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五年級數學練習冊篇一
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8()。
一臺錄音機的體積約是20()。
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40()。
書包的體積24立方米
碳素墨水盒的體積24立方分米
(1)冰箱的容積就是冰箱的體積。()
(2)一個薄塑料長方體(厚度不計),它的體積就是容積。()
五年級數學練習冊篇二
1、用蘸水鋼筆每畫一個正方形需蘸一次墨水,要畫好右圖形需要蘸( ) 次墨水。
第一棵樹上飛走8只落到第二棵樹上;從第二棵樹上飛走6只落到第三棵樹上,這時三棵樹上鳥的只數相等。那么:第一棵樹上落了( )只;第二棵樹上落了( )只;第三棵樹上落了( )只。
3、在一個減法算式里,被減數、減數與差的和等于88,而差是減數的3倍,那么差是( )。
4、右圖所示為一個由小正方體堆成的“塔”。如果把它的外表面(包括底面)全部涂成綠色,那么當把“塔”完全拆開時,3面被涂成綠色的小正方體有( )塊。 8、跳繩比賽,甲、乙、丙三人各跳一次,甲、乙兩人共跳282個,乙、丙兩人共跳278個,甲、丙兩人共跳276個,乙跳( )個。
5、五個數的平均數是68,如果把其中一個數改為100,則這五個數的平均數變為70,改動前這個數是( )。
6、一個正方形,被分成5個相等的長方形,每個長方形的周長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長是( )厘米。
7、用一只平底鍋煎餅,每次只能放兩只,煎一只要4分鐘(規定正、反面各需2分鐘),問煎5只餅至少需要( )分鐘。
8、甲、乙二人同地同方向出發,甲每小時走7千米,乙每小時走5千米。乙先走2小時后,甲才開始走,甲追上乙需要( )小時。
9、一幢宿舍樓每兩層樓之間有25個臺階,一個同學從一樓走到四樓,他走了( )個臺階。
10、甲、乙兩桶水同樣重,如果從乙桶中倒25千克水到甲桶中,則甲桶的水的千克數是乙桶的6倍,甲桶原來有( )千克水。
五年級數學練習冊篇三
1.善意的謊言
謊言并不是人們所說的全部都是壞的!我認為:世界上有一種善意的謊言,甚至能編織美麗的故事!
如果你不相信,下面我就給你講這么一個故事:
十八歲那年,他參加了高考,結果卻異常地令人吃驚——他“落榜”了。
他來自于一個貧瘠的小山溝中一戶人家,由于家境貧寒,他更懂得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讀書學習上,從小就有比別人刻苦許多的精神,自然他每年都拿著這獨一無二的第一名。
他的家中有80多歲的老奶奶和半身癱瘓的母親,一個同他一樣在刻苦學習的妹妹,由于重男輕女的觀念,妹妹比他還要刻苦,甚至是拼了命地去學習那像大海一樣深不見底的知識,他也比誰都要了解妹妹那種求知似渴的心情,這樣,家里的一切負擔便都壓在父親一個人的肩上,他更明白父親那蒼蒼的白發與衰老的容顏是為誰而提前。
他非常努力地學習,因為他知道,只有自己以優秀的成績才能回報家人所付出的那些深情,那些寄托!中考那年,他穩奪桂冠,壓倒群雄,以最突出的成績,順順利利地考入重點中學。
然而他并不驕傲,卻也不因自己那一身粗布土衣而感到自卑,雖然他知道,總是有一些“忌妒”的人在背后對他評頭論足的,但他不介意,也不理會,他只是在埋頭苦干,伏身扎入知識的海洋,因為只有在那里,他才有一種輕松與興奮的感覺,因為他知道……就是有靈魂的生命。
就連老師也對這么一個來自貧困山區的農家子弟產生了興趣,他們知道他的艱苦,一天兩頓飯,一碗開水兩個饅頭,因為他吃不起那些“山珍海味”,他也不“忌妒”,也不“自卑”,因為他的心里有一個強大的支柱——家。
臨近高考,他又有了新的煩惱,考上了大學,家里哪來那多錢讓他報名呢?當他與家人商量過后,結果是“賣掉家里唯一可以稱得上是值錢的東西——那臺破舊的縫紉機,還有就是讓妹妹輟學。然而在得知自己上大學有一線希望之時,隨之傳來的是另一個不幸的消息:父親病倒了。這怎么能行?家里唯一的支柱都倒了,怎么辦?!
