時間取得外國五十年的進步;用五年時間,幫中國走完西方20年的路,實現彎道超車。
世界著名科學教育家錢偉長說:“不上課就不是老師,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師!”作為黨員教師,要具有創新思維,加強教學科學研究,依托課程團隊、專業、教研室以及研究所,開展專業建設、課程實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活動,從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開展創新,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區域化和國際化等新商科人才,打造智慧教學課堂,采取案例、互動教學法,過程性評級和結果性評價并重,注重學生課堂體驗。通過師生共同參與、互相合作,建設課程網站,增加課程視頻,加強實驗實訓教學項目開發,實施課程數字化改革創新。
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就是創新型教師團隊,我們要努力組建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正如黃大年在入黨志愿書中所寫:“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著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五強化協作意識,精心整合資源
電視劇《功勛》講述了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英雄故事,其中第一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聚焦志愿軍一級英雄特等功臣李延年,真實還原了李延年和戰友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在具體戰斗中,七連有詳細的個人分工,有負責排雷的,有負責剪鐵絲網的,有負責火力支援的,還有負責爆破的。在防御作戰中,李延年會安排一部分戰士留在反斜面待命,這才是真正的防御戰打法,工事畢竟有限,敵人炮火又很猛,陣地上通常只放一個排或者一個班,打沒了再上,不會一個連一窩蜂都趴在陣地里挨炸,頂住敵人數次反撲、守住346.6高地的英雄事跡。整個戰斗過程體現了李延年具有非常好的協作思維、資源整合和臨陣指揮戰斗能力。
作為黨員教師,同樣要具備協作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日常教研工作中,通過企業微信群、釘釘工作群和公眾號等平臺,定期更新教學教研動態,推動校內跨專業跨融協同,建設線上虛擬教研社區和課程網站,共享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思政和形成性評價等關鍵資源,簡化溝通交流的時空限制,縮短教師學習遷移和開發周期。線下每學期進行集體備課、示范課堂、一流課程建設、推門聽課、浙商走進杭商系列講座等,協同建設工作機制,融合共育虛擬教研室。
依托xx省精品課程和超星泛雅等平臺,建設一流課程。共同探討專業認證、課堂教學、數字化教學內容迭代、網絡教學手段創新等,集體備課磨課,交流經驗縮小教師差距。
結語
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的思想是萬物之因。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獲一種命運。總之,一切都始于觀念。
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讓自己成為有社會擔當和健全人格,有職業操守和專業才能、有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有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做人、能做事,成為健全的公民;培養具有愛國之志、報國之才、強國之能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正如《覺醒年代》中的青年毛澤東所說,“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心力體力合二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這才是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