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大全10篇)

最新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03 07:06:03
最新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大全10篇)
時間:2023-10-03 07:06:03     小編:GZ才子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一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3、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教學重、難點] 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1、從生活情境中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組織學生討論直線、線段與射線的區別與聯系:直線無限長,沒有端點;射線無限長,只有一個端點;線段有限長,有兩個端點;射線與線段都是直線的一部分。二、字母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 1、自學第15頁的“說一說”

2、全班交流用字母讀直線、線段與射線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線的讀法只有一種,一般從端點讀起;而直線和

1 / 7

線段的讀法都有兩種。三、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1、畫一畫:

通過第一題的操作讓學生了解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通過第二題的畫與量,了解兩點之間的最短線段。2、練一練:

第1題:數線段時,指導學生有規律地數,即按一定的順序數;同時,要與線段的表示方法結合起來,如線段ad、線段dc等。

第2、3題:在比較這兩題的線段的長短時,學生容易受視覺的影響。所以,在講這兩道題時,先讓學生估一估這些線段中哪一條線段長,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然后組織學生討論用什么辦法來確定自己估計的正確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來驗證。

[板書設計] 直線、線段與射線

直線: 射線: 線段:

無限長 無限長 有限長

無端點 只有一個端點 有兩個端點

2 / 7

《線的認識》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線的認識》。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線與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學習習近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線、線段與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直線、線段與射線,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征。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最后通過闖五大關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征的印象。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對線的感知基礎,因此動手畫一畫可以做到知識的銜接和過渡。學生通過畫一畫、看一看、讀一讀以及交流活動來學習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但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較難理解,學生可能不能完整準確的表示出他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因此,這些都是我上課要著重強調的地方。教學目標:

3 / 7

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認知規律,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

1、借助實物情境,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并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2、會用字母正確表示線段、射線和直線。 3、會數簡單圖形的線段。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4 / 7

今天這節課李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線。(課件展示圖,板書課題線)

請同學們在這張紙上畫一條你最喜歡的線。(生畫線,師巡視,收集有特點的線)

這節課我們不研究曲的線,我們只研究直的線(板書:直的線)

(二)探索活動,獲取新知

1、找一找:請同學們在你身邊找一條直的線,同學交流,找生活中直的線

5 / 7

師:想一想,我們找的這些直的線有什么特點呢?

這些直的線都有兩個點,誰知道這里的兩個點叫什么名字?端點。對。同學們找的這些點在數學上叫端點。我們把這有兩個端點的直的線叫做線段。

3、找生活中的射線,直線,理解它們的特點。

4、讀一讀:自學讀一讀,學生明白線段和直線有兩種讀法,而射線只有一種讀法,并且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三)闖關練習,鞏固新知。 課件出示闖關練習:

6 / 7

學生動手畫直線

體會: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直線。

2、過兩點,畫直線。過兩點可以畫出多少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四):拓展創新,感知提升

第五關:數線段(讓學生能夠有順序地,有規律地數線段)。(五):全課小結:

讓學生說一說通過今天的學習,對線的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最后教師對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給予肯定性評價,并鼓動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勇敢地去探索,爭取取得更多的收獲。

7 / 7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二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直角的認識及角的大小的比較

直角的認識及角的大小的比較

3、讓學生用這個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比一比自己周圍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畫直角。

師:你們能不能用三角板畫一個直角?下面自己動手試一試。學生畫時,教師巡視并指正畫的方法。

1、練習八的4—6題。

2、第7、8題

3、生活中的數學。

4、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3、讓學生用這個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比一比自己周圍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畫直角。

師:你們能不能用三角板畫一個直角?下面自己動手試一試。學生畫時,教師巡視并指正畫的方法。

1、練習八的4—6題。2、第7、8題

3、生活中的數學。

4、(布置作業)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三

.一、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四點:

1、正確地理解教材

能夠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實,劃出概念圖或思維導圖。能夠整體把握學段教材。首先,讓我們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實。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

2、實證性地分析學生情況

3、清晰地確定與表述課時目標

(1)教學目標符合課標要求。

(2)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表述具體,具有可觀察或可檢測性。

(3)過程與方法目標與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表述有可操作性。

(4)三維目標表現為一個過程的多個方面,能進行有機整合。

4.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

二、教學實施主要包括以下七點內容:

