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有哪些全國性的比賽篇一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長生加分政策,主要為了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部已取消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有哪些,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促進公平、規范管理、科學精準”的原則,先后開展了兩輪清理和規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確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指導各地減少地方性加分項目,進一步降低加分分值。
目前,已取消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少數民族加分更加精準。通過清理規范高考加分,實現了“大幅減少、嚴格控制”的目標。
教育部出臺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檔”、“增加10分投檔”和“優先錄取”3種加分形式。
增加20分
應屆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考生有下面幾類: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和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全國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體育比賽選拔賽獲前六名以及參加上述比賽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均須經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全省統一認定。
增加10分
考生包括少數民族考生、歸僑及歸僑子女、華僑子女、臺灣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
優先錄取
高考加分政策
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殘疾軍人、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的子女以及殘疾人民警察、因公犧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人民警察的子女報考高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享受優先錄取。
加分政策還對退役軍人的加分投檔作了明確規定:自謀職業的退役軍人,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1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20分投檔。
由于加分制度設計本身不夠嚴密,由于對權力的制約監督形同虛設,由于運作過程的不透明不公開,高考加分政策因此在一些地方嚴重異化,成了一部分人以權謀私的工具。長期以來,中國二級運動員審批都是由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執行,一些人千方百計拉關系、走后門,弄虛作假,蒙混過關。湖南省體育局在清理督查中發現,個別“國家二級運動員”百米跑的成績,竟然比國家規定多了七八秒,甚至不如一個普通小學生,令人啼笑皆非。
一些獲取運動員技術等級的高考生,家里或多或少都有“關系”和“背景”,其父母不是黨政機關干部,就是財大氣粗的“大款”。這些體育競賽的“優勝者”們,靠的并不是體育實力而是家長們的關系和金錢,這種明目張膽的公開造假事件說明,如果不能全面堵住政策漏洞,不把權錢交易從高考領域中完全驅除,高考公平就難以保證。
有哪些全國性的比賽篇二
9月15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在“教育這十年”系列第12場新聞發布會上稱,并介紹了十年來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進展。
截至目前,全國29個省份已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其中,前三批14個省份(第一批為上海、浙江;第二批為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第三批為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新高考已平穩落地。
第四批7省份(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的新高考將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山西、內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陜西、青海、寧夏)的新高考將于2025年落地。
有哪些全國性的比賽篇三
自然科學素養類的競賽包括“五大學科奧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和2021年新增的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競賽也是自然科學素養類的重點,相關比賽逾10項,包括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等。
在人文綜合素養類的競賽中,作文競賽占據半壁江山,包括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語文報杯·時代新人說”全國中學生征文大賽等。此外,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全國版圖知識競賽、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等也位列其中。
藝術體育類的競賽則包含了體育、音樂、舞蹈、書畫等傳統項目,以及航海模型、車輛模型、模擬飛行等。
從競賽覆蓋的學生階段來看,45項競賽覆蓋小學、初中、高中、中專、職高五個學段。其中,小學學段可以參加27項競賽,初中學段可以參加29項競賽,中專和職高學段可以參加32項競賽,高中學段則可以參加包括“五大學科奧賽”在內的全部45項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