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一
區域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活動,是幼兒自主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活動中,幼兒在情感和經驗上獲得快樂和滿足。有教師提供相應寬松的活動環境,豐富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是集體活動所不能代替的一種開放、自由的活動。本學期我將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作為重點,我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發展需要及《綱要》目標,有目的、有計劃為幼兒提供區域材料,設置各種區域。此外,區域材料投放具有多用性和開放性。本學期我與配班教師共同商討下我們確立了6個區域:語言認知區、操作區、巧手坊、小小建筑師、科學區、表演區。現結合實踐談談小班幼兒區域材料投放的一些體會、策略:
一、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開展區域活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游戲,孩子才能樂意去玩,玩得快樂。在一次滾畫活動“美麗的手帕”中,在操作中孩子都能大膽地表現,對繪畫形式特別感興趣,我發現孩子對滾畫的興趣意猶未盡,所以在美工區我投放了玻璃球、顏料、簍子等材料,設計滾畫“花背心”。
在第一次的游戲中,我讓幼兒熟悉材料,知道怎么玩,應注意哪些要求。在進行第二次的游戲中 ,我準備好各類材料,讓幼兒自己想辦法,玩出新花樣。兩次游戲的重點不一樣,指導方式也不同,根據孩子的游戲情況要不斷地提出相應地要求。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各方面能力還不夠,還需要老師的耐心指導,加上人數較多,要讓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在區域游戲中得到提升,這就需要老師的細心觀察,發現問題,及時提醒與指導,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受游戲的快樂,真正促進孩子能力的發展。
二、材料豐富,形式多樣。
材料投放的多種多樣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我在操作區中為幼兒投放材料有平面的,有立體的。有珠子、豆子、袋子、叉子、筷子、糧食、盤子、瓶子、盒子、夾子、別針、卡片,圖形卡片、立體圖形、飲料瓶、膠卷盒。語言區:圖書圖片。娃娃樂:各種各樣操作玩具,木制玩具,大盒子、小盒子、可操作的玩具。在剛開始的娃娃家里有真實的、制作的家具和用具。巧手坊:各種各樣的紙張、蠟筆、水彩筆、剪刀、膠水等,這些材料可讓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
三、考慮幼兒年齡特點投放材料。
小班幼兒特點好模仿,喜歡游戲。自我的意識還是很強的,往往在區域活動時因想玩同一個玩具進行爭執。為了滿足幼兒探索學習的欲望,我在材料投放時增加數量。如娃娃家,提供多個娃娃及餐具。在巧手坊中提供很多的蠟筆與顏料盡量使每位幼兒都能有操作的機會,這樣就可以避免幼兒之間的爭執、矛盾。另外 ,提供的活動材料要游戲化,要有情景,吸引幼兒去玩。
四、投放材料體現層次性,使每個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操作同一種材料時,往往出現有的幼兒快,有的幼兒慢,有的幼兒有效體驗了成功感,又跑到其他區域活動中去玩了,而有的幼兒卻倍受挫折,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也無從下手的情況。任何一個年齡段的學習者都有差異性,小班幼兒也不例外。
為了使每個幼兒都能在適合自己的認知范圍內得到發展,我們老師在提供操作材料時應注意體現層次性。由于年齡特點的不同,因此材料的分層也不宜太多、太雜,兩到三個層次就可以了,如《操作區》“喂娃娃”的材料,其中有勺子、筷子和喂的東西,能力弱的幼兒可以用勺子舀小顆粒的東西(赤豆、黃豆、米)喂娃娃;一般的幼兒可以用勺子舀大顆粒的東西(玻璃彈珠、木珠)喂娃娃;能力強的幼兒則可以試著用筷子夾軟的東西(棉花球、海面球)喂娃娃。在滿足幼兒游戲和發展需要的同時,體現材料的層次性和難易程度,不僅能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讓每個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投放材料考慮安全性,保證幼兒健康游戲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的幼兒真實與虛擬不分,他們時常會出現咬塑料做的蘋果等行為,對任何東西都十分好奇,都想去聞聞、咬咬、碰碰 ,沒有一點自我保護意識,很容易出意外。
總之,我的體會就是教師要做有心的觀察者,對幼兒無時無刻的關注,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不同水平等,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操作材料,并進行有效地關注,不斷調整活動區的環境材料,從而促進幼兒可持續性發展。讓我們在工作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二