1.教學語言精練、生動

(1)運用表情、手勢等體態語和副語言加強信息傳達的效果。

(2)根據學情靈活地進行講解、闡釋、舉例。

;..2.熟練運用板書

板書設計巧妙,突出重難點和知識間的聯系,有一定結構性。板書的呈現隨著課堂進程有生成性。板書字體端正,大小合宜,有一定書寫速度。板書包括正板書和副板書。

3.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

4.恰當地提問與有效追問

(1)根據教學設計時構想的主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對象、以恰當的方式提問。必要時對主問題進行變通處理。

(2)根據課堂上變化的學情,臨時提出一些散問題,或引起學生注意,或促進知識掌握,或啟發思考。

(3)問題本身及其表述能讓學生理解。提問精當并有一定順序,避免雜亂、膚淺等弊端。

(4)掌握重復問題、重新表述問題、停頓、擱置、分配等提問技術對學生進行靈活有效的追問。

(5)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5、對重難點內容和學生的反應做出強化

6、合理調控課堂節奏與內容的走向

;..7、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學生

(1)在班級授課制條件下,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滿足于少數積極學生烘托的課堂氣氛,對沉默和邊緣的學生予以特別關注,利用提問、目光交流、走動接近、個別指點等形式,對沉默和邊緣的學生進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

(2)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面談、筆談等形式,進行有效的個別化指導。

三、教學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標準:

1.學生的學業評價

(1)能夠利用提問、活動觀察、態度表現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性評價,并及時利用評價結果促進學生學習。

(2)能夠選擇題目或命題,以考察學生當談學習的效果。

2.具有教學反思能力

(1)能夠評課。

(2)根據學生的表現,分析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的成敗,養成反思的習慣并能夠根據反思結果提出自己近期改進教學的想法。

;.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四

在教研基地活動中,我進行了冀教版二年級上冊56~58頁《角的認識》一課的教學展示。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

2、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或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圍繞著這樣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師:我們先來看一幅圖(出示圖)這幅圖上有許多我們認識的圖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把你發現的圖形用你手中的小棒擺出來(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擺完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擺了哪些圖形?分別用了幾根小棒?(全班匯報交流)

生1: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長方形;

生2:我用三根小棒擺成了一個三角形;

生3: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正方形;

生4: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菱形;

生5:我用兩根小棒擺成了一個角;

……

隨學生的匯報,教師把用兩根小棒擺成的圖形,放在投影上展示.

(針對教材呈現的用四根、三根、兩根小棒進行再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個十字路口的情景圖,圖中蘊含了很多圖形,讓學仔細觀察圖,把你發現的圖形用小棒擺出來,這個開放情境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新的挑戰,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現圖形,同時拉進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師:剛才經過大家的認真觀察、積極動腦,我們擺出了許多圖形。其中像這樣用兩根小棒擺出的圖形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圖形角。哪個是角呢?角就是這兩根小棒相夾的部分。請大家也像這幾位同學這樣用兩根小棒擺成一個角。拼完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哪是角?把你拼得角用手勢告訴老師。

(揭示角、擺角、指角、用手勢比劃角,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了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為下面進一步認識角打下了基礎。)

師:剛才大家用小棒拼得角都是固定的角,下面大家想不想做一個可以活動的角,請大家用準備好的兩條硬紙板和一個圖釘做一個活動角(學生操作)

師:把你做的角舉起來,同學們做的都不錯!請大家像老師這樣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和你同桌說一說。

生匯報:

生1:我發現移動一條硬紙板角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生2:我發現移動一條硬紙板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生3:我發現兩條紙板的張口越大角越大,張口越小角越小。

……

(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現了什么?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符合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通過同桌交流,發現并進一步理解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師:總結,也就是說可以形成這幾種類型的角(電腦出示實物圖)如果把這幾種角畫下來是這樣的(電腦出示角)這就是角,我們把它叫角1、它叫角2、它叫角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角,你發現他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匯報。

師:我們把這兩條直線叫角的兩條邊(出示)這個點叫角的頂點。

生:交流(找4—5人展示)

(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安排用彩紙折角的游戲,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明確角的含義,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地方有角,誰來說一說你在哪見過角?(指名說)

(讓學生在生活中找角,把數學知識擴展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生情緒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從教室中找出了許多角,并能筆畫出哪是角,雖然找出了許多角,但學生仍有語言未盡的感覺。)

師:大家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個角?

教師示范,學生認真觀察說一說應怎樣畫,請大家打開書58頁,自己試著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角,畫完后同桌互相指一指角的邊和頂點。

1、出示教材58頁2題。同桌互相說一說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么?

