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一
能夠運用感官和工具,對紙的特點進行研究;
能夠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
能夠運用語言、文字等多種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進行交流。
知道紙的一般特性和常見用途,并能把紙的性質和用途聯系起來。
意識到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體驗與人合作的愉快。
一、初步確立什么是紙,了解紙的多樣性
1談話:同學們,今天你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紙,誰愿意到講臺前面給大家做一下介紹?
2學生介紹。
4學生討論,并把自己的問題填寫在資料卡上。
5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分析研究紙的不同特點
1提問: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呢?
2學生回答。(板書:觀察、實驗)
4學生討論、回答。
5講述:老師在教室后面為大家準備好了實驗所要用的紙和用具,請各小組根據所要研究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并填好實驗記錄表。
6學生實驗。
7小組匯報、交流研究成果。
8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了解了紙的不同特點,正是因為紙的這些不同特點,才產生了不同種類的紙和紙的不同用途。
三、學生上網查詢資料,了解有關紙的發明、制作、用途等內容
1談話:同學們,還有一些問題是用觀察、實驗的方法暫時無法解決的,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譬如,上網查詢就是很好的方法,老師已經把有關紙的資料搜集整理在學校的網站上,下面就請大家到網上去邊查詢邊完成資料卡片。
2學生上網查詢有關資料。
3講述:同學們通過上網查詢,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嗎?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嗎?
4學生匯報、交流收集的資料,同時補充完善自己的資料卡。
【注意】
(1)當學生交流到紙的歷史和發明時,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
(3)當學生交流到造紙時,對學生進行課后自制再生紙活動的指導。
附:課后調查表
一學期來,個人使用、消耗紙的情況:
大約要使用多少本書?
大約要使用多少本練習本?
其他紙張的使用情況又怎樣?
如果把一個學期使用的紙疊起來,大約有多高?
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統計出全班、全校紙張的使用情況。
最后統計這些紙要消耗多少樹木?
5教師小結:同學們,觀察、實驗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樣上網查詢資料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它將成為人類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紙的知識,希望你們繼續到網上去遨游,并把研究成果通過電子郵件告訴老師。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二
1.通過給小兔子喂食物,觀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
2.學習照顧、愛護小兔子。
1.在飼養角飼養幾只小兔子。各種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歡吃什么的墻飾背景。
形式:集體/小組
1。創設情境:小兔子餓了,需要小朋友給小兔子準備食物。
2。猜一猜:小兔子喜歡吃什么?選擇相應的實物卡片貼在墻飾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歡吃什么”部分。
3。帶小朋友到食堂為小兔子找食物,喂養兔子,觀察小兔子吃嗎?并根據觀察結果,將相應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墻飾上“小兔子喜歡吃”或“小兔子不喜歡吃”部分。
4。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每天帶食物來喂小兔子,觀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記錄和相互交流。
1.在教師的支持引導下,能夠持續喂養和觀察小兔子。
2.能夠了解兔子的食性,并樂于與教師、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動和發現。
3活動建議:
4.請家長注意引導、提醒、鼓勵幼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5.將禮貌寶寶的圖片張貼在圖書區中,引導幼兒經常觀察和講述,以豐富幼兒的表達能力,養成禮貌行為。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三
1.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一張“城市天氣預報圖”來幫助學生明確常見的天氣現象。圖上用各種天氣符號和表示溫度的數字,反映這一天全國各個地區的天氣情況。學生通過對這張圖的觀察,可以對常見的天氣現象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2.圖上的表示天氣現象的符號可采用粘貼的形式,在符號下面應寫上符號的名稱,便于學生認識這些天氣現象。
3.提問學生還知道那些天氣現象,以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天氣現象。
4.為每一組準備一套天氣符號,讓學生嘗試著給這些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5.(室外)觀察、描述今天的天氣現象--引導學生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
6.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回到教室后,將學生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
7.引導學生思考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或提問學生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使學生意識到天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8.在學生的科學記錄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氣時,可能只是一些毫無聯系的幾個簡單的詞語或句子。提示部分對學生描述天氣的方法的指導--將天氣特征與生活建立聯系,提高學生對天氣的認識水平。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提示,并應用提示的方法對自己的記錄進行改進,并把改進后的描述和同學交流。
1.初步感知可以從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
