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工作領域。那關于計劃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計劃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計劃書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幼兒園學期計劃篇一
活動一:《唱唱跳跳真高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參加音樂活動,能夠從表揚唱中獲得愉悅和美感。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能夠用自己的喜歡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愉快體驗。
活動二:《我的新班級》
活動目標:
1、教師能夠引導幼兒利用不同方式裝飾本班環境,能夠從環境中獲得美感。
2、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及發展幼兒藝術創作能力。
3、通過操作培養幼兒自信,激發幼兒動手的積極性。
活動三:《量一量》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共同討論、探索測量的方法。
2、幼兒通過自己的方法,找到體驗測量,對測量產生興趣。
3、教師引導幼兒初步嘗試記錄,體驗測量的樂趣。
活動一:《大鼓和小鼓》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體驗和感知音樂的強弱變化,從中獲得美感。
2、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二:《豌豆公主的故事》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喜歡欣賞童話故事,并理解文學作品。
2、教師引導幼兒初步嘗試進行簡單的復述。
活動三:《四季占圈》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2、通過游戲幼兒學會聽指令改變方向跑。
活動四:《疼愛我們的人》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經常為我們服務的人,如保健醫、廚師,知道尊重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2、教師幫助幼兒能夠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活動五:《手工制作》
活動目標:
1、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一位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教師情感,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
2、教師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裝飾,培養幼兒對美的理解。
活動一:《拍手唱歌笑呵呵》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音樂的節拍,力度和情感。
2、幼兒學唱2/4拍中歡快穩定的歌曲,用自己的方式富有情感表現的歌唱。
活動二:《路在嘴邊》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喜歡欣賞童話故事,體會閱讀的習慣。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體驗禮貌用語的作用及語言交流的樂趣,增加自己的生活經驗。
活動三:《中秋節》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中秋節的意義,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
2、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節日到來的喜悅之情。
3、教師引導幼兒制作作品,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發展。
活動四:《天空中的云朵》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教師提供的材料并操作,了解一些線條、色彩的多種表現方法,感受其美感特點和視覺沖擊力。
2、教師引導幼兒能夠認識、選擇美工材料和工具,在使用中大膽嘗試與創造。
活動五:《好玩的球》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在多種運動游戲中,嘗試近距離的拋接球。
2、幼兒初步能用單手向前上方做揮臂肩投動作。
活動六:《我和風婆婆子做游戲》
活動目標:
教師引導幼兒對自然現象感興趣,初步體驗季節與動植物及人們生活的關系。2、初步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產生進行觀察、探索。
活動七:《過馬路》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理解并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八:《捉迷藏》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游戲體驗、理解空間方位。
2、引導幼兒能夠能運用圖形和空間經驗初步嘗試解決游戲問題。
活動一:《神奇的字》12中班第一學期月計劃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教師引導到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表演。
2、通過故事,激發幼兒積極與同伴交往,并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3、幼兒從游戲中獲得愉悅。
活動二:《幫助小兔子》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師講述引導幼兒能夠理解故事內容。
2、幼兒通過觀看表演,學會以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3、幼兒能夠初步學習簡單的評價自己和他人,初步判斷行為表現的對與錯。
