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一
傅雷家書以將父子之間來往的書信編集成書的方式向我們揭示了做人的道理,對于國家的.熱愛以及父子之間的親情。
在兒子傅聰遇到瓶頸的時候,父親傅雷會教導他,鼓勵他;在傅聰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時,傅雷會給他傳授為人處世的道理。
或許父愛不如母愛那般溫柔甜蜜,但卻總會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熾熱深沉的關切之情。無論傅聰身處何地,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傅雷永遠都會與他在一起,用文字來支持他。
盡管如此,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可以看到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了解了傅雷不僅在藝術造詣高深,還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展。
他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征,并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
我們的父母也如傅雷那樣,對我們有著一顆期盼之心,希望我們成人成才,也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關心,我們才會更努力學習、為了不負這份期望而成人成才!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二
關于傅雷,我早有耳聞,“為了真理,給個國王都不換”似乎是在形容他的精神,這位特殊時代知識分子的人格楷模,凡事一絲不茍,尤其珍惜自己的筆墨。據說,他翻譯書稿時,寧愿精益求精,一譯再譯,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體無完膚,就不許他人妄自改動一字一句了。今日,唯讀罷其家書才發現,傅雷把這種嚴謹的為文之風又用在了教子上。
無論是敘述日常家事,還是傳授學習方法;無論是交流學術問題,還是探討做人處事;無論是父親嚴肅認真的教誨,還是母親溫和慈善的問候……一字一句,一言一語,共同編織出了一個愛的花環,無處不體現著一對父母的拳拳愛子之心,這使我仿佛也融入到了這個充滿無限情感的家庭之中。
生活往事中,他是令兒子尊敬的好父親;學習之路上,他是為兒子指點迷津的好老師;日常工作里,他是給兒子出謀劃策的好助手;藝術殿堂邊,他是支持欣賞兒子的好聽眾……點點滴滴中,我沉浸在感動的淚水里;分分秒秒中,情感紛飛在書信的季節里……那諄諄教導,那循循善誘,是對“大音息聲,大愛無痕”最好的詮釋!
“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一下不是可恥的事?!边@是傅雷告訴自己兒子的話,再此,冒犯借以引用,因為,我正欲將自己讀罷全文的真情流露在文字之中,我贊揚,我崇敬,因為我已醉于這情感紛飛的書信的季節?!耙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演講或是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已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彼坪?,家書中的不僅是對兒子的愛吧,更深層次的,他更欲傳達的,是對于祖國的忠誠與熱愛,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愛!
按他的話講“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朵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他對兒子所付出的種種一切,難道只為將他奉獻于世界人民嗎?答案是肯定的,他用行動證明了這一切,他所付出的種種無形的努力,我們是數不盡的。
這一封封家書,為我的心靈,點亮了明燈,浸潤了營養,以其開放與接納,完善我的精神世界;這一封封家書,為我的情感,暗開了一扇扇窗,悄啟了一扇扇門,默指了一條條路,我的人生會由此豁然開朗,意境層生——情感紛飛在書信的季節。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三
身邊一向有人給我引薦這本書,但我一向沒有去了解。今天一看,確是讓我形象深入。
讓我得到這樣感觸的原因——傅雷先生有著異樣的'品格魅力。
“真實的光亮絕不是永沒有漆黑的時刻,僅僅永不被漆黑所掩蔽算了。真實的英豪絕沒有卑賤的情趣,僅僅永不被卑賤的情趣所服氣算了?!边@是傅雷先生對咱們品格上的鼓舞,言外之意流露出他品格的尊貴。就好如他批評八股文,以為八股文是使人思維懶散,感覺麻木,遇事不認真負責的產品。
而這種共同的品格魅力不只體現在文學方面,還在于藝術和人生。他從前說過:“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終做鋼琴家。”他將層次講的很清楚,也說明晰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沒件事都是要一步一步做起的,而這全部的根底便是做好人。
也正因如此,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脫不開品格,乃至是著重于品格。這種教育方法令我入神,我以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這讓我知曉成果并不是處于榜首位的,品格才是。只要具有杰出的人品,才會讓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提高,才能使一個人獲得更加優異的成果,才會懂得什么是感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我期望每個家庭都能懂得這個,我期望他們不會再一味地尋求孩子的好成果,而忽視對他們品格的培養,我期望那些因一些瑣細小事而引發的弒親事情不會再呈現在人們的視界中,期望當今的社會越來越潔凈.
