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粽子高中作文篇一
首先,要準備各種原材料。有新鮮的蘆葦葉、糯米、花生、豌豆、紅豆、蜜棗以及最后要用的棉線。五顏六色的,種類齊全,簡直就像開一個小型的農業展覽會。待一切準備齊全,就可以開始包了。
首先,媽媽給我演示怎樣包粽子。先選兩張粽葉,要顏色翠綠鮮亮并完整的,把兩張疊在一起,光滑的那一面朝上。然后一只手抓著頂部,一只抓著葉子的三分之一處,同時往里窩,形成一個漏斗狀。一定要保證底下沒有空隙之后填充原料。順序有講究:先蓋上一層糯米,再放棗、花生、紅豆,上面放一層糯米,要把漏斗填平,最后一步是一只手捏住粽子兩端,另一只手把粽葉蓋在漏斗上,蓋嚴后,再把粽葉尾部剩余的部分纏在粽子口上,最后把準備好的棉線纏上。不大一會兒,一個美觀、精致的粽子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看著媽媽嫻熟的動作,我心里想:這有什么難的,包就包。我洗干凈了手,準備挽起袖子大干一場。選粽葉的這一關我很順利地通過了,可窩漏斗這一關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完成。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或者是底下留有一個小洞。可惡的粽葉似乎在跟我作對,我一連試了七八回也無功而返。我無奈地看看媽媽,媽媽已經包好五、六個了。再看看手中的的粽葉,它仿佛瞪著眼睛,嘲笑我說:“你真笨,連我都制服不了。”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情,對我說:“別著急,慢慢來,總會成功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開始認真地練習起來。不一會兒,我就能熟練地窩出一個漂亮的漏斗形了。
下一步是填餡,由于沒有抓緊,第一次嘗試,我的粽子底部出現了一個小洞。哎,一個小差錯,前面的辛苦就付之東流了。還要重新來,看來真不能大意啊。
最后一步是封口,這也是最艱巨的一項任務,小心翼翼地拿著自己的粽子,在媽媽的指點下一點一點地封口。耶!終于成功了。
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大火煮開后,經過將近三個小時的燜煮,我耐心地等待著美食,終于可以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揭開粽葉,白花花、亮晶晶的糯米展現在我的眼前。再往里,是五顏六色的豆子、棗、花生。趕快嘗一口,蘆葦葉的清香配上糯米的香味,再加上棗的香甜,那味道,怎一個“香”字了得。
煮好的粽子,媽媽給親朋好友分送粽子,望著他們的笑臉,我格外自豪,因為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勞呀!
粽子高中作文篇二
星期六,我們班的十個同學和王老師一起去了董孫伊的家,和她的奶奶一起包粽子。
阿婆看見我們來了,熱情地把我們招呼道桌子前,請我們品嘗粽子。我看著一大鍋的粽子,不禁產生了許多疑問:這些粽子是怎么包出來的?這些葉子的名字叫什么?王老師似乎猜中了我們的心思,讓我們嘗試著包粽子。阿婆把浸泡好的的葉子拿到桌上,讓我們觀察。只見葉子上有許多條紋,整齊地向下垂直,葉面上,有許多黑、褐色的斑點,像是葉子的花紋。老師告訴我們,這種專門包粽子的葉子也有自己的名字:箬葉。阿婆把一種透明的材料拿出,她告訴我們這是堿。只見阿婆用明晃晃的小刀削著,立刻糯米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堿。我正想問為什么,聰明好學的虞清源已經向阿婆提問了:“為什么要放堿呢?”阿婆笑呵呵地說:“放了堿可以讓粽子的味道更好。”說話間,阿婆已經把米掏成了淡黃色。
接下來,就是包粽子了。阿婆把箬葉熟練地往里折,變成了一個圓椎形的漏斗。再把淡黃色的糯米裝進漏斗里,不多不少,剛好一半。然后放了一顆蜜棗,再把糯米填上,填到滿了為止,把箬葉翻轉,捏緊留出來的一段箬葉,塞到里面。最后用竹葉細條扎緊,十字交叉,打上結,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們都向阿婆投去羨慕的目光,光是看著,就很難,更何況自己做呢!“誰先來試一試?”老師問。同學們我看看你,你看看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最后,還是我自告奮地準備試一試。在我的帶動下,是個同學一起準備包粽子。
我拿到箬葉,細心觀察,發現有漏洞,又重新挑了一片箬葉做起來。看著到手的箬葉,我一時不知道該做什么,我轉動著箬葉,怎么也成不了漏斗的形狀,我急了,連忙向周圍同學看去:他們有的心靈手巧,一個漏斗的形狀已經出來了,有的手忙腳亂,大顆大顆的汗珠滴到了脖子上,可眼睛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箬葉看,還有的虛心向阿婆請教……
我琢磨著,回憶著,一個漏斗做出來了。我憑著我的記憶,把一個粽子做出來了,正當我喜滋滋的時候,粽子的“小尾巴”露了出來,整個粽子又松開了。這下不管我怎么拉,粽子也不老實啦!我只好請阿婆幫忙。阿婆向一位醫生,馬上找到了“病根”。原來,我包的糯米太多了,所以不管我怎么拉緊,粽子就是不會變苗條。在阿婆的幫助下,我的粽子包好了,看著同學們羨慕的目光,我別提多開心啦!