本班幼兒年齡段4—5歲,喜歡提問,喜歡解決問題,但不知道團結,想通過這樣的區角游戲方式,讓幼兒知道團結合作,才能完成。還有幼兒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歡整理,想利用這次活動,讓幼兒自己整理物品,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1、通過自主選擇活動區角,與活動伙伴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并獲得成功的情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活動,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亂拿亂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重點:
通過活動體驗和伙伴團結解決困難,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
在活動過程中不打鬧,活動結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動材料。
益智區:找瓶蓋、迷宮、數圈圈、
建構區:建構示意圖、各種積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區:彩紙、皺紋紙、剪刀、膠水、手工紙、水彩筆、蠟筆
語言區:給字找朋友、圖書、兒歌的卡片、故事錄音、
數學區:數字卡片、圖形配對、量一量、稱一稱、比一比、數一數
表演區:小話筒、表演頭飾、各種樂器、節奏卡、各種服飾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分享快樂
一、激發興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們要去奇幻王國,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誰能玩得最好,玩得開心!
二、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愿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師觀察幼兒與投入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3、重點觀察:益智區,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尋找答案。
三、分享快樂
2、請幼兒當小老師評一評。你覺得他今天做的好嗎?什么地方做的最好?(為什么沒做好?你覺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4、教師帶領幼兒排好隊,回到自己的班級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 幼兒了解秋天都有什么果實成熟。
2、 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 各種秋天成熟的果子實物。
2、 學習與活動用書——社會p8。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你們都知道什么果子成熟了嗎?
2、幼兒討論有什么果實在秋天會成熟。
二、學兒歌
1、 師:有這么多的果實在秋天成熟。那我們就學一首兒歌吧!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
七個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三、小朋友們說得真好!你們看書上也有好多小朋友在摘果子。他們摘的都是什么果子呢?(幼兒討論)
四、農民伯伯從種到收非常辛苦,我們一定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活動結束:
如果有場所讓幼兒親自體驗采摘的樂趣。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四
1.通過自主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2.樂意共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1.益智區:數字版,數字夾
2.美工區:半圓筒
(一)導入主題
1、投入新物品——制作鬧鐘
2、介紹鬧鐘的制作方法
首先利用我們畫過的紙盤當鬧鐘的底,接著找到紙盤的中心點,利用工字釘把時針和分針固定在中間(工字釘是提前處理過的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并告訴幼兒長針表示分針,短針表示時針,然后在紙盤邊上一圈貼上數字,12要貼在上面,6貼在下面,要和12對其,3和9也要對其,形成一個十字架,接著再把剩余的數字按順序補上去,好啦一個鬧鐘就完成啦。
3、幼兒拿區域牌進區域活動,教師觀察,并記錄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事情并拍照。
4、收區域回座位
5、總結剛才玩區域的情況。
本次活動完成的比較有序。幼兒的自主性較高,但是衛生方面還需再多加強。在美術區中,幼兒在制作房子時,沒有及時拿小垃圾桶導致紙屑散落在地上;在點心區,小朋友還是比較自覺的。大部分幼兒都能安靜吃完自覺的一份點心并且收拾垃圾。本次活動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我。在講解新材料時浪費太多的時間,這個一定切記。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1、學習兒歌《我是大班小朋友》,知道自己即將畢業。2、懂得關心愛護小弟弟、小妹妹,為他們做榜樣。
活動準備:1、課件《我是大班小朋友》。2、事先帶幼兒去看望小班的小朋友。
活動重難點:懂得關心愛護小弟弟、小妹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請幼兒說說看望小班小朋友的感想。
教師:我們去看了小班小朋友,他們是怎么樣的?