2、問題討論”欄目,哪些圖形里有角,哪些圖形里沒有角?說明理由。

課上完了,回想《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角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學生對角的認識生活經驗不多,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本節課根據學生實際和新課標精神,創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感覺本節課體現了以下幾點: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五

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第1——3頁,認識厘米。

教材首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用蠟筆估測鉛筆的長的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選擇測量工具測量課桌長,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測量五題的長度有不同的方法,接著讓學生討論交流“為什么測量結果不同,”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使用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最后引導學生觀察直尺,認識厘米,學習用直尺測量以及用厘米為單元進行估計,在練習活動中,讓學生估計和測量學習用品的長度。 學生對物體的長短有了初步認識,但對物體的具體長度是多少并不了解,在生活中關于測量的知識知道的很少,更少參加測量的活動。

1.讓學生經歷認識長度單位的過程,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能夠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并能在實際觀察和操作中,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掌握用學生尺量長度的方法。

教學準備:學生每人一把尺子,一塊新橡皮,一支新鉛筆,教師準備課件及直尺。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長嗎?好,請大家自己選擇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長度。

學生匯報測量結果。

質疑:為什么量的結果會不一樣呢?(測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結:對了,如果要使量的結果一樣,我們就需要一種統一的測量工具。你知道這種工具是什么嗎?(尺)要知道物體的長度,我們可以用尺來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認識尺

2、學生匯報,老師介紹。(投影出示:尺子)

(1)許多數: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數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從小到大)都從幾開始?(0)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點)

(2)刻度線:尺上這些長短不一的線叫做刻度線,每條長的刻度線下面或者旁邊都寫著數,第一條刻度線下面寫著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測量長度的常用單位,人們一般用它作單位量比較短的物體。

3、揭題: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厘米。(板書:厘米 cm)

(二)認識厘米

1.認識1厘米

(1) 師:你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長嗎?

指出:0到1這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問:從1到2這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嗎?從2到3這兩個刻度之間是多長呢?

(2) 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再說一說:還有哪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

2.體驗1厘米有多長。

(1)仔細觀察1厘米的長度,并用手比劃一下,再記在腦子里。

師: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嗎?(學生舉例)

師課件展示書上三個例子。

(2)親身體驗:

談話:剛剛我們都比畫了1厘米的長度。那2厘米怎樣比畫呢?

請學生說一說。(從0刻度開始,到2刻度)學生舉給老師看。

師:那5厘米你能找出來嗎?(學生自己找)

1名學生演示,并說是怎么表示出來的。(從0開始,到5刻度)

(三)用尺子量

1、師:下面有兩個小朋友在量鉛筆刀和一條線段的長度,你能幫他們看一看嗎?(出示書上例2圖)

提問:鉛筆刀有多長?(7厘米)

你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講清楚從0刻度開始,到7刻度就是7厘米)

師:說得真好,那線段呢?2-3名學生說一說怎樣看出來的。

師:我們在用尺子量長度的時候都是怎樣測量的啊?

(從0刻度開始,到什么刻度就是幾厘米)

這兩個小朋友在測量的時候是這樣量的(出示想1的兩種不正確的方法)

問:你覺得他們量出來的結果正確嗎?為什么?

2、動手測量

師:剛才看了他們的測量,你想自己動手量一量嗎?

課件出示藍和紅兩條線段。學生自己動手測量。

師提醒:在線段的上面標上長度。(展示2-3名學生的測量結果)

提問:你覺得在用尺量物體的長度時,有什么地方是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你們自己總結了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從0刻度開始,尺子放正。看另一端到幾刻度就是幾厘米)

3、估計和測量

(1) 師:剛才我們量的物體都正好是幾厘米,有的時候我們量的物體不是正好幾厘米。就像這樣的兩條線段。(多媒體出示兩條線段)

讓學生先看圖回答。師指出大約的意思。

(2)師:下面我們來看看手掌寬和食指長大約多少厘米。

出示課件,學生看圖填空。集體交流核對。

(3)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食指的長度大約是5厘米,你能估計一下你的中指長大約是多少厘米嗎?(2-3名匯報)

師:請小朋友們選擇一種物體(鉛筆或橡皮)進行估計,然后再測量出它的長度大約是幾厘米。(每組一種)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比較交流。再匯報。

三、總結提升,自我建構。

如果我們用今天學的厘米單位去測量教室的長,你覺得方便嗎?厘米一般是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而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我們學習大的單位才行。

作業設計:用直尺測量家中較短物體的長度。

教學反思:在本課的學習中,安排了動手操作,討論交流等學習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掌握了測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但學生在測量時有兩個問題,一是動作太慢,二是操作不標準,還要加強練習。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六

