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護地球議論文800字篇一
自古以來人們就幻想著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大發展,人們加緊了對太空生命的探索。人們首先把目光瞄準了距地球最近的星球,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但是人們登上了地球的衛星月亮,只發現那是個荒涼、寒冷、死寂的星球。
那么離地球最近的火星和金星上有沒有生命呢?比如我們晚上看到紅紅的火星,亮亮的金星。
經過探測,人們發現火星上面雖然也有大氣,但由于大氣十分稀薄,導致火星表面十分寒冷,干燥。火星至今沒有發現生命的跡象,更沒有類似人類的生命存在。另一個與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是金星。人們發現金星上的中二氧化碳含量在97%以上,二氧化碳氣體導致的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00℃以上,金星上面也沒有生命。
在宇宙中,只有我們地球才有生命,我們的地球媽媽是多么孤獨。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有適宜的氣候,充足的陽光、空氣、水和食物等,地球母親把這一切都賜予了人類。然而地球的環境同時有時十分脆弱的。以氧氣在大氣圈中的含量為例,大約在20億——50億年前產生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綠色植物,開始為大氣補充氧氣,大氣中氧氣的增加,為動物的生存創造了條件。動物呼吸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如此循環不已,保持著大氣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之間的平衡,維持著動物的生存條件。隨著地球上森林的消失,人類大規模使用礦物燃料,導致二氧化碳的增加,從而破壞了大氣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之間的平衡。地球環境的變化正在朝不利于人類和各種動物的生存的趨勢在發展。
1991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布東北的農場里,建起了一個地球中的“地球”——“生物圈二號”它是相對于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就是第一生物圈而言的。它是一座人造建筑物,面積達50萬平方米,四周用鋼板圍起,用透明的玻璃制成屋頂,頂部有20多米高。它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溫室,把內部和地球隔離開來。在它的內部人工建造了一片熱帶草原,一片熱帶雨林,一片沙漠,一片灌木叢,一片沼澤和一個小海洋。
“生物圈二號”里有4男4女要在這個與世隔絕的人造生物圈內長期生活。實驗的目的是要弄清楚人類是否能夠在其他星球上通過自己循環空氣、垃圾和水分,生產出食品來維持人類的生命。1991年9月26日,來自德國、美國、英國、比利時的8名科學家進入了“生物圈二號”,他們既當農民又當科學家,他們種植作物、喂養牛羊、還養魚養昆蟲等。他們盡量使用自己生產的食品,同時研究“生物圈二號”內部的變化。
實驗進行了2年。實驗表明,生物圈內部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導致內部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氧氣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一度達到地球大氣的10倍以上,里面的人出現疲倦、難以睡眠等癥狀。為了使試驗繼續下去,不得不先后兩次從外面向生物圈二號內輸送氧氣。由于陽光不足和害蟲猖獗,生物圈內的農業減產,他們生產的食物不夠吃,還必須使用以前儲存在里面的備用食品。8位科學家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試驗了2年,對人類作出有益的探索。1993年9月26日,“生物圈二號”試驗結束,8位試驗者返回“生物圈一號”。
這個試驗告訴我們,人類不可能向其他星球移民。不管人類數量如何增多,不管我們的地球家園環境變得多么嚴酷,只有地球才是我們和其他生物共有的家園。
人們往往只顧建設自己周圍的小家園,而忽略地球這個大家園。人們對地球的前途不管不顧,一味地征服、索取、甚至毀壞,結果造成了目前的情況:我們面臨著一個越來越緊迫的問題——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地球家園呢?
從1962年蕾切爾卡遜發表《寂靜的春天》開始,到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首次召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提出的口號是:“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會議發表了《人類環境宣言》,標志著全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覺醒。
地球環境是如此的脆弱,需要我們人類時刻加以警惕,我們必須善待地球母親的恩賜,在享用大自然的同時,要愛護地球,保護地球。
21世紀是人類的.信息時代,我們依靠高科技的遙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可以觀察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現狀,覺察出地球的細微變化。我們還可以回顧歷史,追尋許多年以前地球的變化過程。對于地球的未來,也可以作出預測。縱觀地球的歷史、現狀和未來,人們都應思考一個關系到人類前途的問題,那就是今后地球的命運會如何發展呢?
當今全球流行保護生態環境的5r行動是:reduce:節約資源,減少污染;reevaluate:綠色消費,環保選購;reuse:重復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類回收,循環再生;rescue: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5r行動是一場生活中的革命,實質上是人類觀念上的一次革命。改變以往多年形成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開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學生善于學習新事物,是實行5r行動的先鋒。每個人從自己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多乘公共汽車,地鐵;不用一次性用品;做好廢舊物品的回收利用;保護綠地,保護各種動物;愛護大自然,不向外界排放污染物。只有每個人都向大自然獻出自己的關愛,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環境美好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