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萬能篇一
2、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3、人物賞析,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點、難點:
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并領會課文所表現得思想感情。
1、誦讀法:
古詩教學應著重體現朗讀,注意語氣、語速、節拍等,力求聲情并茂,深入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討論探究法:培養學生利用各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3、競賽法:針對七年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容易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木蘭詩》,在《樂府詩集》的帶領下,認識了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大家記得她是——花木蘭。這節課我們要來繼續了解她。
1、(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讀
1、圖片賞析(探討圖中木蘭之美?):
小結:木蘭是個內外兼修的女子,不僅外在美,而且還有內在美。
2、小組討論并歸納: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木蘭美在哪里?例如:
(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勤勞孝順。
1(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愿”——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p>
——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概。
(4)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不慕名利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機智、謹慎。
小結:——花木蘭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不慕名利、謹慎機敏。木蘭真的是集合了很多很多優良品質,不僅比男兒都強,還具有所有女性都有的傳統美德,勤勞﹑孝順﹑質樸,在作者筆下近乎是一個完美的女子形象。
(課堂活動)
千百年來,木蘭一直是深受中國人們尊敬的女性,因為她勇敢、質樸、勤勞,她的精神激勵了成千上萬中華兒女保家衛國。那么,在外國又如何呢?同樣,也有很多故事來講述木蘭。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在戰爭中可能有怎樣的故事呢?
可能受人欺凌,也可能被發現是女兒身······
2、木蘭回到家鄉后恢復女裝,伙伴們吃驚,朝廷知道后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可能重賞,可能重罰······
(列舉大家熟知的女英雄圖片)
木蘭精神值得傳頌,現在讓我們懷著對木蘭的敬愛之情,一起再來背誦《木蘭詩》。
小學語文教案萬能篇二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理解寓意。
抓住青蛙與小鳥的主次對話,理解寓意。
多媒體課件
青蛙和小鳥爭吵了起來,聰明的同學們,你們是怎么想的呢?我們該怎樣向青蛙和小鳥講道理呢?這節課,繼續讀懂課文吧。
一、復習鞏固。
1、出示文中帶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2、讀一讀詞語。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談談讀懂的內容。
生甲:井底的青蛙不相信小鳥說的話。
生乙:小鳥告訴青蛙天無邊無際,青蛙說天不過井口大。
生丙:小鳥讓青蛙跳出井口來看看。
2、談談不懂的內容
(1)、“井沿”、“大話”、“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a、井沿:井的邊沿。b、大話:不真實的夸大事實的話。c、無邊無際:沒有邊際,形容非常大。
(2)、討論:到底誰錯了?
生:因為小鳥在天空自由地飛,了解天是無邊無際的;青蛙整天坐在井里,認為天只有井口大。
3、朗讀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讀中體驗:
a、用紙卷成筒看天空,了解青蛙的感受。
b、把頭探出窗外看天空,了解小鳥的感受。
三、師小結。
這篇課文通過生動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
四、拓展練習。
續編青蛙跳處井口的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萬能篇三
1、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重點: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突破方法:課前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的發展,課堂上運用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祖國發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
生自由談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詩指導
a小組分工,甲乙丙丁四個角色。
b四人合作朗讀詩文。
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討論每節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如: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飛。
莽莽:形容遼闊,無邊無際。
縈繞:縈回。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強悍:勇猛無所顧忌。
噩夢:可怕的夢。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文指更美好。
比翼聯翩:翅膀挨著翅膀(飛)
3、生交流每節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詩文表達著,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無比自豪,卻又責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四)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1、各組再分工,練習朗誦,準備比賽。
2、朗誦活動,各組上臺朗讀,可以一個小組朗誦一個小節來評比。
3、評比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板書:
中華少年
自豪驕傲
【同伴互評】本設計以朗讀為主,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去體會,沒有機械死板地講詩。在教學方式上,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的互相學習形成集體智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注重了小組學習的指導,將小組學習要做什么,清楚地羅列出來,讓小組學習變得有章可循,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注意朗讀方式的多樣化,并通過評比等激發朗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案萬能篇四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
2、學會寫字7個,會讀10個字、并能用生字組詞、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課前讓學生唱歌、
1、教師板書:影子、誰認識這個詞語? (影子)有誰注意過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樣的?