我信任這個社會會越來越陽光,每個家長教育也會更加明麗。我也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學習,真實做到從我開端,為子孫做好的典范!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四
人有多面性,事物也都有其兩面性,有利既有弊,有好同時也會有壞。讀《傅雷家書》,我想從不同的教育理念所產生的不同教育結果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在我看來,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幾方面。一是現代教育的問題。現在的家長一味地注重成績,孩子只要成績好,其它的都無所謂。在我小學階段,成績在班級乃至全校都可以進前十名,因此爸媽就忽略了對我的監管,從而導致我雖然表面上看成績還可以,但學習習慣并沒有養好,基礎沒打牢固,導致升初中后與其它同學的差距明顯。而另一方面,家長們針對成績不好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一味地報輔導班,而并未從根本上查找原因,只知道“名師出高徒”,卻不知“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母親在育兒方面的方法和作用。傅雷的母親對兒子的教育也是十分嚴格,不寵溺,不驕慣,從而造就了兩個孩子的優秀品質和習慣。所謂“慈母多敗兒”,當媽的對孩子還是要狠一點,尤其是自律性還不是很高的孩子,做不到“孟母三遷”,至少也要從禁止手機及mp3等電子產品的使用開始。
無疑,傅雷是教子有方的,傅聰及傅敏在各自領域的成就足以證明這一點。但凡事都有兩面,過分嚴格的管教可能也讓兩個孩子失去了很多孩童時應有的樂趣。無論怎樣,如果我的父母能結合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或許現在的我會與學霸們的距離不那么遙遠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五
我在讀《傅雷家書》時,讀到了這樣一句話,“孩子,一個人往往對有在手頭的東西(或是機會,或是環境,或是環境可貴的.東西)不是知道珍惜,直到要失去的時候再去后悔!”這句話讓我想到了自己。
傅雷這句話是對傅聰的教誨,為了讓傅聰明白,有些東西需要我們珍惜。讓我想到了這句話:“由于對眼前,對當下的珍惜用心,才能不怨恨過去,不懷幽未來?!边@句話體現了,珍惜現在以后才不會后悔。這與傅雷的觀點相同。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
我在放暑假的時候,非常放松自己。使得我得作業一天天的拖。拖到最后一天,才發現寫不完作業。我十分后悔,還被老師批評了。通過這件事情,我知道了時間的寶貴,以后不會再浪費時間了。我知道了珍惜時間和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平時,我覺得父母說話非常煩??墒牵斘乙粋€人在家時,卻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做!這時,我明確地感到了我的無能。同時,我也知道珍惜父母的關愛,是他們的關愛才讓我擁有幸福安康的生活。
傅雷的那句話,讓我知道了世間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珍惜,比如時間,比如父母的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六
寒假里,一連幾天,我都沉浸在《傅雷家書》這本書中,感受著這份無聲的沉甸甸的父愛。
當我讀到一九五四年八月十六日,傅雷寫給兒子的一封家信中有一段讓我記憶猶新;一是到別人家里,脫了大衣卻留著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褲袋里;三是和人說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四是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的腿上或膝蓋上;出臺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切勿像過去那樣太嚴肅。其實這些叮囑放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對于我,對于很多人來說都覺得很啰嗦讓人極不耐煩。無論從衣著,習慣,還是禮貌禮儀方面,在我們看來,這真是普通不過的“小事”但傅雷卻觀察的格外仔細。這難道不是沉甸甸的父愛嗎!