我真高興,因為我又學會了一樣本領。“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個端午,比任何一個都過得有意義。
粽子高中作文篇三
一說起端午節,我的話匣子就關不住了。因為在去年的端午節,我就親自嘗試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悅。別急,你聽我慢慢道來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這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聽到吃的東西,我的興趣就上來了。爸爸話鋒一轉,說:“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親自動手。”
聽完爸爸的說教后,我就忙乎開了。不就包粽子嗎?這還能難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兒可是一頂一的聰明。開始包粽子了,我既興奮又緊張。聽別人說,粽子包的好壞可以檢測出一個人的細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會有什么杰作。雖然表面上我信心滿滿,可心里還是在打鼓,畢竟我從來沒有包過呀!
外婆先給我示范了一遍如何包,我就手忙腳亂地做了起來,先把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接著折成漏斗型,然后裝入糯米,可是困難來了,我把糯米放進去之后,這些淘氣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來了。我左看看,右看看,還是沒有發現什么蛛絲馬跡。外婆一看我的動作,就知道出現了什么問題,連忙說道:“小楓,你的漏斗尖角有一個小洞,糯米就是從那里出來的。”我趕緊把漏斗尖角捏緊,這下糯米娃娃就老實多了,全部呆在了粽葉里。我自言自語地說:“外婆真不愧是粽子專家。”我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幣。誰吃到了我包的這個粽子,就能夠財源滾滾、好運連連,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著就是放進蒸爐里蒸了。我趕緊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媽媽的粽子混在一起,沒過多長時間,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們每個人手拿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慢慢地解開粽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進去,發現里面全是剁碎的豬肉,害得我白高興一場。我仔細地盯著大家,外公吃到的是豬肉粽,外婆吃到的是豬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豬肉粽,只有媽媽吃到了硬幣。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給震得大吃一驚。我告訴了他們真相,是我把硬幣放進粽子里去的。
他們聽完我放硬幣的原因,都樂得哈哈大笑。這次勞動體驗,讓我感受到了快樂,讓我吃上了滿口噴香的粽子,真值。
粽子高中作文篇四
“小懶蟲!快起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著。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還是很快地起床,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里的粽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驟:一是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粽葉;二是把糯米放在折疊好的粽葉里,包好;三是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粽子里;四是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來包粽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粽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粽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著,可是這粽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粽子都沒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粽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著些虛榮心努力的學著。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看著手中的這個小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著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開始去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后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里到處都彌漫著棕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和媽媽學到包粽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粽子其中的快樂,真是一個難忘而愉快的假期,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粽子高中作文篇五
“我家曾經赤闌橋,鄰里相逢路不透……”外婆的歌聲是清晨的布谷鳥起的調。我本還想在含有余溫的床褥里懶會兒床。那悠揚的歌聲卻已輕輕把我拉起。
今天是端午節,外婆起了個大早,來給我做粽子。
她先從櫥柜中取出一盆泡著的棕葉。微微卷曲的葉尖,僵硬的身體已完全舒展開來。整個水都仿佛染上了一層翠綠。外婆換掉冷水,端起剛燒好的榮壺,一股涓流(一只)落在了掠葉上。手輕輕向上提,另一只手托住蓋。氤氳的白氣夾雜著一股清香,升騰,旋轉。瞬間充滿了整個屋子。原來,在外婆手里,香氣可以生長。
接著,外婆又掀開鍋蓋,昨晚的糯米也泡好了!
