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周記篇一
我有一個小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嗎?如果你答應我不把這個秘密告訴別人,我就把它告訴你吧!
在悄悄的告訴你:今天晚上,最近的四個“煩惱飛機”全部“起飛”啦,它們從此不在我身邊,我也不再有著煩惱啦!
我的小秘密就是這個,讓煩惱從我身邊溜走吧!人要高興地生活,忘記煩惱啊!
高中生周記篇二
窗外的樹葉又黃了,怕是遇見了秋吧。身后的影子有拉長了許多,還是遇見了黃昏吧。稚嫩的心越來越強大,怕是遇見了殘忍的歲月吧。
流年匆匆劃過十幾個春夏,似乎與光的速度一樣向前奔跑,從我身邊悄悄滑過。但都似乎與陌生人一般與他們擦肩而過,從未謀面,直到有一天我們在夢中遇見。
對于一個沉默寡言的我來說是最難在新的環境里面適應的,到了高中的我,種種不適應便表現出來了,因為沉默寡言是對陌生人來說的,對于熟悉的人來說,我是個愛說話,脾氣有點暴躁的女孩,因此身邊的朋友極少。
記得中考前的一個月,我因為沒有時間教小晶做題,而產生的矛盾。
“你能幫我看道題嗎?”小晶膽怯的問我。現在處于被一大堆作業包圍的我皺著眉頭幫她看了一下。過了一會兒,小晶又說:“能給我講一下嗎?我自己還是不懂。”我便開始教他,但是不論我講多少遍,她還是請求我再講一遍,于是我就開始不耐煩了。“怎么教你這么多遍還是不會啊?你還是找別人吧,我自己還有好多的作業沒做。”我迅速把書移到另外的桌子上,我也沒有顧及的小晶的感受,好像從那一刻開始,我們之間的友誼就破裂了。可由于我的面子,我并沒有說她道歉,一直持續到中考過后。
高中她也沒有和我一個學校,因為內心的孤僻與寂寞,我也沒有交到一個朋友。地上影子總是一個人的,進進出出都是我一個人。我的內心的孤獨感一下子噴涌而出。
有一天,我聽到那個室友在討論我:“我們寢室長好煩,每次掃地都要說我,什么時候把她個給寢室長拆了才好,唉。”由于自尊心強的我聽到這句話,便忍不住撲在床上哭了。寢室空無一人,回蕩著我的哭泣聲。我便逐漸地進入了夢鄉。
遇見讓我學會珍惜,讓我挽回了失去的友誼。
高中生周記篇三
每次在我沮喪的時候我便會聽張國榮的那首“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聽完這首歌后后我便會安慰自己,不管怎樣都要做一個堅強的人即便是像泡沫一般。漸漸的我學會的接納自己,從這一周開始我將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
有人說社會是個大熔爐也有人說社會是一個大染缸。不論那一種說法都從某種意義上鼓勵人們,要堅持做自己保持自己的特性。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很多種不同的性格,然而人的特性意味著人容易受到外界他人的影響。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完美的,也沒有什么最好之說。所謂的最好,只不過是在一定范圍內,相對比較好的一種稱呼罷了。但如何做一個相對比較好的人呢?《弟子規》第一段就是有關做人的要求:“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我們可以單從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四個人生目標來理解,就可以簡單的了解這四句二十四個字的真正意義:做人一定要先從自己本身做起,孝順親長、遵守承諾、博愛、仁慈、熱愛讀書學習;之后才能完成自己遠大的人生目標。
有的人孤僻、有的傲慢、有的天真、有的殘忍、 有的謙虛、有的瘋狂、有的平易近人、有的不可理喻、有的仁慈可親……這諸多的個性,完全可以當作是許多個自己,至于做一個什么樣的自己,就要靠你自己選擇了。
我自己有一些個人的認識,現在談出來,希望不要有人受不了:首先,為人要和善,如果別人有做的對不起你的地方,也要懷著寬容之心去原諒他,這就是所謂的“仁”;其次,要對待朋友重情重義,朋友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一定盡自己所能的去幫助他,這就是所謂的“義”;對待長者要尊敬,言談文明、不對別人說一些不文明用語,這就是所謂的“禮”;懂得自己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時刻保持自己的絕對清醒,懂得要多多數讀好書,這就是所謂的“智”;遵守自己所許下的承諾、說到做到,即使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也要完成自己所說的話,這就是所謂的“信”。
在我個人看來這“仁、義、禮、智、信”五個字非常的難做到,但是也不是不可達到的,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就有機會達到這個目標,這樣就能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高中生周記篇四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季里的一天,凜冽的寒風吹著路邊那光禿禿的樹枝。大風呼呼地叫著,吹到身上讓人毛骨悚然,渾身直發顫。
我從補習班剛剛放學,媽媽接我回家時帶回來一箱雞蛋。媽媽在同事的協助下,才將這箱沉重的雞蛋抬到電動車上。
那天風很大,人們在路上行走都很困難,別說是駕駛電動車了,更何況車上還載著兩個人和一箱雞蛋。當車行到岔路口時,車上的那箱雞蛋經不住大風的考驗,雞蛋都滾了下來,幸虧還沒壞。
忽然迎面來了一輛大卡車,我焦急地喊起來:“怎么辦,車來了,蛋也別想要了!”