在傅雷眼中,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們在家中要遵守家規,即便留學在外,也要恪守規矩,表現出傅雷骨子里嚴厲的一面。我相信傅雷讓兒子注意餐桌禮儀,絕對不是為了讓傅聰看起來很有教養。看到的是外在,鍛煉的是內在。禮儀絕對不只是顯擺給他人看的。傅雷在教育孩子一絲不茍,嚴父底下出才子。
日常生活中父親對我也是非常嚴厲的——父親對我的嚴厲不只在學習上,在我的生活方面,對我要求也很嚴格。因為我的眼睛近視,他總認為是飲食和習慣的問題,所以不準我買膨化食品和碳酸飲料等垃圾食品,甚至連別人送的也不能吃;平常不準看電視、用電腦、玩手機;作業和看書時如果坐姿不正,還要挨批評;有時不懂事,犯點小錯誤,會讓我主動承認錯誤,并且寫好保證書。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七
讀完一本書,如果讀進去了,一定會有千種思緒,萬般情感,可以將他們編織成文字,讓自己盡情抒發,這就是讀后感。下面是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傅雷家書》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最近網上在舉行征文活動,我沒有讀過太多的文學作品,征文范圍中有一篇《傅雷家書》名字很耳熟便到網上查了查。
網上很多人都說它是關于教育,父子情的著作,目光大概一掃,果然名不虛傳。傅雷,傅聰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通過兒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對兒子學業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兒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話充滿著父愛,蘊涵著真理。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后,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系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用自己的'行為給我立下榜樣,讓我可以用心體會,靜靜感受人類的優秀美德,銘記在心中以至于隨時檢點自己的行為,彌補自己的不足。
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用簡單詮釋一切,讓我明白簡單就是美。
“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無非是完美。但完美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所謂完美像水中花、鏡中月,始終可望不可及?!蹦蔷蜐M足于現在,珍惜所擁有的不要強求完美,沒有十全十美,那就盡力做到最好吧。
活好當下,切記傅雷及父母長輩的諄諄教誨,我們的路將不會用永遠坎坷!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八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不同的家庭就會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兒子常年于海外求學,作為父親只得通過書信與之交流,先后寫了近百封家書。這就是傅雷與兒子傅聰的兩地情,將其家書匯集成冊,就是《傅雷家書》。
我常問到你的經濟情況,怕你開支浩大,演出太多,有傷身體與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為我深知一個藝術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獨立多么不容易。而惟有經濟有切實保障才能維持人格的獨立。并且父母對兒女的物質生活總是特別關心。再過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長大以后,你就會體驗到這種心情。
每次看到這,我都發自內心地羨慕傅聰有個這樣的好父親。
通讀這本書,不難發現,字里行間透露了傅雷對傅聰的關心牽掛之情,如開頭引用的兩句話,還有傅雷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是強調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吧。在這本書中,“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一一打擊‘’即使孤獨也不怕‘’,并且‘’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永遠保持‘’對藝術的謙卑”。將這兩個方面合起來,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寵辱不驚,泰然處之,而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
家書中,當兒子精神消沉時,傅雷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如同和風細雨款款相慰;當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傅雷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于攀登藝術的至境……融會貫通于這兩類書信中,主旋律都是讓兒子做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時刻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熱情??v觀這本書的語言,都是那么平易近人,樸實自然的,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是對他人生方向的引導與哲理的啟示,滿含慈父的舐犢之情。
不錯,作為父母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墒怯卸嗌偌议L以“愛”教育好孩子呢?若僅像某些家長的一個打‘’字當頭,能得出一個好的結果嗎?就怕當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了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之后,他們的金色童年也就成黑色童年了吧。
展讀百余封家信,我總覺得呈在面前的是作為父母為海外求學的兒子撐起的一把巨傘,擋風遮雨,而巨傘之下洋溢的是濃濃的父子情。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九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9—9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范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后成“家”,是孩子培養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是中國父母的典范。