活動三:《燈籠》
活動目標:
1、教師指導幼兒選擇不同的美術材料制作燈籠,感受不同材料表現出的美感特征。
2、幼兒樂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賞,發展藝術表現力。
活動四:《豬八戒吃西瓜》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理解歌曲內容并學唱歌曲。
2、教師引導幼兒創編歌曲。
3、幼兒體驗歌曲的基本情緒情感,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歌曲的感受。
活動五:《國旗國旗多美麗》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國慶節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
2、幼兒理解并學唱2/4歌曲《國旗國旗多美麗》。
3、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六:《能干的小手》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游戲中的自我認識,感受自己在長大。
2、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克服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幼兒園學期計劃篇二
踏著輕快的腳步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新學期,對家長來說蘊含著新的希望,對老師來說,面臨新挑戰。本學期我們兩位老師會將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總結上學期的工作,本學期初,我們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共同討論并制定了本學期具有本班特色的班務工作計劃。
(一)班級幼兒分析:
進步的地方:
學習方面:
1、上學期結束時來的幼兒都做了一次叫故事的考評,只有幾個有待提高。家長也付出很多。我在這兒也提寶貝感謝你們。
2、大多數幼兒回家知道做作業的習慣。
禮貌用語方面:
1、大部分的孩子會有禮貌的叫人。(園內較明顯)
生活習慣方面:
1、書包整理和書本保護筆上上個學期有明顯進步。
2、便后洗手的習慣(園內發現的情況)
3、犯錯前的提前提醒讓幼兒有了活躍性和自我調節。
4、個別幼兒吃飯有進步,也沒以前那么挑食。未達標目標的地方:
1、吃飯速度需要提前。吃飯時手扶著碗的習慣和飯后自覺打掃 桌面。
2、作業需要按要求寫完,未完成幼兒會補寫,目的是讓幼兒在如寫字上是要求寫好寫規范。
(二)家長情況分析
1、家園溝通進一步暢通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老師已經得到家長們認可和信任。日常通過多種途徑與家長交流,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平臺。家長們也常常主動與老師交流,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聽取老師的意見和看法。
2、家長教育觀念仍有待提高通過日常觀察、和家找溝通,我們了解到一些家長或是忙于工作,或是教育意識不強,對于孩子的日常教育仍有一些觀念上的誤區。總的來說,我班家長的總體水平較高,對于老師的工作也比較理解和支持,呈現出較好的發展趨向。
在講教育教學之前家長需要了解的:
1、老師檢查作業本上的“寫好”的標準有會用紅筆圈起來完成任務的小朋友會用一朵花表示所寫的大部分都標準會寫上“good”。
2、一般情況老師上過的課程會在所學地方寫上日期。
3、而本學期時間比以往要少一個月左右再加上編排“六一節目”幼兒的任務量就比較大所以就不會增設太多課外的知識。
4、幼兒園安排的每周幼兒都會有一次安全教育課和美術課所以幼兒所帶的水彩筆和蠟筆是放置班級每個幼兒用的,興趣班是那邊老師的材料,所以每個幼兒務必有一套的或以上繪畫工具。
1、了解排比、詩歌、相反的定義。
2、通過故事感知中國的禮、孝、廉、恥和優良情操行為。
3、運用心理情感來感知和處理事情。
健康領域:
1、讓幼兒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2、了解身體的奧秘。
3、知曉有利于健康健康有益活動。
4、身邊存在的危險并學會保護自己。對于自己的事情學會自己處理。
社會領域:
1、體諒生活中付出辛勞的人。
2、學會感恩。
3、了解生活中的交通和方便快捷的用途。
4、了解中國文化的樂趣。
藝術領域:
1、感受春天的歡樂和變化感受生活中的美。
2、采用不同形式來表現春天的情感。
3、了解畫像種類和特點。
4、認識簡單的簡譜符號。
5、根據歌曲創編舞蹈。
科學領域:
1、復習10以內的順數和倒數。
2、認識并增加難度分解組成和加減法。
3、學習20內不進位的加減法和不退位的加減法。
4、認識中國紙幣值和運用方式。
5、了解規律。
6、了解生活中的神奇的發明。
7、感受生活中的神奇的物品和作用。
8、了解電的用途
9、感受植物的奧秘。
10、天文的神奇之處。
11、了解人身的神奇之處。
(三)衛生保健與安全工作內容與措施:
加強對幼兒餐前洗手、餐后洗手漱口習慣的培養。并督促他們改正一些不良的衛生習慣。保證飲水量:多喝水一直是家長關心的問題,也是減少幼兒生病的有效措施,為此我們早日常生活中督促幼兒孩子多喝水,保證幼兒的飲水量。這學期我們會繼續在開飯前給孩子介紹飯菜的營養,以引起他們的食欲,同時利用快帶慢的榜樣力量,讓孩子自覺地做到不挑食、不剩飯。保證每個幼兒吃飽吃好。認真按說明給幼兒服藥,保證每一位幼兒的服藥安全。照顧好幼兒的午睡,培養良好睡眠習慣。
抓好班級日常性衛生保健工作,使幼兒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在每日的飲食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責任制,教師間互相蒹顧。提高幼兒自身的安全意識,活動中保護幼兒的安全。在抓好幼兒生活常規的同時重點抓幼兒的學習常規。起居中,得到細微的養護照顧,受到科學的健康教育,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
具體措施:
1、注意室內通風以及室內物品的消毒,防止流行性疾病及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并經常提醒督促他們。
3、注意觀察并了解幼兒的身體情況,對個別生病的幼兒進行全天觀察并記錄,適當提醒他們多休息。
4、鼓勵幼兒多喝開水。
