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悟空傳讀后感篇一
孫悟空有一個夢,那樣躲藏在他每一根毛發中,刻骨銘心。紫霞仙子一向喜歡在云邊站著,幾萬年來只有孫悟空一人問她在干什么,她問他“為什么別人都不問我看什么?你卻問我看什么?”她執著,卻擾得孫悟空無可奈何,終了,她說:“因為你有靈魂?!?/p>
孫悟空有靈魂。
起初,他破石而出,只期冀沒有天能遮擋他的眼,沒有地能埋藏的了他的心,沒有東西可以再傷得了他和他身邊的人,他說“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一直以為《西游記》把孫悟空定為一只天地而生的石猴真是太好了。天是我父、地是我母,我肉身本是是頑石,性情乃是一只潑猴,我是天地之間自由之存在,我花果山為王、改生死簿、闖天宮,我便是絕對自由,你玉帝老兒能奈我何?如來來了俺也不怕!
但是猴子心中有了怕。
他有了虛無的追求,他不是一個猴子了。
是誰讓猴子不是猴子了呢?“當五百年的光陰只是一個騙局,虛無時間中的人物又為什么而苦,為什么而喜呢?”猴子被壓在山下,被告知他過往一切都是錯的,被戴上金箍,被神洗腦,派去西天取經。忘了自己的本質是多么痛苦,連地府的鬼魂和天上的天兵都在嘲笑:“他現在就像是被馴服的狗。” “戴上它,你就自由了,” 自由的是誰?那自由不是猴子的自由。“我終于明白,我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沒有齊天大圣,只有一只小猴子……”他的選擇清晰地一直在他眼前晃動,可是他卻只能熟視無睹,也只愿如此。那是他親手一揮而就的,是他讓花果山毀于戰火,再無花草,有如人間地獄,“我做錯了一件事——使他們長生不老。我救不了他們,”當他器宇軒昂地傲視著曾經的戰友、如今的殘尸時,聽到有人對他喊“你是來砸破這堵天的嗎?”時,他竟脫口而出“我不是美猴王,是齊天大圣!”他,竟忘了。
孫悟空,三生石畔,奈何橋頭,忘川河中,你可曾有過片刻的猶豫?
悟空傳讀后感篇二
我們從小就讀《西游記》,小時候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我百看不厭。但打妖怪打的,到底是什么?是自己的靈魂。打完那九九八十一只妖,悟空等人也成佛了,無欲無求。他們的靈魂也將消失了,成佛和死亡,有什么區別?西游,真是個騙局嗎?我們在今何在先生的《悟空傳》中找找答案。
《悟空傳》是對西游的一次大膽的改編,這部作品讓師徒四人變得更有血有肉,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下面就要講講,他們的故事以及故事的背后。
孫悟空愛上了天庭的紫霞仙子,對美麗愛情的渴望使眾神都無法殺死他,可最后,孫悟空丟失了一切記憶,只知道每天黃昏,都要看晚霞。他率領眾妖打上天府,最后卻還是淪為了保護唐僧上西天的工具人,這證明了也許我們根本無法反抗宿命。
悟空的反抗,也許只是一個悲劇。那我們的生活,也是一個悲劇嗎?也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死,但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要更好地活吧。就像悟空說的:“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闭驗樯虝海覀儾乓ψ非?,活出精彩!
他們尋找的答案,是什么?作者今何在說,《悟空傳》是一群人用一生尋找答案的故事。答案,也是他們美好的理想。
孫悟空渴望無拘無束的愛,渴望不受宿命擺布,后來又渴望找到過去的自己,渴望成佛;唐僧想普度眾生,想揭開西天的秘密;八戒欲再見心上人并與她永遠相愛,沙僧想找回琉璃盞贖罪。
他們最后又成功了嗎?
悟空找回了過去的自己嗎?殺了妖猴,他可以成佛,但他殺的究竟是妖猴,還是曾經那個有理想有靈魂的自己呢?悟空最后還是死了,但直到死,紫霞都與他站在一起,世人也永遠銘記他曾震撼天地;唐僧知道,西游只是一個騙局,看到了疾苦的眾生,但,他卻無能為力;八戒害怕丑陋的自己沒有資格再愛阿月,但是最后他們到死還相擁相愛;沙僧終于把琉璃盞化零為整,但王母卻不屑一顧又摔碎了琉璃盞,摔碎了沙僧五百年的努力和光陰......
