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的利用、時間的安排以及風險的評估等,以確保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一
張老師
老師、家長、全體幼兒、福利院的老人。
20xx年9月17日
福利院
一、和幅利院陸院長商討活動。
1、向陸院長了解老人的`喜好,初步擬定活動方案。
2、把我設計的活動方案給陸院長看,并討論可行性,征求意見,進行修改。
3、和陸院長商討場地布置,院方準備(音箱、老人講話、)。
4、把標語和禮物拿到福利院,并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安排好場地,講好活動時間。
二、召開家長會。
三、排練節目。
1、選定節目內容:兒歌、時裝表演、樂器演奏、家長獨唱。
2、準備節目所需物:磁帶、vcd、音箱、樂器(笛子、琵琶、電子琴)、各式3、衣服、羽毛拍、墨鏡、帽子、背包。
3、改編兒歌《我們長大了》。
4、選定時裝表演的音樂。
5、商定家長的節目。
5、選定幼兒,排練節目。
四、禮物
1、家長和幼兒準備:各式點心、各式餅干、各式糖果、水果、日用品(肥皂、毛巾、牙膏等)、小藝術品,大約有九十份。
2、老師準備:幼兒制作紅花60朵、云片糕50包、香蕉若干斤。
五、交通工具(汽車)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二
1、喜歡交朋友,愿意和朋友分享。
2、能用適當的語言向客人介紹家人、家里的環境。
3、學會一些簡單的主客禮儀。
1、《歡迎你們來我家》ppt
2、提前和班上的小主人約定拜訪時間,請小主人直接在家里等客人來訪。
1、能用適當的語言向客人介紹家人、家里的環境。
2、學會一些簡單的主客禮儀。
一、師幼討論,引出主題。
——怎么樣才能當一個很棒的小主人和小客人呢?
二、觀看ppt,了解主客的禮儀
——請你說說當小主人和小客人該注意或該做的事。
——到朋友家拜訪時有些什么禮儀與注意事項?
三、師幼討論,教師總結。
——我們去小主人家可以做些什么?(如:玩玩具、參觀房間、看書看動畫片、主動幫忙等)
——小主人可以為小客人做些什么?(準備點心或玩具招待、介紹房間、帶小客人參觀家附近的公園等)
——去小主人家前要準備一些什么東西?(水壺、小點心或可帶上愿意和大家分享的玩具等)
——拜訪過后要如何感謝朋友?
四、師幼共同拜訪小主人家,回來后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
——今天去朋友家你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最喜歡干什么?
——下次去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1、若約定拜訪時間為早上,可以請小主人直接在家里等客人來訪。
2、出發前,可以請家長跟幼兒討論到朋友家玩要有什么樣合宜的舉止,拜訪過后要如何感謝朋友。拜訪時可以拍攝一些照片留作紀念。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三
20xx年x月28日
惠澤公園
1、活動對象:小班四個班級所有幼兒。
2、教師安排:幼兒排隊分兩組,每班兩名教師協調負責。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家長的過度溺愛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勞動的機會,為了培養孩子愛勞動的意識,體驗勞動的快樂,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選定了離幼兒園較近的公園為活動地點,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公園的美景及地面垃圾形成的對比,親自揀拾扔棄物。
1、通過親自揀拾扔棄物,體驗勞動的快樂。
2、萌發幼兒愛勞動的情感。
3、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4、提高幼兒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
每班安排兩名幼兒家長跟隊,協助本班教師。
教師:
主要負責人:
1、活動前做好動員工作,并將路線設計好。
2、準備物品:每人帶一個垃圾袋、相機、旗一面。
要求幼兒回家后向爸爸媽媽及家人宣傳不亂扔垃圾,保護環境。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四
郊游活動計劃書
由于小班幼兒已經積累了郊游活動的經驗,所以可以讓幼兒嘗試自己來選擇外出活動的地點、內容,選擇自己的玩伴,讓幼兒學著計劃、自己準備物品,在親身實踐中學習自主選擇、自我安排、自我管理,體驗做小主人的快樂。
制作計劃書的過程不但是幼兒交流個體經驗完成任務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因為計劃書是幾個朋友共同完成的,這里更多的是孩子們之間的協商、分工,是孩子合作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
1、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同伴共同制定郊游計劃,嘗試安排自己的活動。
2、在協商、討論、分工等過程中提高同伴間的相互合作能力。
1、幼兒已有出游經驗。
2、在成人的幫助下了解收集外出活動地點的信息。
一、討論外出目的地。
1、幼兒交流介紹各自收集到外出活動地點的信息。(人民廣嘗外灘、城隍廟)
2、幼兒投票選舉出自己想去的地方,得票最多的地點便成為班級推選的外出地點。(城隍廟)
二、幼兒自由結伴討論制訂“去城隍廟的計劃書”。
1、幼兒自由結伴商量
去城隍廟的目的。
“怎么去,帶什么?”
