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保護動物的宣傳語篇一
【a型題】
1.在檢驗某因素與某疾病的因果聯系時,下列哪種觀察法最有效
a.現況調查
b.生態學研究
c.病例報告
d.前瞻性隊列研究
e.實驗性研究
2.前瞻性隊列研究與流行病學實驗的根本區別是
a.是否人為控制研究條件
b.是否設立對照組
c.是否進行顯著性檢驗
d.是否在現場人群中進行
e.是否檢驗病因假設
3.與病例對照研究比較,前瞻性隊列研究最明顯的優點是
a.用于探討疾病的發病因素
b.疾病與病因的時間順序關系明確,利于判斷因果聯系
c.適用于罕見病的研究
d.有利于減少失訪偏倚
e.設立對照組
4.隊列研究的最大優點是
a.對較多的人進行較長時間的隨訪
b.發生偏倚的機會少
c.較直接地驗證病因與疾病的因果關系
d.控制混雜因子的作用易實現
e.研究的結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a.1.89 b.22.6/10萬 c.48.0
d.0.0048 e.無法計算
6.采用與題5相同的資料,其歸因危險度為
a.22.6/10萬 b.1.89 c.48.0
d.0.00048 e.無法計算
7.采用與題5相同的資料,其其歸因危險度百分比為
a.52.92% b.47.08% c.88.98%
d.43.04% e.無法計算
8.評價一個致病因子的公共衛生意義,宜選用
a.歸因危險度
b.相對危險度
c.特異度
d.歸因危險度百分比
e.人群歸因危險度
9.前瞻性隊列研究最初選擇的隊列應由下列哪種人員組成
a.患該病的人
b.患該病和未患該病的人
c.暴露和不暴露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該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10.在進行隊列研究時,隊列必須
a.有相同的出生年代
b.經過相同的觀察期限
c.居住在共同地區
d.暴露于同種疾病
e.有共同的疾病史
11.下列哪項指標可對患某病的危險進行測量
a.發病率乘以該病的平均病程
b.發病率
c.患病率
d.發病率除以患病率
e.患病率乘以該病的平均病程
12.某因素和某疾病間聯系強度的最好測量可借助于
a.潛伏期
b.傳染期
c.相對危險度
d.整個人群的發病率
e.以上都不是
13.關于相對危險度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不是流行病學病因調查的測量指標
b.在估計公共衛生措施的影響時比特異危險度更有用
c.在調查特定疾病的病因時比歸因危險度更有用
d.無效假設值為零
e.以上都不是
14.關于前瞻性隊列研究基本特征的敘述,下列哪項最恰當
c.調查者必須在研究開始時就分清人群隊列
d.調查者必須選擇病例和對照,并測量暴露
e.調查者必須比較隊列中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發病率
a.正確的
b.不正確的,因為沒有區分發病率和患病率
c.不正確的,因為當要求用率來支持這一推論時卻采用了百分比
d.不正確的,因為沒有識別可能的隊列現象
e.不正確的,因為沒有對照組
16.隊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尋找病因線索
c.探討干預措施在干預組與非干預組的效果及差別,評價干預效果
d.探討病例組與對照組之間對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別,檢驗病因假說
e.描述疾病組與對照組的分布特征,進行臨床比較
17.隊列研究屬于
a.實驗性研究
b.相關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論性研究
18.相對危險度
a.是暴露比之于未暴露情況下增加超額疾病的數量
b.是非暴露組與暴露組發病或死亡危險之差的絕對值
c.是非暴露組發病或死亡的危險為暴露組的多少倍
d.比特異危險度更具有病因學意義
e.比特異危險度更具有疾病預防和公共衛生意義
19.衡量某因素和某疾病間聯系強度的最好指標是
a.總人群中疾病的發生率
b.暴露者中疾病的發生率
c.因素的流行率
d.相對危險度
e.特異危險度
20.以醫院為基礎的病例對照研究相比,隊列研究的主要優點是
a.能夠明確因果聯系
b.易于獲得更具代表性的總體
c.易于獲得非暴露組的觀察對象
d.可直接估計所研究疾病的發生率
e.省錢、省時
21.在隊列研究中,調查對象應選擇
a.在有該種疾病者中,選擇有、無某種暴露的兩組人群
d.在無該種疾病者中。選擇有、無某種暴露的各為組
e.任選有、無暴露的兩組人群
保護動物的宣傳語篇二
2017年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雖然還沒開始,但是為了方便考生備考環境衛生學的知識。下面是 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環境衛生學備考題。歡迎閱讀。
1.人類自然環境的構成包括()。
a.大氣圈
b.水圈
