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四川景區導游詞(優秀8篇)

最新四川景區導游詞(優秀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07 17:02:02
最新四川景區導游詞(優秀8篇)
時間:2023-10-07 17:02:02     小編:筆塵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四川景區導游詞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九寨溝旅游,我是世界游旅游公司的導游,我姓王,大家叫我王導或小王好了。

下面我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九寨溝的風景。九寨溝在四川北部的萬山叢中,有幾條神奇的山溝。因為周圍散步這九個藏族村寨,所以,人們稱它九寨溝。

現在我就帶領大家去游覽九寨溝的美景。大家往上可以看到一座座雪峰大有插入云霄的氣勢,峰頂銀光閃閃。再看這大大小小的湖泊,像不像一顆顆寶石鑲嵌在山谷中。這里的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每當天氣晴朗時,藍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影在這湖水中,構成這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

剛才我們看了美景,接下來我領帶大家去密林深處看看珍稀動物。你們看,那只正攀吊在大樹枝上,眨巴著機靈的小眼睛窺視我們的就是金絲猴。遠處奔跑著的那是羚羊。大家跟我繼續往前走,要是運氣好的話,會在竹叢中發現憨態可掬的大熊貓。

好了,今天我們游覽許多美景,但九寨溝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大家現在可以自由活動,拍照留念,注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

四川景區導游詞篇二

同窗們,本日我帶各人游覽的是天下遺產九寨溝。本日來到這里就讓我們配合感覺一下大天然的感受。

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情形,明哲保身的`清爽氛圍和雪山、叢林、湖泊組合成了一幅奇奧、幽美的天然風物,它的岑嶺、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族風情被稱為“五絕”,還被譽為“人世瑤池”呢!

九寨溝既是天然掩護區,照舊風光勝景區,它的美在水。這里湖泊許多,內地人叫海子。聽說大巨微小的海子共有108個,最小的面積不到半畝,最長的海子長7公里。長海的景致最感人,清亮見底,安靜無波,以綠為主調的色彩和周圍平安的情形,使人恍如踏入瑤池。這里的湖,水的透明度達30米,在別處這的確是不行思議。由于這里叢林多,地層是石灰巖,以是對水起到了凈化浸染。透過清澈的水,湖底的澡類、沉積物和山峰樹影一路映入眼簾,顯得五光十色,以是稱為五花海。

九寨溝動植物資源富厚,種類繁多,原始叢林遍布,棲息著貴重的野生動物。九寨溝四面群山上發展著大片的箭竹林,是我國大熊貓的首要產地之一,被列為天然掩護區。掩護區里還糊口著金絲猴、小熊貓等貴重動物呢!

游賞了一天,你必然會發出嘆息,啊!九寨溝真美啊!

四川景區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歡迎大家來樂山市旅游觀光。古時候樂山因盛產香味獨特的海棠,故有“海棠香國”之譽。青山綠水與寺廟園林融為一體是樂山景觀的最大特色。樂山市峨眉山景區包括樂山大佛景區和峨眉山景區兩大部分。樂山最負盛名的是世界第一大佛一:樂山大佛。這尊由八世紀唐朝海通和尚發起修鑿的彌勒石刻坐佛,歷時90年才修鑿而成。它面對三江,雄峙千載,閱盡人間滄桑。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那雄渾偉岸的軀體與青青凌云山、迢迢岷江水交相輝映,成為樂山的標志。1996年12月,樂山大佛——峨眉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四個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地之120xx年,樂山大佛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各位游客朋友,樂山大佛景區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旁,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開鑿于唐代時期(公元713年),完成于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歷時約90年。大佛兩側斷崖和登山道上,有許多石龕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靈寶峰上,現存一座磚塔,塔高十三層,造型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烏尤,即秦時所鑿樂山離堆,上有唐創建烏尤寺,以及相傳漢郭舍人注《爾雅》處。樂山大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巨型臥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千米,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遂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各位游客朋友,據《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記》碑記載,“樂山大佛”的真實官方名稱應為“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樂山大佛”之名是后依據地名所取。“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著戰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佛閣”,宋時稱“天寧閣”,可惜毀于明末戰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可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而今日,梁柱早已被拆除,而雄壯的大佛仍巍然屹立著。