分工:“誰記錄,誰交流?”
2、幼兒制定計劃書
教師指導:啟發幼兒用多種符號記錄小組的討論結果。
3、分享交流。
三、實施計劃書。
活動效果:
由于幼兒前期收集的外出活動地點信息準備充分,所以在分享交流中發言踴躍,大家極力推薦了許多活動地點,如東方綠洲、東方明珠電視塔、外灘、城隍廟等等,最后城隍廟以最高票數成為了這次大家外出活動點。
幼兒以4—6名為一組商量他們這次郊游的目的,有的小組說:“我們去寫生。”有的小組說:“我們去買城隍廟的特產。”有的說:“我們看民間藝人做工藝品。”大家爭先恐后地講著自己的想法。小組的記錄員把大家的想法一一記錄了下來。只見要去寫生的小組在紙上畫了筆和紙,說要買特產的小組在紙上寫了“五元”的字樣,更多的小組畫了一包包的小零食,從中體現了幼兒多元的記錄方式。
孩子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設計,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箭頭來表示,有的把計劃書的各個不同內容設計成一幅幅畫面,好象一個完整的故事,在分享交流中大家學習了不同的記錄方法。
雖然幼兒計劃書有些稚拙,但這是孩子們自己努力完成的杰作,體現了孩子們自己的想法。幼兒以高漲的熱情在成人的幫助和支持下有計劃地一步步去實施,實現著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在一系列的制定、交流、實踐過程中,孩子們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學會了合理安排,條理性和計劃性明顯增強。大家驚喜地發現:會按序做事的孩子多了;帶著工具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多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情景多了。孩子們體驗到了與同伴相互交流、協作、溝通的快樂。
反思與建議:
1、外出活動計劃書可以從小班開始嘗試實施:
l小班幼兒就郊游所帶食品進行自主討論,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圍繞“帶什么食品合適”展開話題,展開具體形象的活動幫助孩子理解,提升經驗。
l中班可以從選擇便捷的交通工具入手,圍繞這方面每個幼兒獨立制作一份計劃書,隨后計劃書相似的幼兒一起實施。
2、幼兒自由結伴時關注幼兒的能力差異,教師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分工商量合作中學會妥協,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計劃書不能只停留在書面上,重要的是讓孩子按計劃書去實踐,清楚自己該做什么,先做什么,要做什么,減少盲從性,學會安排,有主見。
4、計劃書制訂后,成人要給予支持和幫助下,鼓勵幼兒按計劃實施。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員的職責,學會玩超市的游戲。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游戲,增進各游戲之間的聯系。
3、進一步培養幼兒按要求歸類擺放游戲材料的意識、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營業員標志、錢、柜臺及超市的各種貨物
活動過程:
1、簡單講述上次“超市”的游戲情況,提出游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在超市中,不能按類收拾游戲材料。
(2)個別幼兒不懂得禮貌待客。
(3)游戲情節較單調,與娃娃家的交往不夠。
2、讓幼兒按意愿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游戲,教師給予適當的調整。
3、幼兒分組游戲,教師重點指導超市。