c.土壤巖石圈
d.生物圈
e.以上都包括
【答案】e
2.下列哪項不是反映小氣候對人體影響的常用生理指標()。
a.皮膚溫度、體溫
b.脈搏、心率
c.代謝產熱量
d.出汗量
e.溫熱感
【答案】c
3.下列哪項不是健康城市的標準()。
a.清潔的環境、可靠的食品、飲水、能源供應
b.舒適的生活條件、便利的交通體系
c.各種娛樂和休閑場所,方便市民溝通和聯系
d.保護文化遺產、改善健康服務質量
e.保證市民在營養、飲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
【答案】b
4.環境衛生學研究的對象包括()。
a.自然環境
b.生活居住環境
c.大氣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5.引起"富營養化"的原因是()。
a.能量流動失去平衡
b.溫室效應
c.酸雨
d.氮循環不平衡
e.以上都是
【答案】d
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積
b.單位面積上的居住人數
c.使用面積占建筑面積之比
d.居住建筑基底面積/居住建筑用地面積
e.每萬平方米上的建筑物個數
【答案】d
7.環境影響評價是指()。
a.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評價
b.多年的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的評價
c.將來要建設的項目可能對環境的影響評價
d.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的.評價
e.尋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評價
【答案】c
8.下列哪項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
b.氯胺消毒法
c.折點消毒法
d.二氧化氯消毒法
e.過量氯消毒法
【答案】d
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飲用水標準中()。
a.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
b.毒理學指標
c.細菌學指標
d.水體自凈指標
e.放射性指標
【答案】d
1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6
b.5.6
c.4.6
d.3.6
e.2.6
【答案】b
11.測定大氣中有害氣體的采樣高度為()。
a.呼吸帶高度
b.0.5米的高度
c.1.0米的高度
d.3米的高度
e.5米以上高度
【答案】a
12.某工廠每日燃煤1000噸,煤中含硫量為1%,約有10%的硫轉入爐渣中,該工廠每日可向大氣中排放so2()。
a.9.0噸
b.4.5噸
c.18噸
d.90噸
e.45噸
【答案】a
13.溶解氧含量可作為()。
a.有機物污染的間接指標
b.水體自凈的間接指標
c.有機物污染及其自凈的間接指標
d.有機物污染及其自凈的直接指標
e.有機物和無機物污染及其自凈的指標
【答案】c
14.水體污染物的轉化是指()。
a.污染物從一點轉移到另一點
b.污染物從一種介質轉移到另一介質
c.污染物改變了原有的化學性質、毒性和生物學效應
d.污染物在水中逐漸擴散,以致于濃度降低
e.污染物在水中只發生濃度的變化
【答案】c
15.環境污染對遺傳影響的典型事例是()。
a.痛痛病事件
b.黑腳病事件
c.光化學煙霧事件
d.水俁病事件
e.煤煙型煙霧事件
【答案】d
保護動物的宣傳語篇三
1.增長年齡(即:可達到年齡)與評價年齡之差可用來說明( )。
a.危險因素已經存在年數
b.減低危險因素后可能延長壽命的年數
c.消除危險因素所需要的年數
d.接觸危險因素后引發疾病所需要的年數
e.接觸危險因素后從患病到死亡的年數
【答案】b
2.生命質量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數量的人在某一時點上表現的狀態,它更多地強調( )。
a.生存時間的長度
b.疾病的嚴重程度
c.慢性病發生的可能性
d.生理健康程度
e.個人對生活的感覺體驗
【答案】e
3.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的產生和發展與下列哪項沒有直接的聯系( )。
a.疾病譜的轉變
b.高科技醫療診斷技術的發展
c.慢性病病因學研究的進展
d.人們對預防保健要求的提高
e.人們對不斷上漲的醫療費用的擔心
【答案】b
4.社區作為宏觀社會的縮影,下列哪項不屬于構成社區的必備要素( )。
a.一定地域內的聚居人群
b.一定的生活服務設施
c.穩定、協調的社會關系
d.國家宏觀調控政策
e.促使規章制度得以落實的機構、組織
【答案】d
是評價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其含義是( )。
a.生活變化單位
b.期望壽命指數
c.質量調整生活年
d.健康相關生命質量
e.生命素質指數