各位游客朋友,樂山大佛設計非常巧妙。首先是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衣紋皺褶有排水溝;正胸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后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后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其次是沿大佛左側的凌云棧道可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在此抬頭仰望大佛,會有仰之彌高的感覺。坐像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棧道沿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這里是大佛頭部的右側,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頂。此處可觀賞到大佛頭部的雕刻藝術。大佛頂上的頭發,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第三是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巖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銀灰裝飾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

各位游客朋友,與樂山大佛相依而存的有著名寺院凌云寺。凌云寺規模頗大,大佛就鑿于離寺不遠的崖上。從這里可以沿一條鑿于懸崖邊上的陡直小路,下到大佛的腳邊,在此憑欄看佛,可以仔細觀賞大佛頭部各個部位的細微之處。因為大佛鑿于凌云寺前,所以大佛也就稱為凌云大佛。而凌云寺也因有了這尊大佛,而被人們稱為大佛寺。凌云山有了大佛,山更出名,大佛在凌云山上,山更增色。

凌云寺建于唐代,位于大佛頭部的右后方,俗稱大佛寺。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鑿佛像時,寺宇又有擴建。唐建凌云寺,毀于元順帝戰亂,明代進行了兩次較大修復,明末又經毀。現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經多次修葺。寺門正中匾上蘇東坡書“凌云禪院”四字。

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藏經樓,原為寺內收藏佛教經卷的地方廠于1930年新建,結構和外形為近代建筑風格,樓下新辟“海師堂”,塑有大佛發起建造者海通法師以及繼任建造者章仇兼瓊、韋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對他們的敬仰之情。

各位游客朋友,樂山大佛景區的游覽就要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合作,接下來我們要驅車前往峨眉山景區游覽。

四川景區導游詞篇四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巴山蜀水,自古著稱于世的景色有:“峨眉山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閣天下險、夔門天下雄”。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的事:“海螺溝天下奇”。

海螺溝位于瀘定縣以南偏西,距瀘定城70公里,系“蜀山之王”——貢嘎山主峰區東坡的冰蝕河谷,全長30.7公里。

海螺溝具有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獨特、驚險的風采,自然景觀千姿百態,奇特罕有,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當你置身其中之時,你無時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贊嘆。

這里有:

廣袤神秘的原始森林;

種類繁多的“動物王國”;

名揚中外的“海螺杜鵑”;

多姿多彩的瀑布、溫泉”;

如情似夢的“人間瑤池”;

嘆為觀止的“海螺樹石戀”;

潑墨山下的“神話世界”;

心醉神迷的“日照金山”;

神秘莫測的“綠海冰川”;

凌空垂掛的“大冰瀑布”。

海螺溝的十大景觀向你展開她的無窮魅力。它是“蜀山之王”貢嘎山捧出的問鼎畫卷,它是康巴高原上的旅游瑰寶,是一顆閃爍著五彩神光的"科考"明珠。

四川景區導游詞篇五

天下獨絕——石梁飛瀑!世界上有瀑無梁,有梁無瀑的景觀很多,唯獨石梁的瀑布是由罕見的花崗巖天生橋與瀑布結合的“上梁下瀑”景觀——石梁飛瀑;周邊很多的瀑布,構成華東地區最大的瀑布群;還有佛教五百羅漢道場——方廣寺、“唐詩之路”的精華地段。

這里還是中國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傳》、《濟公新傳》等許多影視片的主要拍攝地。

華頂是天臺山的主峰,海拔1094.5米,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華東地區最佳的養生和避暑勝地。這里“春觀杜鵑夏避暑,秋看日出冬賞雪”。公園內14種為國家保護的稀有珍貴樹種。最珍奇的要數云錦杜鵑了,堪稱華夏奇觀,現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這里有千年古茶——天臺山云霧茶。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漿”之美譽,在中國名茶排名第六。三國時,葛玄來此煉丹、植茶養身,具有1700多年的歷史。此茶經傳福建轉至杭州,成為國際名茶西湖龍井茶,還東傳日本、韓國,經同工酶分析考證,有“江南茶祖,日韓茶源”之說。

