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xx班的xxx,我演講的題目是《誠實守信要從現在開始》。
“誠”字的寫法是一個“言”字旁一個成功的“成”,也就是讓我們的語言成為現實的意思。大家聽過曾子殺豬的故事嗎?曾子是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就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后,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闭f著,就把豬殺了。這個故事就是對“誠”字的最好解釋。
同學們,誠信能讓一個人變得美麗,我們要做新時代的“四好少年”,我們背負著祖國明天的希望,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一言一行開始,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讓誠實守信成為伴隨我們一生的好習慣!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選手:
大家好!
春意萌動、百花爭艷,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隨著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資源消耗隨之增加,資源緊缺已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節能是硬道理,是一項基本國策。
還記得建國初期,毛主席用一句,“浪費是極大的犯罪”,以此教育了幾代中國人艱苦創業、勤儉節約,創造了中國一個又一個的經濟騰飛。勤儉節約的精神深深植入了人們心中。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會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痹谏钪?,我們會以感恩的心態對自己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當思物力維艱。”然而,食堂里大碗大碗的剩飯,我們卻熟視無睹;水龍頭里滴答滴答的漏水,我們也見慣不怪;敞亮的房間里燈火通明,我們卻渾然不覺……鋪張浪費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這是多么可怕的現象啊!
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呢?只因我們覺得自己花錢買的飯,吃不完倒掉理所當然;公司里的水和電不是自家的,就無須擔心水費、電價的高漲。在人們心中,僅僅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才懂得節約、才會節約;節約在公司里只不過是空喊的口號,不能落到實處。在這里,我呼吁大家,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現在,我們正面臨著一項嚴峻的考驗;供電量指標節節攀升的同時,煤炭價格也隨之上漲。依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看,水價勢必也要增長。而一個企業離不開水、電、煤等生產成本。節能是每個企業不可忽視的問題。勤儉節約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命題重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
俗話說,“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節約不僅是企業管理層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企業每個員工應該思考的問題。
有人會問:“我能做些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然而,這又是不簡單的,這需要耐心和恒心。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說過:“不簡單,就是把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蔽覀円粋€簡單的關燈動作解決了長期以來的長明燈問題;一個簡單的想法彌補了管理層中長期存在的管理漏洞,在簡單中創造出不簡單的效益。不能因為事小而不為,更要因為小事而無所不為,請大家記住,“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滴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也請大家不要忘了,“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
讓我們回顧一下身邊的事吧!在你們洗碗洗盤、洗臉刷牙、洗發洗澡時,你可曾想過要節約每一滴水?在你使用電燈、電腦、電爐、取暖器時,可曾想過要節約每一度電?當你使用工具、領取勞保、甚至是使用一張小小的紙張時,你可曾想過要節約了嗎?浪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要節約就得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克煤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持之以恒,集少成多,為企業的節能工作獻上自己的一分力量,為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為企業的壯大鋪墊出一條節約的康莊大道。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儉節約歷來被當作是修身之要、持家之寶、興業之基、治國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用以修身。朱子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做為家訓。以“力行節儉,勤儉建國”為治國經驗??梢?,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著重要作用。中華民族也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生生不息,興旺發達。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的,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鋪張浪費,則社會衰敗。正如李商隱所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p>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部分同學節儉意識也有所降低,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寫過幾行字就扔掉的紙片,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里人去燈不熄,食堂里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校外小店用起錢來大手大腳,吃穿上面過度追求。還有的同學每逢節假日、生日或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凡能找到一個“理由”,也總會大肆揮霍一番,花費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殊不知,如果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做作為支撐,那么我們就難以自立自強。
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勤儉節約是大事,也是小事。中國不管有多少耕地、多少水、多少資源,拿13億一除,一個人還剩多少?所以,人人節約一點,集腋成裘,積沙成塔。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畔清澈的湖澤。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
做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夷陵人,我們都應從思想上崇尚簡樸,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擔起一份責任,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推動社會前進一大步。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四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我國物質資源相對不多的前提下,發揚節儉精神顯得更是尤為重要。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于是許多人在現有基礎之上似乎已經滿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運動,他們認為中國地大物博,面對著“博大”的資源可以大肆地浪費。
然而,人人都說“貧不學儉,富不學奢”。當人們貧窮的時候,不用學儉省,自己就會儉省。但有“富不學奢”的嗎?我倒是覺得并不多。俗語應是“富不學儉”吧!一般人都似乎是窮時節儉,富時奢侈。但也有人窮也儉,富也儉。據我所知,李光劍就是其中一個。只求吃得飽,穿得暖。他一生儉省的那些錢,救濟了多少苦難人民!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就是有著這樣的意念,才有這樣的成就。直到他去世前,還讓子孫繼續為貧困人民捐獻。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呀!