他們有的人找到了答案,有的人沒有,有的人死而無憾,有的人洞悉一切卻無奈。。。。。。但不管結局如何,他們至少都拼命追求了。如果這樣,西游就算是個悲劇,也是個幸福的悲劇吧。
追求自己的答案,活出自己的精彩!
悟空傳讀后感篇三
幾個月前,我讀《悟空傳》的時候,一直想寫點什么,但整理思緒后很久后也不知從何寫起。直至今日。
西游作為經典之作,歷年來在熒幕上也呈現了豐富多樣的相關影視作品,但無論怎么改編,也無論是哪個主題和故事情節,這世上從來都只有一個孫悟空。
《悟空傳》里的悟空也還是要通往西天取經的那個,但這里的悟空不再是以往印象中只會降妖除魔,永遠趕在第一時間一心解救師傅的那個。若不是《悟空傳》在悟空身上賦予了哲學化的元素(從一出場已是五百年后丟失記憶的狀態,卻總是在努力尋找弄清些什么),也夾雜著作者本人對西游之行是否為一場精心策劃的自殺懷疑,我還從沒想過在原來的西游中,悟空帶上緊箍咒后,是否也該看成一只猴子被慢慢馴化的過程——佛祖將我壓下五行山,要我等來東土大唐之僧,要我護和尚西行,待到一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可修道成佛,西游終結。
乍看圓滿,但細看才驚覺,原來這一切都是在依佛祖的旨意而行事啊。
在《悟空傳》中,五百年后的悟空最常夢見的,是自己在天空中和天庭抗爭戰斗的場景,而回到五百年前,戰斗也幾乎從未停歇,哪怕它也曾一分為二,要一個碌碌無為的自己望著眼前年少時的`另一個自己,為心中的夢想不停地揮舞且用盡力氣,直到前面的自己再次燃燒起來。
我還記得悟空在回爐重造前,被天宮用極酷刑鎖在銅柱高臺腳下,幾近殘骸,末了,灰飛煙滅前,天性中的那一身傲骨和倔強仍不肯做低頭認輸的模樣。
合上小說,感慨是有的。
在感性中,不僅悟空的一生要了“斗、戰、勝”(為什么沒有“佛”,是因為該小說中,“佛”本身已經是在主人公對立面了,隱喻中也看出作者是要來對此進行反抗和批判的),在紫霞的幻想中,五彩繽紛的花果山也是自己內心的向往之地,甚至做夢的時候,總以為自己就是果園里無憂無慮的那只小松鼠,在不顧旁人的反對和打斷中,繼續肆意遐想。
這讓我想起不管何時,都有那么一群未曾走出校園的孩子,他們的臉上稚氣仍未脫,每當談笑未來時,眼神里卻又總是散發出閃亮的光,和胸腔里沸騰著的熱血是步調一致的。
但在現實中,和一個中途心灰意冷的悟空一樣,和一個早已看清真實,帶紫霞去看那死寂如灰的花果山的二郎神一樣,在紫霞的幻想之外,她不知道看起來像是整日在果園中縱情玩樂的小松鼠,大多數時刻,它的內心是充滿危機感的,它需要注意著那些看見的或看不見的敵人,打敗對手,恐懼生死,就算有一天當其擺脫了現狀站到了自己曾仰望的高處,才發現竟然還有無法企及的更高處。多么悲涼的事實?。?/p>
可是我讀《悟空傳》已經26歲了。我看到的以上的做夢是過去式,心生悲涼也是過去式,更何況最后的結局還不是這樣;我想到作者今何在寫該小說正式出版是20xx年,那么構思和起草該小說還應再往前推一些,當時的作者應該是對現實對社會有了一些認知,卻又歷經有限,思想意識正處于重要轉變的時刻,其身上也是有叛逆精神的。所以我看《悟空傳》的時候,我以為我是回頭的,我是回頭在看一個沒怎么經歷社會的年輕人寫的小說,所以小說整體給我的感覺還是過于理想主義的。
我知道小說里的悟空一直不甘于屈服的“天”即是令人不舒服的束縛和規則,在眾神均因害怕自己落不到好下場而不得不小心翼翼遵守這些規則時,悟空的行為和意志都形成一種抗爭,在大環境中可以說是招敵無數,盡管其一直不愿更改初衷。
這一天,我也特別特別的累。眼前的生活里有著各種各樣的人,也有或多或少的規章制度和競爭生存,我不刻意將這些一直放在心頭,也不將所有的這些一概而論為“不好的”,我想在人的天性中,安逸、自由、散漫都是能滿足天性,令自身覺得愉悅的東西,但也有一種自我創造的高級約束叫“自律”,如果自律不夠,就需要他人和外部環境來創造和制定條條框框,也就是讓人不舒服的外在限制了。來到外面,我才發現,但凡有些不安全感,再佳的環境都無法抹去心頭的那股恐懼,所以很多時刻我都是折騰和想要折騰的。
喘息之余,我也有那么一刻,想我要是有個金主爸爸該多好!這樣我就不用每天不分風雨,也不分酷暑和嚴寒,從清晨工作至天黑,還要操心這和那的,可是……唉。所謂不勞作者不得食。真要是找個長期又可靠的金主爸爸,往后目光還是多對自身有要求吧。好歹前面也有親爹親媽不計回報地養了自己二十多年,小鳥終須要出來獨自覓食,人也得學會知足??!
