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一
二期課改需要我們以整合的思想來實施新教材。 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 幼兒在前些階段的學習中,已經接觸和練習了數的形成、2、3、4的分合、組成等等。在此基礎上,中班下半學期年齡階段的孩子們可以學習5的組成,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依據二期課改的理念及新綱要的要求,通過創設相應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去探索、體驗理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并將自己獲得的知識用交流的方式表現出來。
學習6的組成。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及多維度思維能力。
花片、小樹、小動物圖片、紙盒、糖果、筆、紙、數字卡片等。
(一)湊數游戲:《蘋果和生梨》。
1、請1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玩湊數游戲。
2、春天的花園里有個數學王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數學王國找一找那些東西的數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來,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發現寫在紙上。
(二)幼兒分組操作。
1、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游戲。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三)幼兒交流討論。
2、幼兒各自介紹自己的發現。
(四)學習6的組成。
1、教師:今天小貓的一家也到數學王國來玩了,數一數有幾只貓?用數字幾來表示?看看它們長得都一樣嗎?引導幼兒從貓的大小、顏色、花紋、蝴蝶結來分。
3、教師歸納: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們合起來都是5送糖果。
我們小朋友本領真大,不但學會6的組成,還學會了記錄,現在我們一起準備好,開上小汽車和小貓們一起到數學王國去玩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數學王國到了,看看國王今天都準備了什么禮物?(各種糖果)
國王還準備了這么多糖果盒子,請我們小朋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裝6粒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幾粒紅色的糖果、幾粒蘭色的糖果、或幾粒黃色的糖果、幾粒綠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裝好以后你可以送給周圍的爸爸媽媽檢查一下,也可以給好朋友檢查一下,你對嗎?如果正確了就請你把糖帶回家,可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二
1、學習將數量為4的物品分成兩份,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2、認識、理解分合號和分合式,并用語言描述分合的過程和結果。
橘子圖片、記錄表若干,筆、兩面分別是紅、綠的圓片若干,有分合號的記錄紙若干。
一、“分橘子”游戲,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初步感知4的組成。引導語:老師想請小朋友把4個橘子分給爺爺奶奶,首先請小朋友數出4張橘子卡片,并在最上面的括號里寫上數字4,分一次并記一次,記的和分的要一樣,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二、幼兒展示記錄結果,師幼分享交流。
1、提問交流:你們把四個橘子分給爺爺奶奶,可以怎么分,有幾種分法?(要求幼兒看著自己的記錄卡回答,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2、引導幼兒表述:第一種方法是爺爺分到1個橘子,奶奶分到3個橘子,合起來是4個橘子。
三、用數字和分合號記錄分合結果
1、“”是分合號,表示分合的意思,可以讀成“4可以分成1和3”
2、師幼互動,分別填寫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來是4,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起來是4。
四、幼兒分組操作,進一步感知4的組成。
“翻圓片”游戲:分別從籃子里取出2,3,4個圓片,每次游戲時先把圓片按照同一種顏色排好,翻動前面一部分圓片,看看翻出的不同顏色圓片有幾個,寫上數字幾原來顏色的圓片又有幾個,也寫上數字。每次翻出的結果不能一樣,看看各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三
1、學習探索5的分合,知道5分成不同的2份有哪幾種。
2、運用分合經驗進行分合并用數字符號進行記錄。
數的組成卡 雙色圓片若干 作業紙和記錄紙活動重難點:
學習探索5的分合,知道5分成不同的2份有哪幾種。
運用分合經驗進行分合并用數字符號進行記錄。
一、游戲 導入
1、《碰球游戲》:小朋友我們來玩個《碰球游戲》并出示數卡4。
2、復習2、3、4組成你們知道2分成不同2份有幾種分法嗎?是怎么分的呢?教師出示2的組成卡。
同樣方法復習3、4的組成。
二、學習5的組成
1、今天讓大家猜猜5分成不同的2份有幾種分法?到底對不對,我們自己動手試著分一分。
幼兒取5個圓片,互相檢查看取得對不對。再讓幼兒觀察圓片的顏色。
2﹑ 幼兒玩撒圓片游戲。
小朋友請將手里的圓片輕輕撒在桌子上,在看有幾個是黃色、幾個是紅色,然后再按作業紙上要求記錄下來。
3、教師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撒圓片的結果,幼兒講述教師記錄,最后齊讀一遍。
4、給5的組成按順序排排隊。
小朋友請你們來給5的組成從小到大排排隊,誰排第一呢?幼兒操作
三、游戲《猜猜看》
教師:我手里拿5支鉛筆,分別放在兩只手里,藏起一只手,讓幼兒猜藏起幾支鉛筆。
幼兒回答集體檢查是否正確。
1、出示操作紙 教師講解示范第一幅圖,請小朋友開始操作。
2請做完的幼兒將作業送到老師這里來,集體檢查。