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大卡車“吱——”的一聲來了個急剎車。下來一位阿姨,說:“大姐,這么晚怎么還帶這么多雞蛋呀?”說完,三個人就開始撿起雞蛋來。
眾人拾柴火焰高,過不一會,就撿完了。我和媽媽都很感激那位阿姨,阿姨又幫媽媽把雞蛋抬上電動車。望著阿姨遠去的背影,我覺得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多么美好。
高中生周記篇五
一粒米,是農民辛苦的付出,所得來的回報。那么,我們生活中的'那么多食物難道不應該珍惜嗎?比如:一瓶牛奶,一杯水,一碗菜……都應該珍惜。
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像箭一般的陽光射進了我們家。我從睡意中醒來,睜開眼睛那朦朧的樣子,周圍迷迷糊糊的我似乎走進了一個仙境。
“起床了,吃早飯了,吃完去游泳。”媽媽一邊幫我準備泳衣,一邊對我大聲喊道,媽媽的話像一陣風,把我的睡意都趕跑了。我匆匆刷完牙,吃了早飯,媽媽叫道:“等等,把牛奶喝完再去上游泳課。”我拿起牛奶,又放了下去,又慢吞吞地拿了起來,媽媽見了急忙說:“快喝,牛奶喝了長得高,對身體好,快把它喝掉。”我極不情愿地拿起牛奶,把吸管小心翼翼地插入孔中,假裝吸了一大口,又取了出來,心想:我既然不喜歡喝牛奶,就想個辦法不喝吧!反正一瓶牛奶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我把吸管放入嘴中,邊走邊想:該怎么辦呢?怎么辦呢?怎么辦吧……我不停地在嘴中念叨著。
突然,我靈機一動,眼睛閃著一道金光,我想到辦法了!我激動得跳了起來,“什么事兒那么高興呢?”媽媽問道。我平靜地說:“我去上個廁所。”我假裝賣力地吸了幾口牛奶,便把它狠狠地扔進垃圾桶。現在,我輕松自在,又對著垃圾桶那瓶牛奶笑了一下。呀!這樣是不是太容易被別人發現了吧!于是,我又揉了揉紙巾,把它變成用過的,蓋在沒喝完的牛奶身上,天衣無縫,太完美了!上完廁所,我的牛奶也“喝”完了,“牛奶呢?”媽媽問道。“喝完了?我去游泳了,媽媽再見!”我帶上泳衣,飛奔到游泳池。
我把泳衣換好,做好準備活動,真心跳入水中,我像一條歡快的小魚,在水中玩耍。陽光把水池的水照得暖暖的,正當我在玩耍時,一個聲音出現了:“鄧怡彤。”我抬頭一看,是媽媽。難道我那天衣無縫的計劃,被發現了?不會吧!怎么可能這么容易被發現了,我潛入水中,“回家了,不游了。”那嚴厲的聲音,是一道不可違抗的命令。“不!我還沒游夠呢!”我說:“不行。”說著,媽媽從旁邊的樹上,折下了一根樹枝,我只好“投降”,跟媽媽走了。
回家后,媽媽帶我走進廁所,問:“這瓶牛奶是怎么回事?”“是……是我……不想喝就扔了”。我支支吾吾地回答。“那你知道這樣做是浪費嗎?”“知道。”我低著頭,小聲回答。媽媽聽完后,一幅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看著我,我們都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媽媽氣消了,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一瓶牛奶,雖然不值多少錢,但一瓶牛奶是人們辛苦的在工場工作得出來的成果,一瓶牛奶來之不易,你看看那些山區的孩子,一頓飯都吃不飽,更別說牛奶了,你現在有豐富的食物,幸福的生活不能應珍惜嗎?”我十分慚愧,說道:“媽媽我錯了,我以后不會了。”
高中生周記篇六
冷風瑟瑟的,我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雖說是在室內,也似乎能讓人感受到窗外些許的寒冷。我搓了搓手臂,把衣服拉得更緊了。
我該不該跨出這第一步呢?想起在鋼琴前練聲的日日夜夜,我似乎看見,那燈光不斷的舞臺在向我招手,盈盈淺笑著。可我卻不敢上前,那個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信心滿滿的我,心情一下子就跌落到了谷底。
抬頭凝望著窗外,我似乎看見了好朋友的一張張笑臉,充滿著鼓勵的`笑臉,似乎聽見了她們對我支持的話語。
“不要害怕,放開心!”
“就當下面的那些觀眾是一棵棵大白菜!”
“沒事的啦!多想點笑話,自信點!”
“我們想念你!支持你!”
一瞬間,我有種想笑的沖動:是啊!那么多同學和伙伴支持著我,我還要怕些什么呢?這不就是我夢想的地方嗎?大膽點!沒什么可怕的,有那么多朋友陪伴著我,我可真傻!
風,停下了呼吸,連它也在幫著我。
“28號選手請出場。”
臺上傳來主持人報幕的聲音。