一、傅雷的愛子情深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p>
二、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夸獎你幾句才好?;叵胍痪盼逡荒晁脑聞倧睦ッ骰販臅r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
這是傅雷老師,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后,對兒子所講評的。這里面包括了,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了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發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傅雷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后,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p>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四、母親的關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對于你的感情問題,我向來不參加任何意見,覺得你各方面都在進步,你是聰明人,自會覺悟的。我既是你媽媽,我們是體戚相關的骨肉,不得不要嘮叨幾句,加以規勸?!?/p>
要說還是母親的心細,父親在兒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親在最細微的地方——兒子的感情問題著手,給兒子一明確的道路方向。告訴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與事業的問題,讓兒子明白著重點是那里。我們也應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訓,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重點,明白自己的任務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這樣有助于我們成功。
五、傅雷愛子心切
“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老師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里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
六、總結傅雷形象
看過全文,猶如跟傅雷老師對話一樣,一個生動形像的傅雷展現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親,在對我進行諄諄教導。對傅雷老師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師的愛子情深,管教有方。以前我曾經看過劉庸老師寫的《肯定自己》,也是對兒子的告戒,從字里行間里面體現出了劉庸老師對兒子的疼愛。兩本書表現的都是對兒子的疼愛以及管教的方法。而他們本質上卻有不同的地方?!陡道准視犯嬖V我們的是怎樣把握自己的心態,怎樣把自己的學業、事業發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訴我們的更多的是開放的思想,以及獨立的觀念。
接觸傅雷老師的《傅雷家書》我就體會到了,一種中國傳統的但又包含先進的思想。我很欣賞傅雷老師告訴兒子的學習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歡傅老師對兒子情感的宣泄,與劉庸相比,傅雷明顯得比較含蓄、保守。
我想,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學習,回報他們!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十
假期是一個人汲取養料最好的時候,這不,我開始源源不斷地汲取養料了,不過一定要來介紹一下我的“養料”。
《傅雷家書》的背景不一般:父親傅雷,從小去外國留學,眼界自是非凡,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母親朱梅馥,善解人意,稱得上賢妻良母,大兒子傅聰為著名鋼琴家,被譽為“鋼琴詩人”,小兒子傅敏為英語特級教師,這家人身份不一般,但震驚我的是這一家非凡的家教。
故事開篇由傅聰留學波蘭寫起,讀者都能注意到,整本書傅雷、傅聰、朱梅馥三個人互相來信,中間可能會有沒法迅速回復的日子,但回復時間都不會間隔太長。傅雷和其夫人再三告誡兒子無論多忙都要告誡兒子一定要抽出時間回信,哪怕只是報個平安,而兒子很聽話,總會及時回話,而且語氣中從來沒有流露出任何一點厭煩之情,可能你會說這不是很常見嗎,但是事實相反,那時交通科技都沒現在發達,難以做到用電話做到迅速回話,只能用手寫信回復,這是很花時間的,現在人們能用電話流暢回答,卻仍有不少連電話都不愿打的,更不要提打電話發牢騷和流露不滿了,也可能你會說這是因為傅聰不敢,并不是的。
傅雷和夫人很注意生活的小細節,確實,小細節能決定生活質量:傅雷告訴兒子到朋友家只脫大衣不摘圍巾是不禮貌的事,吃飯空閑時不應把手放到腿上或亂搭著,而應該把手平放在桌子上,對待外國朋友不可過于隨意,仍要謙虛嚴謹,要不是有教養,對待生活嚴謹,怎么能注意到這些細節,從書中多處也能看出夫婦兩人也在以身作則,不得不承認,孩子能反映家長,家長教育出與他一樣的孩子。
這一家人聊天內容沒有局限性,但聊的確實是青春期孩子常遇到的事,在開書沒幾頁就寫到父母認為傅雷不應該光沉浸在戀愛中,而應多把心思放在學業上,以后再考慮,他們舉出自己的親身經歷,傅父母沒有一味過分地進行阻撓,也沒有說身邊的女孩配不上自己孩子,而是說“你身邊美好的天使太多了”,對任何人給予尊重,無論他做什么決定或選擇當一個怎樣的人,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而傅聰確實聽從了,后來與妻子彌拉結為伉儷,也說明他懂得聽從正確意見,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聽了老人言就不會吃虧了,一般如此,事實和這本書都告訴了我們這個真理。
我曾看過一句話,覺得有點道理:“世界上有四種東西不可分享:書、音樂、電影、心情”。但這本書很神奇,恰恰說明這四樣東西可以分享,只不過需要在合適的天氣,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對合適的人說合適的話,比如全書一家人在文學方面有較高契合,經常談論李白、蘇軾、杜甫等詩人的詩歌,談論王國維的書,能夠深入進行交流,面對小兒子傅敏學業上的問題,夫婦二人遲疑是否要讓小兒子放棄學業轉學提琴,也是跟大兒子合理地溝通,這是我很羨慕的一點,能與靈魂高度契合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幸運呢?也難怪傅雷自豪地對傅敏說:“你的教育經歷是中國獨一無二的”。