一個國家不知道節儉,是繁榮不起來的;一個不知道節儉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皟€,德之共也;侈,惡大之也?!钡拇_,節儉就是一種品德,而奢侈便是一種罪惡。讓我們看看歷史就知道了,夏桀、商紂、周幽王等這些暴君,他們的奢侈腐化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行動吧,那些曾經浪費的人們!貧窮方悔節儉遲。當你回望時,你會發現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積小利,成巨富。一角錢,積少成多,你年老時,那將成一座大山;一角錢,慢慢流失,長年累月后,你會發現,那以成了一條小溪了。
同學們都是有理想的人,因此,我們要學會從小磨練自己的意志,學會勤儉節約,學會在艱難困苦中提升生活的能力。勤儉節約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只有這樣,將來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當今社會,鋪張浪費的現象逐漸增多,不但是危害了自己,更危害了別人。鋪張浪費只會使地球上的資源減少而不會有任何好處。所以,我們就應該從我做起,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節約每一滴水,沒一度電,每一張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不要以為地球上的資源都是會再生的,其實,有些東西用完了就會像時間流走了一樣,不會返回來的。
你是否想過,如果地球缺了水,我們該怎么為,如果地球發生了大災難,我們又該怎樣生存下去,行動比語言更具有說服力,我們應該一起行動起來,為我們營造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
其實在生活中,許多事情是我們可以做的:用完的作業本,背面還可以當做草稿紙;淘米的水可以澆花,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擺抹布;喝完的飲料瓶也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有些不同顏料的瓶子可以套在燈管上當彩紙,既美觀大方又節約資源。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的原則。同學們,趁著我們還處于蓬勃旺盛的時期,為了地球能有更多的資源,讓我們手拉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杜絕鋪張浪費,一起厲行節約吧!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六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永恒的話題。
在座的各位一定從小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于中華民族的進步史中。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要說的是鼓勵消費,更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別忘了“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也反復證明了這個道理: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啊,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梢钥吹饺珖陨隙露荚跒榻ㄔO節約型社會而努力。就拿正在召開的xx會議來說,本著節儉和環保的原則,將會期縮短到了8天半。政協委員的食宿都安排都力求節約。集中住宿,減少車輛往來接送造成的浪費;委員們下榻的房間內,也沒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為了節約紙張,盡量減少紙質文件的傳送和打印,而將提案用電子文檔傳到委員們的電腦上。
有人問:“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對,就是這么簡單!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掃衛生的時候,是不是在意的節約了一滴水?在我們使用電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的時候,是不是刻意的節約了一度電?在我們復印打印文件的時候是不是把紙張兩面使用,節省了一張紙?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開始。日子久了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我還想特別提到的是節約用水,因為再過幾天(3.22)就是“世界水日”。水,作為生命之液哺育著人類和天地間萬千生物。在因為人口增長、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變暖時,地球的生命之源已經向人類亮出黃牌。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大家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目前我國農村還有3000多萬人飲水困難,全國有110多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人為的浪費和沒有合理利用水源以及嚴重的污染等問題,使水資源更加缺乏。
節水,是國情所迫。一場大旱,舉國關注,因為抗旱關乎13億人的“吃飯”問題。不僅立足當下抗旱,還需著眼節水才是長遠之計。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千方百計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增加抗旱水源。可還是有一些農民家庭已經注定糧食要顆粒無收了。合理利用水資源,開源節流已經是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還有,在我國西北的嚴重缺水地區,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擔手提,甚至趕著牲口走幾十里山路駝運。洗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輩子只洗一次澡。幸好從2000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母親水窖”行動,修建水窖10萬多眼,幫助120多萬老百姓的擺脫了生存困難。面對這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節約用水。
今后在當你眼睜睜的看著水龍頭滴答滴答沒有擰緊時,你是不是能伸把手把它擰緊?在你下班離開辦公室時,會不會檢查一下關沒關電腦、打印機?不過現在已經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許多人養成了兩面使用打印紙的習慣;大家都很樂意使用節能燈具;以前辦公室用紙發的通知、文件,現在也改成了電子文檔,推進了無紙化辦公。
最后我要說: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儉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作出貢獻!希望我的演講能引起大家自發的自覺的節約意識。謝謝大家。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七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六年級__班的一名同學,我叫__。我今天要給同學們帶來的演講是《讓我們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希望同學們在聽完我的演講后,都能夠在以后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
