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倡議書篇一
為了給孩子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提供優質的家庭教育,實現每個孩子的成長、成才、成功。特向各位家長提出如下倡議:
一、努力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蹲下身子與孩子交流、填平代溝與孩子交心。孩子每周回家,家長一定要與孩子平等地交流一次,包括學習、生活、困惑、苦惱、煩惱、見聞等;孩子在家的時間,應盡量多陪孩子,最好與孩子一起度周末。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盡量采用關愛(達到暖其心)+民主(達到交其心)+權威(達到正其行)的方法。
二、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給孩子明確而恰當的目標定位。家長應通過《學習效率手冊》與孩子一起制定他的職業規劃、人生規劃和每期學業規劃,使其每日、每周、每月都有目標、有方向、有追求;每日、每周、每月有反思;但又不能期望過高、過急,只要孩子盡了責、努了力、有進步,就應滿足,尤其不能片面地要求分數而忽視品德、精神、身體的成長。
三、幫助孩子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家長應有計劃地與孩子討論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諸如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態度、對生死的態度、對社會消極因素的態度、對成績和考試的態度,并善于抓住一些典型的人和事,通過示范和榜樣引領、引導孩子追求進步、追求發展、追求一流,讓理想、信仰、追求伴隨孩子人生的每一天。
四、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和方法,培養孩子優秀的學習品質。家長要隨時給孩子灌輸學習是享受的理念,包括聽課是享受、做題是享受、考試是享受、學習成功是享受、暫時失敗也是享受(失敗是成功之母);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一分辛苦一分才,拼搏是成功者永遠的專利、勤奮永遠是成才的鑰匙,一流人才都是通過拼搏獲得成功的,從而樹立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拼搏意識;家長要讓孩子用科學的方法學習、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尋找最佳的學習方法、保持強烈的學習好奇心,培養孩子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五、讓孩子保持陽光心態。一是要快樂。告訴孩子成功需要一顆快樂的心態支撐,因為快樂才會有學習效率。二是要自信,引導孩子放大自己的優點,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和潛力,從而每天都是信心滿滿的、干勁足足的。三是要大氣。氣度決定高度,有胸懷有氣度的人才有成功的本錢,要學會寬恕、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要教育孩子把悲觀和怨恨拋在身后,否則你將永遠在自己設置的囚室里,不能有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四是培育孩子的大境界,有大胸懷、大追求。視野要寬、視線要長、視點要高。五是要堅持打造一顆堅強的心。要讓孩子認識到挫折和困難是他們一生的必修課,引導孩子笑對一切困難挫折,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始終保持樂觀陽光的心態。
六、讓孩子學會處理人際關系。一個人成功,15%靠他的專業技術,85%靠他的做人和處世能力。要引導孩子學會與同學友好相處,與同學建立合作互助、共享雙贏的同學關系,用平和的方式解決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對孩子產生的對異性的好感、愛慕、暗戀和早戀行為要注意觀察,及時引導、科學處理。要引導孩子學會與老師相處,尊師學本領,創造新生活,善于向老師請教和交流溝通。要引導孩子學會與家人友好相處,學會換位思考和感恩,讓孩子體會到母愛的寬容和熱烈,感受到父愛的深邃與厚重。
七、對孩子進行財商(認識金錢、駕馭金錢和創造財富的能力)訓練,教育孩子學會處理與金錢的關系。家長應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培養孩子不濫用父母的錢,勤儉節約而不貪圖享樂與奢侈,在金錢面前保持誠實和自尊等理財品質。讓孩子學會花錢、學會存錢、學會賺錢,學會讓錢增值,學會珍惜勞動成果,學會奉獻愛心。錢是一把雙刃劍,家長一定要管好孩子的零花錢,切不可用錢去補償家長在其它方面對孩子的虧欠。
八、對孩子進行必須的勞動鍛煉,使他成為一個勤勞的人。勞動技能和勞動素質是一個人立業立身之本,西方人從小就注重對兒童生活技能和勞動觀念的培養。美國學生有一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其它一切都要靠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學生在課余時間都要去外邊參加勞動賺錢。中國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校無法也沒有條件實施有效的勞動教育,這個缺陷只有通過家庭學校和家庭教育來彌補。家長應要求孩子在家自己洗衣、打掃衛生,參與購物,社區服務和參加小義工,進行小制作、小實驗來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實踐動手能力。
