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大全14篇)

最新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8 03:26:04
最新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大全14篇)
時間:2023-10-18 03:26:04     小編:影墨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一

泰山古稱"岱宗"、"岱山",世稱"東岳",為"五岳之首"、"五岳獨尊",位于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泰山以其有容乃大的氣魄將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地質地貌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泰山便被視為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征,也成為幾千年來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據史書記載,秦代以前曾有72位帝王到泰山祭告天地,秦以后又相繼有12位皇帝來泰山封禪朝拜。泰山目前有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26處、寺廟58座、古遺址12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800余處,泰山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山形成于28億年前的太古代,地質年代久遠,有群峰拱岱、山水相依、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山系,"穩如泰山"、"重如泰山"即源于泰山獨特的地質特征。泰山現有百齡以上古樹名木18000多株,其中23株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20xx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成為世界文化、自然、地質三重遺產。

近年來,泰山景區秉承"愛護遺產,享受遺產,傳承遺產"的宗旨,牢固樹立"嚴格保護,永續利用,實現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樹立中華國山地位,打造四重世界遺產,把泰山建設成國際知名遺產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工作目標,"跳出泰山看泰山,放眼世界看泰山",不斷強化泰山文化、自然、地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利用,以保護筑基石,以項目強后勁,以服務樹形象,以促銷引客源,全面推進了景區的科學發展。連續取得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座中國書法名山、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榜首、中國旅-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青年喜愛的旅游目的地、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等一系列高含金量品牌;連續兩屆排名"中華100大人文與生態名山口碑金榜"首位,榮膺"中華國山"特別美譽;先后與臺灣阿里山、日本富士山、韓國漢拿山締結為友好山,與巴西阿拉里皮世界地質公園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泰山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二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于魯國。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山東旅游

導游詞

。

山東省濟南市素有“泉城”美譽,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是泉城特色標志區核心景區,位于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市中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由“一河(護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四園(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組成,總面積3.1平方公里,是濟南首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為核心,泉流成河、再匯成湖,并與明府古城相依相生,泉、河、湖、城融為一體,集中展現了獨特的泉水水域風光。景區內自然資源獨特、歷史文化深厚,泉水景觀眾多,沿護城河乘畫舫前行,可一覽黑虎嘯月、趵突騰空、龍潭觀魚、鵲華煙雨等310余處名勝景觀,可謂“玉帶綰泉城”,讓游客“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是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于一體的精品旅游景區。景區常年舉辦春節文化廟會、迎春花燈會、金秋菊展、龍舟大賽、荷花藝術節、國際冬泳節等十余項大型傳統文化活動,體現了泉城濟南獨有的景觀和民俗文化特色。

這里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這里是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的國恥地,這里是慘遭英國殖民統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劉公島承載著太多的歷史積淀。

1985年,封閉了近半個世紀的軍事0劉公島,裹挾這大海的熱情,向世界張開美麗的懷抱。歷經20xx年風雨洗禮,新世紀的劉公島已成為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和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文

劉公島上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又有漢代劉公、劉母的動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等大量文物古跡,還有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眾多歐式建筑。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修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累計投資近億元,重點搶修恢復了海軍公所、龍王廟、丁汝昌寓所、東泓炮臺、旗頂山炮臺、水師學堂等遺跡、遺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記錄檔案,樹立了保護標志,征集文物和資料數千件,其中濟遠艦前雙主炮堪稱鎮館之寶。劉公島博覽園通過深入挖掘劉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戰爭等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向游客展開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歷史畫卷,成為人們感悟悲壯歷史、憑吊甲午英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

風光

劉公島自然風光秀美,遠眺松濤翠柏,郁郁蔥蔥,近觀鹿群結隊,鳥語花香,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

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灘綿延,水清沙潔。聽濤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臨水,飽覽壯麗景色,令人心曠神怡。4000畝森林中,烏桕、龍柏、樸樹等70多鐘林木、50多鐘花草郁郁蔥蔥,200多頭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種鳥獸棲息林中,構成一道立體的、流動的風景。20xx年來,在提高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水平基礎上,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打造環境品牌,提升環境效應,劉公島以自然質樸、清新幽雅、特色鮮明、獨具韻味的生態景觀、旅游環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

誠信

誠信是風景名勝區的生命。景區在完善硬件設施的基礎上,推行目標責任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和首問負責制,并從抓好誠信教育入手,不斷健全監督約束機制,采用網格化管理模式,實行聯合巡查、現場辦公制度,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景區順利通過了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連續17個黃金周,景區未發生游客投訴事件,拾金不昧、救助傷病游客等好人好事層出不窮。誠信經營為景區負責,一心一意為游客著想,已成為每一個劉公島人的共識,也成為劉公島最為閃光的名片。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為護衛孔廟而建。明故城內分布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墻大部分被拆除。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廟東側,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

衍圣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

孔府占地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三路布局:東路即東學,建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孔府的主體部分在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后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樓、配樓、后六間等,最后為花園。

孔林本稱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葬于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后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東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魯相韓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門 一間,在東南又造齋宿一間,以吳初等若干戶供孔墓灑掃,當時的孔林“地不過一頃”。到南北朝高齊時,才植樹600株。宋代宣和年間,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儀。進入元文宗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凱主修了林墻,構筑了林門。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將孔林擴為3000畝的規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銀25300兩重修了各種門坊,并派專官守衛。據統計,自漢以來,歷代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增植樹株5次,擴充林地3次。整個孔林周圍垣墻長達7.25公里,墻高3米多,厚約5米,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孔林作為一處氏族墓地,20xx多年來葬埋從未間斷。在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內現已有樹10萬多株。相傳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魯人世世代代無能名者”,時至今日孔林內的一些樹株人們仍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其中柏、檜、柞、榆、槐、楷、樸、楓、楊、柳、檀雒離、女貞、五味、櫻花等各類大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參、靈芝等數百種植物,也依時爭榮。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皵啾顦淅?,無路可尋看”。在萬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儀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 外,林內尚有李東陽、嚴嵩、翁方鋼、何紹基、康有為等明清書法名家親筆題寫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碑林。

孔廟、孔府、孔林在山東曲阜市,是中國唯一規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孫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孔子(公元前551~前420xx年)是中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在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廟,每年祭祀 。漢代以后歷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讀經,對孔子也不斷追謚加封,同時擴大他的祠廟,孔廟的規模也越修越大。

規整的建筑,藝術的寶庫

現存孔廟占地327.5畝,建筑物466間,前后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筑,左右對稱,布局嚴謹,氣勢宏偉。前三進院落布置導向性建筑物,如門或牌坊。第四進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閣奎文閣,其中藏有歷代皇帝賞賜的圖書。第七進院落中有“杏壇”,據說是孔子生前講學處??讖R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寬54米,進深34米。廊下有28根龍古柱,沒根石柱都用整塊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雙龍對舞,襯以云朵,山石、濤波,造型優美生動,是罕見的藝術瑰寶??讖R中還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畫像磚,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三

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山東旅游的

導游詞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東北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國內外洲人所向往。五臺山座落于“華北屋脊”上,最高海拔達3058米。這里,峰巒連綿,山岳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五臺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聳峙,高出云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五臺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臺頂,即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山巒層疊、溝壑縱橫、谷河漫流、林木聳翠,盆地與山巒交錯,形成一處色彩鮮明、氣候涼爽、適宜人們瀏覽和避暑的風光寶地.