2、請幼兒說說進入大班以來學會做的事情。
教師:我們現在是大班小朋友了,你們讀大班的這一年里,學會了哪些事呢?
3、教師:小班小朋友還很小,有許多事情不懂、不會做,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但是現
在我們長大了,懂事多了,所以要關心比我們年齡小的小朋友,還要做他們的好榜樣。
二、學念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1、播放課件“整體欣賞”,請幼兒欣賞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2、請幼兒回憶,詩歌里的小朋友會做哪些事情。
3、播放課件“一、二、三、四、五”請幼兒分段欣賞,并跟著念。
4、再次播放課件“整體欣賞”,請幼兒跟著念,并請他們注意:念的時候要帶有表情(可
以幫助他們分析句子的表情,或愉快或自豪或關愛)。
三、討論:為小班小朋友做一件事
請幼兒討論:能不能為小班的小朋友做一件事,幫助他們或者讓他們覺得開心。
如果幼兒沒有提出有可行性的意見,教師也可以建議。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六
圍繞“歡歡喜喜過新年”這個大主題,我們開展了“新年的衣服”活動,本節區域活動的主區域是美工區,為了使幼兒體驗到穿新衣過新年的快樂,讓幼兒自己設計衣服,融入到過新年的氛圍中,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另外兩個區:數學區、益智棋區的設計是上周我們班開展了主題匯報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小朋友對如數學中分成做的不是太好,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鞏固各區域知識設計了此次區域活動。
二、區域活動目標
1.能按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域,遇到問題能進行協商,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2.活動中能遵守游戲規則,愉快游戲。
3.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評價自己地游戲過程。
三、提出游戲注意點
1.安靜游戲,小聲商量。
2.不爭搶,相互謙讓。
3.遵守各區游戲規則。
四、設置區域
1.美工區
目標:給幼兒提供各種廢舊材料,完成“新年的衣服”活動中設計不同服裝的操作活動。
材料:報紙、奶瓶、毛線、包裝紙、雙面膠、玻璃膠,小剪刀等。
玩法:幼兒按照自己的設計想法,根據教師準備的材料進行創作。
2.益智棋
目標:以下益智棋方式復習各領域知識。
材料:(1)英語飛行棋.(2)生字飛行棋。(3)算術飛行棋。
玩法: (1)英語飛行棋:幼兒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開始,以仍骰子的點數決定棋子走的步數,跳到相應位置叫出職業的英語名字,復習英語單詞,誰先到達終點為勝利者。
(2)生字飛行棋:幼兒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開始,以仍骰子的點數決定棋子走的步數,然后翻轉自己的棋子,讀出生字,正確就把棋子拿出開,否則改棋留在棋牌上,游戲繼續。
(3)算術飛行棋:幼兒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開始,以仍骰子的點數決定棋子走的步數,然后翻轉該行棋的一個棋子,算出該棋子的答案把答案數字卡放在該旗子上,然后可以得到一個蘋果,游戲繼續。
3.數學區
目標:在搖搖、看看、分分、記記的同時,激發幼兒參與
數活動的興趣,復習9的分成。
材料:(1)用葫蘆瓶內裝玻璃球。(2)九顆扣子。(3)找朋友。
玩法:(1)幼兒搖動搖搖樂,看一看兩邊各有多少,然后記錄下來。如果分法一樣只能記錄一次。
(2)幼兒熟悉玩法后,可以分豆子練習9的分成,鞏固知識。
(3)用小動物的卡片找小朋友已完成9的分成,更加鞏固知識 。
