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十八屆三中全會與大學生中國夢篇一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習近平定義“中國夢”--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而且滿懷信心地表示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黨內著名理論家、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這是實現21世紀頭50年“中國夢”和后百年“中國夢”的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 2012年11月2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率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參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了有關“中國夢”的論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引起了廣泛共鳴和熱烈討論。2013年3月18日,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了近25分鐘的重要講話,9次提到“中國夢”,44次提到“人民”,共獲得了10余次熱烈掌聲,有關“中國夢”的論述更一度被掌聲打斷。
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深刻闡釋,無疑道出了當代中國最耀眼的時代主題。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中國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講話中,習近平主席用三個“必須”勾畫了實現“中國夢”的具體路徑:“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作為未來的支柱,
中國大學生是與此密不可分的。 “中國夢”旨在讓當代大學生逐漸認識“中國夢”的具體內涵,呼吁大學生要有敢于擔當大任的勇氣,敢于實現夢想的決心。
中國夢包含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復興中華民族偉大夢想,歷史任務艱巨是每一代中國人需要努力的使命。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義不容辭的擔起這份責任,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實現中國夢而貢獻青春,這是我們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 ,我們這一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與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上富有朝氣、富有創造性、富有生命力的群體。實現建黨建國“雙百”目標的宏偉藍圖,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當代大學生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起來,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艱苦奮斗,自覺磨練自己,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讓我們的青春在為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我們可以自信地說,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人會實現他們的“中國夢”!
“中國夢”吹拂億萬國人的心,一如“春天的故事”在人心間生根發芽。“中國夢”不是宏大口號,而是蟄伏在每個中國人心頭的期許、希冀;它是每一個中國人生活在美麗中國,實現安居樂業,追求事業成功;它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心情舒暢,工作和生活在自由民主、公平正義、平等有序的和諧社會中;它是通過各族人民同舟共濟、艱苦奮斗,憑著根植于“中國夢”的中國精神,在不遠的未來把中國建設成一個人民富裕、國家強盛、社會安定、生態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換言之,“中國夢”既是對百年來中華民族為之奮斗追尋的概括,也是當下中國人對自己未來的渴望;既是對中國人共同命運的深情凝煉,也是對普通個體人生價值的表達和升華。
經過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綜合國力顯著提升。改革開放使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夢想實現不易,復興之路艱辛。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艱難求索史,也是一部不懈奮斗史。從封建專制到人民民主,從一盤散沙到團結和諧,從封閉愚昧到文明開放,從備受欺凌到獨立自主,中華民族雪恥圖強的探索從未停止,偉大復興的夢想從未泯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多少曲折與悲壯、多少豪邁與奮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胼手砥足、激流勇進,不斷從苦難走向輝煌,不可逆轉地結束了中國積貧積弱的悲慘歷史,不可阻擋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
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夢需要年輕一代去擔起更多的責任。我認為大學生是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的群體,應該積極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來實現中國夢而發奮圖強。為振興中華民族走向國強、民富、社會和諧的中國。做為90后的我們自豪的為祖國的富強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