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參加培訓課心得體會篇一
一、合理分組
在分組的問題上,我認為應采取異質分組,當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可根據學生和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也可根據固定座位來分、自由組合等,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但也有各自的不足,應考慮男女生的搭配,學生能力強弱的搭配,盡量減小小組間的差異,便于各小組之間的競爭,每小組人數一般以4--6人為宜。每小組的成員基本固定,但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需要將小組成員臨時組合。
二、合理分工
小組成員要明確職責,合理分工,安排好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明確各自要做些什么,怎樣做。經過一段時間后角色要輪換,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使每個學生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給予時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識和思想基礎。小組工作前讓學生通過讀書、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對所提出的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師給足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就有反復閱讀的機會,有認真思考的機會,有深入探究問題的機會。這一過程完成之后,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組內成員交流自主學習所得,談出各自疑惑之處。隨后進行合作閱讀,合作探究,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萬一還有不明之處,通過合作學習后的全班交流,教師的講評,問題自然會得到進一步的解決,這樣合作學習才不會出現“搭便車”現象,使所討論的問題更深一些。在出示討論題后,留給學生看題審題的空間,讓學生理解題意,誘導學生聯想、猜想,喚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還要特別關心后進生,鼓勵他們積極發言,大膽說出自己的意見,即使同答錯了,也要耐心引導,給予鼓勵和幫助。
四、積極參與
在學生開展合作與交流的時候,教師需要深入到小組中,了解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他們的解法,及時發現他們的失誤,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矯正,并能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個別學生或個別小組有獨到見解或出現創新性思維火花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學生的參與,教師的旁觀,而是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參與,教師可以把自己也當成小組中的一員參加到某個小組的學習中。由于教師及時加入學生討論,會使學生討論學習的熱情高漲,真正使合作學習的效用發揮出來。
只有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的進行小組工作,使其不斷充實,成為我們教學的常態,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健康地全面發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學習、多探索,提高小組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