1、在具體情境中發現角、知道角、初步認識角

3、 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一、談話導入

生:角

導入:對,是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二、新授

(一)感知角

1、出示插圖:剪刀、鐘表、紅領巾

告訴學生:剪刀上有角。學生模仿說除鐘表、紅領巾上的角

2、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

(1)請各小組同學拿出用紙做的角,摸摸這里,有什么感覺?(刺人、很尖)對了,也就是說,尖尖的,這里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作頂點。

(2)再摸摸這里,又有什么感覺?(很光滑,很平)對,也就是直直的,我們也給它們取個名字,叫邊。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七

第一課時

1.幫助學生溝通各種數之間的聯系,構建知識體系。2.對各種數進行準確的分類。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溝通各種數之間的聯系,構建知識體系。教學難點:對各種數準確的分類,掌握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展示生活中的商店情境圖,然后找一找在小學階段,我們曾經學過哪些數?

學生回答。

師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授:

1.出示問題。

整數,分數,小數和百分數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提問數與數之間的區別。提問數與數之間的聯系。

(1)數可以怎樣分,看圖填空。

獨立思考,填一填。

指名回答,師強調。(2)數還可以怎樣分。出示幻燈片,邊看邊講解。

3.看數軸回答問題。

(1)觀察數軸,填寫合適的數字 指名回答,強調填寫多樣化。(2)比大小

所填的數字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師鼓勵,繼續學習。4.看圖說一說

教師問:你需要填哪種數?想一想。討論并匯報。

三、鞏固延伸:

1.觀視頻,回答問題。 2.看圖,填一填。

強調數的擴充與生活需要和運算有關。

四、小結收獲

出示幻燈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談談這節課都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數的認識

整數(自然數)小數 負數 分數

手指記數 石子記數 結繩記數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八

在教研基地活動中,我進行了冀教版二年級上冊56~58頁《角的認識》一課的教學展示。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

2、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或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圍繞著這樣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一:情境創設:

師:我們先來看一幅圖(出示圖)這幅圖上有許多我們認識的圖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把你發現的圖形用你手中的小棒擺出來(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擺完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擺了哪些圖形?分別用了幾根小棒?(全班匯報交流)

生1: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長方形;

生2:我用三根小棒擺成了一個三角形;

生3: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正方形;

生4: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菱形;

生5:我用兩根小棒擺成了一個角;

……

隨學生的匯報,教師把用兩根小棒擺成的圖形,放在投影上展示.

(針對教材呈現的用四根、三根、兩根小棒進行再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個十字路口的情景圖,圖中蘊含了很多圖形,讓學仔細觀察圖,把你發現的圖形用小棒擺出來,這個開放情境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新的挑戰,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現圖形,同時拉進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師:剛才經過大家的認真觀察、積極動腦,我們擺出了許多圖形。其中像這樣用兩根小棒擺出的圖形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圖形角。哪個是角呢?角就是這兩根小棒相夾的部分。請大家也像這幾位同學這樣用兩根小棒擺成一個角。拼完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哪是角?把你拼得角用手勢告訴老師。

(揭示角、擺角、指角、用手勢比劃角,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了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為下面進一步認識角打下了基礎。)

二、探究與體驗

師:剛才大家用小棒拼得角都是固定的角,下面大家想不想做一個可以活動的角,請大家用準備好的兩條硬紙板和一個圖釘做一個活動角(學生操作)

師:把你做的角舉起來,同學們做的都不錯!請大家像老師這樣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和你同桌說一說。

生匯報:

生1:我發現移動一條硬紙板角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生2:我發現移動一條硬紙板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生3:我發現兩條紙板的張口越大角越大,張口越小角越小。

……

(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現了什么?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符合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通過同桌交流,發現并進一步理解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師:總結,也就是說可以形成這幾種類型的角(電腦出示實物圖)如果把這幾種角畫下來是這樣的(電腦出示角)這就是角,我們把它叫角1、它叫角2、它叫角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角,你發現他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匯報。

師:我們把這兩條直線叫角的兩條邊(出示)這個點叫角的頂點。

生:交流(找4—5人展示)

(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安排用彩紙折角的游戲,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明確角的含義,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地方有角,誰來說一說你在哪見過角?(指名說)

(讓學生在生活中找角,把數學知識擴展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生情緒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從教室中找出了許多角,并能筆畫出哪是角,雖然找出了許多角,但學生仍有語言未盡的感覺。)

師:大家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個角?