《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動體現了《綱要》精神,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同時還注重幼兒獨立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本次活動,教師通過《碰球》游戲來鞏固幼兒以前學過的知識,再以游戲導入到本次活動,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愿望。在學習5的組成新授部分,教師讓幼兒通過玩圓片自由探索5的組成。此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引導幼兒在玩中探索5的組成,并將玩的結果用語言表達,再用數字作記錄。在此環節中幼兒能積極參與,表現出一定的活動能力,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鍛煉。但在記錄時,有些幼兒需要幫助。在第三環節游戲《猜猜看》中,讓幼兒將剛獲得的經驗遷移到新的游戲中來,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幼兒的興致很高。最后環節幼兒操作,體現了人人參與,也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并且讓幼兒進一步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整個活動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以游戲貫穿始終讓幼兒在動動玩玩中輕松獲得經驗。但是在教學中由于我考慮不周且高估了幼兒的能力,在幼兒實際操作中出現困難,這讓我感到自身經驗的欠缺。在以后教學中我一定會考慮更仔細,同時加強研究,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四
1、積極參與探索8以內數的組成、加減、編題,運用數的組成、加減、編題、解決生活中碰到的難題。
2、感知數在活動中應用與趣味。
制作一本供幼兒看的大書(第1頁小兔哭了、第2頁樹林、第3頁小河木樁、第4頁小村莊、第5頁小兔的家、第6頁兔媽媽和禮物)上面結合8以內數的組成題目、8以內數的加減法題、編題的數字等)移動貼紙:小兔,各色水彩筆。
1、數學游戲:對數。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8可以分成5和幾?(按節奏拍手)
幼兒:老師、老師告訴你,8可以分成5和3,5和3和起來是8。(按節奏拍手)
教師可以隨意問8以內的數的組成,速度由慢變快。
2、出示大書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兔為什么哭了?”
“小兔迷路了,讓我們幫它找到家!”交待任務,必須按要求完成任務才能幫小兔找到家。
3、教師和幼兒一起看書,并完成任務。
(1)編題。
翻開大書第二頁:一條小河,攔住了小兔,河上有8個木樁,每個木樁上都有3個數字,如(4、3、7)(3、1、2)等,讓幼兒將3個數字編在同一道算式題中,如:4+3=7、3+4=7、7-3=4、7-4=3,當幼兒完成樹樁上的編題任務,小兔就踩在樹樁上順利的過小橋。(幼兒歡呼)
(2)加法計算。
翻開大書的第三頁:一片樹林,樹上掛滿了8以內的加減運算題,要求每位幼兒接龍似的完成算式題,如:3+4=5+1=(內容由淺入深)直到將所有的題目回答完,才演示小兔穿過障礙小樹林。(幼兒歡呼)
(3)涂色找小兔的家。
翻開大書第四頁:來到小村莊,有很多的.小房子,到底哪座是小兔的房子呢?將幼兒分成4小組,請幼兒根據零星的拼圖照片,把圖的顏色涂上與桌面上數一樣的顏色。將4組拼圖拼在一起就出現了小兔的房子。
(4)編圖拿禮物。(減法計算)
4、活動結尾:聽音樂和小兔一起跳個歡快的舞蹈。
在本班幼兒已經學過8以內的數的組成的基礎上,教師為了避免數學活動單一枯燥的形式,又結合大班幼兒有幫助他人的欲望的情感需要,所以設計了一起看一本大書的形式將所要復習的內容通過小兔迷路了的故事貫穿整個數學活動,通過多種游戲形式旨在增加活動的有趣性,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喜愛,樂于參加學習,并訓練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五
目標:
1、學習、理解“6”的組成,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準備:背景圖一張,貼絨教具:小鴨子6個,數字卡:“1——6”若干,一袋糖果,玩具熊一個。學具:糖果與盤子,數字卡“1——5”每人一套,操作卡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抱著小熊開著汽車進課室。
師:(出示小熊)小朋友們下午好,小熊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可聽話了,而且還特別的聰明能干,于是,小熊特意開著汽車給小朋友送來了一袋好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小熊帶的是什么東西呢?請一位小朋友來摸摸,不要出聲,讓他悄悄告訴下一個小朋友,依次類推,最后,請最后一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
1、游戲:分糖果請每個小朋友給自己的盤子里放6個糖果。然后,用兩只手把這“6”顆糖拿在手里,有幾種拿法(強調兩只手里都必須有糖),大家都來試一試。請幼兒告訴老師是怎樣分的.?教師相應擺出“6”的分解式,重復的去掉。教師小結“6”的五種分解形式。然后演示并講解兩個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鞏固練習小熊說:中一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游戲1:“對口令”。小熊出示數字卡“1”,請幼兒拿出數字卡“5”,并念兒歌“你出1,我對5,1和5合起來就是6”。依次交換。
游戲2:“聽叫聲”。教師學一聲小貓叫,請幼兒學五聲小貓叫。依次交換小動物的叫聲。游戲3:“我們都是好朋友”。請每6個小朋友站成小圓形,邊手拉手走,邊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幼兒可以選擇站和蹲)6可以分成幾和幾?6可以分成x和x。(請一個幼兒說出)玩兩三遍。幼兒獨立操作。小熊說大家玩了這么久了,它想考一考小朋友。教師出示背景圖一張,請小朋友觀察,然后獨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今天,小熊和小朋友玩的非常開心,現在小熊該回家了,讓我們一起開汽車送小熊回家吧。在《開汽車》的音樂聲中,幼兒模仿開汽車的動作離開教室。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六
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3、培養學生數感。
(一)數數:
1、全班從38數到61
2、全班10個10個數,從10數到100
3、全班20個20個數,從20數到100
4、指名數數,注意過九的數。如:59下一個數是多少?或前一個數是多少?