五臺山,中國佛教第一圣地。 山西省五臺縣境內,方圓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稱五臺。

漢唐以來,五臺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后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余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目前,大部分寺院都已無存,僅剩下臺內寺廟39座,臺外寺廟8座?,F在五臺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旅游區之一。寺院經過不斷修整,更加富麗堂皇,雄偉莊嚴,文化遺產極為豐富,舉世稱絕,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五臺山四峰

五臺分別為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五臺之中北臺葉斗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稱“華北屋脊”。《清涼山志》中記:“左鄰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凌紫塞,遏萬里之煙塵;南護中原,為大國之屏蔽。山之形勢,難以盡言。五峰中立,千嶂環開。曲盡窈窕,鎖千道之長溪。疊翠回嵐,幕百重之峻嶺。巋巍敦厚,他山莫比。”又因山中盛夏氣候涼爽宜人,故別名“清涼山”。

應縣木塔位于山西大同南約70公里。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于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臺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為30米,平面為八角形,五層六檐。外觀是五層,但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據測,建筑該塔實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左右。

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長期經受風雨侵蝕,并曾遭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強烈地震,雖有輕微傾斜,仍巍然屹立。實踐證明,它是建筑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以及造型藝術的典范之作,是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遼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紀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當時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大力提倡佛教,在山西、河北一帶大興土木,修建佛廟、佛塔。應縣木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營造的。塔的底層有一尊11米高的釋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著遼代的風格。底層的墻壁上還有6幅如來佛畫像以及飛天,色彩鮮艷,神采奕奕,是中國壁畫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層和第五層分別有四方佛和釋迦坐像。過去這里既是歷代統治者拜佛的場所,又是戰爭時用于觀戰指揮的瞭望臺。

木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國家曾多次撥出巨款進行維修和加固。塔內各層之間有木梯相通,塔的四周有平座欄桿。游人逐級登樓,憑欄遠眺,其樂陶陶。

解州作為關公的故鄉,關帝廟興建的歷史頗早。據有關碑刻記載,遠在陳隋之際,解州關帝廟已經修建。宋元到明清,隨著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清朝末葉,該廟曾數次失火,損失慘重,但在民國年間又予以修復和重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對解州關帝廟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極為重視,不僅將它列入了國家重點文物單位予以保護,而且一再撥款,對這座廟宇進行維護修復,使之基本上恢復了歷史的原貌。

目前的解州關帝廟,總占地面積有七點三萬平方米之多,為海內外眾多關帝廟占地面積之最。該廟宇眾多建筑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軸線,分四大部分有序展開:中軸線的南端為“結義園”,為紀念劉、關、張桃園結義而建。園內古木參天,山水相依,并建有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等主體建筑,往往使人在觸景生情中,沉浸于“桃園結義”的美好傳說之中。中軸線北端的主廟,是一個單元甚多而又層層展開的巨大建筑群落,主要由琉璃龍壁、端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刀樓、印樓、春秋樓和眾多牌坊組成,是進行關公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主廟內的主體建筑,規模宏大,氣勢非凡,雕梁畫棟而又莊嚴肅穆,身臨其境,不能不使人對關公肅然起敬。中軸線南端的東側,建有“萬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軸線南端西側建有“威震華夏”木牌坊一座。這兩座氣魄宏大的牌坊,向世人昭示著關公及關公文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顯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中軸線北端東西兩側,為基本對稱的主廟附屬建筑,如追風伯祠、長壽宮、崇圣祠等等。這些附屬建筑,與主廟一樣,無不籠罩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但卻又有著主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加深人們對關公生平、身世的理解,延伸和加強對關公的崇拜與敬仰。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四

南山公園位于煙臺市南部,坐落于海拔百余米的山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仰望南山,層巒疊嶂,俯瞰北海,水天一色,自然景色迷人。早在1934年就因此處規模盛大的梨花盛會而得“煙臺市第一游覽公園”之美名。

南山公園占地20xx余畝,有公園區、花卉區、動物園、森林區和兒童游樂場五個主要分區,是煙臺市主要的旅游、休閑景點,每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萬。

公園區主要有人工湖、棲云閣、憩園等景點。節假日,約上親朋好友三五人,到人工湖上泛舟,已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休閑方式。登上棲云閣,憑欄遠眺,觀山色、眺海景,大有“碧海青山來眼底都是秀色,詩情畫意涌胸中盡成佳吟”之感,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花卉區有盆景園、玫瑰園、牡丹園等幾個區,四季鮮花不斷,繁花似錦。公園與美國圣迭哥市友好合作而建的玫瑰園,內有各種珍奇的異國玫瑰,花開時節,姹紫嫣紅、爭奇斗艷。

動物園內有80多種動物,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0多種。目前公園已成功進行了多種動物的繁殖,包括東北虎、獅、熊、河馬、孔雀、駱駝、狼、梅花鹿、馬等。

森林區有植物近3萬株,各類草坪9000平方米,有著絢麗多姿的森林景觀和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為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兒童游樂場是孩子們歡樂的海洋,各種或有趣、或刺激、或益智的游戲,吸引著孩子們也吸引著童心未泯的大人們投入其中,尋找健康與快樂。

南山公園一年四季都會給你提供投入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場所。春天,你可以到牡丹園、玫瑰園來賞花,可以登上棲云閣觀山色遠眺,看雪后銀裝素裹的山巒,看波濤洶涌的大海,可以帶上孩子到動物園和森林里來,觀察動植物們怎樣過冬,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到南山公園來吧,帶上你的家人,帶上你的知心好友來吧,在這里你會度過一個輕松愉快的假日。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五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曲阜孔廟,是祭祀我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本廟,坐落于孔子的故里——山東曲阜城內,又稱“闕里至圣廟”,始建于魯哀公十七年(西元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經兩千四百余年而祭祀不絕,是中國淵源最古、歷史最長的一組建筑物,也是海內外數千座孔廟的先河與范本,和相鄰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稱“三孔”。

曲阜孔廟以其規模之宏大、氣魄之雄偉、年代之久遠、保存之完整,被建筑學家梁思成稱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現為世界文化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筑群。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六

各位朋友:

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從泰山中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現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也稱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中了。

朋友們,中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大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進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643.67米,進深5間,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繞,云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形成了一個大院落,在中國的建筑中,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大建筑物緊緊地環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大絕對小,大小是從對比中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中寓含著恬靜閑適,因此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有“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七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雷州半島合稱"中國三大半島"。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東旅游

導游詞

,歡迎參考!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歡迎你們到泉城濟南來旅游,在濟南停留其間將由我來接待你們并為你們提供服務,我希望我的講解能使你們在濟南玩得開心,過得愉快。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約158畝。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公園,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