高考來臨,他毅然懷著復雜的心情踏入考抄…
高考發榜后,他沮喪地回家,告訴父親他落榜了!,父親頓時淚流滿面,使那本來歷盡滄桑的面龐顯得更加衰老,父親舉起手打了他一巴掌,“啪”,很清脆的聲響,他捂住被打痛的半邊臉,對身后的妹妹說“聽哥的話,認真學習,哥哥會給你寄來學費的”說完,淚水止不往流淌下來,他離開了這個充滿溫馨氣息的家。
從此每月他都寄錢回家,養著家里的親人,做一個“大人”應該做的事。
十年后,妹妹拿到了大學通知書,四年后妹妹打算接父母去城里祝此時的.他也算得上是富裕的人了,也成家立業了。當父親在收拾東西準備搬家時,去發現一張令他瞠目結舌的紙,這是張:“大學錄取通知書!”發黃的紙上仍顯現著兒子的名字和燙金的著名學府的校名,頃刻間,父親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再見兒子時,父親摟住他,手里擅抖地攥住那張發黃的“錄取通知書”無聲無語,好久,父親松開手,那張被埋沒已久的“錄取通知書”又靜靜地在風中飄落回地上!
淚眼中父親看到兒子眼中的淚花和口角的微笑。
2.秋天的樹葉
梧桐的身上穿上了金黃的大衣,顯得格外漂亮。樹上茂盛的樹葉,準備最后的舞蹈,一陣秋風吹來,許多葉子好像跳著華爾茲的舞步慢慢的飄落下來。
桃樹葉也被秋風染成了鐵銹黃,黃中還夾雜著一些綠色,枝頭上未掉的樹葉仍然是一串一串的,但葉尖已經垂了下來,大概也想隨它的哥哥姐姐而去。
柳樹依然還在那小河旁垂著它柔美的枝條在秋風中蕩漾,葉子也還是那樣的鮮綠,枝條還是那樣的纖細。這有極少數迎接的秋風的黃葉落到了樹下。
秋天楓樹的紅葉讓人們想到了火熱的激情,透過濃密的紅葉看太陽,那種又紅又亮的感覺你是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深秋時分,隨著秋風的吹來,許多楓葉離開枝頭,好像在跳探戈,它們也要跟大地來個親密接觸。
哪怕在深秋,樟樹還是蓬蓬勃勃,它稠密的樹葉仍然綠的發亮,四季常青。它的香氣能夠永久保持,讓害蟲都退避三舍,所以它的樹葉上找不到一個蟲斑和缺口。
南京的市樹雪松,高大挺拔,它像針一樣樹葉表面覆蓋著蠟質,為的是減少水分蒸發,得以在貧瘠的土地上獨樹一幟,不但秋天它是綠顏色的,即使下了大雪它仍然不會變色,正是:“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們要學習梧桐葉在夏天里給人們送去的清涼;學習桃樹葉把它的養分無私的奉獻給果實;學習柳樹在艱苦的環境里仍然茁壯成長;學習楓葉對大家火一樣的熱情;學習樟樹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據害蟲于千里之外;學習雪松不畏嚴寒傲然挺立。
五年級數學練習冊篇四
1、如果把潛水艇在水下20米處記作-20米,那么它上浮8米后,這時它的位置可記作( )米;如果小華向東走200米,記作+200米,那么小明走“-250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2、甲、乙兩個冷庫,甲冷庫的溫度是-100 c,乙冷庫的溫度是-120 c。( )冷庫的溫度高一些。
3、某日白天的溫度是14℃,夜間的溫度是—14℃,則當日的溫差是( )。
4、甲的海拔高度320米,乙的海拔高度—120米,則甲比乙高(甲乙的高差)是)( )米。
5、一奶粉袋上標有凈重(500±5)克,這種奶粉的標準重是( )克,最重不超過( )克,最輕不低于( )克。
6、某一天測得哈爾濱的最低氣溫是-10℃,興化的最低氣溫是5℃,那么這一天這兩個 城市的最低氣溫相差了( )
面 積:
1、一個三角形比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和面積少20平方米,則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 )平方米;平形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米。
2、把一個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周長( ),面積( )。
4、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那么原來平行四邊形與現在長方形相比( ),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拼成一個長方形,那么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相比()。
6、兩個三角形等底等高,說明這兩個三角形( )。
a 形狀相同 b 面積相等 c 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d 完全相同
7、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120平方米,高是5米,底是( ),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
10、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高是平行四邊形的3倍,如果三角形的面積是6平方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6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五年級數學練習冊篇五
1、通過回顧與本單元的知識,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和通分的方法,以及進行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2、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一、回顧,復習引入
師:這一單元,你學會了什么?