2、讓學生自由回答、
1、聽錄音范讀、
2、學生自讀,標出生字新詞、
3、指名試讀課文,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
1、出示小黑板的生字詞:(影子、揮揮手、蹦蹦跳跳、嘿、主人、小矮人、竟然、有趣、捉迷藏、 )
2、發揮班內小老師的優勢,教認生字、
1、讀一讀字音、
2、說一說記法:從結構,加偏旁、部首相加等方面幫助識記、
3、讓小部分學生到臺上來表演: (揮揮手、嘿、捉迷藏等動作)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我的影子有哪些變化呢?找出來再讀一讀,想一想、
2、小組交流自由朗讀的收獲、
3、選擇自己喜歡的讀課文的方式,把課文中最感興趣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4、教師帶學生到操場上,在太陽底下做各種手的動作,讓學生說說手的`影子的變化、
5、師:說說你們手的影子的變化、
生:接著笑著說:影子就像自己的小尾巴,你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
6、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影子變化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7、討論: “一路上,影子總跟著我,可是它為什么會變來變去呢?”
同學們,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一定會發現大自然是一個神奇,美麗的世界!你會從中發現許許多多的秘密呢!
小學語文教案萬能篇五
1. 學習本課12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認識冬季的物候特征,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餑餑生機和生活的情趣。
識字、寫字。
投影、生字卡、錄音帶。
主要師資。
課內:抄寫字詞、看圖說話。
課外:讀韻文、聽寫詞語。
二課時。
一. 情境導入
二.看圖說話學字詞
1. 冬天到了,天氣怎么樣?
(1) 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讓學生認讀:大雪、北風。
(3) 講詞卡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4)
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為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詞卡,認讀。
2. 天這樣冷,有些動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詞語?你認識嗎?
(1) 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蟒蛇、螞蟻、刺猬。
(3) “蟒蛇”你了解嗎?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
(1)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4) 教師介紹:臘梅、翠竹、蒼松不怕冷,被稱作“歲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們在干什么?
(1) 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5. 借助圖畫,看拼音讀詞語。自由讀、相互讀。齊讀。
四. 根據詞義歸類學韻文
1.
2. 分組討論。請四個大組推選一人來取詞卡,并按順序排列在黑板上,貼后以組為單位讀一讀。
3. 練讀韻文。
(1) 按要求歸類讀詞語。
(2) 多種形式練讀。
4. 去掉生字注音讀韻文。
5. 背誦韻文。看圖背誦,邊背邊想象畫面。
一. 檢查復習,鞏固舊知
1. 出示生字,指名讀。
2. 用“寒、流、滑、繩”口頭擴詞。
3. 背誦關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韻文,幫助學生積累。
二.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 認識新偏旁“羽”。
2. 學生看筆順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反饋檢查,說說“刺、蛇、寒、翠”的筆順。
4. 教師范寫難寫的字。
5. 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
6. 聽寫詞語,檢測效果。
四. 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語,看圖說話。(詞語用得約多越好)
小學語文教案萬能篇六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有關詩節。
3.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從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機,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珍惜之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讀題,說說你從中了解到什么。
2.再次讀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3.新年到底新在哪里?新年我們會干什么呢?讓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每一節詩給我們講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注意“淙”、“垛”的讀音。
2.開火車讀詩句,老師適時點撥容易讀錯的字和詩歌的主要內容。
1.學習1、2、3節。
(1)新年新在哪里呢?小聲自由讀這幾節。思考并勾畫有關詞句。
(2)交流,板書。
(3)對這些新鮮事物有什么不明白的嗎?在交流中注意引導學生感受春的氣息,感受一切都是新的,是多么富有生氣。
(4)感情朗讀這一節,同學互相評議,并相機指導有感情地誦讀。
2.學習第4節。
(1)新年,一切都是新的,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該如何把握這美好的、充滿希望的時光呢?齊讀第4節,并思考。
(2)學生交流讀書后的所得和感受。
(3)這一節中,你認為你還讀不明白的詩句是什么?