現在我們看到這座白墻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風格建筑的大門就是趵突泉公園東門。大門正中匾額上“趵突泉”三個貼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寫的。進了大門,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一迎門假山,大家知道為什么要迎著大門建假山嗎?這是古代造園的一種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說以山為主,迎門迭石,似透非透,成為公園門口處的自然屏障,與石后的溪流構成環水行之勢,同園中其它景物相分離。這座假山的石塊全部采自于濟南南部山區,石質,色澤,紋理都可以同江蘇無錫的太湖石相媲美。假山下有一山洞,洞頂和入口處采用了大塊石,用懸掛的手法形成巨石懸掛的逼真壯觀景色。洞壁上又留出適當的空隙,便于采光和空氣的通暢。此乃濟南假山中的佳作,受到園藝家極高的贊譽。

過了晴雨橋,大家再往前走看到這塊石姿優美,紋理自然,高四米,重八噸的龜石了。它最初為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張養浩所收藏。張養浩酷愛自然山川,棄官歸隱濟南后以山猿、野鶴、山石為友。此龜石有“皺、瘦、透、秀”的特點,在此與它合影,取長壽延年的吉祥之意。(好,給大家幾分鐘時間合影留念)。

請大家隨同我一起往前走,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馬跑泉。為什么叫馬跑泉呢?據說北寧時期的抗金將領關勝的戰馬刨出來的,故得此名。相傳,關勝是梁山的農民起義將領,是濟南總兵劉豫的部將,驍勇善戰,金人南侵時,誓死不降,奮力抗金。一次激戰中,敗走麥城,口渴無水,十分難忍。他的戰馬仰天長嘶,前蹄奮力刨地,泉水奪地而出,后人為紀念此泉,稱它為馬跑泉。

再往前走,我們就來到了漱玉泉景區。“漱玉泉”三字是已故濟南書畫家關有聲的手筆?!笆袢比值膩須v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古代人們常把女子的牙齒稱之為“玉”,女詞人李清照常在此打扮梳洗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因李清照著有的集子《漱玉集》;還有一種說法是從“漱石枕流”這個

成語

化來的,說嘩嘩的泉水刷玉石。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李清照紀念堂,建于1979年,紀念堂兩旁是郭沫若先生寫的

對聯

。上聯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寫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聯“金石錄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遺風”是對其詞作成就的贊揚,稱贊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為丈夫《金石錄》所作的序。掛在門廳內的匾額“一代詞人”也是郭沫若手書的。

李清照是我國南宋時杰出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人。父親李格非是進士出身的文官,是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博學多才,母親也是一位壯元的孫女,知書達禮。李清照自小受雙親熏陶、啟發和誘導,再加上天資聰慧,酷愛讀書,成為當時杰出的文學家。李清照18歲時,與當朝宰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婚?;楹蠓驄D倆互相支持,恩恩愛愛,作詩填詞,研究金石書畫,購置古籍字畫。靖康之難以后,北宋滅亡,金兵南侵,宋五朝南渡,偏隅江南,李清照夫婦被迫南下,途中,明誠病死。晚年的李清照一直過著無依無靠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中渡過了她的余生。李清照的詞以靖康之難為分界線,前期的詞大多描繪的是歌詠自然,贊美生活,夫妻恩愛、思念的詞。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如夢令》);“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點絳唇》);“紅藕相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后期的詞作大多抒寫了家國之恨和悲嘆自身命運凄苦的。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李清照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稱為“易安體”。今有輯本《李清照集》和《漱玉詞》。

再往西走,就到了金線泉處。金線泉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并稱為濟南四大名泉?!敖鹁€”的形成,是由于兩岸泉水相對涌流,流勢均衡。當太陽照射到池底,平靜的水面上,就會顯示出一條聚成的水線,金光閃亮,象游絲一般,忽隱忽現,隨波蕩漾,蜿蜒多變。老金線泉的“金線”已難看到,新金線泉的“金線”也必須在水勢旺盛,陽光照射角度適當時才能看到。宋代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幸在月光的映照下看到“金線”,而元代詩人元好問多次游歷金線泉,卻不可得,甚為遺憾。

再繼續往西走,我們就來到了尚志堂。尚志堂,也叫“金線書院”,由金線泉而得名。舊時指官家或私人藏書和講學的地方。尚志堂院中栽植了白玉蘭、紫玉蘭,每到初春,玉蘭花爭相綻開,芳香撲鼻,故尚志堂院也稱玉蘭院。大家注意到院中的這塊太湖石了嗎?它叫“待日峰”,原為張養浩收藏,在一點五米左右高的石身上,布滿了圓月形成或彎月形透洞數處,每當皓月高懸之夜,石形和透洞在月光照射下,映入石前池水中,更顯得玲瓏剔透,秀美無比。

出尚志堂西行,便到了濼源堂。濼源堂,前有抱廈,突出水面,棟梁彩緩,黃瓦紅柱,形體雄偉。大家請看抱柱上的詩刻:“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贝司涫窃膶W家趙孟對趵突泉奇景的最好寫照。

濼源堂的北面的建筑是娥英殿,是為紀念虞舜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的祠。娥英祠北面是三大殿景區。三大殿院內的花格透墻上,鑲嵌著30余方石刻,是歷代名人的佳作詩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院內的這尊罕見的“雙御碑”,記載了康熙三臨、乾隆二臨趵突泉的題詞詩文,標示了趵突泉的地位。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趵突泉景區,站在來鶴橋上。來鶴橋原為木橋,明萬歷年間歷城知縣張鶴鳴所建。1956年開辟趵突泉公園時,修建了這座石橋。大家請抬頭看這一朱漆木牌坊上的字“蓬山舊跡”,另一面是“洞天福地”。據傳說,過去人們曾把趵突泉的三股水柱,比作蓬萊仙山,即在神話中的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州。想登蓬萊山求仙的人到處尋找仙山,當他們來到趵突泉邊,看到三股水注,其狀如山且不能攀登,猛然醒悟,仙景在此,故立“蓬山舊跡”坊。如果你到泉東面望鶴亭茶社,一邊品茶,一邊賞泉,則有“潤澤春茶味更真”的詩意。

趵突泉泉池呈長方形,東西長三十米,南北寬二十米,周圍繞以石欄。池邊俯視,一泓碧水,清如明鏡;三泉涌濤,噴雪濺玉;勢如鼎沸,聲若雷鳴;水草裊裊,魚翔淺底;綠葉紅鱗,輝映其間。歷代文人學者都對趵突泉留下了諸多詠贊。如元代散曲家張養浩“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時嘗吼半空雷?!倍茉佻F趵突泉泉水全貌的,還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趵突泉賦》。濟南“家家泉不,戶戶垂楊”的獨特景色是怎么形成的呢?濟南的泉水,來源于濟南市區以南,錦繡川以北的廣大地區,這些地區的巖石是約四億年以前形成的一層很厚的、質地比較純粹的石灰巖。這種石灰巖地區,地表有溶溝、溶槽,地下有漏斗、溶洞、暗河以及鐘乳石,便于大量的雨水和地表水滲入地下。山區的石灰巖層,以大約三十度的斜度,由南向北傾斜,大量的地下潛流,神出鬼沒地向濟南運動。剛好,在大明湖往北,地下巖石變成了堅固的火成巖,大量的地下水流到這里,碰到火成巖的阻擋,攔蓄起來,越積越多,水泄不能,必須尋找出路。而在濟南舊城一帶,地勢低洼,有的地方甚至低過了地十水的儲水面,地下水便穿過地表,奪門而出,形成了眾多泉水。趵突泉泉水甘美,用以沏茶,色如琥珀,幽香襲人,極為爽口。據說乾隆下江南時,出京帶玉泉水,到濟南時帶趵突泉水,以備飲用。