“到我了,我該怎么辦?快點快點!”我在心中不住地催著我自己,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金色的燈光照射在我的身上,透過這柔和的燈光,我看見了我的同學們。
優比、優樞、優樂……我的朋友們都在!他們都用期待的眼神望著我,仿佛在說:
“優亞,你快唱吧!我們‘優字家族’的成員們可都等著哦!”
我一點頭,一首《祖國,慈祥的母親》從我微微張開的口中飛了出來。
我好似在空中飛翔,飛到巷口,一艘海軍專用軍船上的人們摘下了高帽,舉臂高呼:“祖國,你是我最慈祥的母親!”他們依依泣別著,唏噓聲一片。
船,漸漸遠去了,似乎還聽得見船上的人們在感嘆著:“祖國,我還有好多話要對你說呢!祖國母親……”
似從夢境跌回到了現實,音樂戛然而止,臺下一片鼓掌聲。
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現在,我學會了自信,仍在各個金色的舞臺上盡情歌唱。不過比起第一步,多了一份自信。
我學會了自信。
高中生周記篇七
這周的班主任工作幾乎都是校運會的入場式排練。因為副班上在周一的班會課上,跟同學們介紹了班委們的想法,也播放了甩聰舞,可是班上當場就吵鬧不斷,反對者都是表示音樂不ok,于是班主任林老師。于是果斷地提出解決辦法,那就是,讓有異議的同學,自己在當晚回去想出更好的辦法,到第二天中午截止,后來便改成了跳街舞。班上的莊蘊嘉,在兩天內編出了一支較為易學的街舞,緊接著,班上表演街舞的成員,每天中午和下午都抽空進行排練,有點遺憾的'是,每次都不齊人,要么是中午有人不在校午休,要么是下午有人參加學生會、團委的一些會議等等。
在跟班主任林老師接觸的這兩周時間里,學到了不少班級管理的辦法,不過就是覺得林老師確實蠻嚴格的,比如說,規定讓大家每周上交各科目糾錯本、周末安排計劃表、課堂筆記等等。但是嚴師出高徒,學生以后想必都會感激林老師的。
另外,還有一點要提的是,班上的54位同學的名字。到目前為止,還有七八位,名字和人,還是對不上號,看來得加油了。在周例會的時候,好幾位隊員都跟大家描述了他們記憶學生的情況,同時,分享了他們記憶學生名字的技巧。
然后通過類比個人情況,轉入文件的常規屬性,銜接得當。
緊接著開始介紹課本內容,先講解了搜索引擎的幾種概念,然后通過以列為單位,用五道題目進行搶答比賽,并指出技巧。接著是對搜索技巧進行總結,最后10分鐘,肖老師安排了過關測試,讓同學們在下課前上交,能夠及時地練習,鞏固知識。肖老師的課堂上,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不過在活躍后,仍交頭接耳,紀律不嚴。
另外一節課也是肖老師講授的信息技術的第二章第四節《網絡數據庫的信息查找》,由于我試講的內容就是這節課的內容,所以,我特別認真地聽著肖老師的講解。和先前其它節的內容一樣,肖老師的課堂,同樣也是非常地活躍。由于肖老師把握住了90后的那種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在課堂的講解過程中,融入了與生活相關的且有趣的知識,通過比賽、搶答、完成任務等等方式,使得課堂非常地活躍。
我們隊伍的教育調研工作,原本計劃不要給大家增添太大的負擔,整支隊伍集體開展一兩個調研主題,當在會議上提議的時候,大家都表示這樣的小組人數過多,不易于開展。后來便決定了開展四個調研課題。一是語文教育情況調查;二是化學教育情況調查;三是90后心理調查;四是綜合實踐活動情況調查。
這周比較特殊,因為周二是我農歷的生日。但是還是得照常實習,照常聽課,照常完成工作。實習回來華師,感到很驚喜的是,隊伍的成員竟在忙碌了一整天后,晚上仍抽空聚會幫我慶祝生日,我是在最后時刻,才知曉大家的心意,不經意間戲弄了隊長,不過當時的我,真的是很感動,覺得很溫馨。那晚,對我而言,難以忘記。
高中生周記篇八
在這科技發達的時代中,高樓大廈隨處可見;個個路口的汽車排起了長隊;電子技術也十分受人們的歡迎。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同時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
對于“共享”這個詞,或許在以前,人們對于它就是一個“陌生人”。而在近年來,隨著共享單車、雨傘、書店……的出現,人們對于這個詞已是耳濡目染了。共享資源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親近,使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我們不會因為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