5、堅持不懈地對幼兒進行安全和自我保護教育,同時經常檢查并消除教室內一切不安全因素,杜絕各種外傷和以外事故的發生。
(四)安全工作:
1、執行門禁卡接送制度,請家長按要求在接送孩子時必須刷卡,才能接送孩子;對于持卡的陌生人,在和孩子家長取得聯系后,確認接孩子的持卡人的身份后,才能放孩子。
幼兒園學期計劃篇三
本學期幼兒總數為11人。經過一年來的朝夕相處,不但與幼兒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并且對每一個幼兒的個性、能力發展情況都有了較深刻的了解。一年來,孩子們從剛入園時的哭鬧、不適應到現在的樂意上幼兒園、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我們看到了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點滴進步。膽小、內向是孩子不能適應新環境、不可主動參與活動的致命傷。由于膽小,這部分幼兒往往在活動中縮在最后,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展示出來。對于班上的這一小部分孩子,本學期我們將給予他們更多的肯定與鼓勵,使他們飽嘗成功的喜悅,從而大膽、大方地展示自我。大班是幼兒在園的最后一年,幼小銜接問題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使幼兒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將從本學期就對幼兒和家長進行幼小銜接的指導工作,如:生活能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培養等,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在不久的將來都能很快地適應新的環境。另外,做事認真、獨立、有責任感也是大班孩子應該具備的良好品質。我們將在工作中注重培養,使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技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能力,增進起其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發展智力。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質、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感。
(一)健康領域:
1、能精神飽滿、愉快地參加各類活動。
2、能側身鉆過圈、單足跳,學會投擲、玩小足球,能使用剪刀、學會系鞋帶,逐步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3、懂得飯前飯后不做劇烈運動。
4、在成人的提醒下保持穿戴整齊、分清左右腳。
5、知道早晚要刷牙,看書、繪畫有正確的坐姿。
6、會保持桌面、地面整潔,愿意嘗試各種食品。
7、有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早上來園不遲到。
8、能有順序地穿脫、整理衣服,整理床鋪。
9、有自我保護意識及掌握初步的技能,會根據氣溫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活動時不做危險動作。
(二)語言發展領域:
1、能在集體活動中專心地聽老師、同伴發言,能理解簡單的指令并予以行動及復述,理解和使用生活中的常用問句。
2、在成人的幫助下,能講述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事,愿意念兒歌給別人聽。
3、樂意用普通話與周圍人交往,態度大方。
(三)科學觀察領域:
1、學習有順序的觀察、比較物體的異同,能參與收集、小實驗、操作等活動。
2、能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了解首都有名的建筑和名勝古跡,發現周圍環境中日新月異的變化。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現象。
4、掌握5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加減符號,進行100以內的加減運算,書寫1—100,并在日常活動、游戲中運用數知識、掌握單雙數,知道一星期是7天,能區別三種物體的長短、寬窄、粗細、輕重,會按一定順序排列。
(四)藝術:
1、能隨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能用歌聲、動作表達親切、抒情、活潑、歡快的情緒。
2、能安靜的欣賞一些藝術作品,領會作品的主要內容和學習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3、在作品中表現某些情節,會用上下左右表現物體間的前后關系,注意顏色與內容的聯系。
(五)社會性與情感領域:
1、了解本市的名勝、建筑、民間藝術、土特產,參加"國慶節"的節日活動,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能認真做好值日生工作,有始有終的做完一件事。
3、在成人的幫助下,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4、能恰當的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表現。
5、會使用禮貌用語,能大方的回答客人、成人的問話。
6、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遵守常規,遵守游戲規則。
(一)作業:
根據幼兒園教育目標和本班的實際水平,通過設置語言、科學、健康、社會、藝術等作業活動,在集體活動或分組活動中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的能力,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配合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使幼兒獲得廣泛、粗淺的知識。
(二)游戲: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幼兒在游戲中不斷運動,使身體得到鍛煉,用語言交流,使同伴間關系融洽,在游戲中懂得要遵守游戲規則,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本學期對于膽小內向的幼兒,應鼓勵他們積極的參與到各類游戲活動中;對于一些比較自由的幼兒應該讓他們在游戲中懂得遵守規則。