5、教師擺小棒,問:“19加一根是多少?29加一根是多少?39呢?……”一直讓學生數下去。
(二)相同的數在不同數位所表示不同的意思:
師拿出計數器
問:“24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24里有2個十和4個一)
“那42又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42里有4個十和2個一)
“那么24里的2和42里的2有什么不同?”(24里的2表示2個十,而42里的2表示2個一)
“對!同樣的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如果2在百位上呢?(就表示2個百)
“恩!在個位上表示有幾個一,在十位上表示有幾個十,在百位上表示有幾個百。”
(三)會概數,培養學生數感:
體會100粒大米有多少,100根小棒有多少,那么50大概又有多少。你可以爍爍我們身邊存在的數嗎?(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如:100粒大米有多少?
100顆黃豆呢?
自己體會100張紙大概有多厚?50呢?
100個人大概有多少?
估計年齡等等。
身邊的數有很多,只要小朋友們善于觀察發現,就會知道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數學(數學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七
1、學習4的組成,知道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
2、學習用實物和數字表示這個過程
3、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并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4、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5、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一、集體活動
1、復習2、3的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2和3的組成,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2、學習4的組成
(1)教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4的組成。請小朋友來看一看。"
看一看:教師逐一在黑板上畫出四只桃子,引導幼兒把四只桃子分別放在下面兩個盤子里(用筆畫)
(4可以分成2和2、1和3、3和1)
(2)請個別幼兒上黑板操作(不會畫桃子的幼兒可以用圓來代替)
教師:"我們請某某小朋友把黑板上的四只桃子分放到下面兩只盤子里,其他小朋友做小評委,看看他有沒有分對?"
(3)老師引導幼兒一起觀察操作情況,一起學用完整地話講述分解的圖。
教師:"我們來看看剛才小朋友分的蘋果對不對?誰能用分合式表示分桃子的事?"
(4)(教師出示帶有四個小圓片的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分解四個小圓片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怎么分蘋果了,老師現在把蘋果換成了小圓片,有誰會分?"