記得在去年,我們金山區也發放了一批共享單車,那一輛輛整整齊齊的共享單車被擺放在各邊街邊的停車位上。突然出現在我們生活里的共享單車就如同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又如同一個個精神煥發的青少年,使過往的人們好奇地停住腳步仔細打量一番;使街道變得生機勃勃;使川流不息的馬路變得和諧。那時我們對于共享單車并不熟悉,那時家家戶戶討論的話題中又多了一個新名詞“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剛搬來的幾天人們仿佛把它們當成了一個藝術品,只是觀賞。慢慢地,由于共享單車的操作方便,騎行方便,停放方便的三大優點成了我們身邊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同時也由于它的低碳環保成了地球媽媽的“好孩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頓時發現我們街道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有的少胳膊少腿成了“廢車”;有的隨出停放使交通秩序混亂;噴漆,私家鎖,小廣告這些原本不屬于共享單車的物件卻隨處可見;新聞上報道關于破壞共享單子的事例也越來越多。這不禁引起我們的沉思,為什么會這樣呢?共享單車明明是我們生活的一個意義非凡的朋友,如今怎么就離我們遠去了呢?前不久,我就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兩名男子將共享單車扔入湖中,這必然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譴責,但在譴責別人的同時,我們每一個人是否如同你對待自己的新車一般小心翼翼;當你騎完后你是否真的把它放到規定位置……這也許應讓我們每一個人認真的思考。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共享電車的管理問題,漏洞等這是應該改進的東西,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國人民素質的提高:如果大家都能好好珍惜,秉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民,那么共享單車就能最好的為我們服務。
共享它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它是我們最難得的朋友,更是人與人只見信任的紐帶。請大家在感受它帶來的便捷時,不要忘了珍惜它,這同樣也是我國人民素質的體現。
高中生周記篇九
古今中外,歷朝歷代,人們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混”。人們活在世上,“混”吃、“混”喝、“混”工作、“混”家庭,于是這個世界上就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流派——混混。
皇帝是大混混,官僚是小混混,百姓是業余混混。
但清官、有識之士和貪婪的官員的區別在于:清官和有識之士既混也干事,而貪婪的官員只混不干事。
一個朝代猶如一個大公司,如果整個朝代的人都是只混不干實事,那么整個公司就垮了。
這便是我不喜歡陶淵明的原因。
陶淵明混得悠閑,混得自在,還給自己的混起了個雅號“退隱”。在他的《歸去來兮辭》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有妻兒,家中沒有多少余糧,為生活所迫才出去做官,可一不如意就玩起退隱,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啊。他可以整天看云起云落,整天悠然見南山,他可以避世,但他的妻兒不可以啊。放在今天社會,他不用說退隱半生,即便退隱半年,就能落伍于時代,就會與世界脫軌。陶淵明適應不了那個動蕩的社會,第一想到的就是逃避,還堂而皇之地標榜這是他的本性,這未免有些做作。
“混”是社會的消極形態,“干”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可是自古才人多清高,他們總覺得社會污濁不堪,自己不能與社會同流合污,于是一方面追求質樸自然,一方面還要酌好酒,吃佳肴,然而好酒佳肴何處有?還不是有人干出來的!
