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洗澡讀后感字篇一
許彥成和姚宓的分離,讓我感覺到的只是淡淡的難受,可能是因為其實在前面他們就已經透露出來認命的跡象吧,并且這兩位的性格也是頂溫和的,在倒數第三面姚太太說的一番話讓我更加堅信了這個感受。“哪里都是一樣,“莫安排”。”當時還有點奇怪,為什么,莫安排要加引號,后面到最后姚宓猜想媽媽已經猜到這件事的時候也給了我點線索,或許就是暗說她和許彥成吧。并且在許彥成接受洗澡的期間他對杜麗琳說的那番“牢騷”,或許也可以感受出他的態度了吧…
所以,只是有點淡淡的傷心和遺憾,畢竟姚宓抿嘴偷哭和彥成想退回來叫姚宓擦眼淚但有退回去的那個場景真的很動人。不得不說楊絳先生的人物形象刻畫的真的很深入人心,正是因為前面彥成和姚宓的形象深入人心,才能在這最后一刻感到萬分的共情吧
最后的一點小轉折也讓人不禁稱奇:
比如杜麗琳在知道許彥成和姚宓心心相印的情況下,在最后一刻提早離開留一點時間給他們,又比如突然給出一點姚太太知道姚宓和許彥成之間的一點事…
但感覺最后的結局也挺讓人滿意的,姚宓終于可以有機會去學習專業賺個名正言順了,許彥成和杜麗琳也去了一個好學校當老師,最最最最最好奇的是,羅厚居然真的報了和姚宓一樣的工作,他們在一個讀書館工作!作者:熹微卻冰
洗澡讀后感字篇二
《洗澡》講述的是關于解放時期北京一群知識分子的故事,全書分為了“采葑采菲”、“如匪浣衣”和“滄浪之水清兮”三部分,其中“葑”字直接不會讀,且三部分的名稱我也不明其義,但看到小說正文是大白話,便忍住了去先行搜索考證的沖動,試圖通過閱讀完每個部分上百頁的“詞語解釋”來理解其中含義,結果不得要領,灰溜溜地上網找解釋去了。
回到書的內容,第一部分主要是人物悉數出場亮相,第二部分講文學社的“戰爭”,第三部分的故事內容則貼近書名主旨,而書名的隱喻和彎繞似乎恰到好處地體現著知識分子這個群體在當時境遇下的自處。
我發現,楊絳先生和錢鐘書先生筆下的“高知”形象大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他們都像是鍍金的泥人,外表光鮮,扒了皮也接地氣,有里有面,這樣的人物反倒有了血肉,活了起來。
另外,讀《洗澡》的文字總能讓我感受到錢鐘書先生式的文風,波瀾不驚地表達著巧妙的轉折,是我喜歡的風格。在最后摘抄幾句:
“他下跪求饒,說從此只把她當做神仙膜拜。好在神仙可有凡心,倒不比貞烈的女人。”
“除了向家里要錢,和爸爸界限劃得很清。”
“麗琳不復是畫報上的封面女郎,而是一個暖烘烘的人。”
“她從心上掃開的只是個影子,這時襲來的卻是個真人。”
“余楠覺得自己像是一塊經烈火燒煉的黃金,雜質都已煉凈,通體金光燦燦,只是還沒有凝冷,渾身還覺得軟,軟得腳也抬不起,頭也抬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