站在觀瀾亭上,可以看到亭前水中的石碑,上刻“趵突泉”三字,是明代胡纘宗書寫的,如果你細心點也許會發現“突”字少了上面的那一點。亭后的石刻“第一泉”三字是清代王鐘霖書寫,“觀瀾”石刻二字是明代張欽書寫。泉池南面的水榭、漏窗,半壁廊與北岸濼源堂相互襯托,形成對景。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滄園和白雪樓景區。滄園,原名叫“勺滄園”,取“滄海一勺”之意。這里原是明代著名詩人“后七子”之一李攀龍的讀書處,“勺滄”的名字,表達了人們向李攀龍學習的心愿。明萬歷年間,按察使葉夢熊曾在滄園西側建“白雪樓”,紀念李攀龍。白雪樓和滄園幾經修葺,現在的滄園是三廳一圍廊,兩個跨院,流溪隨園,樓閣玲瓏,雕梁畫棟,彩漆紛呈,院中培植的名種名花異木,盆景,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庭院風格。這株“泰山松”,蒼勁、雄偉,氣勢奔放,樹齡在150年以上,是一棵不可多得的具有齊魯風格的樹樁盆景。園內人工修造的大型山石盆景,造型自然,點綴以羅漢松,紅葉,黑松等樹樁植物,給人以美的享受。

現在我們已經穿過了楓溪區,又回到了趵突泉公園東門口,今天講解就到這里。講解不妥之處,請多多包涵并留下你們的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3

頁,當前第

1

1

2

3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八

各位團友:

大家好!我們今天游覽的第一站是棧橋。棧橋是青島的象征,是青島人的驕傲。它位于青島灣,目前全長440米,寬8米, 與市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遠處看,它像一條彩虹橫臥在大海之上,盡頭的"回瀾閣"如同飄浮在大海之顛,因此有"長虹遠引"、"飛閣回瀾"之美稱。

30年代棧橋曾被譽為青島十景之首、青島市鄉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為之留下詩賦和贊譽,國內外的重要賓客、要員、知名人士在青島觀光時,都要登臨棧橋,欣賞海濱風光。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商標便是以棧橋為圖案設計而成的。

20__年包括棧橋在內的海濱風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aaaa級風景區。

將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鋪面,南端下立,鋼制橋架上面鋪有木板,并設輕便鐵軌,南端仍是鐵木橋,橋身延長到350米,仍為軍用碼頭。 1904年大港第一碼頭建成后,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游人開放。1922年青島被中國收回,1931年國民政府出巨資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橋身加長到440米,橋南端增建了半圓型的防浪堤, 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層八角涼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蓋,24根紅漆柱子支撐,取名"回瀾閣"。閣心有螺旋形樓梯,樓上一周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畫"之說。整個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棧橋從此成為青島第一景。建國后,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棧橋進行維修, 1985年青島市又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整修,兩側圍以鐵索護欄,12對歐式橋燈相峙而立,外鋪砌花崗巖石臺階。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撥款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此次維修既達到防風浪、防腐蝕要求,保持原有的風韻,又與兩側護岸設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觀效果,使整個橋體煥發了青春。

棧橋是青島歷史的見證,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她身上即刻錄了青島的屈辱歲月,也記錄了解放后青島市的建設與發展。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站在棧橋橋頭,沿著這條通往海中的路往前走,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能充分感受到海的氣息,體驗到海的寬廣偉大。碧波拍打著橋面,白云在頭上飄過,海鷗在天空中飛翔,游船在海中穿梭,大家在行進中可以看到岸邊的紅瓦、綠樹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康有為先生所描寫的:"碧海藍天,紅瓦綠樹"。前面我們看到的這個沙灘是棧橋海水浴場,它是市區浴場中最小的一個,它與繁華的中山路相鄰而且周圍環境十分優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看團島方向的高大建筑,我們首先看到的那座玻璃幕墻樓是山東省國際貿易大廈,它于1991年1月份動工,同年12月份封頂,施工過程中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創造了4.5天建一層樓的當時的全國最高紀錄,它共有39層,地下3層,地上36層,高是118.5米,是90年代齊魯第一高樓。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那座高大建筑是青島的海關大樓,海關大樓始建于1992年10月,共26層,地上24層,地下2層,139.9米高,青島海關雖然以青島命名,但卻是山東口岸進出境監督的總管理機關,下轄濟南、淄博、濰坊、煙臺、威海等十多個海關,是中國北方的三大海關之一,而且自1997年開始連續五年監管的進出口貨運量名列全國第一。

海關大樓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宮,海上皇宮是一座集游覽、娛樂、演出、餐飲于一體的旅游場所,投資一億多人民幣,整座建筑是由幾個四分之一的圓體組成的,共6層,地下一層,地上5層,整體用108根柱子支撐,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環境,五星級的服務,被列為青島餐飲特一級店。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回瀾閣,我們可以在閣樓憑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麗的青島灣和周圍的各個景點和著名建筑。個別景點,我們等一會還將去參觀游覽,現在我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回瀾閣對面那座小島是小青島,小青島上因為植被茂盛,郁郁蔥蔥,看上去一片翠綠因此得名"青島"。青島建市后,便以它命名,這個島便改名"小青島"了。

在小青島南面還有一座島,那就是"薛家島"。薛家島原來是一個荒僻的小島,在明朝初年,島上漁村里有一姓薛的人家出了一員大將叫薛祿,從此逐漸發展成為規模較大的漁村,改名為薛家村,此后小島又改名為薛家島。它的面積為2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38公里,并有青島最長的一個沙灘-"金沙灘"。

大家看到與小青島僅一水之隔停泊著許多軍艦的是中國海軍博物館,她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一處反映中國人民海軍面貌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臨海處原是海軍駐青部隊小型航艦的停泊之處,陸地為海軍部隊駐地。1989年在此籌建海軍博物館。海軍各有關部門提供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該館文物處還在全國進行了廣泛的征集,經過兩年的緊張籌建,在1991年正式開展,現每年接待游客達幾十萬人之多。新的海軍博物館正在原址規劃建設,再過幾年這里將建成世界一流的代表中國海軍現代風貌和水平的新的中國海軍博物館。

接下來請大家看一下北面那兩座高高聳立的塔樓,那就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于1932年動工,1934年竣工,高56米,上面的兩個十字架分別為4.5米,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也是對外開放的一個宗教景點。

與棧橋北端相接的是青島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德國占領青島后于1899年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碼頭,于是開辟了一條南北連接的道路,這便是中山路的雛形。德占領青島時期,德縣路以南是德國人居住區,命名為"斐迭里街",德縣路以北是中國人居住區,稱為大馬路,1922年,兩條路合并在一起,命名為山東路,1929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又改名為中山路。中山路全長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場,同時它還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00個文明示范點之一。

在棧橋的東側,是泛海名人大酒店,原是德國青島大飯店附屬的旅館部,由德國建筑師保爾·弗里德里希設計,為典型德國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國大飯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毀,在原址上蓋起了泛海名人大酒店。

