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證明,師德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獻身教育,重在實踐師德。怎樣看待學生,怎樣教育學生,怎樣當好教師,這一課題是涉及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怎么寫,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篇一: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
今年是建黨102周年,非常榮幸能以參加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培訓班的方式迎接黨的生日。雖然由于疫情的原因,培訓班的授課以線上的形式進行,但能感受到學校對青年教師教育培訓的高度重視并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和科學的組織。學習內容豐富全面且注重聯系青年教師的工作實際,能夠服務于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通過參與此次培訓,深感獲益匪淺。以下是個人的學習心得。
第一堂課是由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教授講授的《專業不減量,育人提質量——“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的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對“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徐教授結合復旦大學的許多成功案例和經驗,解答了我在這方面長久以來的一些疑惑。一直以來,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我意識到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課堂的重要性。盡管也積累了一些理論方面的知識,但是知易行難。我其實并不清楚在操作層面如何把課程思政在專業課中做到位,也在疑惑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的內容應該有什么區別。徐雷教授的這堂課恰好解決了我這方面的困惑,幫我明確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堂課是由市規劃資源委的馮雅薇處長講授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與實施有關的內容。這堂課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課程。馮處長毫不藏私,分享了很多關于總體規劃的最新信息。作為一個北京孩子,從小在這個城市生活,同時也見證了首都的發展。馮處長講的北京城市規劃的歷史,對我來說,既有熟悉的印象,又有新的知識,十分有趣。同時,也更加深刻感受到所在城市的一點點發展,背后都凝聚著無數辛勤的付出,特別是作為首都之城,許多的變動需要中央和地方同時協調,十分不易。
第三堂課是法學院高曉瑩教授講授的《嚴守十項準則規范從教行為——高校教師職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在這堂課上,我重溫了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同時,從法律的角度審視了高校教師的師德失范行為。通過學習,我意識到原來不規范的行為會給自身帶來切實的法律風險,并進一步加強了紅線意識。第四堂課是中央黨校李志勇教授的解讀《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堂課程加深了我對黨史的了解,深入領會了《決議》的重大意義。
第五堂課是心理中心副主任張馳老師講授的《心見未來,蓬勃綻放——新時代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堂課上,我學習了許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平時工作忙碌,疏于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這堂課程讓我正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運用所學及時進行心理上的調節疏導。
黨史體驗教學內容為參觀北大紅樓。北大紅樓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主陣地、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培訓班一行參觀了“光輝偉業、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在解說員生動的講解中,踩著紅木地板,透過珍貴的歷史文物、影像資料、歷史照片、復原場景等,我仿佛穿越到了那段光輝與苦難并存的歲月,仿佛看到了在講臺上傳授馬克思主義的李大釗先生,仿佛看到了在圖書館閱覽室汲取進步思想的青年毛澤東,仿佛看到了1919年5月4日學生們從紅樓到天安門、東交民巷、趙家樓,那一聲聲吶喊震動了黑暗昏聵的舊時代。當年多少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流血犧牲,新中國的建立又經歷了多少艱辛求索,正所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偉大的建黨精神,是我黨的精神之源,作為新時代的一名青年教師同時也是一名黨員,我當從這寶貴的精神財富中汲取力量,化為前進的動力,扎實做好本職工作,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通過培訓班的學習,我認為作為青年教師兼具兩個身份,同時也肩負雙重的責任。作為青年,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作為教師,既要做精通專業知識的“經師”,也要做涵養德行的“人師”,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為了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的使命,為了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踔厲奮發向前進!
篇二: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
本次培訓內容豐富,歷史決議的學習,北大紅樓的參觀,讓我們從黨史中汲取營養,常學常新;師德師風和課程思政,是青年教師的必備素養;北京市總體規劃、心理健康培訓,進一步拓寬了我們的視野。本次學習是一次求知之旅,也是一次求真之旅,讓我們進一步踐行立德樹人的任務,完成價值塑造的使命。本小組老師們的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新入職教師首先要過教學關,而課程思政是一個重要抓手,通過課程思政與學生共情、換位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新教師在教學的關卡上順利過關。第二,有海外經歷的青年教師,要講好留學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引導學生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堅定道路自信。第三,教師工作要投入感情,把個人、學生、學校、國家的發展訴求結合起來。第四,要進一步暢通跨學科交流的平臺。
老師們還認為,作為教師,不僅要做教書匠,更要做引路人,終身學習,不斷提高,成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大先生!