還有千年古寺——華頂講寺;千秋茅蓬——養生別墅。還是唐詩之路的目的地,也是王羲之在此學習書法之地,是蘭亭書法文化的源頭,有李太白讀書堂等。

赤城山,是天臺山標志,與世界遺產的四川青城山齊名。有“不與眾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之美譽。山中有道教第六大洞天玉京洞、濟公少年讀書地悟月樓、濟公院等。赤城山是一座全國也不多見的佛道雙棲名山。其中濟公院由中國社科院院士齊康設計,被評為浙江省旅游風景優秀建筑,并榮獲全國“建筑師杯”優秀獎,這是非常不易的。

有“游黃山天下無山,游瓊臺仙谷天下無谷”之說。景區內有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宮;有王喬、葛玄、司馬承禎、呂洞賓、張伯端等高道的仙跡;有孫綽、李白、孟浩然、陸游等名家的佳作。還有投資42個億的桐柏抽水蓄能電站。景色可與桂林山水相蓖美!

“周旋天綱以虛無為場,跨躡地絡由恍惚作巢”。是唐朝李白寫的,景區是全國最大的網絡游戲公司之一的盛大網絡公司旗下,“永恒之塔”游戲的實景所在地。內有游戲用戶家園、永恒之塔、“天龍八瀑”等。在此可感受“天臺四萬八千丈,一領龍穿秀江東”之氣勢!

四川景區導游詞篇六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會成都約150公里,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樂山大佛景區

導游詞

,歡迎閱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各位到樂山大佛景區來觀光旅游。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寬度是24米,頭的直徑是10米,耳朵有7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頸高3米,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的寬度是8.5米,頭上的發髻有1021個。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計算一下,樂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經1200年了。

現在請大家看一看大佛兩側的巖石。這種巖石叫紅砂巖,是一種質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巖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為什么能歷經1200年“風雨不動安如山呢”?首先我們看一下大佛所處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陰坡上,加之佛體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佛身處于江彎地段,隱藏于山體之中,減少了風雨侵蝕和水流沖刷,因此巖石風化較緩慢。不僅如此,樂山大佛還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對佛像的浸蝕;大佛頭上發髻的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排水道與佛體衣服折皺連成排水渠道網,也避免了雨水對佛體的浸蝕。可見,樂山大佛的設計是非常科學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還曾經修造了一個高13層的樓閣復蓋,可惜毀于明末的戰亂。

雖然樂山大佛有著十分完善的保護系統,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因此,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曾對樂山大佛進行過多次維修,其中工程較大的是1963年的維修。1982年,樂山大佛經國務院公布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樂山大佛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樂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筆寶貴遺產。

那么,是誰為我們創造了這筆財富?當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去參觀海師堂。

海師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樂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們看中間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禪師,他是貴州人氏,當年在凌云山上結茅為僧。

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水勢相當的兇猛,經常發生船毀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發慈悲之心,準備修建大佛來鎮水患。于是四處化緣,籌得不少的錢財。當時有一位朝廷命官見財眼開,準備敲詐勒索他,海通法師義正嚴辭地說“自目可剜,佛財難得”。

意思是說,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來給你,但你休想得到這筆佛財。那個朝廷命官居然蠻橫無禮地要他試一試,海通禪師大義凜然地一手捧盤,一手挖出了自己的雙眼。朝廷命官嚇壞了,從此以后沒再為難他。海通禪師造佛時年事已高,所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他就圓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來。大約過了十年的時間,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20萬,繼續修造樂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經費,于是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任戶部尚書,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五十萬兩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歷經90年時間,樂山大佛終于徹底完工,并且通體施金,華麗的佛衣和寶相莊嚴的佛體交相輝映。

現在大家對大佛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我們一起通過九曲棧道到大佛腳看全景。我們腳下的九曲棧道是同樂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個臺階,最寬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僅有o.6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賞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龕。這些佛像神態各異,工藝精妙,可與中國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遺憾的是它們的風化現象非常嚴重。

我們已經來到大佛腳下,請大家抬起頭來仰視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壯觀。各位游客還可以仔細看看最近才發現的位于大佛心臟部位的小佛頭像。