書中還有很多地方能反映出傅家人的不一般,他們優良的家風剛好反映了他們良好的教養,小時不明白為什么人們說讀書有這么多好處,是否吹過頭了,現在看來,讀書就是用簡短的時間,去感受別人不一般的人生?。?/p>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十一
在父母眼里,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年幼時他將我們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將一切風雨絕隔,呵護著我們的天真。當我們漸漸長大,他們定是憂喜交加。這世上有千難萬阻,擋在我們身前怕礙了我們長大,跟在我們身后怕來不及阻攔我們受的傷害。期待我們去探索未知,卻又怕我們懵懂莽撞吃了苦頭。
世間每一對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遠與近中取舍徘徊,尋找一個合適的尺度。而傅雷幾乎將這點做到了完美。他們選擇了書信這種最為真切自然的文字。寫下的一切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避免孩子走更多彎路。只有在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才能充分地溢于言表。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的不僅是傅雷與他父母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我應該如何對待父母。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所以許多人說這是中國父母必看的書,看過之后我卻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細細品讀。讀懂父母的愛,是我們成長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嚴師,慈父,益友,父母能做到的他們幾乎做到了極致。他們作為父母是完美的,也是我深深的敬佩與愛戴之后不會去想擁有的,因為我有自己的父母。他們并不是那樣完美,許多處不如傅雷那般細心。
他們不知道怎樣教育出最好的我,因為他們不曾了解教育孩子一百條;他們不知道如何整理我的思緒,因為他們本身就很少讀書;他們對我的世界一無所知,因為他們與我的世界的交集只有一個我。但是,他們愛我。那些我厭煩的嘮叨,管束,斥責,對我的鞭策都代表他們愛我。讀后感·他們給了我一個家,讓我無論何時都有所歸;他們給了我他們的人生經驗,讓我不必經歷他們經歷的那些痛楚;他們給了我他們能給的一切,讓我如每一個最幸福的孩子一般長大;他們會在每一次斥責后落淚,在每一次憤怒后原諒,在每一次失望后包容。就是這些,使他們成為天下獨一無二也無可取代的父母。
傅雷的教育方式,固然是我們看這本書的重要原因。但如何拉近兩代間的距離,才更應該是我們從這本書中的到并且切實需要的精神物質。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十二
假日里,爸爸隨手將一本《傅雷家書》放在我的書桌上,閑暇之余,帶著一種懵懂之情,我細讀了一遍,慢慢品味,震撼頗多。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這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人之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沒有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國家,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責任。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我們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必灤┤考視那檎x,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正是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困難險阻,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
這不僅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做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為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作為父親,傅雷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的音樂事業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為我們的學習,為給我們子女擁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費盡了各種精力,殫精竭慮,費盡心血,使得自己的頭發都白了,這是父愛的偉大之處!真正的父親,偉大之處不在于他擁有一副偉岸的身軀,或者這樣或那樣的財富,而在于是對子女的一顆無處不在的關愛和教誨之心!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杰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理解了傅雷,也就理解了天下為父者的心。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現實的生活之中,我們很多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希望以這樣那樣的知識教育培養孩子的才知,以期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卻恰恰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養育孩子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我想,這樣的父親,恰恰丟棄了傅雷身上那種身教重于言傳的品質。辱罵和拳頭只會讓孩子嘗到嘗到壓力和恐懼,體味不到學習的樂趣,孩子的金色童年也會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在孩子的教育這一點上,傅雷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合上這本《傅雷家書》,感受頗深,千言萬語,凝成下面的句子: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十三
為人父母者,有機會靜下心來,真的應該仔細讀一讀這本《傅雷家書》。
通過閱讀,或許我們可以找到與孩子們平等相處,并引導他們找到生命真諦的方法。
時代在變,親情永不變
我總以為,時代在變,親情永不變!