篇三: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
非常感謝學校教師工作部的組織和安排,對青年教師發展的關注,也榮幸能成為青年教師思政課程的一員,跟教學前輩們學習課程思政經驗并且充分了解師德師風的要求。有這些智慧和品德兼備的老師指引著方向,使我對從事教師這一職業也具有一定的評價和判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是多元的、有益的,能夠讓大家開闊思維、掌握基本技能、注重言行舉止、提高思想修養、吐露心聲、總結過往經驗、提出解決辦法,對教學的體系、結構、學生情況、教學方法等還處于摸索階段,也能在學習中快速成長,捕獲一些教書育人框架的關鍵點。經過了學習,我進行了總結與思考,談一些個人的想法和未來的計劃。
首先,教學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時間和耐力的付出。老師的責任在于教書育人,從入校走上教師崗位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明確認識到要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具有能夠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能力基礎,要很好的完成論文、項目等方面的各項指標。但我認為每一位從教者的初心,更重要的是做好奉獻的準備,“傳道、授業、解惑”要求教師有一顆單純而明朗的內心,有時即使戴著“鐐銬”跳舞,但是精神世界還是滿足和充實的,這是對自己職業的一種熱愛,與眼前短暫的功利無關。
第二,為人師表,嚴以律己。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方法,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尚未摸索到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并積極聽組內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效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智力學習的教學;有效的教學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積極地掌握知識以及團隊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建立終身學習態度的教學與學習。
第三,教學方面,在課堂中教師應注意把握好引導性和開放性的原則,堅持讓學生自己唱主角,課堂上與學生互動,掌握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情況,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科學方法上加強點撥和引導,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去思考探索,順著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去感知、去思索,從中領悟和形成運用各種方法解題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領略科學知識的真諦。更應該努力成長,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擁有高素質師德的新時代人民教師。
最后,關于課程思政,我在20xx年開始參與了第一批學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建筑材料與構造III》是建筑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自20xx年開始,課程的思政內容就深深融入了課程體系當中,每年以“為需要者而設計”“為脆弱群體而設計”“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展開結合思政內容的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在課程當中實現思政內容的融合,達到對學生“春風化雨,育人無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建筑材料與構造III》以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綠色建筑為導向,重點講授中國本土的建筑特點、建造方法、建筑材料,并關注建筑在設計、建造過程中與環境和使用者的和諧共生,弘揚中國本土建造文化與技藝。向學生傳達可持續的建筑學思路,建立未來建筑師對社會、環境的責任感。以“課程思政”為基本指導思想,對《建筑材料與構造III》進行課程建設,主要成果為:
重新提取課程案例和教學素材: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綠色建筑為導向,重點講授中國本土的建筑特點、建造方法、建筑材料,并關注建筑在設計、建造過程中與環境和使用者的和諧共生,弘揚中國本土建造文化與技藝。對基本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融入相關思政內容。
改進設計教學環節,以課堂提問的問題和課后作業的內容為切入點,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思想進行選題,使學生在解決課程學習的基本問題的同時,融入核心價值觀的思考和學習,從思想上樹立可持續的建筑學思路,建立未來建筑師對社會、環境的責任感。
本次聽取了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老師關于“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題報告,深受啟發,在課程思政的手段上,系統性上還具有很大的空間提升,諸多優秀的案例和手段值得我們學習。
篇四: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
通過參加本次青年教師思政和師德培訓班,我在黨章黨規黨紀、思想政治理論和師德師風等方面收獲頗豐。師德師風的學習是本次課程的重點,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高校教師提出的師德要求,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學提出的“廣大教師要嚴愛相濟、潤己澤人,以人格魅力呵護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令我印象深刻,這為我個人今后的師德師風發展提供了方向——嚴格要求自己。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才能引導學生走上“正道”。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積極遵守《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保持優良的師德師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為黨的事業和高校教育做出貢獻。
篇五: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
通過參加學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培訓班,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教學上的技巧與方法。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作為教育者,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德服人。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而不能只是口頭上的話語。所謂身教重于言教,要做到身教,我認為最基本的要求,凡是要求學生去做的,我們教師一定要身體力行,做到言行一致,發揮表率作用。我們還要高度自覺,自我監控。我們一定要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才會使自己在學生面前成為活生生的教材,成為學生做人的榜樣。
其次,在對待學生方面,我們平時要多注重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做到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多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并在這方面為學生創造一些條件,比如可以多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多開展一系列的主題班會活動。我們平時還要及時了解孩子的課堂情況,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類的發展、繁榮,往往離不開教育,而教育又離不開教師。從古到今多少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教師的師德,對學生影響有多么的深遠。我認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活動,歸根結底更是愛心的傳承。我們面對的是所有的學生,我們要愛每一個學生。愛,也是師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本職崗位上,我始終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教學原則,本著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宗旨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我為自己定下了明確的工作原則和奮斗目標,并努力去為之不懈追求。在教育教學管理上我注重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原則,我堅信“以愛才能喚起愛”。作為共產黨員,我始終把愛國主義當作自己教書育人、默默奉獻的強大精神支柱,不斷激勵自己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
另外,作為青年教師,我們首先要做到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堅定初心使命,吃透精神實質,把握實踐要求,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做到“實”字當頭、“干”字為先,做到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堅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堅定正確政治方向,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二是要加強理論學習。堅持做到知行合一,保持好“勇于擔當、真抓實干”的共產黨人優良傳統。始終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成為統一戰線最大公約數的捍衛者、維護者、實踐者。
在當今社會,教育也隨著時代的改變,而變的復雜多變,一小部分人道德的喪失,給教育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黑影。我們不想那些純真的孩子,失去那片凈土,就必須培養師德,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教師對于學生思想和情感的影響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當我們的教師具備了這種心態,才會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使“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更煥以光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始終把對黨的忠誠放在首位,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做到無愧于人民,無愧于黨,以真誠之心對待每一位學子。我愿懷赤子之心與9500萬名黨員一同成為引領民族復興的堅實脊梁,為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奮斗終生。
【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怎么寫精選】相關推薦文章:
師德師風個人建設心得體會簡短 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八篇)
師德師風建設意見 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大全
最新師德師風建設的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建設的心得體會800字(5篇)
2023年師德師風建設個人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1000字(5篇)
最新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字 師德師風建設心得體會800字(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