再后來不知怎的,我就突然想起了《悟空傳》,想到了這樣一個斗戰勝佛,還不是因為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因為無所畏懼,用一生都在戰斗,所以盡管小說再怎么理想中二,悟空這樣一個血肉豐滿的靈魂人物,也是我們曾幾何時還有著少年一樣的棱角,不信天不信地,內心時刻噴涌出一股龐大的激情和熱血,也才讓人無比的懷念吧!
悟空傳讀后感篇四
這曾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一直被我珍為心中經典,如果說第一次讀這本書會感受到滿滿的中二氣息,那么時過境遷再回首,不免心生感嘆。
是現實的苦痛折磨還是我們自己自甘墮落。
重讀此書,當年的熱血成了奢望,我們多像書中的沙僧,失去一次就倒地不起,多像書中的豬八戒,分離一次就只能奢望,可我們真的很想成為孫悟空,生我何用,不能狂傲,滅我何用,不減狂驕,盡管在神的騙局中走破滅,卻敗的令人敬佩,狂的讓萬神震顫。
作為這場游戲中玩家里唯一一個上帝視角,唐僧,前世的金蟬子,佛祖的大弟子,永遠逃不出輪回命運,如同金蟬子與佛祖的最后一次論道,敗的悲壯,可又無關輸贏,如果再來一次,輸的永遠是他,然而卻永遠不會有贏家。
這是一個關于反抗的故事,是一群人追求自由的故事,雖然小說中濃墨重彩的寫了悟空和紫霞的故事,但是那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感動,一種悲傷,雖然小說的最后是悲劇,是一種永遠重頭再來的絕望,不過卻帶來了破而后立的延續,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通透,就像一首交響曲的最后,鐘聲回蕩,是一種血染蒼穹的壯美。
而在最后,沒有誰是誰非,信念不同,立場不同,無論神還是妖,亦或是凡人,每個生命都散發著自己的瑩瑩之火,在深邃的夜空,閃耀。
悟空傳讀后感篇五
初遇此書,是在高二——一個為青春奮斗的季節。封面上簡單的畫面還有那一段唯我獨尊,氣勢磅礴的話深深吸引了我。“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心,都明白我意;要那眾佛,都煙消云散?!庇谑俏覐臅苌先∠铝诉@本書淺綠色的《悟空傳》,這是我第一次對一本小說產生如此深厚的興趣。
高中讀到此書,我看到的就是愛情和奮斗。這也是青春不可或缺的兩個話題。
“你不覺得晚霞很美嗎?我只有看看這個才能堅持向西走下去”對一個除去記憶的的猴子來說他什么都忘記了,唯一沒有忘記的就是那晚霞,一個印在心里的東西是什么都除不去的抹不掉的?!拔铱赐硐嫉臅r候不做任何事”這是何等的專一,在悟空和紫霞的愛情世界里,在失憶與被軟禁的兩不溝通的情況下,那晚霞成了他們唯一的信物,唯一的交流方式?!拔覀儗⒆鲞@火的燃料”你不死我亦不生,此后永遠在一起。
“天篷舉起他的寬大的翅膀幫她遮擋風和雜塵,她一直做了八十萬年,他就默默的在旁邊守候了八十萬年”,雖然她只關注她的沙堆,但他卻很幸福。因為他相信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因為他愿意,他無悔。正如悟空和紫霞一樣,豬八戒和阿月的愛情里也有那僅存的唯一的信物——掛在天空那皎潔的月。豬八戒被貶下凡塵時,阿月給了他一顆可以忘記一切的紅的藥丸,但淪為畜生的豬八戒在剛出生時嘴里吐出的就是那紅色的藥丸,從此他的夜晚不再孤寂,對于兩個相愛的人,無法在一起到底是像悟空那樣忘記好呢?還是像八戒那樣永不忘記好呢?