引導幼兒在學會分清“超市”游戲中營業員、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職責基礎上,能與娃娃家進行簡單的游戲交往。
教師以經理的角色身份幫助幼兒發展相應的游戲情節。
活動結束:
提醒幼兒按各角色區收拾游戲材料,并要求能整齊擺放。
幼兒園超市教案方案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六
1、向家長說明本次活動的意義,請家長配合利用周末或晚飯后散步時間去逛超市,大致了解不同區域內5元以內的商品。
2、在家長的配合下為孩子準備5元錢和購物袋。
一、談話,明確本次活動目的要求。
1、結合幼兒原有經驗組織談話,明確本次活動目的要求:觀察并自主選擇商品,獨立購物。
2、明確過程中的幾個注意點:
(1)注意超市中購物的禮儀;
(2)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錢、物和購物小票。
二、逛超市,體驗自主購物過程,感受獨立購物的樂趣。
1、教師帶領幼兒全面逛一圈超市,幫助幼兒了解物品是分類、有序擺放的如:家電類、點心類、文具類、蔬菜類、水果類、水產類、日用品、肉食類等,每一類物品都是擺得整整齊齊的'。
2、引導幼兒了解超市里有導購員、收銀員、顧客等。
3、幼兒自主、文明選購自己想買的商品(提醒大家在相對固定的區域中選擇,選擇時盡量不將貨架上東西弄亂)
4、鼓勵幼兒有序文明付款,并能與收銀員簡單交流,結束后會整理好物品、零錢及購物小票。
三、交流、分享獨立自主購物的快樂。
1、說說超市物品分類與擺放的特點。
2、幼兒互相交流自己逛超市的一些感受,說說自己從選擇到購買的過程。
3、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七
活動背景:
在“好玩的玩具”主題活動中,我們帶孩子們去超市的玩具柜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這一活動不僅滿足了孩子們對玩具的向往,同時,在乘坐公交車、購物等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解決困難、如何與別人交往,也使他們獲得了許多社會生活經驗。在這里,教師對他們的行為沒有進行過分的干預,而只是給予了適當的點撥,但是幼兒通過自己主動的學習,獲得的知識經驗遠遠要比集體活動中所獲得的更多,更廣泛。
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利用數碼相機拍攝下了孩子們活動的過程。孩子們回到幼兒園后還是很興奮,不斷討論著去逛超市購買玩具的過程中的某一情節。于是,教師利用數碼照片制作成了電腦課件,然后和幼兒一起邊看課件邊回憶逛超市過程的樂趣。由于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所以,孩子們樂于表達和交流。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奮點始終聚焦在追隨著照片的放映用語言來描述照片所表述的情景,并不時地發出開心的笑聲。
活動目標:
1、追隨照片,回憶逛超市過程的樂趣。
2、借助“逛超市”過程的生活經驗,用簡短語句、有興趣地介紹自己逛超市的經歷。
3、豐富幼兒社會生活經驗,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愿意和同伴分享玩具。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乘公交車去逛超市,每個幼兒自己選購喜愛的玩具一件,價格在10元以內。
2、用數碼相機攝下活動情景:出發——乘公共汽車——下車——尋找超市——到達超市——各自選購商品——付款——回幼兒園。利用這些照片制作成電腦課件。
3、幼兒買回來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演示電腦課件,再現逛超市過程的樂趣。
邊演示電腦課件邊和幼兒一起回憶逛超市的過程:
出發——乘公共汽車——下車——尋找超市——到達超市——各自選購玩具——付款
1、這是誰?我們這么高興上哪了?