教師示范,學生認真觀察說一說應怎樣畫,請大家打開書58頁,自己試著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角,畫完后同桌互相指一指角的邊和頂點。

三、實踐與應用

1、出示教材58頁2題。同桌互相說一說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么?

2、問題討論”欄目,哪些圖形里有角,哪些圖形里沒有角?說明理由。

課上完了,回想《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角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學生對角的認識生活經驗不多,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本節課根據學生實際和新課標精神,創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感覺本節課體現了以下幾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九

1.知識技能

結合“圖片像不像”“調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各部分名稱,能通過化簡比或求比值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會用兩種形式表示比例。

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經歷自學和合作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

3.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過情境理解比例的意義,通過求比值或化簡比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

通過求比值或化簡比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并正確的寫出比例。

講授與自學相結合、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

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學卡

1.復習學過的有關比的知識。

2.談話引入新課。

1.教學比例的意義。

你們能說出每幅圖的長與寬的各是多少嗎?請在學習卡上寫下來。

寫出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完成學習卡的第一題。

2. 初步感知比例的意義。

(1)交流反饋。

(2)引出比例的意義,

師: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3.組織看書,認識名稱

我們知道了比例的意義,那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呢?請大家自學16頁的“認一認”,完成學習卡的第二題。

4.利用新知,學以致用

師:在圖上這五張圖片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來組成比例?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系統的總結,傳遞給學生一個信號,考慮問題要多方位思考。】

5.內化意義,提高認識

(1)從比例的意義我們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2)要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關鍵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怎么辦?”

6. 引申應用

學生自學數學書的16頁的問題三。

7. 比較“比”和“比例”兩個概念。

8. 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1)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同學們能正確地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p17,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項、外項、內項。

指名讓學生指出板書中的比例的外項、內項。

(2)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師:我們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稱,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質呢?現在我們就來研究。(在比例的意義后面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請同學們分別計算出這個比例中兩個內項的積和兩個外項的積。教師板書:

兩個外項的積是80×5=400

兩個內項的積是2×200=400

“你發現了什么?”(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板書:80×5=2×200“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這樣的呢?”讓學生分組計算前面判斷過的比例式。

通過計算,大家發現所有的比例式都有這個共同的規律,誰能用一句話把這個規律說出來?

最后教師歸納并板書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并說明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又是怎樣的呢?”(指著80:2=200:5)教師邊問邊改寫成:

“這個比例的外項是哪兩個數呢?內項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就是等號兩端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積相等。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的認識教學設計一年級篇十

學情分析:

在認識直角的基礎上,讓學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去判斷銳角和鈍角,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教學目標:

1、能夠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與它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而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3、滲透集合與無限的思想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銳角與鈍角的概念,會辨認銳角與鈍角。

教學難點:

知道角的大小只與它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而與所畫出的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觀察“鳥巢”引入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角”。

2、復習“角”的有關知識。

角的名稱: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對于“角”,你有什么認識?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嗎?(復習角的各部分的名稱: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二、新授:

1、認識銳角和鈍角:

(1)請小組合作給角分類并反饋。

(2)認識銳角與鈍角的特點。

(3)鞏固認識的銳角和鈍角:

a.完成書本練習p52并反饋。

b.指出三角尺上的角。

2、探究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

(1)情景出示大三角尺與小三角尺在吵架,大三角尺說它的三個角大,小三角尺說它的三個角與大的一樣大,你們怎么認為呢?同桌討論。

(2)學生上來演示比較,教師在大屏幕上再演示,你們發現了什么?

(3)學生討論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4)學生拿出學具角擺角。

(5)教師擺角。

(6)學生討論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叉口有關。

(7)討論三類角的大小關系。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1、說說鐘面上時針與分針形成的夾角是什么角。(9:00、9:45、10:00、9:30)

2、判斷。

角的兩條邊越長,角就越大。()

鈍角比直角和銳角都大。()

一個銳角和一個直角可以拼成一個鈍角。()

四、課堂小結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啪啪网 | 国产精品1区 2区 3区 | 在线免费观看一级片 | 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 你懂的日韩 | 狠狠操天天爱 | 日韩高清性爽一级毛片免费 |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 午夜黄色影院 |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国产 | 麻豆xxxxhd videos| 国产自产视频 | 亚洲成人一级片 | 香蕉视频污污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观看h片 | 中国女与老外在线精品 | 一级爱一级做a性视频 | 日韩毛片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 天天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久久网 | 男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99视频污在线观看 | 黄色免费在线网站 | 成年人福利网站 | 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 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 | aⅴ天堂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 六月综合网 |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 欧美色图另类图片 |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能看的黄色网址 |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