五、幼兒自選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1.幫助引導幼兒合理選擇區域。
2.鼓勵幼兒有始有終地完成游戲。
3.教師適時指導。
五、評價活動
1.幼兒有序出區。
2.幼兒互評、師幼評價。
3.美工區幼兒走模特秀,活動結束。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能從區域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2.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發展幼
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體驗“思維數學”區域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計算魔筒若干。
(2)水果大轉盤、筆和記錄單。
(3)貼有數字的衣架、衣服若干。
(4)動物的家、各種小動物若干。
(5)提供標有單價的菜單,購物單和數字卡片。
(6)鐘面和時間卡片。
(7)提供水果、加減算式題卡若干。
(8)竹塊若干。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在游戲化、操作化、生活化中感受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活動過程:
一、引題,教師交代活動內容。
1、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要玩區域活動了。
2、開設的“思維數學“區域有:計算魔筒、水果大轉盤、晾衣服、小動物找家、
買菜、認識時鐘、水果籃、竹塊分類。
二、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各個區域,了解每個區里的活動內容。
思維數學區(1)計算魔筒:學習10以內的加法。變換加減數(旋轉紅色紙條),找出相應的得數與差。
思維數學區(2)水果大轉盤:根據大轉盤上水果數量的變化,寫出相應的加減算式。
思維數學區(3)衣服:根據衣架上的數字,每一次同時選擇兩件衣服,分別掛在衣架的兩邊,兩件衣服上的數字合起來和衣架上的數字相同,學習10以內數的分成。
思維數學區(4)小動物找家:根據小動物家上的數字粘貼相應數量的小動物,感知10以內的數物對應。
思維數學區(5)買菜:看清購物單上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單價,隨意取一張購物單,根據購物單上的要求選擇數字卡和符號卡,列出相應的加法式題,算出買菜所需的花費。
思維數學區(6)認識時鐘:根據時間卡片上的時間,在小兔、加菲貓的鐘面上撥出相應的時間,正確地辨認整點、半點。
思維數學區(7)水果籃:隨意取一個水果籃,根據籃中水果的種類(或顏色、形狀、大小等)不同,找出一張相應的式題卡,并說說理由。
思維數學區(8)竹塊分類:取9塊竹塊,分一分,然后在紙上記錄10以內數的分成。
三、教師交代區域活動的規則。
1、幼兒自由結伴、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鼓勵幼兒選擇沒有嘗試過的區域進
行游戲。
2、重點提醒:孩子們可以自己制定游戲的規則。
四、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1、教師觀察、適時介入指導各個區域的活動,對幼兒提出的問題加以引導,對
幼兒操作不熟悉的材料進行單獨示范和講解。
2、重點指導:晾衣服、買菜、計算魔筒這三個區域。
五、活動講評、收拾整理。
1、談話:你今天玩了什么區,玩得怎么樣?(讓幼兒說說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
2、你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碰到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3、你覺得還有什么材料可以拿來用在區域里面?