德國占領青島期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親王多次來過青島,并曾下榻于這座飯店,因而當時俗稱"亨利親王大飯店"或"亨利王子飯店"。當時的德國墨克連堡親王、清朝郵部大臣盛宣懷也曾在此住過。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覆滅,孫中山先生于1912年1月出任臨時大總統。3個月后讓位于袁世凱。同年8月,孫中山到北京與袁世凱會晤后,轉道青島返回上海。9月28日,孫中山抵達德國統治下的青島,曾下榻于此飯店。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九

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名。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最新山東旅游

導游詞

蓬萊閣景區位于膠東半島最北端,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現有蓬萊閣、戚繼光故里、蓬萊水城等20余處景點,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游客來此觀光旅游。

蓬萊閣景區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說蓬萊、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東尋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之地。廣為流傳的“八仙過?!鄙裨拏髡f,便源于此。

蓬萊閣坐落在蓬萊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丹崖拔海面起,通體赭紅,與浩茫的碧水相映,時有云煙繚繞,蓬萊閣高居其上,“仙閣凌空”確是一幅天開的畫圖。

蓬萊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全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為雙層木結構樓閣建筑,創修于宋嘉佑六年(1061),建于宋嘉佑六年與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齊名。它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前方各筑偏房、耳房,對稱分布。耳房亦做門廳,有道路聯結偏房及登閣石階。

蓬萊閣是觀賞“蓬萊十大景”中“仙閣凌空”、“漁梁歌釣”二景的最佳所在。1982年與水城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閣管理處199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以文補文”先進單位;1999年5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9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精神文明行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xx年被評為全國首批“4a級旅游區”。20xx年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xx年,又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取得通往國際旅游市場的通行證。

景區榮譽:aaaaa級景區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特點:世傳蓬萊、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處。其言恍惚詭異,多出方士之說,難于取信。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萊,豈非秦漢之君東游以追其跡,意神仙果可求也,蓬萊不得見,而空名其邑曰蓬萊?使后傳以為惑。據方士三山之說,大抵草木鳥獸神怪之名,又言仙者宮室偉大,氣序和平之狀,餐其草木,則可以長生不死。長往之士,莫不欲到其境而脫于無何有之鄉。際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不惑其說者有矣。

旅游提示:煙臺晝夜溫差較大,應帶外套。海邊游玩要到好墨鏡,涂好防曬霜。帶日常藥品。

南山公園位于煙臺市南部,坐落于海拔百余米的山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仰望南山,層巒疊嶂,俯瞰北海,水天一色,自然景色迷人。早在1934年就因此處規模盛大的梨花盛會而得“煙臺市第一游覽公園”之美名。

南山公園占地20xx余畝,有公園區、花卉區、動物園、森林區和兒童游樂場五個主要分區,是煙臺市主要的旅游、休閑景點,每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萬。

公園區主要有人工湖、棲云閣、憩園等景點。節假日,約上親朋好友三五人,到人工湖上泛舟,已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休閑方式。登上棲云閣,憑欄遠眺,觀山色、眺海景,大有“碧海青山來眼底都是秀色,詩情畫意涌胸中盡成佳吟”之感,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花卉區有盆景園、玫瑰園、牡丹園等幾個區,四季鮮花不斷,繁花似錦。公園與美國圣迭哥市友好合作而建的玫瑰園,內有各種珍奇的異國玫瑰,花開時節,姹紫嫣紅、爭奇斗艷。

動物園內有80多種動物,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0多種。目前公園已成功進行了多種動物的繁殖,包括東北虎、獅、熊、河馬、孔雀、駱駝、狼、梅花鹿、馬等。

森林區有植物近3萬株,各類草坪9000平方米,有著絢麗多姿的森林景觀和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為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兒童游樂場是孩子們歡樂的海洋,各種或有趣、或刺激、或益智的游戲,吸引著孩子們也吸引著童心未泯的大人們投入其中,尋找健康與快樂。

南山公園一年四季都會給你提供投入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場所。春天,你可以到牡丹園、玫瑰園來賞花,可以登上棲云閣觀山色遠眺,看雪后銀裝素裹的山巒,看波濤洶涌的大海,可以帶上孩子到動物園和森林里來,觀察動植物們怎樣過冬,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到南山公園來吧,帶上你的家人,帶上你的知心好友來吧,在這里你會度過一個輕松愉快的假日。

泰山古稱“岱宗”、“岱山”,世稱“東岳”,為“五岳之首”、“五岳獨尊”,位于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泰山以其有容乃大的氣魄將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地質地貌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泰山便被視為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征,也成為幾千年來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據史書記載,秦代以前曾有72位帝王到泰山祭告天地,秦以后又相繼有12位皇帝來泰山封禪朝拜。泰山目前有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26處、寺廟58座、古遺址12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800余處,泰山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山形成于28億年前的太古代,地質年代久遠,有群峰拱岱、山水相依、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山系,“穩如泰山”、“重如泰山”即源于泰山獨特的地質特征。泰山現有百齡以上古樹名木18000多株,其中23株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20xx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成為世界文化、自然、地質三重遺產。

近年來,泰山景區秉承“愛護遺產,享受遺產,傳承遺產”的宗旨,牢固樹立“嚴格保護,永續利用,實現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樹立中華國山地位,打造四重世界遺產,把泰山建設成國際知名遺產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工作目標,“跳出泰山看泰山,放眼世界看泰山”,不斷強化泰山文化、自然、地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利用,以保護筑基石,以項目強后勁,以服務樹形象,以促銷引客源,全面推進了景區的科學發展。連續取得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座中國書法名山、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榜首、中國旅-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青年喜愛的旅游目的地、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等一系列高含金量品牌;連續兩屆排名“中華100大人文與生態名山口碑金榜”首位,榮膺“中華國山”特別美譽;先后與中國臺灣阿里山、日本富士山、韓國漢拿山締結為友好山,與巴西阿拉里皮世界地質公園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泰山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十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為護衛孔廟而建。明故城內分布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墻大部分被拆除。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廟東側,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

衍圣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

孔府占地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三路布局:東路即東學,建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孔府的主體部分在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后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樓、配樓、后六間等,最后為花園。

孔林本稱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鬃铀篮?,弟子們把他葬于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后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東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魯相韓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門一間,在東南又造齋宿一間,以吳初等若干戶供孔墓灑掃,當時的孔林“地不過一頃”。到南北朝高齊時,才植樹600株。宋代宣和年間,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儀。進入元文宗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凱主修了林墻,構筑了林門。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將孔林擴為3000畝的規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銀25300兩重修了各種門坊,并派專官守衛。據統計,自漢以來,歷代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增植樹株5次,擴充林地3次。整個孔林周圍垣墻長達7.25公里,墻高3米多,厚約5米,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孔林作為一處氏族墓地,20xx多年來葬埋從未間斷。在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澳构徘暝冢稚钗逶潞?,孔林內現已有樹10萬多株。相傳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魯人世世代代無能名者”,時至今日孔林內的一些樹株人們仍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其中柏、檜、柞、榆、槐、楷、樸、楓、楊、柳、檀雒離、女貞、五味、櫻花等各類大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參、靈芝等數百種植物,也依時爭榮??琢植焕⑹且蛔烊坏闹参飯@?!皵啾顦淅?,無路可尋看”。在萬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儀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外,林內尚有李東陽、嚴嵩、翁方鋼、何紹基、康有為等明清書法名家親筆題寫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碑林。

