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一
放假了,仲老師給我們留的'數學作業是寫一篇數學日記。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什么是數學日記?于是,我問媽媽,媽媽說:“我們一起找找。”
早上我起了床,只見媽媽給我一些菜票,她還拿著兩個碗,我們準備去爸爸單位的食堂里面去買早飯,媽媽對我說:“我買飯,你算帳,怎么樣?”我說:“好!”
到了食堂,媽媽買了兩個饅頭,每一個五角,加上一些稀飯和小菜,總共是兩元。算帳的時候,我給了賣飯的叔叔四張菜票,他笑著說“一張就夠了。”還找了我三元,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我把五元當成了五角,我感覺到我被別人笑了,我的臉紅了。
我知道數學學不好,就會在生活中被人笑,自己會吃虧,啊!數學原來對我們這么有用。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二
今天,數學作業有一道題是要稱一雙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媽媽要“秤”。媽媽說她沒有“秤”。怎么辦呢?不過,俗語說:“世上無難事”。我想,一定有辦法的。于是,我開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餅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折盒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臺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后在家里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激動人心的稱鞋子活動開始了。我將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后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剛好86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完成數學作業了。媽媽知道后對我贊不絕口。
還開玩笑地對我說:“古代有聰明的曹沖稱象,現代就有聰明的晗晗稱鞋呢!”說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來了。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三
我們家的書房是長方形的,它的'長有7米,寬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著。
一進門,正對著的是一張大的紫紅色的書桌,它也是長方形的,大約長有2.5米,寬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書桌,旁邊還有一張小一點的長方形的書桌,大約長2米,寬1米,我媽媽經常在這看書。
最后,我發現我在我們家的書房中竟然沒有看到一個正方形,真奇怪!
這就是我家的書房,歡迎小朋友來我家玩。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四
數字游戲是一種非常好玩的游戲。最常見的有九宮格。
今天爸爸就讓我玩了一組九宮格游戲,他給了我幾個數字,是從1到9的9個數字中抽取的,放在一個九宮格里,橫縱相加和斜著兩條線上的數字相加都是同樣的得數,然后讓我思考解題思路。我想了半天,想不出來,于是爸爸給我提示,橫著的一行和斜著的一行相等,就是最巧妙的解題方法,果然,我找到空格最少的兩行,把第一個數字解出來了,接著我又算出平均值,把剩下的數字填上。填完后的答案是這樣的,第一行2,9,4,第二行7,5,3,第三行6,1,8。
于是我們又玩了一組二位數的九宮格,這次的平均值是45,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我解出了一部分,最后在爸爸的'幫助下,把所有數字算出來了。
感覺數學真是一門奇妙的學科,10個基本的阿拉伯數字,通過加減乘除,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幻莫測地存在于各個方方面面。我們玩數字游戲玩得不亦樂乎,后來爸爸還讓我做了幾道趣味數學題,我有的能做對,有的不能做對。
所以說數字游戲嘛,就是學習數學的起步階梯,它讓你做一些好玩的游戲,然后又必須用到10進制的運算,這樣不知不覺地,你學會了計算。在大腦的跑路中,我深感數學的樂趣。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五
今天,風和日麗,爸爸帶我去釣魚。爸爸的魚竿長,有6米,也就是600厘米。我的魚竿短一些,只有4米,也就是400厘米。爸爸釣的魚又大又多,大的.有35厘米長。而我只釣了幾條10厘米左右的小魚。雖然我沒有爸爸釣的魚大,但是今天我卻很開心!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六
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員找給爺爺6元。
找好錢后,我用小數加、減法核算了一下。爺爺還可以這樣付:
1.先給營業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爺爺有零錢,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知道了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小學四年級學生數學日記5
我的數學測驗常常得100分,其他同學問我有沒有什么竅門,我告訴他們,我有一個“改錯本”,它幫了我的大忙。
過去,作業本或測驗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我只看老師打的等級或分數,從來不考慮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么改正?結果每次測驗,不是這兒錯點兒,就是那兒錯點兒,總是得不到滿分。有一次,我的數學老師對我說:“我們學習知識要真正學懂知識,不能只看等級和分數,題目做錯了,應該認真分析錯誤原因,建議你們每人都準備一個改錯本,把錯題的類型抄下來,找出錯誤的原因,并且認真訂正。”從此以后,我就準備了一個小本子,只有掌心那么大,在小本子上面端端正正地寫上三個字“改錯本”。
每當作業本和試卷發下來時,我總是認真分析,并把錯題抄在“改錯本”上,仔細分析錯誤原因,在錯的`地方用紅筆標上記號,并認真訂正。例如,我在學習解方程這部分內容時,我的“改錯本”上是這樣記錄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七
老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老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老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老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八
今天,我從書上看到一道很有意思的'題目,現在介紹給小朋友。
根據(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與(3)小趙與律師是朋友,可以推斷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所以小趙是醫生,再根據(2)小張與教師不同歲與小趙就是醫生可以看出小張是律師,所以剩下的小丁是個教師。
這道題目很簡單,我運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據條件(1)與(3)就可以看出,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以次類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們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決一切難題,想不到從數學中也能得到樂趣。
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篇九
今天,我統計了《自由自在游泰國》這本書的頁數和字數。
我覺得這本書的字數很不好統計,因為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有至少一張圖片,而且有些還是整頁都是圖片呢。我大致翻了一下全本書,估計平均一頁有500字。
我隨便數了10頁,然后按照10頁的厚度估計出50頁的厚度,再估計全本書約有3個多50頁的厚度,應該是150頁多一些,就算是多20頁吧,那么,這本書的總共頁數應該是50×3+20=170頁,總共字數大約是170×500=85000個字。
頁數和字數我都估算出來了。我翻到最后一頁,果然,這本書是160頁,我算的還是比較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