順便,我再給大家講解一下樂山大佛的宗教內涵。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彌勒佛。為什么要造一尊彌勒佛呢?這和唐代崇拜彌勒佛有密切的關系。按佛教教義,彌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來佛,他象征著未來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釋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后將接替佛祖的地位,于華林園的龍華樹下廣傳佛法,普渡眾生。佛經上說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所以人們自然渴望他能盡快降臨人間,全國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彌勒佛像。到了武周時期,一代女皇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一部《大云經疏》,證明她是彌勒轉世,百姓對彌勒的崇拜幫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則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國塑鑿彌勒之風大行。樂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則天時代僅20余年,所以當海通修造樂山大佛時,自然選擇了彌勒佛,而且彌勒佛既是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這同平息水患的鎮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樂山大佛的彌勒身份也因此決定了。

有的游客可能會提出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樂山大佛這尊彌勒佛跟寺廟里的彌勒佛造像不一樣呢?這是因為寺廟里的彌勒佛是根據中國五代時期的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縣人,他樂善好施,能預知天氣和預測人的吉兇,經常拿著一個布袋四處化緣,在逝世前他曾說“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因而大家都認為他是彌勒佛的化身,寺廟里的彌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個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其實在中國漢地佛教文化中,彌勒佛造像的變化是很大的,第一階段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交腳彌勒;第二個階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第三個階段是現在寺廟里的布袋彌勒。樂山大佛是承前啟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照《彌勒下生經》所描述,彌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要求他的五官、頭、手、腳、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樂山大佛整個形體超凡脫俗,頭上的發髻、闊大的雙肩、高而長的眉毛,圓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規定修建的,但是他的面相卻具有漢族人的共同特點。印度佛像的“寬肩細腰”,在大佛身上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壯實的雙肩,飽滿的胸脯,體現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時尚。樂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雙腳自然下垂,這與印度佛像的“結跏趺式”也不一樣,因為大佛是修來鎮水的,這種平穩、安定的坐式可以帶給行船的人戰勝激流險灘的信心和決心。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造像藝術史中輝煌燦爛的階段,造像著力表現了佛的“神情”。

樂山大佛溫文爾雅的神情,和藹可親的神態,以及凝思中蘊含智慧,威嚴中帶有慈祥的面容,都讓人情不自禁產生崇敬與親切的感覺。我想大家在驚嘆樂山大佛高大與壯觀的同時,還不能不贊嘆它的造像工藝的精美。好了,現在我請大家自由活動,十分鐘后我們沿著1983年新修的凌云棧道往上走,去參觀麻浩崖墓。

各位游客,在這里,我要給大家介紹樂山古代的一種墓葬習俗。

說起墓葬習俗,大家也許比較熟悉川東長江兩岸的懸棺吧。而在川西,特別是樂山地區則流行一種鑿山為墓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沿著淺丘、山谷挖鑿一個方形的洞穴,然后將尸體和棺材、陪葬品等放人洞中。墓制的結構完全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房屋,而從外部看上去,則是一個個深邃神秘的山洞。這種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故而稱為東漢崖墓。在樂山范圍內約有上萬座這樣的崖墓,而在這些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群則是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的麻浩崖墓,它長約200米,寬約25米,共有544座墓。大家知道,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無論你是樂觀的面對還是悲觀的面對,生死是一個人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所以人們對死亡的無奈就只好衍生出一種祈求、一種愿望,希望死去以后,能過著比生存時好的生活。再加上當時受到道家思想影響,認為西王母、女蝸這些神仙所居的地方都是石屋,便說鑿山為室可成神仙,故而這種墓制形式逐漸流行開來。東漢時期,樂山地區經濟發展比較快,地處交通要道,人口不斷增加,社會階級關系、政治結構也不斷發生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地方大族的形成和思想文化上受儒家的影響,“忠、孝、仁、信、節、義”觀念最為突出。而在“仁孝”的思想下,生時孝養,死后厚葬,自然是不可免的了。為了滿足這種需求,耗費巨資來修建崖墓便應運而生,前后流行了400年之久。

