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包餃子寫事作文字篇二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家家戶戶包餃子吃。
上至八十幾歲的老人,下至呀呀學語的小孩一提到餃子,誰不是立刻垂涎三尺?單聞聞那種香,就可以咽一大口唾沫了,更何況是澆上料兒,蘸上蒜泥大口大口的向嘴里塞呢?
一大早媽媽就忙著買肉、買菜、買蔥,早早的剁好了餃子餡,而今天我也要和大家一起包餃子,把買來的餃子皮攤在手中,按奶奶教的用勺子挖了一勺餡。從左邊向右邊一點一點的捏住,使他不會毀了形狀,可還是不盡人意,包完十個餃子后,我的手也冒汗了,濕漉漉的手,也沒再想包餃子了,站在一邊看著奶奶熟練的把餃子餡包在皮里,快速捏好。心中忍不住的羨慕。
我一直跟在奶奶后面,急得問什么時候才能吃,可奶奶總是說還早,我看著奶奶拿出盤子、碗盞放在菜板旁,放了好久了,可就是不下餃子,再把澆餃子的料調好,最后才下餃子。
把水燒開,把餃子下到鍋中,蓋上蓋子,看著鍋蓋上有一些水珠,我開始猜想餃子的樣子:白色的面會有一點兒發黃,餃子皮也會光滑的,我那些沒有包好的皮和餡兒也會“分家”了吧?
我站起來走向前面,看著鍋中的餃子,一切都是我所猜想的那樣。終于餃子煮好了,擺上了飯桌后大家都開始吃了。
在飯桌邊,我已經坐到了椅子上起不來了,肚子圓滾滾的像充滿氣的皮球。身邊桌子上的兩只筷子隨意的放著。雖然桌上還有半碗牛肉,可大家都吃不下去了。
過小年,包餃子。通過自己的勞動,傳承了習俗,還享受了美味,真令人回味!
包餃子寫事作文字篇三
“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是昨天媽媽告訴我的。媽媽還說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我不知道這種說法對不對?!盀榱瞬粌龅粑覀兊亩?,今天我們也來包餃子吧?!眿寢屨f。我一聽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說干就干,只見媽媽開始和面了,先是拿一個盆,把面粉倒進盆里,再放上一個雞蛋,加點水,就用筷子在盆里拌啊拌,拌到盆里的面都成面絮絮了,再把盆里的面絮揉成一團,面團的表面并不光滑,媽媽拿了一塊濕布蓋在面團上,說要讓面醒上十來分鐘再和。十幾分鐘后,再來揉面,面團變的光滑細膩,真是好神奇!
開始包餃子了,媽媽吧一團面搓成長長的圓條,把它左一刀右一刀的切成面劑,在上面撒上面,媽媽讓我把面劑壓成一個一個的小面餅。媽媽開始檊面皮了,只見媽媽一手拿著面皮一手握著搟面杖,餃子皮在媽媽手里飛轉著,不一會一個圓圓的餃子皮就搟好了。
接下來該我大顯身手了,我先把一個皮的中間放上餡,把餡壓實,然后把餃子皮對折捏緊,再把皮的兩邊向上折,最后把四個邊的同一邊折到皮上,一個元寶狀的水餃就做好啦!可是說起來容易干起來難,我包的餃子總是不盡人意,要么開餡,要么就是捏不盡。還要媽媽再重新做一次。哎,任何事都是這樣,看似簡單的東西真的做起來就不那么簡單嘍。
水餃開始下鍋了,結果煮出來的餃子有的“脫了衣裳”,有的“把嘴巴張開了”,有的以“粉身碎骨”了。看到一鍋的水餃,感覺真好玩,它們真調皮。
吃起來還是不錯的,畢竟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吃著這樣一頓“美餐”心理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