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全聚德三年級字篇一
去年“十一”,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去北京參觀天安門廣場。
到了天安門廣場,眼前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城樓——天安門。天安門對面廣場上鮮艷的五星紅旗正在迎風高高飄揚。啊!天安門原來是這樣美麗啊。我迫不及待地走了進去。“呀,這么多門,先走哪個呢?”我焦急地問媽媽,“不急,一個一個地看。”媽媽撫摸著我的頭指著前面的一個大門說。在城樓上,爸爸對我講,56年前的今天^v^就是在這兒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并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參觀完了天安門,我們又參觀了人民大會堂,它坐落在天安門的西南角,是全國各族人民參政、議政及^v^接見外賓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v^紀念堂,一代偉人^v^主席安祥地躺在水晶宮內,供全國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瞻仰。
最后參觀的是人民^v^和浮雕。人民^v^高高矗立在天安門的正南方,上面有^v^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浮雕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他們仿佛就在我身邊和我說話。
這次參觀我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練好本領,把我們美麗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好。
全聚德三年級字篇二
六一,這是所有兒童所期待的節日,這天里會充滿快樂的笑聲,半年里積累的學習壓力也會全部釋放。
當腳踏進校園的第一步,你便會聽到悅耳的音樂縈繞在你的耳畔,迎風飄揚的彩帶送來一個個微笑,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迎來了兒童節的到來。學校也為兒童節準備了許多有趣的游戲。
有趣的“花藝”
花藝,顧名思義便是關于花的藝術了。“大家看……”老師向我們普及了一下關于花的知識,并拿出來展示了。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插花,首先我把泥土鋪好,然后用花插入泥土里,花如果太長了可以減去下面的一段,花還要插的有層次感,不得插得像雜草一樣,雜亂無章,太陽花主要作為襯托,主花要放在中間位置。之后還要包上一層巴西葉,葉根要用剪刀剪去,裹好后,用大頭釘釘好。這樣一盆好看的花便做好了。我在萬老師的指導下反復做了兩三遍,終于做出了一個勉勉強強的東西。
精彩的“拓魚”
在一陣等待后,我來到了“拓魚”“拓魚”是什么?說出來還有點嚇人,把一條活魚放在報紙上,然后用顏料涂上去,給一張紙按在魚上面,有刷子在紙上刷讓顏料滲進去,過一會兒撕下來,變成了一幅畫。剛開始,我還不太敢,后來我是在別人的鼓勵下才進行的。
之后,我還參加了很多有趣的游戲。
這一個快樂的六一,就在笑聲中結束了。
全聚德三年級字篇三
2009年1月13日爸爸媽媽和我一起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6點50分我們到了天安門廣場,天還灰蒙蒙的沒有完全亮。可是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大家都有秩序地站在那里靜靜地等待。7點30分,旗手們穿著整齊的軍裝從天安門城樓的大門走了出來,走到了旗桿下,有三十二名軍人面對著旗桿排成了一條線,他們所有的動作都鋼強有力,整齊劃一,那踏實而堅定的步伐讓我們感到了祖國的強大。
國歌聲響起來了,每一個音符都震撼著我的心,每一個音符都催人奮進,每一個音符都在呼喚萬眾一心。此時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當國旗升到頂端的時候,太陽也正好跳出了地平線,天亮了。這真是一個奇跡!
剎那間,我明白了,為什么炎黃子孫能夠傳承五千年的歷史;為什么汶川地震的大災難能夠扛過去;為什么奧運會上國歌聲不時地響起,我明白了。你看,在這一個普通的日子,數萬人在天安門廣場上,一起觀看國旗莊嚴地升起,這是一個有著強大的凝聚力的民族,他會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下次去北京我還要去看升國旗!
若去北京您也一定要去看升國旗,您會感受到這個奇跡!
^v^的國旗每天都與太陽一起莊嚴地升起!