孔廟、孔府、孔林在山東曲阜市,是中國唯一規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孫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孔子(公元前551~前419年)是中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在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廟,每年祭祀。漢代以后歷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讀經,對孔子也不斷追謚加封,同時擴大他的祠廟,孔廟的規模也越修越大。

規整的建筑,藝術的寶庫

現存孔廟占地327.5畝,建筑物466間,前后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筑,左右對稱,布局嚴謹,氣勢宏偉。前三進院落布置導向性建筑物,如門或牌坊。第四進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閣奎文閣,其中藏有歷代皇帝賞賜的圖書。第七進院落中有“杏壇”,據說是孔子生前講學處。孔廟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寬54米,進深34米。廊下有28根龍古柱,沒根石柱都用整塊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雙龍對舞,襯以云朵,山石、濤波,造型優美生動,是罕見的藝術瑰寶??讖R中還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畫像磚,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孔府是衙宅合一,園宅結合的范例

孔廟的東側是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占地200余畝,有房舍480余間。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頒發的圣旨,或處理家族內事務??赘笤河幸蛔▓@,幽雅清新,布局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也是園宅結合的范例??赘赜写罅康臍v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貴。

孔林是延續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稱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門外,占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墻長達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孫們的家族墓地??琢謨劝貦u夾道,進入孔林要經過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過石牌坊、石橋、甬道、到達孔子墓前??鬃拥膲災狗馔粮?米,墓東是孔子之子孔鯉和他的孫子孔伋的墳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還存有石雕的華表、石人、石獸。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當時-爵位的品級設置的',整個孔林延用2500年,內有墳冢十余萬座。其延續時間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十一

山東省濟南市素有"泉城"美譽,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是泉城特色標志區核心景區,位于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市中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由"一河(護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四園(趵突泉公園、環城公園、五龍潭公園、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組成,總面積3.1平方公里,是濟南首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為核心,泉流成河、再匯成湖,并與明府古城相依相生,泉、河、湖、城融為一體,集中展現了獨特的'泉水水域風光。景區內自然資源獨特、歷史文化深厚,泉水景觀眾多,沿護城河乘畫舫前行,可一覽黑虎嘯月、趵突騰空、龍潭觀魚、鵲華煙雨等310余處名勝景觀,可謂"玉帶綰泉城",讓游客"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是集獨特的自然山水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于一體的精品旅游景區。景區常年舉辦春節文化廟會、迎春花燈會、金秋菊展、龍舟大賽、荷花藝術節、國際冬泳節等十余項大型傳統文化活動,體現了泉城濟南獨有的景觀和民俗文化特色。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十二

遠道而來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歡迎來到冠豸山觀光旅游。我是xx旅行社導游xx。今天我要帶大家去游覽一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景區。

朋友們,請大家往上看,看看這座山峰形狀像什么呢?先看看主峰兩邊緊挨著的兩座山像是兩個帽翅,對了,像個官帽。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執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執法官,關漢卿的《玉鏡臺》中就有這么一句臺詞;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說的就是執法官。

什么是;獬豸呢?相傳它是古代的神羊,獨角,能辨是非曲直,若見人爭斗,就會角觸理虧的一方。楚文王曾按這個形狀制成;獬豸冠,遠遠地望冠豸山,就像;獬豸冠。也正是體現了冠豸山的威嚴正義。因此,古往今來,人們把冠豸山視為剛正的神山,也是人們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會的象征。

現在我們開始登山了,請大家謹記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同時要注意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哦!看,前方這株迎客松正向我們微微點頭,歡迎大家的到來。

這顆迎客松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過去的冠豸山上滿山遍野古木參天,半山腰有;松風亭,山頂有;聽松亭,還有;印松麓等景觀和石刻,也留下了廈門書法名家羅丹先生在抗戰期間寫的名句崖刻:;一天秋色千峰雨,萬壑松濤十里關的崖刻。

品松韻,沐松風,樹正氣,贊風格,這是游冠豸山的一大樂趣,上世紀六十年代,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寫有一篇《松樹的風格》,它筆下的松樹給人以傲霜凌雪,百折不撓,無私無畏的凜然正氣,這正與;冠豸公正廉明剛正不阿的寓意相吻合。是不是感覺迎客松為我們帶來一片蔭涼,那就讓我們帶著一身脫俗超凡的感覺,繼續登山吧。

傳說這座山原來在武夷,只因為有一年九龍江發大水,玉帝命令一神仙將山趕往九龍江堵水,趕山神仙到連城地界時,口渴難忍,來到一村莊討水喝,熱情村姑讓他喝了三大碗酒,醉后誤了時辰,把山留在這里,故早有;北夷南豸,丹霞雙絕之稱。

各位團友,在這里我們看到有;冠豸二字,這是元代一縣令同卿鐫刻在這里的。這是圣旨牌坊,清咸豐八年(1858年),太平天國余部石達開的族弟石鎮吉部署千人進攻連城,連城無險可守,縣令隨同數千群眾,登山避難,最后太平軍攻上冠豸山,造成3千多群眾慘死。這圣旨牌坊就是朝廷下令誥封在此陣亡的縣衙官兵和3千多群眾的。

朋友們,我們已經到達山頂了!站在這里眺望前方,縣城的景致盡收眼底,真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冠豸山人文鼎盛,出過20多名進士,堪稱連城文化搖籃。民族英雄林則徐和大才子紀曉嵐在游冠豸山時,于;東山草堂題下了;江左風流和;追步東山名匾,至今還在。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十三

各位朋友:你們好!熱誠歡迎你們到泰山來,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從泰山中路登上山頂。

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與文化的積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現在,我們仍要像古人那樣問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領略泰山的神韻。

這里是岱廟。從岱廟開始,經岱宗坊、一天門、紅門、中天門、升仙坊至南天門、是古代皇帝封禪泰山所走過的路,現在被知名人稱為“登天景區”,也稱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條路中最古老的一條。我們將從這條路登上極頂。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廟前,還有一座較小的廟宇,這就是“遙參亭”,是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起始點。當年帝王來泰山舉行封禪祭典時,都先要在這里舉行簡單的參拜儀式,因此明朝之前,稱此為“草參亭”。明代加以擴建時,改名為“遙參亭”。雖是一字之易,基虔誠卻盡含其中了。

朋友們,中國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著獨特地位的,這座遙參亭的建筑構思既出于封禪大典將由此為前奏而步步進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國古代先抑后揚的美學思想的體現。

正陽門內就是岱廟了,平是一個神奇的方。岱廟有著如此的魅力,決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圍墻便與一般廟宇不同,圍墻周1300米,5層基石,上砌大青磚,呈梯形,下寬17.6米,上寬11米,高約10米,共有8座門:正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由正陽門進得岱廟來,迎面是配天門,取孔子說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兩側,東為三靈侯殿,西為太尉,三殿之間以墻相連,構成岱廟中間第一進院落。