好,現在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大家先抬頭看看這個門匾“麻浩崖墓”。麻浩是我們身后邊的這條河,是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為避沫水之害所開鑿的溢洪道。墓地因此而叫“麻浩崖墓”。這塊匾是咱們的文壇巨匠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所題寫的。在這里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認為樂山最值得一看的是什么?也許游客朋友都會不加思索的說——樂山大佛,對吧?是的。而咱們郭老卻說了,能與樂山大佛媲美的只有樂山崖墓。用他當時的話來說:“有搞頭”(四川話,也就說是很有研究價值的意思)。所以說,來到樂山除了觀大佛,還應看崖墓。麻浩崖墓曾在1956年和1980年先后兩次被評為四川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家看我右手邊這塊碑文的記載就知道了。我左手邊的這塊石碑所記載的是因1988年麻浩崖墓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而建博物館。前面這塊門匾上寫的“麻浩崖墓博物館”,是現代學者楊超所寫的。

現在我們一塊來參觀一下這個墓群的內部結構。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巨型的挽馬圖仿制品,是根據墓里邊的挽馬圖仿制的,它所表現的意義到了里面我再給大家詳細介紹。現在到了麻浩1號崖墓。我們眼前的這塊空地,是仿造現實生活修建的陰間生活庭院和花園。門上面有很多的畫像石刻,雕刻技藝精湛絕倫,其功能是引導死者的魂魄,魂氣升天,形魄歸地,而以形魄歸地為主要目的。同時,每幅圖還表現出墓主人不同的思想、觀念、宗教信仰等。我們從左至右看一下,這里邊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是這幅“荊軻刺秦王”圖。它反映的是以“忠孝”為核心的封建倫理觀念,也反映了墓主反秦的思想。接下來是“西王母賜藥圖”。

西王母是我們神化傳說中的王母娘娘,是漢代人們心目中保佑長生不死、人丁興旺的崇拜對象。圖上西王母端坐中間,向許多祈跪地上的人施藥。能獲得不死之藥是夢寐以求的事,故而在許多墓葬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造像。洞穴旁邊的這幅圖就是剛才大家進門時所看到的“挽馬圖”的藍本。大家一定發現該圖與一般的車馬行列迥然不同,圖里是一烈馬被馬夫用力拉韁,作者以非常簡練的手法,刻畫了馬夫全神貫注控制烈馬的神態和烈馬桀驁不馴的雄姿,這種力量和速度相結合的氣勢是非常有觀賞價值的。因此畫氣勢非凡,故而仿刻在院內。這幅圖也許體現墓主人生前有喜愛獵騎名馬的愛好吧。大家請抬頭看,這座佛的雕像是整個墓室中最有研究價值的。它通高28厘米,身著通肩天衣、右手作“施無畏印”,表現的是“安樂一切”的意思。這座佛像是我國最早的佛刻雕像之一。

佛教于漢代傳入中國,而最早的佛像卻出土在樂山崖墓中,證明了佛教在樂山的傳播并不比其它地方晚,這是研究中國早期佛教史、佛教藝術和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等問題不可忽視的資料。右邊所刻的是鋪首,鋪首一般刻在門梁、門框、門楣正中,它的作用是降魔驅邪,保護主人,門右手邊有一手持掃把的婦人,這是告訴大家,如果要進門一定要先掃掃灰塵,干干凈凈,這也表現了主人好客的一面。現在進了內室,這里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陽宅而布置的陰宅。當時的人們對死亡、對遺體的認識是:“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于天,肉體歸于土”,所以大家在這里可以看到主人的客廳、廚房、衛生間等,他們追求的是一種雖死猶生的生活。根據家族的大小和墓制的形式,專家們把墓制分為單式制、雙式制。就好比我們現在所說的兩室一廳、三室一廳等。墓地的盡頭放著棺木。棺木中一般埋葬一對夫妻,象征一個小家庭,死者們就象繼續著生前共居一院,不同輩份或兄弟各成一小家,分房而居的生就有可能是一個家族,由于某些客觀原因,不能把墓洞延伸、擴展。如果要容納整個家族,那么很有可能需要把整座山開辟成一個巨大的墓群。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個子稍高的客人朋友進來時總彎著腰,那是因為墓頂太低了。而進來之后,就寬暢多了,那是因為他們為了排水,故意把崖墓地面做成內高外低,還在地面鑿出排水溝道。請大家再跟我到墓外兩邊的陳列館參觀墓葬時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都是陶制品,唯一的復制品是這個讀書傭。在崖墓發展的不同時期,這些陪葬品的種類、組合形式有所發展,有所變化,大體上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柜里陳列的陶雞、陶豬等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陶豬、陶鴨表示墓主人的家景。陶狗在墓中比較多,因為漢代養狗之風很盛行,生時做為寵物,死后放在墓中用以預防盜賊。這里面最有觀賞價值的是1978年出土的陶樓房,從樓房的富麗堂皇、重樓重檐完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好,請大家在這里自由參觀,參觀完請在門口集中!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樂山大佛景區游覽。樂山大佛,全名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的凌云山棲鸞峰,距成都130公里。今天我們的游覽路線依次是凌云寺,海師洞,九曲棧道,最后是東方佛都,全程游覽時間大約3個小時,在游覽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安全,保護景區環境,緊跟我們的旅游團隊。

