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書報告3000字大學篇篇一
(1)內容提要:概括性地歸納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作者陳述的基本觀點(最好不超過300字)
(2)心得評論:對該書的評價與思考;對其主題的看法與認識,或反駁作者的觀點,或提出創造性的見解,或將本書與類似書籍做比較分析,總之要寫出獨特的思考和體悟。
(3)結語:提出問題、表達期許、歸納全文。
(4)參考書目:讀書報告中曾參閱哪些書籍、雜志、或其他資料,具體格式參見附錄。
1、用紙:標準a4紙,
頁面設置: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5cm
字間距:標準行間距:1.5倍行距;字數:3000字左右
2、封面設置
報告題目:2號楷體-gb2312
副標題:4號楷體字
班級名稱:2號楷體-gb2312
學號、姓名:4號楷體字
3、正文
正文小四號宋體
頁眉:用五號宋體,居中排列,每字間空一格。
頁眉內容:“致遠學堂讀書報告”
頁腳:用五號宋體,居中排列,頁腳內容為頁碼。
4、參考文獻格式
(1)著作類
一般著作
規則:作者(或主編、編):《著作名稱》(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頁碼。
范例:馬克昌主編:《刑罰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頁。
譯著類
規則:[國別]作者(或主編、編),譯者譯:《著作名稱》(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頁碼。
范例:(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成倫著,張軍等譯:《法和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頁。
(2)期刊類
規則:作者:《文章名》,載《期刊名》年份及期數。
范例:陳正云、戴欣:《略論侵犯著作權犯罪》,載《法學研究》1995年第3期。
(3)報紙類
規則:作者:《文章名》,載《報紙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幾版。
范例:胡堅編譯:《如此邏輯:竊不算偷?》,載《電腦報》1997年12月12日第1版。
(4)網頁類
規則a:作者:《文章名》,載網站某年某月某日。
范例:季華:《淺論侵犯著作權罪“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含義》,人民網20xx年12月3日。
讀書報告3000字大學篇篇二
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為重點,以營造濃郁書香校園文化氛圍為目的,在學校形成讀書熱潮。引導廣大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逐步推進學習型校園建設。
品讀好書,提升修養
xxx學區所有任課教師
組長:xxx
組員:xxx,xxx,xxx
(一) 啟動階段:
本學期初,各校啟動教師讀
書活動,為教師購買兩本書《習慣決定孩子的一生》《讀書成就名師》,并組織全體教師利用業務及課余時間學習,記錄好學習筆記。
(二) 開展活動階段;
期末前,各校自行組織本校的讀書報告活動,并選拔出優秀選手參加學區的讀書報告會,每校一名。
(三) 讀書匯報要求:
1、 參賽選手要形成稿件,匯報時間在5—8分鐘,不得超過8分鐘。照稿或脫稿自定,如脫稿,評分上會在同等條件下予以適當傾斜。
2、 稿件內容要圍繞自身實際,緊密結合兩本書,談談自己的讀書感悟。要求文字流暢,表達真誠,不說空話套話,不唱高調。
3、 不得抄襲或照搬網絡文章,一經發現,成績排在最后一名,活動總結點名批評。
4、 活動時間:7月8日(周二)下午一點半,中心校四樓會議室。
5、 參加人員:參賽選手、各校校長。
評選出讀書活動一等獎3人,二等獎4人,三等獎5人,優秀獎若干。讀書活動優秀組織單位3個(不含中心校)。
1.端正態度,提高認識。每位教師都應把讀書活動作為提升綜合素質,豐富文化內涵,充實課余生活,陶冶情操,拓寬知識面的重要載體,提高讀書的積極性。
2.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學校讀書活動領導小組負責讀書活動的全部工作。每位教師要積極響應活動的倡議,加入讀書的行列,學以致用,學出成效,圓滿完成活動的各項工作任務。
讀書報告3000字大學篇篇三
筆記作者:寧婉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書中通過講述設計案例,來闡釋設計涵義及理念,樸實易懂,能吸引我繼續往下讀。這本書讓我深層次地理解了設計的真正涵義,書中很多設計理念對我們今后的創作很有幫助,正如書名“設計中的設計”,設計并不是單一孤立存在,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要考慮更多的綜合性因素。以下是我的讀書感想和設計隨筆。
1、《設計中的設計》第一章對設計的定義不完整,他只是說設計是通過創造交流來認識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這種定義也可以說是發明或是創作。我認為設計是一種為改善人們生活質量,具有審美性、功能性、創造性的思維性活動。