遇到點挫折、遭遇次貶官就萌生退意,就感到生不如死,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之弱,也難免有人慨嘆“文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了。
如果我能穿越回古代,見到陶淵明這種動不動就退隱的人,我會遞上一杯酒,大吼:“怕什么,大不了從頭再來!”
那么,一個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
我以為,既不能像朱熹說的那樣“存天理,去人欲”,又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做隱居愛好者。
明朝初年有一位姚姓人士,出家做了道士,但一直想著有朝一日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于是他加入了朱棣的造反隊伍,成了參謀,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后來朱棣做了皇帝,封其為高官,可他毫不聲張,仍是穿著一身道士服,一生享受著高官厚祿,無疾而終。
他的名字叫“姚仁遠”,他的事跡和智慧,被后人傳頌,是我認為“混”和“干”的完美結合體。所謂“小隱隱于林,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莫過于此吧。
說到這里,我要提醒陶淵明先生,如果你生于現代,那這日子可不是那么好混的啊!
高中生周記篇十
今天我要記滴是“槍戰”。要說起槍嗎,偶系最愛不過了。(玩具槍,偶可沒有真槍)偶有好多好多滴槍哦,差不多我每年都要買一把。有人說我已經15歲了,不應該玩這個東東了,可系偶覺得玩槍有什么不好!那些戰士們還打槍呢!我現在玩玩具槍系為了練練瞄準力,如果以后真的要發生戰爭,那我就可以給國家做出貢獻呢。嘻嘻。
今天呢,偶就做了一次戰爭演習耶。我找了3個“小弟”來玩槍戰。以前我們玩這個游戲都是用空槍打,可是這次就不一樣了,今天我們可是“真槍實彈”!不過放心,我們規定不準打臉,只給打身體,反正都是冬天,各個都穿的跟個熊貓樣子的,打2下不疼不癢——沒事,嘿嘿。
好了好了廢話少說,開始切入正題吧。
我們先分組,擔任“警察”和“土匪”2組。當“土匪”的有2人,選大樓西邊為基地,“警察”有2人,選大樓東邊為基地。“土匪”的任務是不讓警察打到他們的“核心”。(一塊磚頭)“警察”的任務是要在10分鐘以內剿滅“土匪”或者打暴“土匪”的“核心”。
好了!游戲開始了!偶擔任滴是“警察”。
偶先和偶滴同黨商量好對策,偶從南邊直接進攻,他從南面沿河邊偷偷進攻,我負責把“土匪”引走,他去打“核心”。我悄悄的向前摸索著,沒想到敵方比我還機靈,早已埋伏在墻角,幸虧我反應快,不然就掛掛了。我操起向前沖,只看見黃色的子彈向我身旁、頭頂穿過,我顧不了多少了,只知道沖啊沖啊……唉,那家伙可真是笨,打了我幾槍都米打中!我漸漸的靠近他了,拔了一下槍,打了出去,只聽槍聲一響,子彈打到他滴身上,他馬上尖叫一聲:“啊!”然后就——壯烈犧牲。他滴同黨聽見槍聲就連忙趕來,我看見他馬上照計劃行事——逃。他奮不顧身的追著我,好像他是來要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