(三)觀察:
在日常活動中引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注和興趣,平時經常組織幼兒散步、參觀,在活動中學習觀察的方法,互相交流觀察結果,培養幼兒觀察的習慣。另外,通過在班內設置自然角,科發室實驗活動也能使幼兒產生觀察的愿望,并且主動的參與觀察。
(四)體育活動:
利用晨間鍛煉、體育游戲等環節,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特別是肥胖兒和體弱兒,更應鼓勵他們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培養活潑開朗的品質和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在活動中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在活動中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五)勞動方面:
通過參與簡單的勞動,學習勞動的基本技能,體會獲得勞動成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自立能力,學會怎樣洗手、疊被子、系鞋帶、穿毛衣等,堅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盡量不依賴成人,與成人一起參加公益勞動,如擦桌椅、清洗玩具、剝豆等,體會勞動的光榮與辛苦,懂得今后要愛護物品,珍惜勞動成果。
(六)日常生活:
在班內建立良好的一日常規,幫助、指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日常采用鼓勵、個別教育、談話、討論等方法使幼兒知道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習慣。為了使孩子上小學后可以安全,我們惠新增加安全教育課程。
(七)娛樂活動
結合園內組織的娛樂活動,每一周至少一次開展娛樂活動,在活動中注重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培養,鼓勵和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娛樂身心,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的交往能力。
1、每月有計劃的開展家長工作,與所有家長進行聯系,了解幼兒的各方面情況,互換意見。
2、召開親子活動,內容為向家長介紹如何幫助幼兒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半日活動觀摩等。
3、辦好快樂家園聚會,重點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中學習適應和社會適應方面的知識和要求。
4、每一周發放一次"家長信",與家長互換意見,了解幼兒在家表現,家園一致共同教育孩子。
1、增設各活動區域的材料,結合幼兒發展情況和教學要求添置有關數學、語言、音樂等學習材料。
2、根據主題要求,師生共同設計和制作墻飾,豐富學習環境。
3、增添自然角內容,根據季節收集、飼養不同品種的動植物,幫助幼兒了解大自然的奧妙。
4、在活動市布置語言學習的環境,結合各類物品張貼文字標記,激發幼兒對文字的興趣。
5、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幼兒團結、勇敢、不怕困難等好品質,提高社會適應性,加速其向"社會人"的轉變。
幼兒園學期計劃篇四
本學期是第二學期,教學目標包括:了解朗誦的概念、學習正確的舞臺站立姿勢、正確的面部表情。配合恰當的動作,并且口齒清楚,收音準確、充分、利索。
了解朗誦的概念:就是大聲、清楚、有感情的把書面文字作品誦讀出來,這是意向表演藝術,而不是簡單的說話。把作品的感情表達出來,這是朗誦區別于朗讀的最根本的一點。
正確的舞臺站姿:抬頭,連自然低面向正前方,頭頂持平,下巴為首,雙肩放松,略向下壓,頭頸伸直,使人體有一種向上的感覺,挺胸,收腹,立腰,提臀,軀干直立,不向左、右偏斜和晃動。雙臂自然下垂,手掌自然彎曲放在大腿褲縫處,雙腿并攏挺直,兩個膝蓋和兩個角分別靠攏,腳尖分開,使雙腳從自己的角度看成八字形。站立時也可以兩腿略微分開,兩個腳尖比腳跟并攏時略微向回收一點,但兩腿分開的距離不要超過肩寬。
面部表情得當:朗誦時隨內容變化,朗誦的面部表情也應該有所變化。表情要有感而發,朗誦表情要真。
配合適當動作:要符合作品的需要,符合情感的需要,符合語言的需要。
教學內容包括:各種種類的語言游戲,繞口令,兒童詩歌,古詩絕句,故事表演。
不僅僅通過主持人這一門興趣班讓孩子了解和認識朗誦,學習表演,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讓幼兒敢于表現自己,敢于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1、幼兒應該了解的朗誦概念
2、正確的舞臺站立姿態
1、舞臺站立姿態基本正確
2、面部表情得當
3、恰當的動作配合
4、收音準確、充分、利索
5、敢于大膽的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1、布和醋
2、紅綠燈
3、藤和鈴
4、羊入羊林
5、貓和鳥兒童詩歌
1、熊媽媽請客
2、小鳥醒來了
3、癩蛤蟆
4、小熊過橋
5、準跟叔叔一個樣絕句
1、尋隱者不遇
2、古朗月行
3、梅花
4、清明
5、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童話故事
1、一群懶惰的小雞
2、鵝媽媽買鞋
3、小白兔找太陽
4、小白兔智斗大灰狼
內容學習要求自然、大方、大聲、清楚地朗誦,初步表達作品的情感,并且能夠加入適當的表情動作,講朗誦當做表演,將表演融入自己。
幼兒園學期計劃篇五
1、 重視每一節課程活動的開展,以游戲融入其中,讓孩子成為活動的小主人。
2、 加強開展班內固定區域活動,讓孩子在區域活動中自由、自主的進行活動。多學習身邊的正能量,熏陶自己、提升自己。
3、 抓好每一天的一日環節活動,注重每一個活動的教育、延伸。
4、 開展班內活動《我們來約定》和孩子一起繪制班內的小規則;如:不打架、不罵人、幫助他人等。
5、 走進小中大班,嘗試進行混齡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鍛煉孩子的情感、互幫互助。
@:親子制作、班內活動小比賽(廢舊材料創意比賽、手工制作、撲克牌搭建、中國地圖拼擺、雪花片拼插、夾豆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