九、引導孩子重視和參加體育藝術活動。體育具有強身體、調感情、煉意志、強精神的作用,是成才的基礎。藝術與科學是成才的雙翅,只有他們的聯姻才能培養出一流人才,為此,教育部出臺了"1+2工程",要求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生掌握兩門鍛煉身體的技能和一門藝術特長,家長應認真實施"1+2工程",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多參加文體活動,支持孩子體育鍛煉和發展孩子的藝術特長。家校配合共同完成"1+2工程"。
十、帶領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現在的孩子在學習之外的時間大多在網絡游戲和電視中渡過,不少都患有"大自然缺乏癥",這樣容易形成孤僻、封閉的性格,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家長應多帶孩子到戶外空曠的鄉間和旅游區去生活,去擁抱大自然,去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優化性格。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多元化的過程,社會生活、社會交往是學生成長的客觀基礎和重要手段,家長應引導孩子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參加必要的社會生活、社會調查、社區服務,參加有益的社會交往活動,在交往中形成處事合作、交往的能力。
倡議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家長倡議書篇二
尊敬的各位留守兒童家長:
無論您是正準備外出打工還是已經在外落地務工;無論您是夫妻雙方一方在外漂泊還是雙方都在外打拼;無論您的孩子尚年幼還是已漸懂事,我們都呼吁您留下,不要讓孩子再做留守兒童。
誠然,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躍上了新的平臺,農村人均收入穩步增長,生產生活環境逐步改善,留守兒童數量大幅下降,但是我市仍然有近2萬名留守兒童存在著身心健康和安全問題的困擾。
搬經初中八(3)班同學沙美琪的父母雙方常年在深圳打工,家中還有一年幼弟弟在市人民醫院兒科病房住院。20xx年3月1日傍晚,好學懂事的她補完課后一個人騎車回家途中被油罐車撞倒,致使全身多處骨折,持續高燒不退,引發腎臟、肺部等多臟器的感染,最終高位截癱。她在撞倒后還清醒的情況下,打電話給奶奶:“奶奶別著急,我還好…”
各位親愛的留守兒童父母家長,無論您是受生活所迫還是忽視撫養的責任,我們認為這都不可取,因為遠在他鄉的您一定掛念孩子,一定想著和家人團聚。
您作為法律賦予的孩子法定監護人,應當切實履行好父母應盡的義務。作為家長,各位要有責任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您的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各位要有危機意識,全球每年有83萬兒童死于非故意傷害,平均每天有20xx多名孩子死于車禍、溺水、燒傷、摔死、毒死這五大問題,中國每年有5萬多人,平均每天xx0民,其中家庭發生率是44.5%,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兒童占比最高。各位要有長遠眼光,要分清打工收入與孩子傷害之間的輕重,分清務工所得與教子成才之間的利弊,分清在外謀生與返鄉就業之間的權衡,目前,我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足以讓您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返鄉就業才是您長遠的打算。
孩子的童年是短暫的,快樂的童年將伴隨他們一生。不要認為他們懂事,他們就不想你們,那是他們在佯裝堅強;不要以為他們學習好就可以放心地離開,孩子畢竟是未成年人,安全問題需要您來監管;不要想為他們留下盡量多的財富,教給他們做人的方法和處理問題的辦法,這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財富。
“當墻角的牽牛花攀上籬笆,當門前的石榴樹開出鮮花,當大雁一群群向南方飛去,當漫天的瑞雪飄飄灑灑,爸爸媽媽呀,又是一年的春秋冬夏。墻壁上寫滿了您叮嚀的話,枕頭下留下我新換的牙,什么時候,您才會回家…”
“我不要零花的錢票,我不要漂亮的衣裳,我不要您一次次回家的許諾,我不要一次次在希望中失望,爸爸媽媽,回來吧!”(摘自某留守兒童日記)
愿每位盼望爸爸媽媽回鄉的孩子們夢想成真。
xx市婦聯
20xx年3月24日
家長倡議書篇三
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為進一步增強我校學生和各位家長的文明交通意識和安全法規意識,增強參與文明交通的自覺性,緩減城區交通壓力,消除學生出行安全隱患,營造未成年人成長的良好環境,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出貢獻,我校特向全體家長、各位同學發出“綠色交通·智慧出行”如下倡議:
一、倡導綠色出行、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的健康理念。
請選擇步行、公共自行車、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積極參加“綠色交通·智慧出行”四個一活動,即:學生影響一位身邊人文明出行活動、家長參加一次維護學校門前上放學交通秩序義務活動、學校開展一次文明交通主題活動、市民每周少開一次車活動,爭當文明交通表率。
二、家長以身作則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養成文明交通習慣,接送子女上、放學時盡量少開車、多走路、不添堵,給孩子正面影響。
三、接送學生時,自覺服從保安人員指揮,家長電瓶車、自行車請有秩序地停放道路北邊,私家車也不得在學校門前停車或上下車。
四、學生主動參加學校和社會開展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法規意識,確保自身安全。