樂山大佛因其所在地樂山而得名,也稱嘉州大佛、凌云大佛。樂山大佛的具體始建時間并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僅記載了一個大致的“開元初”,最早是由貴州僧人海通和尚主持修建的,修鑿的佛像為彌勒佛,其目的是減弱該河流交匯處的水勢。海通和尚去世后,大佛的修造一度停止。開元二十七年(739)時,章仇兼瓊擔任劍南節度使,為重修大佛而捐出了自己20萬錢的俸祿,大佛得以再次開工,章仇兼瓊調任戶部尚書,大佛的修造再次停滯。直到貞元元年(785)時,韋皋擔任西川節度使,大佛得以第三次開工,其間韋皋專門捐出了自己的50萬錢俸祿作為修造資金。貞元十九年(803)時,樂山大佛正式修造完成,整個工期前后歷時約90年,在歷史上也曾有過多次維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樂山大佛得到妥善保護和維修,1998年,樂山大佛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朋友們,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樂山大佛頭部右邊的一個平臺上,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座巍峨高大的大佛盡現我們眼前,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家眼前的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帶領群山來,挺立大江邊”。大佛矗立于三江匯合處的凌云山山體內,同樂山市區隔江遙望,最為神奇的地方還在于,它正好處于“巨型睡佛”的心臟處,這暗合了“心即是佛,佛在心中”的佛理,形成“佛中有佛”的奇觀。

大家看到大佛肯定有一些疑問:為什么大佛會建在樂山而不是其他城市?為什么鑿于水邊藏于山里?為什么會是彌勒造像?這些疑問稍后我會為大家一一解答,現在我要先給大家講的是跟大佛有關的一個數字:四。咱們中國人經常喜歡用數字法來概括某些東西,比如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等等,學術有四大書院,文學有四大名著,佛教有四大名山,造像有四大石刻……所以今天,我也要來給大家說說樂山大佛身上的三個“四”。

第一是“四”個顯赫的數字:最高、最寬、最長、最多。高度:大佛通高71米,有24層樓那么高,比自稱世界第一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還高18米,比山西云岡石窟最高佛像高出三倍。寬度:大佛的肩寬28米,有兩輛大巴連起來那么長,兩名壯漢可以并排站在他的耳朵里。長度:大佛修建經歷了四代帝王。從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經肅宗、代宗,最后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落成,距今1200多年,笑看風云過,彈指一揮間。最后是它的“多”: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大佛頭頂的發髻了嗎?哪位朋友能夠數的清楚究竟有多少個發髻呢?(互動)一共1021個發髻,這還是1962年對大佛維修時用粉筆一個一個編上號,采用“排除法”才數清楚的。

再來就是樂山大佛有“四”大奇觀:閉眼、流淚、佛光、胸中小佛。閉眼,說的是上個世紀岷江洪水泛濫,大佛慈悲不忍看,竟一夜之間閉上了眼。當然,大佛閉眼的真正原因是年久失修,大量的鳥類飛到大佛臉上做窩,大佛眼睛就睜不開了。關于流淚,是人們賦予大佛悲天憫人的佛性的表現,那淚痕實則是雨水長年作用下形成的。當然,現在經過大佛皮膚美容工程,淚痕已經看不見了,大佛也更煥發出光彩。關于佛光,能在這里500米的范圍內出現,并正好出現在大佛頭部位置,以凌云山的海拔高度,不能不說是奇跡。關于胸中小佛,指的是1999年發現的大佛胸口位置呈現的佛形痕跡,睡佛、大佛、小佛,一佛套一佛,真真是“佛中有佛”。

