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以習慣為話題的作文字篇一
——題記
我有一種不同尋常的習慣。
自幼喜愛古風的我,常常愛暢想一些只有夢里才會發生的事——“我置身在世外桃源,漫天桃瓣隨風飄起,有一女子坐于樹下為我伴奏,我在林中翩翩起舞......”可我發現光是暢想實在乏味,直到我找到一種精神寄托,才使我的生活漸漸充實起來。
“烏蓬槳聲搖漁歌悠悠地南去,夕陽斜晚意楓林的烏啼...”一曲悠揚的歌聲飄進我的耳畔,使我對江南的水墨風韻有了極大的興趣,于是便開始收集各種資料,查有關江南的詩詞歌賦,這種熱忱延續了很久,甚至成為一種習慣。
人們都說歌是虛無縹緲的,可恰恰相反,一首《
清明
雨上》使我懂得了很多。“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當初聽到這首歌時覺得這又是一首祭奠逝去的愛情的無聊之作,習慣性的上網查找一下資料才發現——原來這與愛情無關,是許嵩為紀念去世的姥姥而寫,而那句歌詞的含義也不是如此的膚淺。天堂與人間是由雨滴相連,這恰巧對應上了這首歌的線索和名字,雨滴作為橋梁為自己的姥姥送去思念,那是一種人們無法體驗到的懷念。而東瓶西鏡放也有一種特殊的習俗:中間放著鐘表,東瓶西鏡相結合即是——鐘(終)聲(生)瓶(平)鏡(靜),是老一輩人“迷信”的習俗,但因懷念,這習俗也成為一種標志......看了種.種材料,再聽一曲遂能體會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了。
此后每有一首我感興趣的古風歌曲,便會細細品味,賞析其中的
文化
底蘊,自從這成為了一種習慣,我才深知,每首歌曲都是經過時間的打磨,人們的智慧一點一滴聚集而成。我的暢想也被這富含濃濃古風的曲調充滿,使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意義。欣賞歌詞也是一種習慣,我相信,這習慣可以豐富我的知識,彌補我的不足,使我發展成為一個更完美的人。
悠悠古風撫我心,賞得一曲千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