2.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1.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2.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
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
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1.用天氣符號標注城市天氣情況的中國地圖一張;
2.每組一套天氣符號卡片;
3.天氣現象歸類表格和關于天氣網狀圖各一份;
4.每個學生科學記錄本各一本。
2.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貼相應的天氣符號并寫上名稱。
3.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符號)
4.發給每一組一套天氣符號:請大家對這些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5.匯報交流。
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出示觀察要求:請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實小組長進行管理。
3.帶上科學記錄本和筆排隊到操場上分組進行觀察,教師巡視。(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
4.回到教室進行交流:請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觀察到天氣現象。
5.學生匯報,教師展示學生的記錄。
6.提問: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
8.帶讀提示語。
9.看明白了嗎?有不明白的請提問。
10.請你學著書本上的方法,在科學記錄本上為今天的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作一張“網狀圖”。
剛才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么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后天呢?一個月內我們杭州的天氣又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了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這里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四
1、從找尋薔薇花叢的食物關系開始,通過討論、分析活動,認識生態系統中的食物聯――食物鏈。
2、通過畫、找食物鏈,認識食物網,意識到食物網反映了群落和生態系統中動植物間復雜的食物能量交換關系。
3、經歷討論分析的活動過程,提高歸納綜合的思維能力,注意在討論分析活動中及時吸收別人的學習成果。
教學重點:
學會畫、找食物鏈,認識食物網,意識到食物網反映了群落和生態系統中動植物間復雜的食物能量交換關系。
教學難點:
畫、找食物鏈。
教學準備:
薔薇花叢的動植物卡片(背后粘有小磁釘)、學生用的活動手冊、跟食物鏈有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薔薇花叢的食物鏈
1、出示在薔薇花叢中我們發現的動植物卡片(圖或文字)。上節課我們在薔薇花叢中發現了許多動植物,有蚯蚓、蜜蜂、蚜蟲、瓢蟲、西瓜蟲、鳥等,根據學生的回答逐個出示動植物的卡片。
2、這些小動物它們吃什么?(薔薇、土壤里的腐殖質、小草等,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逐個出示這些卡片)
3、你能用箭頭表示它們之間的食物關系嗎?
一生上臺用箭頭直接在卡片之間畫出它們的食物關系,其余學生在自己活動手冊上用箭頭畫出它們之間的食物關系。
4、分析這條食物鏈。
(1)仔細看看上面的箭頭圖示,你有什么發現?生物之間這樣一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稱為食物鏈。
(2)認識生產者和消費者。
5、寫出薔薇花叢中的其他的食物鏈。
二、水田里的食物網
1、出示水田的圖片。水田里有許多動植物,我們來看看吧!課件出示水田里的生物,他們在水田里觀察到了哪些動植物?認識這些生物。
2、閱讀調查報告,看看他們畫出了哪些食物鏈。點擊出示箭頭。
3、他們還有哪些食物鏈沒有畫出來。你能補畫上去嗎?學生在自己的書本上試著畫出食物鏈。請一生說說沒有畫出的食物鏈,師點擊鼠標出示其余的食物鏈。
4、認識食物網。
回頭看看水田里的食物鏈,你們有什么新發現嗎?教師用課件隱去水田里的動植物圖片,留下這些箭頭。像這樣錯綜復雜呈網狀的食物鏈就組成了一個食物網。
三、課后拓展
1、森林里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2、你還能找出像水田、森林這樣的生態群落嗎?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五
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培養證據意識。
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
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鐵片、銹鐵、鐵銹、電路、磁鐵、錘子
很多的鐵制物品被銹掉了,影響了我們的使用,要控制鐵銹就要了解鐵銹。
2、取出鐵、銹鐵、鐵銹(刮下來的),仔細觀察回答,如何支持我們的看法?
3、引導思路:要看鐵銹是否是鐵,除了觀察等外,我們還要看鐵銹是否擁有鐵所具有的特性來驗證,尋找證據借鑒課本資料實驗探討填寫35頁表格。(指出:是對比實驗,注意可變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實驗注意點)
4、反饋交流探討結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發現說明你的看法的?
5、小結:我們通過觀察和敲擊、導電、磁鐵的吸引等實驗得到的結果都說明鐵
銹不是鐵,是鐵產生的一種新物質,那么就是一種化學變化。是鐵和誰發生的化學變化呢?這是我們控制鐵銹的關鍵。
1、教師提出問題:是鐵和誰發生的化學變化呢?也就是鐵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2、學生大膽討論猜測。
3、制定研究計劃。
4、交流研究計劃,相互質疑補充,(對研究命題作出指導,通過比較“鐵為什么生銹?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與具體學生單一猜想問題作出比較,指導問題選擇的可行性,人員分工等)
下周我們再上課的時候,相信同學們對鐵銹形成的研究會有不小的收獲,我們還可以獲取避免生銹的方法。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六
1、進一步增強對植物和動物特征進行探索的興趣,獲得對有生命的物體多樣性的認識。
2、經歷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動態觀察過程。
經歷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動態觀察過程。
貓、鴿、龜、青蛙、魚、蜻蜓等動物的圖片。學生準備各小組的觀察記錄。
教、學法觀察、討論、交流
1、引入
(1)回顧已往觀察過的動物。
(2)請學生說說平時見過的動物。
2、分小組對`選定的一種動物進行班級交流,適時展示收集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1)它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各個部分是什么樣的'?