最后是大佛的“四”大拾趣:其一,大家不難發現,遠看與頭部渾然一體的發髻實則是用石塊嵌就而成,但卻沒有沙槳私鑄痕跡。其二,右耳耳垂根部內側發現腐朽了的木泥,證實了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關于樂山大佛“集天下佛像之大,兩耳又以木為之”的記載。其三,大佛身上隱而不現的排水系統,認真研究起來,讓現代科學也瞪目結舌。其四,胸口殘碑。大家有沒注意到大佛胸口處有修整過的痕跡?這個位置后的佛身內曾經有一個洞穴,洞內曾藏有珠寶錢財,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被洗劫一空。后來洞口以碑封洞,那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下佛腳真遺憾”,現在請大家就隨我一起沿著九曲棧道去近距離觀賞大大佛全景吧。

各位游客朋友,歡迎大家來樂山市旅游觀光。古時候樂山因盛產香味獨特的海棠,故有“海棠香國”之譽。青山綠水與寺廟園林融為一體是樂山景觀的最大特色。樂山市峨眉山景區包括樂山大佛景區和峨眉山景區兩大部分。樂山最負盛名的是世界第一大佛一:樂山大佛。這尊由八世紀唐朝海通和尚發起修鑿的彌勒石刻坐佛,歷時90年才修鑿而成。它面對三江,雄峙千載,閱盡人間滄桑。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那雄渾偉岸的軀體與青青凌云山、迢迢岷江水交相輝映,成為樂山的標志。1996年12月,樂山大佛——峨眉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四個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地之120xx年,樂山大佛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各位游客朋友,樂山大佛景區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旁,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開鑿于唐代時期(公元713年),完成于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歷時約90年。大佛兩側斷崖和登山道上,有許多石龕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靈寶峰上,現存一座磚塔,塔高十三層,造型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烏尤,即秦時所鑿樂山離堆,上有唐創建烏尤寺,以及相傳漢郭舍人注《爾雅》處。樂山大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巨型臥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千米,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遂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各位游客朋友,據《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記》碑記載,“樂山大佛”的真實官方名稱應為“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樂山大佛”之名是后依據地名所取。“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著戰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佛閣”,宋時稱“天寧閣”,可惜毀于明末戰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可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而今日,梁柱早已被拆除,而雄壯的大佛仍巍然屹立著。

各位游客朋友,樂山大佛設計非常巧妙。首先是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衣紋皺褶有排水溝;正胸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后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后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其次是沿大佛左側的凌云棧道可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在此抬頭仰望大佛,會有仰之彌高的感覺。坐像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棧道沿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這里是大佛頭部的右側,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頂。此處可觀賞到大佛頭部的雕刻藝術。大佛頂上的頭發,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第三是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巖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銀灰裝飾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

各位游客朋友,與樂山大佛相依而存的有著名寺院凌云寺。凌云寺規模頗大,大佛就鑿于離寺不遠的崖上。從這里可以沿一條鑿于懸崖邊上的陡直小路,下到大佛的腳邊,在此憑欄看佛,可以仔細觀賞大佛頭部各個部位的細微之處。因為大佛鑿于凌云寺前,所以大佛也就稱為凌云大佛。而凌云寺也因有了這尊大佛,而被人們稱為大佛寺。凌云山有了大佛,山更出名,大佛在凌云山上,山更增色。

凌云寺建于唐代,位于大佛頭部的右后方,俗稱大佛寺。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鑿佛像時,寺宇又有擴建。唐建凌云寺,毀于元順帝戰亂,明代進行了兩次較大修復,明末又經毀。現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經多次修葺。寺門正中匾上蘇東坡書“凌云禪院”四字。

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藏經樓,原為寺內收藏佛教經卷的地方廠于1930年新建,結構和外形為近代建筑風格,樓下新辟“海師堂”,塑有大佛發起建造者海通法師以及繼任建造者章仇兼瓊、韋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對他們的敬仰之情。