同學們,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去學習它,去肩負起傳播它的重任。
同學們,你們能想象,多少先輩們為了我們這一代幸福的生活時光付出了多少代價嗎?他們在抗日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在雨雪的天氣里,被凍得手腳開裂,沒有衣服穿,也要堅持為我們爭取到抗日戰爭的勝利。在紅軍長征的時候,那些戰士們,沒有食物吃,就是靠吃山上的樹根活命,為了活命,為了堅持走下去,他們只能把騎行用的馬,殺了生吃,我想這是需要多大的毅力,需要多大的勇氣。在他們那個年代里,哪有像我們現在這么好的條件,他們一件衣服要穿好幾年,穿到破了洞,還要拿著縫,縫了又補。吃得飯菜每天也都是紅薯一鍋煮,哪還有我們每天的大魚大肉吃。
我們現在每天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父母給了零花錢還嫌少,看到路邊的玩具好吃的就要買,衣服稍微舊了一點就要求買新的,飯菜做的稍微不和胃口就不吃。這個樣子我們想一想,又怎么對的起那些先輩們用鮮血,用生命為我創造下來現在這么美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怎么對的起我們的父母,他們那么辛辛苦苦的在外面掙錢,供我們在學校里讀書。而我們卻在學校里為了跟同學們攀比,今天看到有一個同學穿名牌鞋,明天我也要去買一雙,今天我看見有同學用了最新的平板電腦,我明天也要去買一個。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名牌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無非就只是為了滿足我們一時的虛榮心,而只有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我們才會受益終身。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提倡同學們,在吃飯的時候我們要做到吃多少乘多少,碗里不剩飯,鍋里不剩菜,不亂挑食,不嫌東嫌西;在父母給零花錢的時候,不立馬就花掉,而是攢起來;在看到別的同學穿名牌衣服的時候,我們不能去攀比,而是要把我們的衣服穿舊了再去買等等,我希望在生活的小事中,同學們都能做到勤儉節約,都能養成一個勤儉節約的習慣。所以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吧。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八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古人云:居安思危,戒奢從簡,可見古人就有推崇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勤儉這個傳統的美德卻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中正日漸淡化,甚至遺忘。取而代之的則是擺闊奢侈、鋪張浪費,過去日子的觀念已經淡化,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卻有所抬頭。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我們過去所說的那種“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觀念便慢慢退去。人們在過上優異生活的同時,或多或少將曾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優良品德漸漸忘卻,就在發達國家的家庭為怎樣節能而不懈努力時,我們的小康家庭卻并不在意生活中浪費那一點一滴的資源,特別是對公家的財產,更是浪費的厲害。那么,我們現階段的這些浪費現象就值得深思了。
現在,我國的水,電等資源是非常緊張的,所以國家也提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建設節約型社會是要靠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在日常生活中:節約每一滴水,我們做到了嗎?我們能否讓辛苦了一天的水龍頭夜晚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節約每一度電,我們又做的怎樣?不用的時候隨手關電器,使用空調時,在不同的季節打高或打低一度都能夠節約用電;節約每一張紙,使每一頁紙都能夠正反兩面充分得到利用;節約每一粒米,我們是背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長大的,其中的道理必然很清楚,但關鍵是看我們能否做到。
且不說所有人都能夠做到這些小事,但從現在開始做你我都能夠做到這些小事,節約的將是我們的資源,得到的將遠遠不止我們節約的。而在我們班,就有許多勤儉節約的好榜樣,如:樊靜萱、馬曉倩、冷心如、王瑞琪、劉君蔚、張浩文、張藝懷等。
讓我們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營造“人人講節約、事事講節約”良好氛圍,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滴油、每一分電話費做起,自覺爭做勤儉節約的模范。
我們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應該像提倡奧運精神一樣,“重在參與”,如果光說不做,那么一切將沒有任何意義。
總之,我們要將“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銘記在心,時刻提醒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都做到節儉,不浪費。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九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艱 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 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著的電燈、水龍頭嘩嘩的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注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里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么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并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小學生勤儉節約演講稿篇十
節約是個千古話題,我們把勤儉節約供奉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于節約我們不乏精論圣典:歷盡古今多少事,成由勤儉敗由奢。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傳家寶。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恢煸敖o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這些富豪,政治家都這樣重視節約可見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在校園,社會,家庭樹立”浪費也是腐敗“的節約意識,克服領導干部們”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作為一個小學生,我認為更應該勤儉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