“月女神,她在天篷前就像個小女孩,要天篷挽著她的手,兩個人在船上有說不完的話,一直向西飄去······”因為等待有了價值,因為有故事繼續,所以還要繼續等待,可是那些沒有故事的等待還有誰會再次停留!“人生有花···直須折,莫使金樽···空對月”我不想他看到我是一頭豬,女為悅己者容,可這頭可愛的豬希望在自己心愛的人心里永遠是最好的時候,有不舍,有不甘,但遠遠看著她幸福,不能擁有又何妨?!翱諏υ隆必i八戒,你愛的空無一切對得起月亮女神。而對于小白龍和唐僧的愛情,可以說只是一廂情愿,為了自己心愛的人,他甘愿成為他的坐騎,代替他受苦,跟隨他完成他的追求,默默無聞的就如豬八戒為阿月守護八十萬年一樣,都是看著在我的守護下,你幸福,我就幸福。
對于一個即將高考的我來說,悟空的奮斗,悟空的斗戰勝給了我好多力量?!拔业囊簧褪嵌窇饎?,我不會輸,不論他們設好什么樣的結局——俺老孫去也”明知前方必定艱難無比,但為了信念他無畏前行?!拔摇弧獣敗边@是一只猴子一生執著的信念,從生到死從未變過,這也是他最后的吶喊。而我們呢?如來用金箍束住他心中的真與善,只逼出他惡與恨,只要他還對生命抱有希望,就不能不與自己的力量爭斗,但他不能戰勝自己,如來算到了一切卻未算到“他寧愿死,也不認輸”陣陣的戰勝自己,戰勝艱險需要的是好幾倍的努力,我的世界沒有認輸,只有勝利,努力的光明正大的勝利。在那些驚慌的天神中有一只猴子,他無所畏懼,他狂笑著,他已不再是一只猴子,而是一個有靈魂的狂笑的悟空。
不管為了什么,我們有時妥協了,我們沒有反抗,因為我們為自己放抗后的結果的未知擔心,擔心反抗后偶是不是什么都沒有了,沒有強大的勇氣,反抗談何容易。
相反那個滿臉狂傲兇頑,被金箍束縛住的猴子卻被欲望折磨的痛不欲生。金蟬子看到了眾生心中蒙憧,一片,愛欲癡纏,丟下不得,苦也由之,樂也從之,卻拋不下一個欲字。他認為人清心忘欲,可生由空而生,而較之向空而去,不過是叫來者向來處去,蒼生之于世間,如落葉紛紛向大地,生生不息,本不用導,保持一份天性,一份本心便少痛少苦。在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放下欲望談何容易,隨著年紀的增長,誰還在無憂無慮的笑,誰還為那個兒時的夢想而奮斗,誰還能保持那份天性,回歸本心,回歸天性,欲望讓你喪失一切,讓你變得無法想象。而不像那只松鼠一樣,而我就是我,永遠是我。
在文章最后,摘錄一段《悟空傳》中的“何用歌”讓我們找到那個最初的自己,最初的夢想以及最初的堅持,光明正大的走在路上。
悟空傳讀后感篇六
從前聽高中語文老師提到過,《西游記》就是一篇陰謀論,真假美猴王一戰中,假猴取代了真猴,成為一心一意為西天取經的圣徒。當時我很震撼,受師父影響看了這本《悟空傳》,才真正覺得眼前一亮。
從書中看到很多的道理,也許不應該說是西游,應該說是人生。因為“不論如何去苦苦追求,總有一些你必須放棄,總有一些你只能懷念,還有一些永遠只在夢想中。”那些你想要成為的人,那些你年少時的夢想,你遲早會放棄,你遲早會開始懷念。
所以如果不想人生有所遺憾,就奮力地游向它吧!“因為生命隨時都會終止,命運是大海,當你能夠暢游時,你就要縱情游向你的所愛,因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時候會到來,卷走一切希望與夢想?!?/p>
世界那么大,不是你想去看看就真的能看完的,“這個世界有你不能到達的地方,有你不應到達的地方,有你一輩子也不會到達的地方,你的世界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大。界限也許就在你身邊,可你卻以為你可以去任何地方?!?/p>