過了仁安門,便是雄偉高大的宋天貺,它又叫峻極殿,是這座廟宇的主體。天貺殿面闊9間,643.67米,進深5間,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貺殿坐落在寬敞的白色臺基之上,周圍石雕欄楹環繞,云形望柱齊列,使天貺殿與四周的環境產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貺殿周圍施以回廊,形成了一個大院落,在中國的建筑中,廊是起著使空間有聯貫、斂氣、緊密、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作用,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稱道的。岱廟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廡殿的大建筑物緊緊地環抱著,平直與崇高的對比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我國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沒有絕對大絕對小,大小是從對比中產生的,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貺殿前平臺上還修了兩個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貺殿,又于雄偉中寓含著恬靜閑適,因此天貺殿并不是雄偉兩個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從天貺誣后門出,有磚石甬道與后寢宮相連。宋真宗封泰山時,因將泰山封為“帝”,帝則應當有“后”,于是便為之配了個夫人“淑明后”。從這一點看來,岱廟與其說是道教神府,還不如說更像皇家宮廷,這種布局進一步透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岱廟進行政治活動的功利目的。

剛才,我們是沿著岱廟的主軸線游覽,而主軸線兩側,原另有4個別院,東面前后兩院,前為“漢柏院”,相傳漢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內;后為“東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三)

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東南,西靠青島,東南兩面瀕臨黃海。面積386平方公里,嶗頂巨峰,海拔1,133米。既是中國道教名山,又是著名的避暑游覽勝地。

嶗山景區包括太清宮、太平宮、北九水、華樓宮、鶴山和嶗頂巨峰等景區與景點。奇峰怪石,滿山遍布,如獅子峰、綿羊石等。人稱峻山的石峰是“天然的花崗巖群雕”。由于臨海,山色海波相映,形成了紫霞云海乃至“海市蜃樓”的奇特景象。再加上聞名天下的嶗山泉水,如“金液”、“靛缸灣”等,構成了嶗山獨具一格的自然景觀,如《齊記》所云:“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自古被稱為“神宅仙窟”、“海上仙山第一”。秦皇漢武都曾來此求仙。宋元以來,宮觀次第興建,最盛時達“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今尚存太清宮、太平宮、華樓宮等。這些建筑多為石壁瓦舍,簡樸無華,具有道家沖和恬淡的色彩。其中太清宮中的漢柏唐榆至今仍蓊郁蔥青。歷代名道如邱處機、張三豐,文人李白、蘇軾、蒲松齡等都曾來山中-或漫游,多有題刻吟詠,為奇麗的山水增添了幾分文秀。

山東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十四

山東是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省市,很多游客的喜歡去山東去旅游,導游在介紹山東的景點時,要詳細介紹景點的特色給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東旅游景點

導游詞

,歡迎參考!

南山公園位于煙臺市南部,坐落于海拔百余米的山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仰望南山,層巒疊嶂,俯瞰北海,水天一色,自然景色迷人。早在1934年就因此處規模盛大的梨花盛會而得“煙臺市第一游覽公園”之美名。

南山公園占地20xx余畝,有公園區、花卉區、動物園、森林區和兒童游樂場五個主要分區,是煙臺市主要的旅游、休閑景點,每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萬。

公園區主要有人工湖、棲云閣、憩園等景點。節假日,約上親朋好友三五人,到人工湖上泛舟,已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休閑方式。登上棲云閣,憑欄遠眺,觀山色、眺海景,大有“碧海青山來眼底都是秀色,詩情畫意涌胸中盡成佳吟”之感,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花卉區有盆景園、玫瑰園、牡丹園等幾個區,四季鮮花不斷,繁花似錦。公園與美國圣迭哥市友好合作而建的玫瑰園,內有各種珍奇的異國玫瑰,花開時節,姹紫嫣紅、爭奇斗艷。

動物園內有80多種動物,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0多種。目前公園已成功進行了多種動物的繁殖,包括東北虎、獅、熊、河馬、孔雀、駱駝、狼、梅花鹿、馬等。

森林區有植物近3萬株,各類草坪9000平方米,有著絢麗多姿的森林景觀和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為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兒童游樂場是孩子們歡樂的海洋,各種或有趣、或刺激、或益智的游戲,吸引著孩子們也吸引著童心未泯的大人們投入其中,尋找健康與快樂。

南山公園一年四季都會給你提供投入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場所。春天,你可以到牡丹園、玫瑰園來賞花,可以登上棲云閣觀山色遠眺,看雪后銀裝素裹的山巒,看波濤洶涌的大海,可以帶上孩子到動物園和森林里來,觀察動植物們怎樣過冬,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到南山公園來吧,帶上你的家人,帶上你的知心好友來吧,在這里你會度過一個輕松愉快的假日。

泰山古稱“岱宗”、“岱山”,世稱“東岳”,為“五岳之首”、“五岳獨尊”,位于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泰山以其有容乃大的氣魄將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地質地貌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泰山便被視為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征,也成為幾千年來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據史書記載,秦代以前曾有72位帝王到泰山祭告天地,秦以后又相繼有12位皇帝來泰山封禪朝拜。泰山目前有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26處、寺廟58座、古遺址12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800余處,泰山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山形成于28億年前的太古代,地質年代久遠,有群峰拱岱、山水相依、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山系,“穩如泰山”、“重如泰山”即源于泰山獨特的地質特征。泰山現有百齡以上古樹名木18000多株,其中23株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20xx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成為世界文化、自然、地質三重遺產。

近年來,泰山景區秉承“愛護遺產,享受遺產,傳承遺產”的宗旨,牢固樹立“嚴格保護,永續利用,實現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樹立中華國山地位,打造四重世界遺產,把泰山建設成國際知名遺產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工作目標,“跳出泰山看泰山,放眼世界看泰山”,不斷強化泰山文化、自然、地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利用,以保護筑基石,以項目強后勁,以服務樹形象,以促銷引客源,全面推進了景區的科學發展。連續取得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座中國書法名山、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榜首、中國旅-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青年喜愛的旅游目的地、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等一系列高含金量品牌;連續兩屆排名“中華100大人文與生態名山口碑金榜”首位,榮膺“中華國山”特別美譽;先后與中國臺灣阿里山、日本富士山、韓國漢拿山締結為友好山,與巴西阿拉里皮世界地質公園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泰山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

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東南,西靠青島,東南兩面瀕臨黃海。面積386平方公里,嶗頂巨峰,海拔1,133米。既是中國道教名山,又是著名的避暑游覽勝地。

嶗山景區包括太清宮、太平宮、北九水、華樓宮、鶴山和嶗頂巨峰等景區與景點。奇峰怪石,滿山遍布,如獅子峰、綿羊石等。人稱峻山的石峰是“天然的花崗巖群雕”。由于臨海,山色海波相映,形成了紫霞云海乃至“海市蜃樓”的奇特景象。再加上聞名天下的嶗山泉水,如“金液”、“靛缸灣”等,構成了嶗山獨具一格的自然景觀,如《齊記》所云:“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自古被稱為“神宅仙窟”、“海上仙山第一”。秦皇漢武都曾來此求仙。宋元以來,宮觀次第興建,最盛時達“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今尚存太清宮、太平宮、華樓宮等。這些建筑多為石壁瓦舍,簡樸無華,具有道家沖和恬淡的色彩。其中太清宮中的漢柏唐榆至今仍蓊郁蔥青。歷代名道如邱處機、張三豐,文人李白、蘇軾、蒲松齡等都曾來山中-或漫游,多有題刻吟詠,為奇麗的山水增添了幾分文秀。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為護衛孔廟而建。明故城內分布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墻大部分被拆除。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廟東側,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