全聚德三年級字篇四
廣場的北面是莊嚴、樸實的天安門城樓。城樓前有七座金水橋,橋的兩側矗立著一對渾圓挺拔、雕刻精美的華表。
廣場的中央,一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這紅旗象征著勝利,象征著光明,象征著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廣場的南面,人民^v^巍然屹立。碑座四周十幅大型浮雕,正向人們訴說那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視死如歸、前赴后繼的斗爭精神和光榮歷史。
廣場的東西兩旁,是兩座對稱的大廈。西邊是人民大會堂,東邊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
如果你站在廣場中央,縱目四望,就會感到意氣風發、心曠神怡,你也必定會深深地愛上這宏偉壯觀、氣度不凡的天安門廣場。
全聚德三年級字篇五
沒有昆明的春和,沒有海南的的夏烈。作為北京人,最愛其大美之處莫過于冬季的景、雪中的人,和那文化的厚重。
最喜愛大雪之后,陽光初照但冰雪未融之際,微冷微暖。樹梢掛上冰柱,大地鋪滿棉毯院里的花草被蓋上一層薄雪,隱約透露出一絲綠意。其實我總要在這時串趟小胡同,去看那灰瓦上的雪,墻沿上的霜,還有“刷刷”地掃雪聲;也總要在這時走遍故宮,去看那被雪淡化,被光柔化了的金碧輝煌。寒冬中的北京,或簡或華,盡是美景。
最享受嚴寒之中,裹著圍巾戴著手套,買一塊紅薯握在手里,手上暖暖的。那時,烤紅薯的并不少見,就經常來一位老奶奶推著車來到樓下。她已滿頭白發,背也駝得很低,但每逢見到我,便一臉樂呵呵地挑出最大最甜的紅薯放在我手中。一塊紅薯錢就不多,她還非是抹掉零頭再收錢。臨走時說:“明天再來啊!”我望她佝僂身影漸行漸遠,抿一口紅薯,心中也不禁暖了。寒冬中的北京,烤紅薯應是北京人最美的標志。
最渴望廟會臨近,父母帶上我去逛廟會。草地上還有一絲雪時,這兒便熱鬧起來了。紅燈籠、彩帶、條幅灑滿了天空;手搖鈴、大鼓、銅鑼響徹出云霄。舞獅子活靈活現,手腳敏捷,這是需要兩個人相當的默契和熟練的技術。糖人樣式頗多,不說甘甜可否,偏偏喜歡欣賞糖漿細絲在紙面上靈動飛舞,這是老一輩人的不斷練習與創新的結果。當然不可或缺的便是寫春聯了。我們常帶著兩條紅紙,讓這兒的張爺爺給寫兩筆,他總有不盡的靈感得以讓毛筆在墨下創造出不盡的圖案。寒冬中的北京,冰封不住文化的熱情,傳承與厚重之美。
寒冬中的北京寫不完更寫不透。我見過老舍筆下大雪京城,也見過史鐵生筆下的地壇,作家把情寄予給一座古城的背后,是對美好北京的熱愛。在那景美、人美、文化美中,似乎才能體現北京的大美。
大美北京,醉在其中。
全聚德三年級字篇六
今天是十月一日,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早就想到天安門廣場去看花,可平時上學實在太忙,這回終于有時間了。吃完了晚飯,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帶上相機,向天安門廣場走去。
一出南長街路口,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再走到廣場人口處,根本就走不動了。天安門平時人就很多,今天更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人們都穿上了最好的衣服,有的人拿著相機,有的人舉著鮮花和彩球,人流走得很慢很慢,可大家似乎并不著急,因為正好可以慢慢欣賞節日的廣場。
天黑下來了,廣場的燈全亮了,從遠處望去,廣場上方有一團彩霧,加上各處的相機閃光燈此起彼伏,整個廣場成了彩燈環繞并閃爍不斷的舞臺。再向下看,廣場上有九組大型的花壇,形狀各異。遠看看不清顏色,但可以想到,白天它們一定是五彩繽紛的。
站住腳向左看,北邊的天安門城樓被一團彩霧籠罩。天安門城樓兩側各有一幅大的霓虹燈標語牌,加上兩側的強光照明燈和長安街上的華燈,三種燈光照在城樓前的噴泉上。水柱騰起老高,激起團團水霧,反射出七彩霞光,給人以云霧彌漫的感覺。
廣場東西兩側的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屋頂上環繞裝飾的彩燈全都亮了,像給這兩座建筑物圍上了一道花環。
我們來到一組花壇前邊,看清了顏色。它是以綠色為底色,以紅、黃、紫、白花相襯。各種顏色的花在一個綠色的緩坡上組成“祖國萬歲”字樣,再順緩坡向上看,“小山”頂上是一座長城烽火臺的造型,再配上一個球型噴泉,噴出的水又浸潤了緩坡,象征春風化雨滋潤著祖國山河。這組花壇四周圍了許多人,大家都在選擇自己最滿意的角度拍照,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有一對父子,兒子騎在爸爸脖子上,手里拿著風車,在向給他倆照相的媽媽扮著鬼臉;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也來了,他專注地看著花壇,眼中流露出安詳的神情。
站在花壇邊,我抬頭向天空看去,天。上的星星已經因地上的燈光而顯得暗淡了,再看周圍閃光燈閃成一片,耳邊是鼎沸的人聲,大家完全置身于歡樂的海洋中。
這就是節日中的天安門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