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實驗考試篇一
0 引 言
1 自動批閱系統的設計
考慮到microsoft visual studio具有豐富命令、函數,同時又可使用大批的外部函數,無論是對圖形、圖像、動畫的處理,還是對音頻、視頻的處理能力都很強大,因此筆者選擇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開發平臺,并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數據庫工具來開發本系統[3]。
系統開發環境
學生和教師模塊采用和 visual 2005語言開發,并融入了microsoft office,flash和圖片等相關素材,而后臺數據的存儲模塊則應用sql server 2005數據庫開發。
技術架構[4]
系統設計目標
2 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
學生模塊
按實驗進行的時序分為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后3個部分。
(2)實驗中:做好實驗測量和數據采集工作,并把實驗數據錄入系統;也可向教師提出自己在試驗中遇到的問題,尋求教師解答。
(3)實驗后:學生可以在系統中查看自己的實驗分數和教師對于疑問的解答。
教師模塊
(1)查閱學生提交的實驗數據,并利用系統自動計算學生所提交的實驗數據,再與精確值對比后,自動打分。
(2)回答學生在實驗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給出自己的解析。
(3)導出和打印實驗分數,便于教師對實驗情況做出評估。
后臺管理模塊
(1)后臺管理員可以對訪問系統的學生或者教師用戶進行添加、刪除、修改等操作。
(2)對每年的實驗數據進行清理,減輕服務器壓力。
3 系統的特點和創新之處
系統特點
“自動批閱系統”可以處理目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基本實驗數據,覆蓋絕大多數物理實驗項目。
系統創新之處
(1)“自動批閱系統”將高效的計算機與產生大量數據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相結合,開創了我校實驗教學中實驗報告的新模式。
(2)系統將學生的操作測量數據在線提交,教師通過后臺管理程序對實驗數據進行自動計算,這種實驗報告批閱方式,提高了實驗報告的批閱效率和準確性,推進了實驗教學的信息化管理。
(3)系統使用數據庫訪問技術,使得自動批閱系統有較高的性能。
4 系統實現的關鍵技術
數據庫訪問[5]
本系統采用sql server 2005來存儲數據,多數情況下數據訪問都是采用直接在sqlconnection中寫入調用connectionstring的屬性。但是在項目開發中以類的形式來組織,封裝一些常用的方法和事件,不僅可以提高代碼的重用率,也大大方便代碼的管理。本系統中創建一個公共類editdata,主要用來訪問sql server 2005數據庫,數據庫操作主要的功能是連接數據庫。
角色權限管理
5 結 語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自動批閱系統的運用,實現了高效的計算機和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結合,開創了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實驗報告的新模式。利用不厭其煩的計算機來輔助物理實驗教學,更好地減輕教師的負擔,提高實驗報告的批閱效率和準確性,同時也推進了物理實驗教學的信息化管理。本系統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使用性強,從運行情況看,系統反饋比較快,錯誤提示簡潔明了,批改結果準確,現已在我校物理實驗教學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為開發其他程序設計課程的自動批改系統提供了參考模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6]。
參考文獻
[5] xxx程序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實驗考試篇二
然后將物體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測量水下部分的質量。
通過公式計算其密度。
然后總體測量整塊物體的質量
計算得出全部體積。
取一量杯,水面與杯面平齊,想辦法將物體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細針將其按入水中),稱量溢出水的體積即可。
圓柱的面積=底面積×高
溶于水的物體 用與物體不相溶的液體測量
不下沉的物體 用密度比物理小的液體測量
實驗考試篇三
預習部分
【實驗目的】:通過演示昆特管,反應來回兩個聲波在煤油介質中交錯從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現象。
【實驗儀器】電源,昆特管
【實驗原理】:兩束波的疊加原理,波峰與波峰相遇,波谷與谷相遇,平衡點與平衡點相遇,使震動的現象放大。 報告部分 【實驗內容】:一根玻璃長,管里面放一些沒有,在一段時致的封閉端,另一端連接一個接通電源的聲波發生器,打開電源,聲波產生,通過調節聲波的頻率大小,來找到合適的頻率,使波峰和波谷的現象放大,從而發現有幾個地方、出現了劇烈的震動,有些地方看似十分平靜。
【實驗體會】:看到這個實驗,了解到波的疊加特性,也感
受到物理的神奇。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電磁波、聲波、光波的世界當中,了解一些基本的關于博得只是對于我們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幫助的。
實驗二: 魚洗實驗
【實驗目的:演示共振現象 】
【實驗儀器:魚洗盆 】
【注意事項】
地同步摩擦時,“魚洗”盆會發出悅耳的蜂嗚聲,水珠從4個部位噴出,當聲音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有水花四濺。繼續用手摩擦“魚洗”耳,就會使水花噴濺得很高,就象魚噴水一樣有趣。
【原始數據記錄】
【數據處理及結果分析】
實 驗 三:錐 體 上 滾
預習部分
【實驗目的】:
1.通過觀察與思考雙錐體沿斜面軌道上滾的現象,
使學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場中物體總是以降低重心,趨
于穩定的運動規律。
2.說明物體具有從勢能高的位置向勢能低的位置運
動的趨勢,同時說明物體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換。
【實驗儀器】:錐體上滾演示儀
【注意事項】:1:不要將椎體搬離軌道
2:椎體啟動時位置要正,防止滾動式摔下來造成損壞
報告部分 【實驗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體或系統的能 量總是自然趨向最低狀態。本實驗中在低端的兩根導 軌間距小,錐體停在此處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 端兩根導軌較為分開,錐體在此處下陷,重心實際上 降低了。實驗現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實驗步驟】:
1.將雙錐體置于導軌的高端,雙錐體并不下滾;
2.將雙錐體置于導軌的低端,松手后雙錐體向高端滾去;
3.重復第2步操作,仔細觀察雙錐體上滾的情況。
實驗考試篇四
自然界中,有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叫共振。俄羅斯橫跨伏爾加河伏爾加格勒市的大橋全長154米,20xx年5月22日,大橋路面突然開始蠕動,類似于波浪形,并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正在大橋上行駛的車輛在滾動中跳動。這個有趣而又有點危險的現象就是由于共振引起的。
共振是指一個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以最大振幅做振動的情形。共振在聲學中亦稱“共鳴”。
我們在實驗室中,可以通過“耦合擺球”的實驗來演示這個現象及研究影響它的因素。
操作步驟:選中右側第一個單擺,使其擺動起來,經過幾個周期后,看到與其擺長相等的一單擺在它的影響下振幅達到最大,而其他單擺幾乎不擺動;讓擺動停止,在選中右側第二個單擺,使其擺動起來,經過幾個周期后,也看到與其擺長相等的另一單擺在它的影響下振幅達到最大,而其它單擺幾乎不動。
這個結果表明:單擺的共振與其擺長有關。通過查詢資料得知,是否共振與單擺的頻率有關,當頻率相同時,會產生共振現象;因為其它條件一定時,單擺的頻率與其擺長有關,所以擺長相同的單擺會產生共振。
在上述實驗過程中,還可觀察到當產生共振時,剛開始振動的單擺振幅逐漸減小,共振的單擺振幅逐漸增大。這表明:在產生共振時,會有能量的吸收與轉移。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共振也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如常用的微波爐。共振在醫學上也有應用。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共振有時還會給人類造成巨大危害。這其中最為人們所知曉的便是橋梁垮塌。近幾十年來,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還發生了許多起高樓因大風造成的共振而劇烈搖擺的事件。
在這次物理實驗中,我了解到了許多有趣的現象,也學到了許多知識,收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