【答案】e
6.社會醫學得到極大發展的階段是( )。
a.16世紀
b.17世紀
c.18世紀
d.19世紀
e.20世紀
【答案】e
是衡量社會發展的綜合指標,其含義是指( )。
a.美國社會健康協會指標
b.潛在減壽年數
c.平均期望壽命
d.生命素質指數
e.質量調整生命年
【答案】a
8.首次提出“社會醫學”一詞的學者是( )。
a.德國學者魏爾嘯
b.美國醫學家麥克英泰爾
c.比利時醫生維薩里
d.法國醫師蓋林
e.美國內科學教授恩格爾
【答案】d
9.現代醫學的目的突出強調了( )。
a.治療疾病
b.預防疾病
c.延長壽命
d.增進健康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0.判斷受教育程度對人們健康影響的兩個重要指標是( )。
a.學歷與社會職位
b.社會職位與事業成就
c.消費結構和閑暇時間如何安排
d.事業成就與消費水平
e.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
【答案】c
11.對調查問卷(即:調查工具)評價,常用的兩個指標是( )。
a.問卷回收率、調查符合率
b.信度系數、效度系數
c.信度系數、相關系數
d.效度系數、相關系數
e.回歸系數、相關系數
【答案】b
12.下列哪項不屬于生命質量評價的內容( )。
a.生活富裕程度
b.身體狀態
c.心理狀態
d.社會功能狀態
e.個人對其健康、生活狀況的一般性感覺
【答案】a
13.社會醫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是( )。
a.疾病的分布、流行原因、傳播途徑
b.數據與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c.自然環境、生活居住環境及與人群
d.衛生資源的配置、利用、評價
e.影響人群健康的社會因素、社會衛生狀況、社會衛生措施
【答案】e
14.我國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源于( )。
a.神靈主義醫學模式
b.自然哲學醫學模式
c.機械論醫學模式
d.生物醫學模式
e.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答案】d
15.所謂“民強促國富、國富保民強”體現了社會醫學的( )。
a.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雙向理論
b.醫學模式與保健水平相關性理論
c.社會因素決定性理論
d.高危險性理論
e.衛生工作要求社會參與的大衛生理論
【答案】a
16.調查問卷中的特征問題是用以表明( )。
a.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b.某些行為
c.某些事件
d.態度與看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7.問題和答案編寫常常犯一些不利于真實地反映調查結果的錯誤,下列不屬于編寫錯誤的是( )。
a.雙重裝填
b.含糊不清
c.抽象提問
d.圖表設計
e.誘導性提問
【答案】d
18.把1歲預期壽命轉化為1歲預期壽命指數的計算公式是( )。
a.(229-1歲預期壽命)/2.22
b.(229-1歲預期壽命)/0.39
c.(1歲預期壽命-229)/2.22
d.(1歲預期壽命-38)/0.39
e.(1歲預期壽命-38)/2.22
【答案】d
19.生物醫學模式的缺陷在于( )。
a.忽視了健康的重要性
b.強調了生物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c.強調了醫學高科技的應用
d.忽視了生物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e.忽視了心理、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答案】e
20.生命質量評價可以用來( )。
a.危險因素分析
b.計算壽命損失率
c.評價社區衛生服務質量
d.推斷人群衛生服務利用狀況
e.衛生投資的成本-效益分析
【答案】e
21.社會調查方案的.設計包括( )。
a.選擇課題、技術路線、計劃實施
b.技術路線、實施計劃、資料整理與分析計劃
c.技術路線、實施計劃、收集資料
d.制定研究方案、實施計劃、收集資料
e.制定研究方案、實施計劃、解釋結果
【答案】a
22.醫學模式的核心是( )。
a.醫學教育
b.醫學觀
c.醫學科技
d.醫學發展規律
e.醫學理論
【答案】b
23.社會制度的含義是( )。
a.社會政策和社會法律
b.社會形態和各種具體制度
c.社會經濟形態和行為準則
d.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e.社會生產方式和分配制度
【答案】d
24.經濟發展對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
a.提高居民物質生活水平、增加衛生投資
b.提高衛生服務水平、改善衛生服務狀況