(5)請個別幼兒來做數學4的分解,其他幼兒一起驗證是否正確。
二、個別操作
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知道分桃子時下面要畫桃子而不能用數字來代替,下面有幾條線就是有幾種方法。分解數字時下面就要用數字來表示。
教師:"請小朋友把練習冊打開到第25頁,完成4的分解組成及加減法"
教師:"做加減法時,題目的要求是:右邊每個盤里原來有4個桃子。小動物們分別拿走了幾個?還剩幾個?聽清楚題目,想好了再做。"
三、評價幼兒的操作情況
1、對上課認真聽講并獨立完成作業的小朋友予以表揚。
2、對能力較弱的幼兒再進行重點指導,直到弄明白為止。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學習4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兔子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的情節,使數學貼近于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2、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4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系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八
1、學習用數字記錄分解的結果,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
2、學習正確書寫數字6。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
活動難點:學習用數字記錄分解的結果。
六面小旗,兩團橡皮泥,每人一套1—6的數字卡片,筆
一、講解演示,把6面小旗分成兩個不同的部分數。
請幼兒個別演示,并根據分成的兩個部分數量,說出6面小旗分成了幾面和幾面。然后教師指兩團橡皮泥上的小旗,讓幼兒說出6面小旗分成了幾面和幾面,可以用數字幾和幾來表示,全體小朋友找出相應的數字,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分合式。
3、教師把一團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團橡皮泥上的小旗交換位置,并寫出分合式,請幼兒找一找,兩個分合式什么地方相同和不同。
小結:分成的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4、同上形式,練習其他幾種分的方法。
二、練習6的組成和書寫數字6。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們已經學習過了《5以內各數的組成》,對于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日常的教學中發現,平時執教這樣的活動所運用的教育過程與手段都注重記憶與訓練,于是在選材后思考:如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游戲覆蓋傳統的記憶和訓練。不要花哨要實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動中時刻遵循著這個原則。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九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3、4的組成,知道把3分成兩份有2種份法,知道把4分成兩份有3種份法。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3、在游戲中學習3、4的組成,發展動手能力及觀察思維能力。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十
1、通過動手操作,知道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并滲透集合思想,使幼兒更具體看到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合起來是7。
2、了解兩部分可以互相交換位置,合起來還是7的規律。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1、貼絨教具。
2、操作卡,雪花片,瓶蓋,作業單。
1、游戲:拍手問答。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
2、幼兒分組操作并記錄。
(1)分雪花片:取出7個雪花片,分到兩個盤子里。
(2)撒瓶蓋:取出7個瓶蓋,撒在桌上找出正面和反面。
(3)分花生:取出7個雪花片,分到兩個盤子里。
3、請每組幼兒講述并展示操作結果。
4、教師在黑板上演示7的組成過程,并記錄。
盤子里有7個蘋果,媽媽想把7個蘋果放在兩個盤子里,可以有幾種分法。請幼兒在黑板上擺出來,先后分成6和1,5和2,4和3,然后說明這三組數目的蘋果互換位置數量都是7只。
5、引導觀察分合式,發現并找出互換位置的.分合式。
6、教師講解作業單。
7、幼兒做練習冊。
8、講評作業,鼓勵幼兒。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十一
1課時
標:知識目標:認識水的組成
了解單質、化合物的區別
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
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
實驗討論法。
投影
歷史上,人們很長時間認為水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直到拉瓦錫實驗才認識到水的.組成。
一、水的組成:
[實驗3-1]: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學生歸納)
正極產生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可助燃,是氧氣)
負極產生能燃燒的氣體(能燃燒,是氫氣,)
正極和負極的氣體體積比為1:2
通電
水氫氣氧氣
電解水的實驗證明:
1、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2、水是水分子構成的;
3、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簡介氫氣的性質和驗純的方法。(學生閱讀p45內容)
二、物質的組成:
物質
閱讀:書p45資料
課堂練習:書p463、4;目標p26一;p27拓展訓練
作業1、課本p461-4
課后記:教學成功,實驗效果好。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教案篇十二
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
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一)數數:
1、全班從100倒數到1。
2、抽簽數數。
(二)數的組成:
3、學生看小棒,說數的組成。
4、學生看計數器,說數的.組成。
5、學生看數字卡片,說數的組成。
(三)讀數、寫數: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如:學生說“24,讀作二十四”
(四)課中小休,教師講童話故事《團結力量大》。
(五)書面練習:
1、想一想,在填數:
29、---、31、---、33、---、35、---、37
64、66、68、---、72、---、---、---、---
60、65、70、---、80、---、---、---、---
2、45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教學反思:
90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64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76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29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3、30讀作:八十六寫作:
45讀作:九十七寫作:
79讀作:六十寫作:
55讀作:一百寫作:
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課二
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
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3、培養學生數感。
(一)數數:
1、全班從38數到61
2、全班10個10個數,從10數到100
3、全班20個20個數,從20數到100
4、指名數數,注意過九的數。如:59下一個數是多少?或前一個數是多少?
5、教師擺小棒,問:“19加一根是多少?29加一根是多少?39呢?……”一直讓學生數下去。
(二)相同的數在不同數位所表示不同的意思:
師拿出計數器
問:“24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24里有2個十和4個一)
“那42又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42里有4個十和2個一)
“那么24里的2和42里的2有什么不同?”(24里的2表示2個十,而42里的2表示2個一)
“對!同樣的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如果2在百位上呢?(就表示2個百)
“恩!在個位上表示有幾個一,在十位上表示有幾個十,在百位上表示有幾個百。”
(三)會概數,培養學生數感:
體會100粒大米有多少,100根小棒有多少,那么50大概又有多少。你可以爍爍我們身邊存在的數嗎?(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如:100粒大米有多少?
100顆黃豆呢?
自己體會100張紙大概有多厚?50呢?
100個人大概有多少?
估計年齡等等。
(四)小結:
身邊的數有很多,只要小朋友們善于觀察發現,就會知道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數學(數學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