(4)理解“飛馳的列車,將載著我們奔向遠方”這句話。
(5)有計劃、有信心、有理想,我們的新年就是我們去實踐、去奮斗的起點,“有個好的開頭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讓我們如同詩中所說的那樣去做(再次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這一節詩)。
3.結合課后2題、3題學習第5節。
(1)“三百六十五片葉子”就是(三百六十五天),“葉葉青翠”就是指(每天的日子都是那般美好而富有生氣)。該如何珍惜這珍貴的日子呢?默讀最后一節。
(2)交流,引導學生體會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小結全詩,有感情地誦讀全詩。
1.朗誦全文。
2.試背1、2節詩。
3.說說自己新一年的新打算。
小學語文教案萬能篇七
1、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喜悅心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意思
3、理解“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4、默讀課文后,能說出課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段,能背誦課文。
1、教學重點:默讀課文第1段弄清敘述順序
2、教學難點:理解北國風光的雄偉壯麗和農諺:“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磁帶、錄音機、小黑板
:3課時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1、揭題,讀題
2、解題,瑞什么意思?
1、默讀
2、這是什么地方的大雪?是一場怎樣的大雪?為什么成之為瑞雪?
1、自學
2、檢查
a、指名分段讀課文
b、分析字形:凜、罩、蒙、巍、眉
c、辯字組詞
瑞()例()饅()
端()冽()漫()
d、解釋詞語
紛紛揚揚、白蒙蒙、茫茫、巍巍、一望無際、眉開眼笑、籠罩
e、寫出近義詞
凜冽、昏暗、分外、追逐
1、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
2、默讀課文后,能說出課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1、默讀,說說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3、這一段共幾句,分別寫什么?
4、4句中哪幾句寫下雪
5、哪些詞語寫出了雪大
6、下雪前刮風有哪些特點?
7、朗讀
1、指名讀
2、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象?
3、哪幾句具體描寫雪后的景象?找出來讀一讀
4、哪一句抒寫作者的感情?
a、指名讀
b、北國風光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哪些景物?
c、為什么說雪后的景色是雄偉壯麗的?
d、大雪不僅帶來了迷人的風光,還帶來了什么?
e、“好一派、好一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f、朗讀指導
1、齊讀1、2段
2、摘錄課文第1段中反映風大雪大的詞語
3、朗讀課文
1、體會喜降瑞雪后人們的喜悅心情
2、理解“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段,能背誦課文。
1、聽寫
2、課文第1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是怎樣按時間順序寫的?
1、默讀
2、這兩段分別寫誰?
3、老農和小孩的心情一樣嗎?同樣是喜悅,表現有什么不同?
理解眉開眼笑、連聲、清脆的笑聲、傳遍
4、老農和小孩高興的原因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a、指名讀農諺
b、理解
被比喻什么?三層被形容什么?
來年什么意思?枕著饅頭睡是怎樣的情景,形容什么?
前半句和后半句什么關系?
為什么“今年麥蓋三層被”,就會“來年枕著饅頭睡”?
5、指導朗讀
1、齊讀全文
2、為什么稱這場大雪是為瑞雪?
3、背誦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萬能篇八
1.使學生初步懂得:接觸社會,有目的查閱資料是獲取材料的重要來源。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和所的卡片資料及自己在閱讀和參觀訪問時所獲取的新鮮資料,介紹某種事物的方法。
3.借助練習,“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摘抄、制作、運用資料卡片的方法。
按順序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
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蘋果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稱世界四大水果,盡管如此,蘋果的種植史、生存條件、栽種地域和營養功效等人們往往知之甚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教材的資料,結合我們的參觀訪問以及到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以(蘋果家族)為題寫一,來向人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愛吃的蘋果。(板書:蘋果家族)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思考討論:
(1)這一次練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們本次習作可從哪幾方面去寫?
(3)課文對完成本次習作有何具體要求?
2.討論交流。
過渡談話:以上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學習我對本次習作練習的目的、內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這還不夠,同學們對的內容掌握得可能還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的每張卡片回答了習作練習中提出哪一個問題?
4.討論交流。
2.交流討論,并逐一分類補充到卡片中去。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以(蘋果家族)為題,按所提問的順序介紹蘋果。
2.交流習作內容。
(1)分小組互相練說。
(2)指名說。
(3)評議(鼓勵學生要大膽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資料,并提示學生要注意運用過渡語句)
3.獨立。
4.評議修改,布置學生以習作為藍本,準備做蘋果展銷會上的小推銷員。
習作3
常見品種
栽培史
蘋果家族生存條件
栽種區域
營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