只不過,過于忙碌的我們平時總是埋頭前行,卻忽略了駐足思考。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我們去反復閱讀體會的好書,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和感佩的地方。
傅雷家書讀后感初二篇十四
這本書是傅雷的家人將傅雷夫婦與傅雷的兒子的來往書信輯錄而成的。收錄了從1954年到1966年間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兩個兒子(尤其是長子傅聰)的家信100多封。
樓適夷說過“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p>
在傅聰成長過程中,雖然與父母分隔兩地,卻一直聯系著,彼此牽掛著。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行交流與溝通。傅雷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關注著他們的成長,也在一封封來信中教會了他們許多。
在傅雷與他的兩個孩子們的家信當中,他首先強調的就是做人的問題。在1959年3月12日的信里只有短短的四行字,其中三行分別寫到“一、對外只談藝術,言多必失,防人利用?!薄岸?、行動慎重,有事多和老輩商量,三思而行。”“三、生活節約,用錢要計算?!边@三點雖然字數不多,卻包含了許多做人道理,“謹慎、三思、節約”。想必這三點也是父母經過挫折以后總結出來的或是別人得出來的結論,這也許是他們自己認為非常正確,也深受啟發的句子。他們這樣教導孩子是為了讓孩子以后少走彎路。雖然語言嚴肅,但也體現出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
看到這一段,就突然聯想到了我自己。許多時候有些問題沒有與父母進行討論,甚至沒有與他們進行交流,就自己盲目的做了決定。結果到最后才發現,自己的決定不正確,或者說有更簡單的處理方法。如果當時能和他們進行討論和想法的交換,也許就能省下很多時間,也能少遇到一些麻煩。所以,漸漸的,不管大事或小事,我都與他們交流和探討,也學會了許多。而在節約用錢的問題上我認為傅雷先生教育的很好。不管你多有錢,也不管這些錢來源渠道是什么,都需要去珍惜,每花一筆錢都需要去記錄。我就是一個例子。盲目的花錢讓我發現自己的皮夾永遠是空的。如果每一次自己的多少錢花在了什么地方都進行記錄,就能有效避免盲目花錢或者浪費錢的種種行為,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一筆支出和收入的來源。
母親不僅僅在愛情方面給了傅聰很多教導,在其他方面也給了他很多建議。在7月4日的來信中,母親寫道“像你這樣的鋼琴家,每月至多兩三次(演出),那么才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其他東西,須知不進則退,于你是不利的。你應該有個打算,好好的安排,也可以和經紀人商量,總以演出不妨礙學習和休息為主。”這一段文字寫的是母親認為傅聰練演出太辛苦,沒有時間休息而擔心不已,怕演出耽誤了他的生活,使他沒有時間休息。
想到在我日常生活中,也許學習花費了我很長的時間,讓我沒有時間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父母總是很諒解我,他們總是鼓勵我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經常帶我出去玩,感受外面的世界。但在他們的看法中,我雖然可以出去玩,但是學習成績不能落下。
傅雷夫婦和傅聰之間生活和成長的問題的對話,不僅僅講到了愛情和休息,還講到了理財,不要做經紀人的搖錢樹等等,都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照顧。
在藝術方面傅雷常常給傅聰灌輸藝術方面的知識,也告訴他一些彈琴的技巧,還與他一起討論知名的鋼琴家和一些前輩。都體現出了父親對孩子藝術的培養和重視。
當年我在學琴的時候,我的父母也常學習老師教我時說的話,并把老師教的東西一遍一遍的給我講,告訴我怎么彈琴,他們不僅僅每天督促我彈琴,還不厭其煩的告訴我要慢慢彈,不要著急,如果著急反而會出錯,影響效果。在他們的督促和老師的精心教導下,我的鋼琴技巧在一天天的成長,逐漸能談出高難度的曲子。每次一個音符都不錯的彈完一首高難度的曲子,我就會覺得很開心,因為那是我、父母和老師一起努力的結果。直到現在我都很享受這種感受。
家書的內容也不僅僅是這幾個方面,來信中無時無刻不體現出了傅雷對于收到來信的喜悅。他寫到“這么長久沒有接到你信,怕你太用功,疲勞過度,不知身體好了嗎?”“能夠起床了,就想到給你寫信?!薄澳銇淼男盼覀兛傄磸涂慈谋椤!薄掷镄虚g流露出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想念。在回信中,父母一度稱彌拉為“親愛的彌拉”,甚至“最親愛的彌拉”,也表現了他們的友善、愛孩子、親近孩子。和孩子書信往來沒有擺架子。
我的外婆經常會給我打來電話,我也時常會給她打電話。她每次接到我的電話,總是非常的開心。雖然他沒有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喜悅,但是我感受得到,每次我跟她說話的時候總是能感覺到她在電話那頭笑。
親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即使分隔千里,這種親情并沒有受到距離的限制,甚至更加強烈。愛,一直存在。傅雷和他的夫人時時刻刻想著孩子,把人生中遇到過的挫折困難都告訴孩子,讓他們少走彎路。這也能體現出父母對孩子們的關心。
《后來的我們》中林見清的父親說:“我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過得踏實過得快活,健健康康的?!边@想必也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