4、幼兒收拾材料,整理區域。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八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便于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需要及月份目標,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共同參與設置各種區域。同時,還應為幼兒提供了具有多用性和開發性的游戲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時的點撥指導。
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情況,我們為孩子創設了社會性區域(我的一家、夢想秀工場、水果加工坊)、建筑區(建筑工地)、語言區(童心世界)、科學區(魔法學校)、美工區(創意空間)七個區域,現將各區域展開計劃制定如下:
1.遵守區域規則,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區域材料進行游戲。
2.學習掌握各種活動的基本技能,對新材料能積極探索、研究。
3.活動中會和同伴商量、合作,遇到問題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4.能認真進行操作并愛護材料,操作結束后能收拾整理區域。
1.根據本學期區域活動情況,對現有各區域材料進行檢查和整理。
2.將幼小銜接內容滲透進區域,豐富相關的操作材料。
3.結合主題活動開展,不斷更新補充和調整區域材料。
三、各區域創設目標及措施:
(一)社會性區域(娃娃家)
1.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開展游戲,愿意和同伴協商、合作。
2.能根據各自扮演的角色游戲,和同伴大膽交流。
3.能將家庭里發生的事情進行模擬表演。
措施:
1.通過談話了解娃娃家活動的內容,豐富孩子對角色的認識。
2.營造娃娃家的氛圍 ,指導幼兒正確認識衣物對應的職業。
3.提供多種表演的道具,指導幼兒進行合作游戲。
(二)社會性區域(表演區)
1.對表演產生興趣,能大膽自信的表演節目。
2.合理的選擇喜歡的樂器并能正確的演繹。
3.能和同伴合作表演節目,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措施:
1.指導幼兒正確認識各種樂器,懂得不同樂器的表演方式。
2.鼓勵幼兒輪流進行表演,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3.以節目單的形式開展活動,提供幼兒表演興趣。
(三)社會性區域(水果加工坊)
1.能根據不同水果的特點用正確、合適的方法處理。
2.會做簡單的水果拼盤,有美的感受和欣賞。
3.掌握基本的切、削、刨等技能。
4.能和其他區域進行互動,大膽推銷自己的商品。
措施:
1.通過談話了解不同水果的特點,引導幼兒思考用合理的'方法處理水果。
2.指導幼兒制作水果清洗、削皮、切塊流程圖,供幼兒參考制作。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新,制作不同的水果拼盤。
(四)建筑區
1.能和同伴協商制定搭建主題,并合理選擇搭建材料。
2.會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創造性地表現自己所感受的東西。
3.能交流講述創建的內容與作品,為自己的作品命名。
措施:
1.鼓勵幼兒自主的選擇多種材料進行組合搭建。
2.指導幼兒選擇輔助材料豐富建筑作品。
3.提供圖片、視頻,豐富幼兒建筑的經驗及視野。
(五)科學區
1.正確運用多種材料(七巧板、接龍、棋類、智力拼圖等),探索多樣化的玩法,發揮創造性,一物多用。
2.會做科學小實驗,活動有目的,操作認真。
3.能有重點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有探索欲望。
4.能自覺、有條理的收拾游戲材料。
措施:
1.提供多種容易操作的材料 ,指導幼兒進行科學小實驗,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2.指導幼兒正確的記錄試驗結果,懂得有效試驗。
3.及時更新替換幼兒試驗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六)美工區
1.引導幼兒對色彩感興趣,愿意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均勻飽滿地構圖。
2.會收集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創造性地表現自己所感受的事物。
3.會用多種工具材料與同伴一起用涂、畫、捏、折、撕、貼、剪、印染等方法有創造性地合作完成作品。
4.并能交流講述活動內容與作品,相互學習促進。
措施:
1.通過談話引導幼兒對材料的認識,了解材料的正確使用。
2.提供多種自然材料,知道從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3.鼓勵幼兒大膽用色、大膽創造,增加幼兒的自信心。
(七)語言區
1.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能初步看懂圖畫書中的主要內容,并能夠表演。
2.對圖片感興趣,能看圖說話,學說普通話。
3.初步學習運用廢舊材料修補圖書。
措施:
1.營造閱讀的氛圍,通過榜樣的方法指導幼兒正確閱讀。