生1:我學會了比較分數的大?。?/p>
生2:我學會了約分;
生3:我學會了通分;
生4:我了解了分數的基本性質······
揭題--今天,我們將把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與練習“。(板書課題:與練習)
二、自主探究,鞏固反思
1、小組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2)約分和通分有什么區別?約分和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會怎樣比較兩個分數的大?。?/p>
2、匯報交流,師生協作,將相關知識點作好。
3、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引導學生根據圖形進行思考,也可以聯系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思考,然后交流補充:圖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2/3、4/6、6/9、8/12等分數表示。
(2)完成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填寫,在填寫下面一行的兩道題目時,可以把除法算式改寫成相應的分數形式,再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思考括號中要填幾。最后在班中交流,說明思考過程。
(3)完成第3題。
理解題目意思,先圈出最簡分數,再把其余的數約分,完成和集體核對。
(4)完成第4題。
可以引導學生先把題目中的分數都約成最簡分數,再進行比較,其中15/10、3/2和18/12是相等的,可以用直線上的同一個點來表示。
(5)完成第5題。
學生獨立填寫,然后指名口答,并說明思考的過程。
三、質疑,布置作業
師:通過這節練習課的學習,你覺得自己在哪個知識點上的理解掌握有所進步?有什么經驗跟嗎?(生自由發言)
作業:課后將這些知識點作。
教學后記
五年級數學練習冊篇六
1、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特征,能熟練地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會運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
一、回顧圓的特征。
經過昨天的學習,你對圓有了哪些認識呢?
你能畫一個直徑5厘米的圓嗎?說說你是怎么畫的。
二、鞏固延伸。
1、練習十七第3題。
(1)學生讀題。并量出半徑是多少毫米。
(2)理解題目意思:在這個圓內以o點為圓心畫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明確:所畫的圓要滿足以下條件:以o點為圓心,在原來的圓內,且大小不同。
(3)量一量所畫圓的半徑是多少?
(4)交流:三個圓的有什么聯系?它們的半徑有什么不同?
(5)小結:這三個圓是同心圓。這樣的同心圓可以畫無數個。
2、練習十七第4題。
(1)讀題,出示圖形,并以正方形對角線的交點o為圓心在正方形內畫一個圓。
(2)小組討論:誰畫的圓大?說說是怎樣比的?
(3)你能在正方形內畫一個最大的圓嗎?試試看。
(4)交流:畫的最大的圓和正方形有什么關系?它的半徑是多少?
(5)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6)小結:圓的半徑或直徑決定圓的大小。
3、練習十七第5題。
(1)讀題。學生嘗試做。
(2)交流:你是怎么比較兩個圓的大小的?
(3)小結:要比較兩圓的大小,就是比較兩個圓的比較直徑或比半徑。
4、練習十七第6題
(1)用數對表示每個圓圓心的位置。
(2)完成第二個填空題,并交流比較o1和o2的圓心位置。
(3)平移圓o3,并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并標出圓心。說說是怎樣操作的。
(4)圓的位置于什么有關?
(5)小結:圓的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5、練習十七第7題。
(1)指出圖中圓里的線段哪一條是直徑。
(2)量一量這幾條線段的長度,你發現了什么?
(4)選一種方法,測量1元硬幣的直徑。
6、練習十七第8題。小組討論,說說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元的,車軸應裝在哪里?可以借助實物或圖形做進一步說明。
三、欣賞:你知道嗎?
小結:圓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古希臘的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五年級數學練習冊篇七
積極地發揮每一道習題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深化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數學上冊積的近似數課后同步練習,供大家參考。
一、應用題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這列火車每小時行駛()千米。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要付()元。
二、拓展題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回收的廢紙可生產()千克的再生紙。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應交停車費()元。
以上是數學網為大家準備的五年級數學上冊積的近似數課后同步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