c.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營養不良人群比例
d.提高衛生服務技術水平、增強服務能力
e.提高衛生資源的使用效率,增強人群健康素質
【答案】a
25.下列可構成健康相關生命質量主要內容是( )。
a.經濟發展水平和衛生服務質量
b.經濟發展水平和健康狀態
c.健康狀態和主觀滿意度
d.健康狀態和壽命長度
e.主觀滿意度和壽命長度
【答案】c
26.現代健康觀突出強調了三方面的完好狀態,即( )。
a.神經、精神、社會活動能力
b.軀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
c.神經、心理、社會活動能力
d.軀體、生理、社會適應能力
e.精神、心理、社會適應能力
【答案】b
27.生存健康指標是反映生存過程中健康水平低下或直接受到損害的一些指標,通常包括( )。
a.疾病種類、構成、意外事故及傷殘指標
b.疾病種類、構成、嚴重程度及傷殘指標
c.疾病頻率、構成、意外事故及傷殘指標
d.疾病頻率、構成、嚴重程度及傷殘指標
e.疾病頻率、構成、嚴重程度及意外事故
【答案】b
28.據統計,我國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此為: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消化系統疾病、心臟病、腦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順位變為: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根據社會醫學理論,針對這些變化,下列描述不恰當的是( )。
a.疾病譜、死因譜發生了變化
b.促進了醫學模式的轉變
c.病因研究應當由單因素向多因素轉變
d.應注重心理、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e.人群疾病頻率與嚴重程度增加
【答案】e
保護動物的宣傳語篇四
2017年公衛助理醫師考試《生理學》備考題(附答案)
2017年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考試時間還沒有公布。為了方便考生更好的備考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生理學備考題。歡迎閱讀。
1 化學性消化的作用是:
a 食物由大變小
b 食糜與消化液混合
c 將食物分解成可被吸收的成分
d 推動食糜沿消化管不斷移動
e 以上均不是
2 消化道平滑肌對下列哪種刺激不敏感?
a 化學物質
b 電
c 溫度
d 牽拉
e 缺血
3 下列哪種現象不是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a 自動節律性
b 富有神展性
c 較高興奮性
d 持續緊張性
e 特異敏感性
4 不屬于胃腸激素的激素是:
a 腎上腺素
b 促胃液素(即胃泌素)
c 促胰液素
d 縮膽囊素(即促胰酶素)
e 抑胃肽
5 消化道共有的運動形式是:
a 蠕動
b 蠕動沖
c 集團運動
d 分節運動
e 容受性舒張
6 關于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電節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胃腸不收縮也可記錄到
b 其頻率與組織種類無關
c 它起源于縱行肌層
d 其產生是肌源性的
e 動作電位在其基礎上產生
7 消化道平滑肌細胞動作電位產生的機制主要是:
a k+內流
b na+內流
c ca2+內流
d k+外流
e na+外流
8 對胃腸道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由消化道平滑肌舒縮活動完成
b 是機械消化的動力
c 蠕動是胃腸道共有的運動形式
d 可抑制化學消化
e 緊張性收縮是胃腸其他運動的基礎
9 關于緊張性收縮的敘述,下面哪一項是錯誤的?
a 是胃腸共有的運動形式
b 有助于消化管保持正常的形態和位置
c 有助于消化液滲入食物中
d 當緊張性收縮減弱時,食物吸收加快
e 是消化管其它運動形式有效進行的基礎
10 關于消化器管神經支配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交感神經節后纖維釋放乙酰膽堿
b 所有副交感神經節后纖維均以乙酰膽堿為遞質
c 去除外來神經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d 外來神經對內在神經無調制作用
e 內在神經叢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間
11 下述關于胃腸激素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 由散在于粘膜層的內分泌細胞分泌
b 均為肽類激素
c 僅存在于胃腸道
d 可調節消化道的運動和消化腺的分泌
e 有些胃腸激素具有營養作用
12 胃泌素不具有下列哪項作用?