2、我認為書中“創造出用著順手的東西,創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并由此感受到生活中的喜悅”。這句話說的很好,反映了設計的真正用途,和人們內心中對設計的最真實樸素的想法、要求。
3、“設計基本上沒有自我表現的動機,其落腳點更側重于社會。”這是設計和藝術的區別。
4、書中談到的整合設計是將設計的所有問題都從整體去觀望,再去領悟它的本質。無論是從設計的年代歷程還是從設計物品的整體藝術形態,都要擁有一個宏觀的審視態度。這樣我們才會真正的了解設計。
5、疑問:我們研究的藏族設計史,19世紀之前的設計史料,能稱之為設計嗎?因為在19世紀之前設計這一概念和詞語還未出現。
6、視覺傳達
7、再設計:在已有的設計基礎上進行再次創造和設計,設計出更具有人性化和創造性思維的。捕捉新鮮感進行再設計。讓人們對之前很熟悉,用得很習慣的生活日常用品的認識發生改變,建立與人類之間關系的'多樣化。
8、紙管建筑和四角形的紙管衛生紙的設計體現了設計師的節約資源設計理念。
9、保溫衣服(多拉鏈,塞報紙)設計具有人性化,很好地關注設計和人之間的關系。
9、設計所考慮的并不只有主體行為,形象背后的各種環境都要綜合性地思考。“青年放咖啡杯”這一例子,說明設計有時候是一種“給予”,結合環境設計,會有偶然性發現,這是環境的給予。
10、cd播放機,外型與“換氣扇”相似,這是嫁接的手法,把人們對換氣扇的感覺植入到cd播放機,兩者結合,吸取換氣扇的優點。
11、茶包設計把潛意識領域的種種可能性設計進去木偶牽線茶包,是運用設計遷移的手法,找到之間的相同要素
12、第四章談到“無中生有”這一設計概念,設計出“有品質的設計”,具有簡單而深遠的意味。如同中國山水畫中恰到好處的留白,一種“無中生有”的心靈體驗。
13、這章節中圍繞“無印良品”這一設計,談到的設計理念就是“無”,這里的“無”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中的“無”,這是日本所倡導的簡約優雅的設計風格。
14、原研哉認為“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這是我們俗稱的善于發現問題和改善問題。
15、德國烏爾姆設計學院校長馬克斯·比爾認為設計是“外界環境形成”。將設計看做一種與環境有關的思想。
讀書報告3000字大學篇篇四
為響應學校加強學風建設,營造勤奮讀書、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創建良好校風班風。同時,也為我團總支創建學習型組織做出響應,共同為此次創建活動留下自己的足跡。為此,特舉辦了本次的讀書報告會,讓大家盡情享受閱讀的歡樂,讓性情得以陶冶。
通過本次活動增加對書籍的熱愛,增長讀書的興趣,加強同學們自我學習、自我增值能力;并且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文采哲思、分享讀書心得的廣闊平臺;讓廣大同學們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明確自己的未來,提高自身學習積極性,并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商學院全體師生。
1、活動時間:20xx年x月
2、活動地點:待定
3、活動對象:商學院全體同學
4、活動要求:要求報名參加此項活動的同學根據自己所報類別及所講內容主題制作ppt進行演講,選手演講時間8——10分鐘。
1、通過電子文稿的形式向各部門發出相關文件,附帶報名表,動員各部門同學積極參與。
2、制作一塊宣傳板在教學樓前展出,以宣傳此次活動和動員同學們參加。
3、爭取通過校廣播臺對書評做進一步的宣傳報道。
4、院報、記者站對書評進行宣傳。
1、報名時間:3月11日至3月19日
2、遴選時間:3月20日至3月21日
3、決賽時間:3月22日
4、工作人員安排:
活動策劃兼總負責:xx等(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安排)
主持:xx
技術顧問:xx
安全組:(負責現場安全和秩序的維護)
組長:xx
成員:
統分組:(負責各個選手的成績統計)
組長:xx
成員: xx
禮儀組:(活動前負責接待嘉賓、評委及做好觀眾迎接)xx
服務組:(負責現場活動禮品發放等服務工作)xx
記時組:xx
5.嘉賓及評委:
嘉賓席:xx(校團委組織部部長)
評委席:xxx
1、場地布置及人員安排就緒,做好活動開展前各項準備工作的安排以及活動開展前的氣氛渲染。
2、參賽選手提前30分鐘到場做準備工作。
3、事先將準備好的純凈水放在嘉賓及評委席,技術組將選手和我們所需要的ppt拷到電腦上。
4、邀請嘉賓及評委入座。
5、活動流程:
(1)介紹到場嘉賓及評委。(銘牌兩個)
(2)主持人介紹比賽流程
(3)參賽選手主講內容分為兩個板塊,每個板塊開始之前播放優秀書籍集錦。
(4)選手正式開講,兩個選手之間有提問或互動環節。
(5)評委做現場點評。
(6)主持人宣讀比賽成績。
(7)頒獎。
(8)嘉賓點評。
(9)工作人員做好材料的整理和歸檔。
(10)活動結束后安排所有人員安全有序離場,工作人員清理現場。
進入最后決賽的選手獲獎后均由團委頒發榮譽證書。(及紀念獎品)
活動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若干。
純凈水 1提20×1.0=20.0
中性筆 10支×1.0=10.共計: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