“你超出了一個邊界,就又得到了另一個邊界,你的空間越來越大,但你想要找的東西,你就越找不到?!?/p>
“生命是苦役,是憂愁,快樂永遠是短暫的,一瞬的快樂后你會陷入更長久的苦悶,因為你無法讓美好駐留。因為你目睹花兒只能開放一次?!?/p>
“縱然你可以留得住自己,你卻留不住你身邊的東西,看著身邊所有的東西都改變了,只剩下自己,那種無法承受的沉重是時間,沒有人能承受那種重量?!?/p>
好像一瞬間明白了一些道理,又好像什么都沒有明白,大概這就是人生給你的回答。
悟空傳讀后感篇七
《悟空傳》和《西游日記》講述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眾神佛無法消滅孫悟空,設計出西游是為讓孫悟空成佛或者死亡。成佛或者死亡,不過是同一個意思的兩種說法,無牽無掛,無欲無求,代表終結。
當他從五行山下出來帶上金箍的瞬間,他忘記過去。同時他被告知五百年前犯下彌天大錯,但只要他能完成三件事,不止可以一筆勾銷,還可以修仙成佛。第一件是保護唐僧去西天;第二件是殺四個魔王,其中一個是齊天大圣美猴王;第三件是等前兩件做完后,才能知曉。
西游之路就成天下妖精拯救孫悟空,阻止西天取經的故事。當孫悟空殺掉心灰意冷的牛魔王,此時局已布完。大鵬王奉如來之命偷走牛魔王珍藏的“齊天大圣”的旗幟,召集天下妖精,意欲除掉孫悟空成為妖精之王。被告知真相瀕臨崩毀的孫悟空,問唐僧如何才能脫下金箍,成佛或者死亡。孫悟空高高躍起,舉起金箍棒砸下自己。
他恢復了記憶和力量,仰天長嘯,當年他為不失去,結果他失去所有。當年為保護他珍愛的一切,他渴望擁有神的力量,可是成為神必須放棄所有。為不用再打仗,大家都不會再死,他向眾神低頭上天去做神仙?;謴陀洃浀乃藭r沒有朋友,因為朋友已被他消滅,“猴子,人生最快樂的事是什么?”“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去一同做想做的事?!?/p>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悟空傳讀后感篇八
孫悟空沒有人能夠降得住,只有他自己,天蓬愛著阿月,可是天庭偏偏不讓有情人守護,卷簾只因為打碎了玻璃盞而被貶下凡間,五百年只為了拾回碎片,可是,最后他們卻不記得這件事,可悲。楊戩,只因為母親是神,父親是凡人就要在民間遭受嘲諷,心有不甘,心有怨恨。唐僧,金蟬子轉世,論道,有什么可論的,你如來佛祖說什么就是什么。哪吒,太乙真人只為了得到靈珠,李靖只為了自己一人的安危,深怕自己被哪吒牽連丟了性命和官職。
孫悟空大鬧天宮,為了不再讓自己的命運控制在那些沒有心,沒有情,沒有義,只為了自己的私欲的神仙們的手里。
成佛之后,他們的存在還有意義嗎?
曾經,年少輕狂,我們囂張,我們自由,我們狂妄,我們總想把自己的命運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也許后來就會發現,并不是這樣的。
我特別羨慕黃雪冰,羨慕他的淡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原來,不需要那么多的東西
我羨慕,羨慕他們,他們的生活太簡單太簡單了,他們一生可能需要的東西很少,就足夠了。他們沒有那么多的欲望,沒有那么多的苦惱。因為他們想要的總能得到,根本不需要額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