原來的干硬早已不復存在。每一顆米都水靈靈地,晶美透亮。外婆取了根竹筷,往里面輕輕一戳。飽滿的米粒瞬間溢出淡黃的汁水,仿佛剛睡醒的胖娃娃。濃睡不消殘酒。
材料齊全,接下來就是包粽子了外婆的粽子特別簡單。餡只有紅棗,但另有訣竅。別人是棕心放兩個棗,那樣開頭沒味。而外婆一顆放上面,一顆放中間,那樣一樣到底都有甜。
只見她一捏,一繞,一包,一個小小的圓錐在棕葉底形成。然后拇指與食指捏住一個小竹簡,舀一匙米,輕輕倒入,放一顆棗。又倒一小半的,再放一顆棗。完了后拇指捏葉尖,食指扣葉中,環繞三圈,用細繩綁上。一個小小的四角棕就做好了。我也曾試著學過,但不是錐沒做好,米漏了,就是包成了三角。外婆見后,也不罵。過來用她的大手包住我的小手,說“俺孫子手小,以后不是干活的料。”并不經地撫摸。
我在煮粽子時的嚕嚕聲和午后的暖陽中睡著。起來后,粽子早晾在盤里,不涼也不燙口。我一提紅繩,粽子便如花朵般綻放開來。葉片上滾落下幾顆水珠。我不愛吃紅棗。外婆便拿竹筷輕輕一劃,兩顆紅棗便乖乖地滾了出來。
我拿著一個小調羹,輕輕地挖,慢慢地品。先是一股粽葉的清香,然后是糯米中淀粉的微甜。最后紅棗的味道也在舌尖綻放。吃完之后,依然回味無窮。
吃完后,外婆掀起我的衣服,把我抱在懷里。邊說:“吃粽子會肚脹,”邊用那硬硬地,有著粗糙紋路的大手揉著我那柔嫩的肚皮。常常逗得我“嘎吱”直笑。
我后來吃過道滘的咸肉棕,云南的五彩竹筒粽。好像都不及外婆做的紅棗粽。那股味道我一生難忘。
外婆的粽子,把我與故鄉緊緊連住,永不分離。
粽子高中作文篇六
又是一年端午節,各家各戶都包起了粽子,聞著淡淡的粽子香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我又想起了姥姥的粽子,想起我那心愛的姥姥。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姥姥會把買來的糯米加上水浸泡,第二天早早起床,第一件事是捏起幾個米粒,用拇指食指中指一捻,米粒就會成面,姥姥會自言自語道:“好嘞!”說著踮著輕快地小碎步,將山上采來晾干的桲欏葉,桑樹皮繩,集上買來的紅棗,都放在溫水里泡上。將冰糖用蒜臼子搗成碎末。
一切都準備就緒,姥姥就坐著矮凳包起粽子來。在桌子上有泡好的糯米、紅棗,被碾成粉末的冰糖,還有煮好的桲欏葉。先用勺子舀半勺米,再加上紅棗,冰糖,再加點米,將桲欏葉左右向中間一折,再將兩頭朝中間一包,一只手拿著,另一只手用桑樹皮繩纏起來系好后,一個小枕頭狀的粽子就包好了。
姥姥用她粗糙的手,把一個個粽子包好,個個都十分精美。我也曾試過,老覺得葉子太小,包不過來,老是露出了米,弄得滿手都是米,姥姥總是笑瞇瞇的幫我纏繩,看著姥姥那滿是皺紋的臉,感覺慈祥可親。
不到半晌,半鍋粽子就包好了。放上水,蓋上鍋蓋,就這樣,我焦急地等著,整個院子都彌漫著濃濃的粽子香味,肚子里的饞蟲不禁作起怪來,我會跑到廚房里,一遍又一遍地催在燒火的姥姥。姥姥總是笑著對我說:“不急不急,這粽子越煮越香!”最后我直接蹲在了灶臺邊,監督姥姥讓她多添柴,姥姥會拖著腔說:“你這小傻瓜,得慢火燉,香味才會散出來,米才會更粘,急不得,急不得,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于是姥姥講起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終于,一鍋粽子煮好了,一掀開鍋蓋一股香氣撲面而來。姥姥把它們放到水里泡著,不一會兒,姥姥撈出一個粽子,輕輕解開線,剝開桲欏葉,一顆顆米粒晶瑩剔透,輕輕咬一口,里面含著棗香、米香還有淡淡的桲欏葉的香味,簡直是人間美味。
我把粽子遞到她面前,我舔著嘴邊的米粒,“好吃,姥姥你嘗嘗。”姥姥說:“乖,你吃吧,姥姥待會兒再吃。”我硬把粽子放到姥姥面前,她撮著嘴咬一小口,臉上漾起了笑容。同時,我看到她眼睛里閃著淚花,“我的東東長大了,知道疼人了,不像小時候那么淘氣了。”聽完,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種種:有一次,因我淘氣,使姥姥手臂骨折,直到今天,手臂還會疼。我一直覺得非常愧疚,我暗暗發誓,今后一定好好聽話,不再讓她受到傷害,永遠做姥姥的乖外甥。
我愛姥姥包的充滿愛意的粽子,更愛我的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