同時在學校指導下,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主動提醒身邊人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小手拉大手”, 共同維護交通秩序。
擁有安全、暢通、和諧、有序的交通環境是大家的共同心愿,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努力營造“綠色交通·智慧出行”新風尚。
xxx小學
20xx年9月
家長倡議書篇四
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為進一步增強我校學生和各位家長的文明交通意識和安全法規意識,增強參與文明交通的自覺性,緩減城區交通壓力,消除學生出行安全隱患,營造未成年人成長的良好環境,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出貢獻,我校特向全體家長、各位同學發出“綠色交通·智慧出行”如下倡議:
一、倡導綠色出行、節能環保、低碳生活的健康理念。
請選擇步行、公共自行車、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積極參加“綠色交通·智慧出行”四個一活動,即:學生影響一位身邊人文明出行活動、家長參加一次維護學校門前上放學交通秩序義務活動、學校開展一次文明交通主題活動、市民每周少開一次車活動,爭當文明交通表率。
二、家長以身作則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養成文明交通習慣,接送子女上、放學時盡量少開車、多走路、不添堵,給孩子正面影響。
三、接送學生時,自覺服從保安人員指揮,家長電瓶車、自行車請有秩序地停放道路北邊,私家車也不得在學校門前停車或上下車。
四、學生主動參加學校和社會開展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法規意識,確保自身安全。
同時在學校指導下,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主動提醒身邊人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小手拉大手”,共同維護交通秩序。
擁有安全、暢通、和諧、有序的交通環境是大家的共同心愿,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努力營造“綠色交通·智慧出行”新風尚。
20xx年9月
家長倡議書篇五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現代社會,不論做什么工作,都需要知識,需要技能,需要文憑,高中階段的學習是我們每個子女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努力學習,學有所成,不僅會改變每個小孩的前途命運,而且也會改變家族的前途命運,影響到家族未來幾代人的興旺發達。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刻苦學習,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一技之長,將來有所成就,在社會上能夠獨立生存。
我們家長委員會認為,支持教育就是支持祖國的末來;對教育的投入,就是對民族希望的投入;加大對學生的培養力度,就是創造末來的社會生產力,就是父母為子女創造未來美好前途的正事、大事。
辦好教育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政府需要投入財力,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家長需要投入關心、支持、理解和財力;學生需投入時間、精力;教師需投入時間、創新的勞動,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教他們學習的方法,給他們理解、鼓勵、支持、信心和戰勝各種困難的勇氣,我們希望云中畢業的學生,不僅學習好,而且思想品德好。
為了配合學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高二級組家長委員會向各位家長發出“做合格家長”的倡議,具體要求如下:
1.無論任何時候都對孩子滿懷希望;當孩子遇到失敗的時候,不潑冷水。
2.如果自己有了錯誤,能向孩子承認;當孩子問“為什么”時,知之為知之,不知就承認,然后再去解決。
3.不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批評孩子時,允許他辯解、反駁;當別人指出孩子的缺點時,不護短。
4.知道孩子喜歡什么;經常和孩子在一起談話,互相溝通;經常和孩子討論各種問題。
5.不對孩子說:“就你笨,什么都不會做。”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鍛練他將來獨立生活的能力。
6.不命令孩子,給他選擇的機會;不打罵孩子;不和孩子算舊帳。
7.經常鼓勵孩子;經常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有話對自己說的時候,不管多忙也要耐心聽。
8.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未來自己掌握。只要許諾的事,說到做到;但高中階段不對孩子許諾替他找到好工作。
9.父母、家人不在孩子面前爭吵;不在孩子面前評論老師;家中的事征求孩子的意見。
10.與學校、教師保持經常聯系,共同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
家長倡議書篇六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綠色是我們的心愿,低碳生活、綠色出行,減少碳排放是節能、環保、綠色、生態、健康的一種生活方式,是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享受美好人生的一種愿望。為此,我們發出以下倡議:
低碳生活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我們倡議全校家長及學生宣傳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倡導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宣傳低碳知識,提高低碳意識,樹立低碳理念,倡導低碳生活;向身邊人宣傳開展“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意義和方式,開展宣傳及相關活動;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此行動中來。
作為東坡小學大家庭中的一員,積極參與“低碳生活,綠色出行”活動,在工作、生活中應做到:
1、居住在城區范圍內的家長及學生,多選擇步行或騎行的方式上下班,出行時根據自身素質盡量少開車。
2、積極響應“綠色出行”。(1公里內走路,2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坐公交車。)
倡議全體家長及學生樹立“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自覺遵循“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倡議內容,盡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廣大教師及學生應自覺養成隨手關燈,做到人走燈熄的習慣。同時,減少各種電器待機時間,杜絕浪費現象,做到人走斷電,防止長明燈和不關空調、飲水機等電器開關現象發生。
繁忙的道路,城市的未來,也許將從這一刻開始,更加通暢,更加光明!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守法文明交通,低碳環保綠色出行。
家長倡議書篇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作為孩子的家長要做文明的家長,下面是關于文明家長的
倡議書
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文明、和諧的康復環境是幼兒健康成長的搖籃,為了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需要家長積極配合,用文明得體的言行為幼兒做出文明示范,現特向家長朋友們提出以下倡議:
1、言談舉止文明,服裝儀表得體。在中心內不大聲喧嘩、漫罵孩子、打孩子,不說臟話,講究舉止文明,遵守公民行為規范,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努力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特別是在上課時家長不要在休息處大聲講話,以免影響教學。)
2、家長間互相尊重,不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引導自己的孩子與同伴建立友好的伙伴關系,正確處理孩子間的矛盾。
3、愛護中心各種設施,保護環境衛生,不亂丟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不讓小孩隨地大小便,不在中心內吸煙,不向教職工敬煙。
4、為了保證孩子的飲食營養,請家長不給孩子亂買零食,早餐盡量吃了再來,因特殊原因在中心吃的也要請保持好中心的環境衛生,不將飲料、食品帶入中心特別是游戲活動區域,不隨地亂扔小食品包裝雜物等垃圾,尊重中心保潔員的勞動成果,小孩丟棄食物及包裝袋要及時進行清理,同時請家長教育孩子不在墻壁上亂寫亂畫。
5、注意保證孩子的安全。按時接送孩子出入中心并陪伴左右,使用游樂設施時注意安全保護,隨時防止孩子因攀爬游樂設施、窗戶等出現意外;還要注意中心外的交通安全,做到孩子不離開家長的視線。
6、對教職員或中心工作有意見,請及時向中心領導或部門負責人反映,不在公共場合宣泄,不和教職工吵鬧,以免造成不良影響,也不便于更好地解決問題。
7、與教師保持正常關系,不得宴請教師或為教師贈送錢物,協助中心樹立良好風氣。與科室溝通,提出合理化的意見或建議。
8、請大家抽時間學習有關文明創建知識,支持配合中心的文明創建工作,一起創造文明、和諧的康復育人環境。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文明科室呼喚文明家長,文明家長造就文明科室。我們相信您的一份熱情,您的一份努力,都會為我們的中心的發展增光添彩。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中心創建省直文明標兵單位、為殘疾兒童康復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家長倡議書篇八
尊敬的家長:
21世紀是互聯網的世紀,青少年學習使用互聯網是大勢所趨,也是一種必備的素質和技能。但是隨之暴露出來的青少年學生沉溺瀏覽黃色網頁站點、網絡游戲成癮等問題十分觸目驚心,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成才。
我校歷來十分關注青少年學生的健康上網問題,準備從今年在全校開展綠色上網宣傳巡回活動,充分利用教師、專家、文字、圖片、評選綠色上網之星等各種形式和手段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上網意識和習慣,然而,家庭也是保護青少年學生健康上網的重要陣地,家長對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的上網意識和習慣起著不可替代的影響作用,為保證此次活動的效果,我們真誠的希望各位家長與我們一起共同參與到此次活動中來,并發出如下倡議:
二、 通過教育綠色上網宣傳卡,深入了解綠色上網帶給青少年學習上的幫助。
五、 安裝綠色上網軟件,以便您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也能保證孩子健康上網,不受網絡信息的毒害。
我們共有一個關心與愛護的對象,那就是您的孩子、我們的學生。我們與您均有一個相同的心愿,那就是讓您的孩子、我們的學生健康的使用互聯網、使用綠色的互聯網!為了這一共同的目標,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