衍圣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

孔府占地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三路布局:東路即東學,建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孔府的主體部分在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后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樓、配樓、后六間等,最后為花園。

孔林本稱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葬于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后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東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魯相韓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門 一間,在東南又造齋宿一間,以吳初等若干戶供孔墓灑掃,當時的孔林“地不過一頃”。到南北朝高齊時,才植樹600株。宋代宣和年間,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儀。進入元文宗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凱主修了林墻,構筑了林門。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將孔林擴為3000畝的規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銀25300兩重修了各種門坊,并派專官守衛。據統計,自漢以來,歷代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增植樹株5次,擴充林地3次。整個孔林周圍垣墻長達7.25公里,墻高3米多,厚約5米,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孔林作為一處氏族墓地,20xx多年來葬埋從未間斷。在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內現已有樹10萬多株。相傳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魯人世世代代無能名者”,時至今日孔林內的一些樹株人們仍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其中柏、檜、柞、榆、槐、楷、樸、楓、楊、柳、檀雒離、女貞、五味、櫻花等各類大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參、靈芝等數百種植物,也依時爭榮??琢植焕⑹且蛔烊坏闹参飯@。“斷碑深樹里,無路可尋看”。在萬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儀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 外,林內尚有李東陽、嚴嵩、翁方鋼、何紹基、康有為等明清書法名家親筆題寫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碑林。

孔廟、孔府、孔林在山東曲阜市,是中國唯一規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孫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孔子(公元前551~前420xx年)是中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在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廟,每年祭祀 。漢代以后歷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讀經,對孔子也不斷追謚加封,同時擴大他的祠廟,孔廟的規模也越修越大。

規整的建筑,藝術的寶庫

現存孔廟占地327.5畝,建筑物466間,前后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筑,左右對稱,布局嚴謹,氣勢宏偉。前三進院落布置導向性建筑物,如門或牌坊。第四進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閣奎文閣,其中藏有歷代皇帝賞賜的圖書。第七進院落中有“杏壇”,據說是孔子生前講學處。孔廟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寬54米,進深34米。廊下有28根龍古柱,沒根石柱都用整塊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雙龍對舞,襯以云朵,山石、濤波,造型優美生動,是罕見的藝術瑰寶??讖R中還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畫像磚,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孔府是衙宅合一,園宅結合的范例

孔廟的東側是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占地200余畝,有房舍480余間。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 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頒發的圣旨,或處理家族內事務。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園,幽雅清新,布局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也是園宅結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貴。

孔林是延續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稱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門外,占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墻長達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孫們的家族墓地??琢謨劝貦u夾道,進入孔林要經過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過石牌坊、石橋、甬道、到達孔子墓前。孔子的墳墓封土高6米,墓東是孔子之子孔鯉和他的孫子孔伋 的墳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還存有石雕的華表、石人、石獸。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當時-爵位的品級設置的,整個孔林延用2520xx年,內有墳冢 十余萬座。其延續時間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

這里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這里是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的國恥地,這里是慘遭英國殖民統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劉公島承載著太多的歷史積淀。

1985年,封閉了近半個世紀的軍事0劉公島,裹挾這大海的熱情,向世界張開美麗的懷抱。歷經20xx年風雨洗禮,新世紀的劉公島已成為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和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文

劉公島上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又有漢代劉公、劉母的動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等大量文物古跡,還有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眾多歐式建筑。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修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累計投資近億元,重點搶修恢復了海軍公所、龍王廟、丁汝昌寓所、東泓炮臺、旗頂山炮臺、水師學堂等遺跡、遺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記錄檔案,樹立了保護標志,征集文物和資料數千件,其中濟遠艦前雙主炮堪稱鎮館之寶。劉公島博覽園通過深入挖掘劉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戰爭等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向游客展開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歷史畫卷,成為人們感悟悲壯歷史、憑吊甲午英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

風光

劉公島自然風光秀美,遠眺松濤翠柏,郁郁蔥蔥,近觀鹿群結隊,鳥語花香,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

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灘綿延,水清沙潔。聽濤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臨水,飽覽壯麗景色,令人心曠神怡。4000畝森林中,烏桕、龍柏、樸樹等70多鐘林木、50多鐘花草郁郁蔥蔥,200多頭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種鳥獸棲息林中,構成一道立體的、流動的風景。20xx年來,在提高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水平基礎上,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打造環境品牌,提升環境效應,劉公島以自然質樸、清新幽雅、特色鮮明、獨具韻味的生態景觀、旅游環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

誠信

誠信是風景名勝區的生命。景區在完善硬件設施的基礎上,推行目標責任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和首問負責制,并從抓好誠信教育入手,不斷健全監督約束機制,采用網格化管理模式,實行聯合巡查、現場辦公制度,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景區順利通過了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連續17個黃金周,景區未發生游客投訴事件,拾金不昧、救助傷病游客等好人好事層出不窮。誠信經營為景區負責,一心一意為游客著想,已成為每一個劉公島人的共識,也成為劉公島最為閃光的名片。

和諧

多年來,圍繞打造和諧景區的目標,劉公島始終圍繞吃、住、行、游、娛、購六大要素做文章,進一步加大對餐飲業的投入、管理力度,使 吹海風、品海鮮、賞海景變成游客的一種享受。充分利用島上居民的老宅、北洋海軍兵舍、炮臺掩體、英租時期建筑以及部隊廢棄的營房等,增設住宿設施,延長游客逗留時間,也正在有計劃的運作之中。開發具有劉公島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加大對旅行社的促銷力度,讓更多的游客在景區購物、在島上消費,被納入景區重點工作目標。充分利用北洋海軍、英租時期遺留的閑置房屋,增上北洋水師體驗訓練等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較強的項目,已成為景區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增長的劉公島,正不斷向世人展示著她獨特的魅力。

魅力

劉公島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意氣風發的劉公島人將堅持把“嚴格保護、有選擇恢復、適度開發”作為第一指針,把提高效益作為第一目標,把開拓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以人為本作為第一追求,著力打造“文化、環境、管理和服務”四大品牌,全力推進后山景區、博物館新館等一批重點工程,精心建設主題突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獨具特色的海權文化基地、人人向往的旅游度假基地,使劉公島真正成為千里幸福海岸的龍頭,成為國內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成為向世界展示人居威海魅力的靚麗窗口。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 污视频网站在线免费看 |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色色免费 |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 国产综合在线视频 | 成人免费播放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5 | 久久网免费视频 | 男女做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特黄一级毛片特黄 | 欧美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99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天天 | 亚洲天堂午夜 |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 亚洲播放器 | 97色老99久久九九爱精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欧美第五页 | 亚洲综合91| 天堂网视频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在线 | 在线播放成人高清免费视频 | 伊人国产在线播放 | 99毛片| 国产美女高清一级a毛片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同学 |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 午夜在线影院 |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 |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动态图 | 天天爽天天乐 | 午夜免费片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又爽又黄又不遮挡视频99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在线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