各位游客朋友,樂山大佛景區的游覽就要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合作,接下來我們要驅車前往峨眉山景區游覽。

四川景區導游詞篇七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很多游客慕名來參觀旅游,導游可以給游客詳細介紹四川景區的特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城山

導游詞

,歡迎參考!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并于20xx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青城山屬于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左右,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之稱,山內古木參天,群峰環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后山自然景物原始而華美,如世桃園,綺麗而又神秘。

青城山旅游最佳時間:一年四季皆適宜旅游,7、8月更是避暑勝地。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國家5a級景區。于20xx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青城山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千米,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后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圣母洞、山泉霧潭、白云群洞、天橋奇景等。 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詩圣”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1940年前后,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六十年代,張大千在遠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羅畫巨幅《青城山全圖》,供自己及家人臥游。晚年自云:“看山還故鄉青”,“而今能畫不能歸”,終身對故鄉青城仙山充滿著眷戀之情。 堪稱青城山特色的還有日出、云海、圣燈三大自然奇觀。其中圣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圣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后,在上清宮附近的圣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

青城山自古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分前山和后山兩部分,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道教文化、文物古跡多集中這里,這里也是一般游客口中的“青城山”;后山以自然風光取勝,是度假休閑的好去處。

游玩青城山,一般來說半天足矣,無需住宿。山間隨處有售賣飲食的店鋪。如果時間充裕,建議住宿一夜,便于第二天早起看日出,山間天師洞和上清宮皆有道觀提供食宿。

青城山山門外的建福宮建于唐代,最大的看點是宮內懸掛的一副394字的長

對聯

。沿著山門進入后,經滴翠亭、天然閣,到怡樂窩就分成兩條線路:一條是左邊的步道,可步行上山;右邊則是去往月城湖,乘坐渡船到對岸乘坐索道,可直達上清宮,與步道匯合。建議步行上山,然后乘坐索道下山,可體會游山的樂趣。

沿著步道步行上山,經引勝亭、山蔭亭等處,抵達天師洞。天師洞分三清殿、三皇殿和黃帝祠三重大殿。三清殿前懸掛的“丹臺碧洞”匾額是清朝康熙皇帝親筆手書。黃帝祠左側有一洞窟,據說是當年張道陵修煉之處。

天師洞上行至訪寧橋,路又分為兩支,左邊通往祖師殿,右邊去往朝陽洞。祖師殿供奉真武大帝和張三豐,但游玩結束要原路返回訪寧橋,你也可以掠過祖師殿,直接去往朝陽洞。朝陽洞是一個天然洞窟,據說當年蔣介石曾在此避難。繼續上行就到達上清宮了。

上清宮是青城山里位置最高的道觀,宮內有老君殿、三清殿、文武殿和道德經堂,香火旺盛,大多數游人至此都會燒香祈福。宮門口有觀日亭,適合觀賞日出。

出上清宮繼續前行,可以到達青城第一峰(彭祖峰)頂,山頂建有老君閣,閣中供奉的老君造像是以當年徐悲鴻遺作《紫氣東來》為原型而繪制。游玩結束,原路下山,從上清宮前行不遠即達索道上站。

四川景區導游詞篇八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并于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青城山屬于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左右,素有“洞天福地”、“人間仙境”之稱,山內古木參天,群峰環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后山自然景物原始而華美,如世桃園,綺麗而又神秘。

青城山旅游最佳時間:一年四季皆適宜旅游,7、8月更是避暑勝地。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精品 | 深夜a |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 曰批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射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 美女私密福利第一导航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人人公开免费超级碰碰碰视频 | 欧美成在线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 | 免费看国产一级片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馆 | 日韩伦理片免费在线观看 | 97狠狠| 欧美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 六月丁香啪啪六月激情 | 免费看黄色毛片 | 2018天天夜夜 | 天天射日 | 青青草论坛 | 黄色大片免费看 | 色网站在线播放 | 人人欧美| aaa级大片| 手机在线毛片免费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免费看黄网站在线看 | 天天干天天爽 | 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 日韩成人黄色片 |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 北条麻妃初尝试黑人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 无遮挡一级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