a 促進胃酸分泌
b 促進胃蛋白酶原分泌
c 抑制膽囊收縮
d 促進胃的蠕動
e 對胃粘膜具有營養作用
13 下列哪一項不是促胰液素的作用?
a 促進胃酸分泌
b 促進胰液中水和hco3-3的大量分泌
c 促進肝細胞分泌膽汁
d 促進小腸液的分泌
e 與膽囊收縮素有協同作用
14 下列對消化和吸收概念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小分子的過程
b 消化可分為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兩種
c 小分子物質透過消化道粘膜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的過程稱為吸收
d 消化不良與吸收障礙通常是兩個相關的病癥
e 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吸收主要在小腸完成
15 副交感神經興奮可使:
a 胃腸平滑肌收縮增強
b 膽道俄狄(oddi)括約肌收縮增強
c 回盲括約肌收縮增強
d 肛門內括約肌收縮增強
e 肛門外括約肌收縮減弱
16 腸道壁內含有豐富的:
a 交感神經節前神經元
b 交感神經節后神經元
c 副交感神經節前神經元
d 副交感神經節后神經元
e 椎前神經節細胞
17 關于腸道內在神經系統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
a 是由粘膜下神經叢和肌間神經叢組成的
b 內在神經叢包含無數的神經元和神經纖維
c 外來神經進入胃腸壁后,通常均與內在神經元發生突觸聯系
d 腸道內在神經系統可完成局部反射
e 腸道內在神經系統不是一個完整的、相對獨立的系統
a 交感神經發自脊髓胸腰段側角
b 副交感神經通過迷走神經和盆神經支配胃腸道
c 到達胃腸道的自主性神經纖維不都是節前纖維
d 節后纖維可分膽堿能、腎上腺素能和肽能纖維三大類
e 切斷支配胃腸的自主性神經后,胃腸活動即癱瘓
19 對于胃泌素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 產生胃泌素的細胞存在于胃體和胃竇粘膜內
b 蛋白質消化產物及hci是引起胃泌素釋放的主要因素
c 胃泌素對壁細胞有很強的刺激分泌作用
d 胃泌素的最小活性片段是其n端的4個氨基酸
e 切除胃竇的病人,常發生胃粘膜增生、肥厚
20 消化道平滑肌的緊張性和自律性主要依賴于:
a 交感神經作用
b 副交感神經作用
c 壁內神經叢作用
d 食物消化產物的刺激
e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保護動物的宣傳語篇五
單選題 (注:各題干后的羅馬數字表示該題的估計難度: i 易; ii 較易; iii 較難; iv 難)
a 強化
b 消退
c 有效
d 泛化
[答案] a
2.`斯金納進行的動物行為實驗研究稱為:( ) i
a 杠桿動作研究
b 經典條件反射
c 獎勵懲罰研究
d 操作條件反射
[答案] d
a 泛化
b 正強化
c 積極刺激
d 有效刺激
[答案] b
a 消退
b 懲罰
c 負強化
d 泛化
[答案] b
a 懲罰
b 消退
c 正強化
d 負強化
[答案] d
6.精神分析把無法被個體感知的心理活動稱為:( ) iii
a 催眠狀態
b 潛意識
c 前意識
d 消失的意識
[答案] b
7.下列不屬于精神分析人格理論的內容是:( ) i
a 自我
b 本我
c 潛意識
d 超我
[答案] c
a 不同的情緒反應導致不同的認知評價,然后引起不同的行為反應
b 不同的行為導致不同的認知評價,然后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
c 不同的生活事件導致不同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d 生活事件經過個體的認知評價導致相應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答案] d
9 .現代心身作用的.生理機制研究涉及:( ) i
a 心理神經內分泌學
b 心理神經免疫學
c 現代分子生物學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10 .羅杰斯認為兒童自我不協調的原因是:( ) i i
a 條件性積極關注所致
b 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距離接近
c 無條件性積極關注所致
d 潛能發展的阻礙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