2、出發——我們在幼兒園排好隊,背好小包,準備出發
3、乘公共汽車——時代超市離我們那么遠,我們是怎么去的呀?我們排著隊伍來到了哪里?車站的名字叫——(顏港小學站)我們在車站上等呀等,呀,車子終于來了,這是幾路公共汽車?(113)上車了,我們先做了一件什么事?(投幣)因為我們今天不是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車,所以每人都投了一塊錢的硬幣。這是誰呀?(駕駛員叔叔)來,我們向叔叔問個好吧。乘上車子小朋友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兒講述坐車時需要注意的安全)
4、下車——坐著車兒真開心,小朋友臉上都笑開了花,方塔街到啦,我們準備下車了。
5、尋找超市——這是時代超市嗎?(幼:到啦到啦)在哪里呀?(馬路對面)怎么過馬路呀?(引導幼兒講述過馬路需要注意的事項)別急別急,過馬路,要小心,左邊看看,沒有車,右邊看看,沒有車,大家快快走過去。
6、在超市里購物——終于到時代超市啦,你在超市里看到了些什么?你最喜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選玩具的?老師提了一個什么要求?在選玩具時你碰到什么困難了嗎?你是怎么解決困難的?(主要引導幼兒回憶如何選擇既是自己喜歡,又不超過10元的玩具)
7、回憶下電梯時的情景,再次體驗下電梯時的心情。
老師相信我們小朋友以后也會自己勇敢地下電梯的。
8、教師以故事形式講述逛超市的過程:一天,大街上來了一群活潑漂亮的小朋友和一位老師,他們背著小包,穿著漂亮的衣服,手拉手排著對,跟著老師一起去逛時代超市。從幼兒園出發來到“顏港小學‘車站,乘’113”路公交車到方塔街下車,一眼就看見時代超市就在馬路的對面。他們小心地穿過馬路,就來到了超市里。這些小朋友來到玩具柜,一下子被那些好玩漂亮的玩具吸引住了,看呀選呀,最后每人選了一件最喜愛的玩具,來到收銀臺付了錢,然后帶上自己心愛的玩具乘“10”路車回到了幼兒園。這一天可真開心,好多小朋友圍著老師問:“下一次,我們再到哪里去玩呀?”
二、借助幼兒已有經驗,介紹自己知道的好玩的地方。
1、下一次我們到哪里去玩呢?為什么到__去?(根據幼兒回答)
2、怎么到__去呢?
請幼兒自由講述去哪里,并說說為什么要去那的理由。
三、幼兒介紹自己購買的玩具,一起分享玩具。
1、你買了什么玩具?為什么喜歡這個玩具呢?
2、愿意和好朋友一起玩嗎?去找個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玩具和快樂吧。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八
1、通過共享圖書資源,體驗讀書的樂趣。
2、通過幼兒與同伴的相互借閱,了解和遵守圖書借閱的規則。
3、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姿勢、方法進行閱讀,增強幼兒的閱讀理解、語言表達、交往的能力。
1、發放調查表,調查幼兒家庭中圖書的數量、種類及幼兒和家長看書的時間、習慣。
2、請幼兒講解自己圖書的主要內容。
3、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活動的意圖。與幼兒共同整理書。
4、收集圖書。教師和幼兒進行編號,做好登記。
5、制作圖書借閱卡和圖書區安靜的標志。
6、讓幼兒觀察了解圖書借閱時應注意的問題。
有些孩子不斷的帶書到幼兒園來和小伙伴換著看。我心里一動:何不讓孩子們把書都帶來,辦一個書城,讓大家資源共享呢?我這個想法一說出來,孩子們紛紛響應,家長也大力支持。
很快,孩子們就大包小包的帶來了許多書。孩子們還根據自己對圖書的理解,自己設計了風格各樣的借閱卡。接著,我們又請兩位“爸爸老師”分別講述了自己小時侯怎樣渴望讀書、愛書和自己是怎樣成才的故事。他們的講述,使孩子們產生了共鳴。他們不斷的向“爸爸老師”發問:“你們小時侯也有《十萬個為什么》嗎?”“你小時侯的書是什么樣子的?”“你小時侯也讓媽媽給你講故事嗎?”……“爸爸老師”也頻頻發問:“小朋友,你們都喜歡什么樣的書呢?”“該怎樣保護我們的朋友書寶寶呢?”……“爸爸老師”的講述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孩子們聽得認真極了。
我們的“小書城”活動開始了!借閱場面熱鬧非凡。冬冬第一個來到蓓蓓面前,拿起那本他早就看好的《恐龍》和蓓蓓說:“你給我這本書看看好嗎?我可以把這本《藍貓三千問》先給你看!”;曦曦更是有趣,她拿著自己的幾本書不斷向周圍的伙伴介紹“我這本書可好了,還能學畫畫呢!你拿去看吧。”直到她手里的書都被借光了,她才心滿意足的走向別人的書攤。爸爸媽媽們也都沒閑著,有的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書;有的在和孩子一起借書;還有的在和孩子一起看書。劉浩希的爺爺拿出了老花鏡,給小孫子講起了《后羿射日》的故事;李藝蓓媽媽拿出《幼兒教育》和孩子玩起了迷宮的游戲;王溥爸爸和孩子一起講起《龜兔賽跑》的'故事。這個下午,每個人都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