(2)它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3)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
(4)這種動物的食物是什么?從哪里獲得食物?怎樣吃事物?它也排泄廢物嗎?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七
1.知道組成太陽系的星體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順序。
2.會收集資料,能對數據進行處理,從而認識了解太陽系。
3.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太陽系圖片,多媒體資料,八大行星數據表。
1.提問:哪位同學知道,太陽周圍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還有什么天體?
2.學生討論并自由回答。
3.談話:看來同學們對太陽系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陽周圍除了地球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天體圍著它轉動,這些天體都像地球一樣,本身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我們才能看到它們。這些天體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為了更清楚地認識太陽系行星成員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閱讀教材第40頁列舉的有關太陽系八行星的數據資料。
4.學生閱讀資料并討論各自的發現。
1.談話:結合剛才閱讀的數據資料和你討論過程中自己的發現,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順序是怎樣的?計算其他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水星與太陽距離的多少倍,把你們思考、計算、整理的結果記錄在課本第41頁的表格中。
2.學生整理數據資料,填寫相應表格內容。
3.匯報整理數據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提問:
(1)你能按距離太陽的近遠順序說一說圍繞太陽轉動的八大行星的名稱嗎?
(2)你有什么好辦法將它們記住?(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用你喜歡的方法記一記,然后我們來比一比誰的記憶力最棒。
(3)填寫教材第40頁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名稱。
(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九大行星的知識,愿意與老師、同學交流一下嗎?
4.提問: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哪一顆?體積最小的是哪一顆?
5.學生匯報,教師給予積極的肯定或鼓勵。
6.談話:按體積從大到小給八顆行星排個順序,并把這個順序記錄在教材第41頁的表格中。
7.學生填寫八顆行星大小排列順序后組織同學舉行簡要匯報,教師小結排序結果,統一大家認識。
9.學生自由提問。
10.談話:同學們的問題還真不少,現在我們把這些問題歸歸類,看看有哪些是同一類型的問題。
11.教師指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從
“矮行星知識”、“太陽系小天體知識”“太陽系天體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進行分類,并積極肯定學生科學的問題分類方法。
12.談話: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從“矮行星知識”、“太陽系小天體知識”“太陽系天體之間的關系”這些方面收集資料,為我們下節課編輯太陽系小報做準備。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簡要板書進行梳理,同時給予發言同學以正面的積極肯定。如果學生的發言中已經涉及到有關“太陽系小天體”——彗星的介紹,教師可以強調教材中也有類似的講述;如果學生沒有提到,教師還有必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42頁有關彗星的內容。
3.提問: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系是由哪些天體組成的嗎?
4.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太陽系的組成,教師適時地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評議,以完善并鞏固同學對太陽系組成的認識。
5.組織同學自行閱讀教材第42頁有關冥王星的小資料。
7.學生在班級內展開匯報交流,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相互間就各自觀點展開討論。如果學生有思考或表達的障礙,教師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引導或總結。無論是學生自行探討還是教師引導,在這里活動目的只有一個:讓同學們認識到科學研究的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正錯誤的精神,同時認識到科學認識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的。
1.提出制作以太陽系為主題的小報的要求,引導學生思考:“制作這樣的小報,可以選擇怎樣的專題?”