2.提供多種工具,示范的方法指導幼兒正確的使用修補圖書。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設計時鐘,并讓幼兒制作時鐘,進一步鞏固孩子對整點及半點的認識。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橡皮泥,時鐘,蠟筆、畫紙、掛歷紙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材料。(延伸談話)
1、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你喜歡什么樣的時鐘呢?今天老師準備了掛歷紙及蠟筆,小朋友可以先想好自己想做的時鐘的樣子,把它畫好再剪下來進行制作;也可以選擇連續的畫出來,制作成圖書。
2、這里還有橡皮泥,你也可以用橡皮泥制作出自己心里想的時鐘。
3、做好后,你可以選擇到表演區去展覽,或標上價錢向別人推薦自己的作品進行交易。
二、幼兒選擇區角。
請幼兒自選區角進行活動。
三、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1、看用掛歷紙及橡皮泥制作的小朋友,能不能做出鐘表的基本特征(時針、分針、12個數字),給予相應的指導。
2、鼓勵圖書制作的小朋友充分發揮想像,創設不同款式、顏色、大小的時鐘。
3、觀察制作完成的小朋友能否進行交易,給予幫助。引導他們進行“你說時間,我來撥”的游戲,鞏固對時間的認識。
四、幼兒整理操作材料。
五、評價本次區域活動的情況。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十
1.引導幼兒大膽畫出物體的形象,用紙繩進行裝飾活動。
2.鼓勵幼兒用毛線進行繪畫活動,感受成功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紙繩子。(用皺紋紙編的繩子)
2.水彩筆、白紙、膠棒。
活動要點
1.讓幼兒用筆在紙上勾畫出自己想畫的物體形象,再在物體輪廓線上涂上膠,最后讓幼兒選擇各色的紙繩進行裝飾貼畫。
2.或讓幼兒用毛線繩在其上自由構圖貼畫。
指導要點
1.提醒幼兒繪畫的物體要簡潔,形象要大些,以便于進行粘貼活動。
2.在進行毛線貼畫的活動中,要先想好構圖。
大班區域活動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能從區域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2.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體驗“思維數學”區域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計算魔筒若干。
(2)水果大轉盤、筆和記錄單。
(3)貼有數字的衣架、衣服若干。
(4)動物的家、各種小動物若干。
(5)提供標有單價的菜單,購物單和數字卡片。
(6)鐘面和時間卡片。
(7)提供水果、加減算式題卡若干。
(8)竹塊若干。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在游戲化、操作化、生活化中感受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活動過程:
一、引題,教師交代活動內容。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要玩區域活動了。買菜、認識時鐘、水果籃、竹塊分類。
二、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各個區域,了解每個區里的活動內容。
思維數學區(1)計算魔筒:學習10以內的加法。變換加減數(旋轉紅色紙條),找出相應的得數與差。
思維數學區(2)水果大轉盤:根據大轉盤上水果數量的變化,寫出相應的加減算式。
思維數學區(3)衣服:根據衣架上的數字,每一次同時選擇兩件衣服,分別掛在衣架的兩邊,兩件衣服上的數字合起來和衣架上的數字相同,學習10以內數的分成。
思維數學區(4)小動物找家:根據小動物家上的數字粘貼相應數量的小動物,感知10以內的數物對應。
思維數學區(5)買菜:看清購物單上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單價,隨意取一張購物單,根據購物單上的要求選擇數字卡和符號卡,列出相應的.加法式題,算出買菜所需的花費。
思維數學區(6)認識時鐘:根據時間卡片上的時間,在小兔、加菲貓的鐘面上撥出相應的時間,正確地辨認整點、半點。
思維數學區(7)水果籃:隨意取一個水果籃,根據籃中水果的種類(或顏色、形狀、大小等)不同,找出一張相應的式題卡,并說說理由。
思維數學區(8)竹塊分類:取9塊竹塊,分一分,然后在紙上記錄10以內數的分成。
三、教師交代區域活動的規則。
1、幼兒自由結伴、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鼓勵幼兒選擇沒有嘗試過的區域進行游戲。
2、重點提醒:孩子們可以自己制定游戲的規則。
四、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1、教師觀察、適時介入指導各個區域的活動,對幼兒提出的問題加以引導,對幼兒操作不熟悉的材料進行單獨示范和講解。
2、重點指導:晾衣服、買菜、計算魔筒這三個區域。
五、活動講評、收拾整理。
1、談話:你今天玩了什么區,玩得怎么樣?(讓幼兒說說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
2、你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碰到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3、你覺得還有什么材料可以拿來用在區域里面?
4、幼兒收拾材料,整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