沒過幾天,家長們就紛紛反映,孩子越來越喜歡讀書了。有的一回家就抱著借的那幾本書看;他們也懂得愛惜圖書了,把自己的書櫥整理的井井有條。如今,家長也開始抽出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了。
通過開展“我們的小書城”的活動,圖書區——成了我們班孩子喜愛的熱點場所,書也成為他們晨間活動時的主要話題。書像一條紐帶,把孩子、家長和教師緊緊的聯系在一起。讓每一個人都從中找到了真正的快樂!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九
1、嘗試探索棒的多種玩法,對擊劍活動感興趣。
2、能主動學習擊劍的基本動作,會靈活的`進攻和躲閃。
3、勇敢的參與活動,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1、幼兒會做棍棒操,知道一些關于擊劍方面的知識,擊劍動作圖示。
2、人手一只球、一個用掛歷紙卷成的紙棒。
3、錄音機、磁帶。
一、始部分。
2、聽音樂做棍棒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玩棒,探索不同玩法,滿足玩的欲望。
師:請你找個空地方和紙棒玩一玩,看誰玩的方法多又好。
2、分享交流。
幼兒自由站成面對面的兩排,請有創新玩法的幼兒在兩隊之間介紹并演示玩法,同時讓其他孩子學一學。
(一)幼兒園資源準備:
1、一次性叉子、吸管、桌布、盤子;洗滌工具;用餐器具;座椅;活動場地。
2、人員安排:廣播----劉少麗
攝像、拍照-----周麗麗
3、教室活動內容:
大一班:活動指導------邵永梅;清潔、清理-------閆靜靜
大二班:活動指導------閆倫梅;清潔、清理-------朱紅
4、環境:于3月13日上午空班老師布置教室環境;
(二)家庭資源準備:
1、活動前期通過發放通知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活動方案。
2、收集各類蔬果食品,自制一樣小點心。
3、自帶水果刀等工具。
(三)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全體教師、幼兒、家長集中操場。幼兒按班級列隊(大一班列隊與中二班場地;大二班列隊與大一班場地)
2、廣播:
簡要介紹活動內容、時間、場地的安排。
播放幼兒早操音樂。
3、表演:幼兒早操、律動。
4、廣播:
請孩子找到自己的家長,進入各個制作區參與活動。
5、規則:活動區中請聽從各班指導老師的安排等。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十
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追求,為了讓幼兒從小了解地球、熱愛地球,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激發幼兒強烈的社會情感,玉屏縣實驗幼兒園中班組教師于3月19日組織幼兒在鼓樓廣場進行了“我是環保小衛士”社會實踐活動。
在活動中,老師將孩子們分成四組,每組拿著垃圾袋、夾鉗、筷子等工具認真的當起了環保小衛士。一個個不怕臟、不怕累,看到一丁點垃圾就撿進垃圾袋。走遍廣場的每個角落,無論是在灌木叢或廣場的大小角落的煙蒂,還是在隱蔽角落的廢紙團、橘子皮等,孩子們在來往的人群中走走停停,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孩子們在一次次彎腰的過程中,為公共環境的清潔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時,也切身體驗到了清理工作的辛苦,感受到了環衛工人每天工作的辛勞,明白了擁有清潔環境的不易。在活動中,有的小組被正在經過的行人拿出手機留下這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幕,有的被友好的奶奶詢問是哪所幼兒園的,還有位叔叔對保潔阿姨說:“今天能輕松點了吧?”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培養了幼兒對大自然及周邊環境的探究興趣,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為環保和綠水青山做出了貢獻,真正成為了大自然的好朋友!