2.學生個別匯報各自打算,教師給予充分肯定,并視學生匯報的實際情況指導同學可以以“太陽系天體新信息”為專題,也可以以“人們探索太陽系天體歷程”為專題,還可以以“人類探索太陽系求真求是的精神”為專題。
3.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圍繞自己選定的專題,我們應該收集或選擇哪些資料和圖片豐富我們的小報?為了讓我們的小報特色更突出,在內容選取和形式編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學生小組討論商量后進行班級內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見或建議,以完善小報的制作前的設計工作。
5.組織學生按照既定計劃制作以太陽為主題的小報。
6.根據學生主題小報制作完成情況在課內或課外進行展示、介紹和評比。
文檔為doc格式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八
1、知道世界上的動物不僅身體構造不同,生活習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2、初步了解常見的6類動物分類方法:哺乳類、鳥類、魚類、昆蟲類、爬行類、兩棲類。
3、初步了解6類動物的主要特點。
4、能通過合作形式整理總結出動物的共同特征。培養小組分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尋找動物的共同特征。
根據觀察到的事實做出科學判斷。
教學用的6種典型動物圖片或標本。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從舊課引入。
(提供6種典型動物的圖片,引入教材第一段)
2、引發學生開展討論。
3、從討論活動中捕捉探究的問題。
1、回憶上一課的活動內容。
2、學生說說這6種動物的特點。
3、小組討論。
引發探究的興趣。
1、提供豐富的動物圖片。
2、說說為什么這樣找?這樣找的理由是什么?它們怎樣相似?
1、先找出一種與貓、鴿子、金魚、甲魚、青蛙、蜻蜓相似的動物。
2、分組將其他的動物分別歸類。
初步培養學生的分類科學素養。
1、將看法一致的動物分別列在表格中。
2、將看法不一致的動物羅列出來。
3、運用先前達成的共同特征來分析該種動物,如果看法達成一致則列入表格,如果不能達成一致,教師則提供進一步的資料(主要是形體特征和行為方面的)。
1、說說這樣處理的依據是什么?(初步抽象出共同特征)
2、各方面陳述自己的理由。
3、進一步抽象各類動物的共同特征,并為每類動物命名。
4、還有哪些動物和這6類動物都不相似?蝸牛是哪類動物呢?
初步培養學生根據事實作出判斷的能力。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
1、這些動物有哪些共同特點?
2、教師總結動物的共同特征。
1、小組討論。
2、交流,達成一致。
從找相似的動物實踐上升到理性的認識。
學生完成作業。
附板書設計:
2、形形色色的動物
和貓相似的動物:
和鴿子相似的動物:
和金魚相似的動物:
和甲魚相似的動物:
和青蛙相似的動物:
和蜻蜓相似的動物: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九
1.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收集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
2.能通過栽培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3.能指認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調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圖畫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二)科學知識:
1.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知道我們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
3.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1.能指認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2.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3.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概念發展:
1.不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2.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3.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探究能力:
1.能夠描述職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能夠調查植物的用途。
3.能用圖畫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圖片、自制“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圖”、布置學生收集、閱讀植物方面的資料和圖片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
師生互動的目的
教學反饋
集中話題
1.前面我們觀察了解了土壤。和土壤的聯系最密切的要數——?(各種各樣的植物)。
2.這個單元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各樣的植物。
3.板書課題
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植物的興趣。
探索和調查
植物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1.教師讓學生充分討論、說一說,感受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教師補充一些學生沒有說過的植物并小結:植物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教師及時點撥學生認識植物的各個部分名稱。
同學們對植物的各個部分的認識都很準確,如果請你畫一株完整的植物,會畫嗎?
評價時,引導學生從植物的六個器官方面進行評價。
認識植物對人類的多方面貢獻,感受植物與人類的和諧。
認識植物的局部。
引導學生用圖畫的方式描述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稱。
回顧和解釋
這一課學習的課題是《植物和我們》,植物和我們有哪些關系?
鼓勵學生說出這節課的收獲。主要從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貢獻等方面說。
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動物王國篇十
1、練習借助圓柱體向指定方向滾動物體,感知物體滾動的特性。
2、大膽地并有創造性的玩易拉罐。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紙棒、易拉罐、食物球、障礙物若干
一、熱身運動
播放《健康歌》,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運動。
教師鼓勵幼兒聽音樂節奏,大膽地、自由地做動作。
二、與小豬共同游戲
(1)、介紹小豬及趕小豬的工具,使幼兒了解游戲的對象。
(2)、請幼兒利用所提供的工具自由地游戲。
(3)、討論:a:你是怎樣與小豬玩游戲的?
b:你是怎樣讓你的小豬滾動起來的?
三、游戲《趕小豬喂食》
(1)、引出游戲,簡單說說游戲的玩法
(2)、請個別幼兒嘗試
幼兒嘗試時,教師鼓勵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的同時適時地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幼兒明確游戲的規則。
(3)、幼兒練習
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嘗試,在練習中提高操作的技能。
(4)、比賽
請幼兒自由組合成兩組進行比賽,并提醒幼兒在過獨木橋時注意安全。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利用工具把小豬送回家——滾進拱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