幼兒園社會實踐方案篇十一
1、向陸院長了解老人的喜好,初步擬定活動方案。
2、把我設計的活動方案給陸院長看,并討論可行性,征求意見,進行修改。
3、和陸院長商討場地布置,院方準備(音箱、老人講話、)。
4、把標語和禮物拿到福利院,并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安排好場地,講好活動時間。
1、選定節目內容:兒歌、時裝表演、樂器演奏、家長獨唱。
2、準備節目所需物:磁帶、vcd、音箱、樂器(笛子、琵琶、電子琴)、各式3、衣服、羽毛拍、墨鏡、帽子、背包。
3、改編兒歌《我們長大了》。
4、選定時裝表演的音樂。
5、商定家長的節目。
5、選定幼兒,排練節目。
1、家長和幼兒準備:各式點心、各式餅干、各式糖果、水果、日用品(肥皂、毛巾、牙膏等)、小藝術品,大約有九十份。
2、老師準備:幼兒制作紅花60朵、云片糕50包、香蕉若干斤。
孩子身邊都有老人,由于老人對孩子的無條件付出,常使得孩子很少能較主動地關心老人、尊敬老人。孩子都是天真活潑的,口頭的說教對孩子來說常常是無用的`,而帶孩子走出幼兒園走進社會,讓孩子親身去體驗、觀察,最能促進孩子身心發展,因而,通過帶孩子去福利院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活動。使孩子能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樂意主動地與爺爺、奶奶交流,了解老人的生活,萌發關心、尊敬老人的情感。來達到教育的目的,把關心、尊敬老人的思想滲透在活動中,可使愛老敬老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同時,也給家長們一次思想上的教育,更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1、通過到福利院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活動,體驗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游戲的快樂。
2、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樂意主動地與爺爺、奶奶交流,初步有關心、尊敬老人的情感。
重點:體驗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做游戲的快樂,有關心、尊敬老人的情感。
難點:樂意主動地與爺爺、奶奶交流。
1、場地布置、塑料凳40只、幼兒自帶一瓶水。
2、照相機、標語、錄音機、磁帶、vcd、塑料筐10只。
3、禮物:家長和幼兒共同準備、制作紅花、云片糕若干。
4、節目:兒歌(我們長大了)、樂器演奏、時裝表演(各式衣服、羽毛拍、墨鏡、帽子、背包)、家長獨唱。
5、和福利院的領導事先商討好活動全過程。
6、交通工具(汽車)
一、老師的話。
親愛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孩子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和誰在一起做游戲呀?對,今天我們和福利院的爺爺、奶奶在一起,你們高興嗎?(高興)
二、老人代表講話,幼兒提問。
1、現在請爺爺、奶奶來說說在福利院的生活(老人代表講話)。
2、小朋友,老師想你們心里一定有許多問題要問爺爺、奶奶對嗎?(幼兒向爺爺、奶奶提問)
3、老師小結:福利院是老人生活的地方,因為平時爸爸、媽媽工作忙,沒時間照顧爺爺、奶奶,所以把他們送到福利院。
4、爺爺、奶奶真辛苦,我們送一朵大紅花給他們(幼兒送花)。
三、節目表演。
師:我們在幼兒園里學了許多本領,今天讓我們表演給爺爺、奶奶看。
1、兒歌(我們長大了)
2、時裝表演
3、樂器演奏
4、家長獨唱
四、讓爺爺、奶奶高興。
師:剛才我們表演這么多精彩的節目,爺爺、奶奶真高興,怎么讓爺爺、奶奶更高興呢?(幼兒討論)
1、獻禮、說說悄悄話
(出示桔紅糕)師:平時是爺爺、奶奶照顧你們,今天讓爸爸、媽媽和孩子們送桔紅糕給爺爺、奶奶吃。
2、家長、孩子送桔紅糕給爺爺、奶奶吃。
五、參觀福利院。
1、師:請爺爺、奶奶帶我們去參觀一下他們生活的地方好嗎?
2、幼兒和爺爺、奶奶、家長一起參觀福利院。
六、留影、道別。
師:為了留住這段美好的時刻,我們一起和爺爺、奶奶拍照留影好嗎?(留影)
師:我們馬上要離開爺爺、奶奶了,向爺爺、奶奶說再見,我們以后在來看您們。(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