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一
一年一季的清明節明天就要到了。
早上我早早起床,梳洗好了之后便朗誦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上路了。在路上我看見很多人拿這小鐵锨、提著一大包“人民幣”“金元寶”之類的東西,懷著對先祖的敬意出發。
終于到了我們家的祖墳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邊燒黃紙邊和死去的先祖說說話。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這次掃墓,我感觸很深!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二
3月28日,我們新聞學校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安陽縣烈士陵園。
走進大門,正中間巍然聳立著一塊莊嚴的大理石砌成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我們在碑前列隊,而后走向左邊的烈士陵墓,神情肅穆地站好。祭奠活動開始了,大理石碑方向傳來一個聲音,講的是解放安陽西關是的情景:一個小戰士要去炸敵人的碉堡,他把炸藥埋好后,心里想:如果炸藥不響,再跑過來肯定來不及。于是,他點找了導火索,趴在很近的地方等著。過了一會兒,只聽“轟”地一聲巨響,碉堡被炸開了,但小戰士卻變得又聾又瞎,他喊道:“戰友們,沖啊!”最后,他在戰斗中英勇犧牲了。
最后,我們參觀了烈士紀念堂,里面有一些烈士用過的東西,比如說鞋、碗、牙刷等。
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報答烈士們。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三
“清明佳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是...
“清明佳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祭祀祖先和掃墓。當然我也不例外。
今天我早早的就起床了,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人掃墓。今天天空下著淅瀝瀝的小雨,可是也阻擋不了我們來祭祀先輩。我們足足來了四十多人那。
祭祀儀式馬上就開始了,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來為我們主持。我仔細一看,怎么那么熟悉,原來是我同學盧軒南的爺爺。盧爺爺宣布儀式正式開始,大概分為十項。首先,我們先按輩分分別排列站開。再由長輩們送上供品、上香、敬酒,最后我們一起鞠躬,表達我們的尊敬和懷念之情。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三老舅念祭文,三老舅戴上老花鏡,手拿紅紙寫的祭文,聲音高亢有力,講述了一些先輩們的美德事跡。
祭祀活動結束后,我感慨萬千。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清明節活動,我一定要秉承先輩們的美德,要行善事、進孝道。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四
今天是四月二日,距離人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還差一天。張校長決定高一師生到革命烈士陵園掃墓。
早晨,空氣格外的清新,太陽格外燦爛,仿佛在為我們增添生機。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踏著有些沉重的腳步出發了。
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革命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下。看著那聳立在英雄山上的墓碑和墓碑周圍的大理石雕像,我的心里想著:原來革命戰爭時期,有無數位革命烈士都為了革命事業都沖鋒陷陣,與敵人進行戰斗。他們有的手持***,向敵人發起猛烈的進攻;有的撲在沙袋后面,用***向敵人發射仇恨的子彈;有的沖了上去,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而人民正是因為有他們的保護,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掃墓開始了,聽著主持人說:“向革命烈士鞠躬,低頭默哀三分鐘。”我鄭重地低下頭,聽著哀樂,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們為了創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為革命拋頭顱、撒熱血、挺身而出的革命精神,默默地流下了熱淚。我們也應學習烈士的精神,學習時也應勤奮努力,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一份力。
默哀結束,我們又排著整齊的隊伍圍著革命烈士紀念碑走了一圈,我把一束鮮花放在烈士墓前,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然而離去的路上,我卻感慨良多,如果沒有許許多多革命烈士前赴后繼的英勇斗爭,抱著不怕犧牲的精神,跟敵人戰斗,我不會像今天這么輕松的站在這里,而是會向他們一樣,在幼小的年紀里,就扛起槍去跟敵人戰斗。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才對得起他們的鮮血,才對得起那犧牲的英雄。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五
今天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爸爸、媽媽、外婆和我一起去掃墓。
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相傳這個節日始于兩千五百年前的周代。它最初代表的是天氣轉暖,萬物復蘇,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機,一般在公歷四月五日前后。清明的節期很長,前后15天左右都能算是清明。距清明1~2天,歷史上有一個寒食節,同時清明這天又有掃墓的習俗。由于日期相近,久而久之,兩個節日便合二為一了。
我們掃墓的第一站是位于南寧市東北郊的白鶴嶺——這是一個傳統的老墓區,那里長眠著我的外曾祖父。上白鶴嶺要經過約5公里崎嶇不平的小山路。由于路面太窄,不能通汽車,我們只好徒步前往。上午11點,經過兩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真累啊!我們大家都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但這里春風拂面,放眼望去——四周花草茂盛,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又頓時感覺非常舒服。疲憊感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里地處市郊,比較偏僻、幽靜的樹林里,時不時還傳來鳥兒們那清脆的歌聲。樹上也掛滿了大大小小形狀各色的鳥巢,真可謂是鳥兒的天堂啊!林子里的一塊空地上,是一些老式的、土堆狀的墳墓。一個比較大的墳墓前,有一塊用褐色的大理石制的墓碑,上面刻著這樣幾個大字:先父文中漢之墓。他是我媽媽的爺爺。在碑文里,我還了解到他是一名革命烈士,解放前參加了地下黨革命工作,在龍州起義中英勇奮戰,壯烈犧牲,為國捐軀。我的親人中竟然還有這樣一位革命烈士,我為此感到無比自豪!外婆還跟我說,南寧人們公園烈士紀念碑也刻有他的名字。我們拿出一把把香,點燃香燭后,小心翼翼地插在墳前案臺。頓時煙霧四起,薄霧似地飄向遠方,好像要把這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帶出去告訴大家,同時又給這神秘的樹林又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然后,大家又擺上各種祭品,燒上紙錢,緬懷這位先輩,許上自己的愿望。我的愿望是: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快快樂樂。
掃墓的第二站是四廈嶺公墓,我親愛的外公就葬在這里。從南梧公路到墓園有約兩公里的山路。我們乘車經過十多分鐘的顛簸,終于到了墓園大門。四廈嶺墓園是南寧市較大的一個墓園。由于正值清明,來這里掃墓的人很多,人頭攢動,大人小孩們手里都拿著鮮花等各種祭品。在外婆的帶領下,我們很快找到了外公的墳墓。墓碑是一塊黑色的大理石,上面刻著:先父文福孫之墓。碑文中還介紹了外公的生卒年月以及子女情況。在孫字輩那一欄中也有我的名字。我拿出3個紙杯,擺在墳前案臺,為外公斟上了茶水,放上了面包做的“金豬”、“金雞”和“金魚”,然后插上一炷香后,外婆在那里低聲地自言自語,好像在和外公介紹這些年的情況,請他在天國放心,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接著,爸爸給帶來的鮮花一片片地掰開花瓣,分撒在墳前,同時許上美好的愿望。
清明掃墓,不僅代表了我們對先人的深深的懷念與哀思,同時更需要我們平日里,要記住先人的教導和事跡,通過先人的事跡來激勵我們奮發努力學習和工作,不辜負先人對我們的希望。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六
清明節這天,我回外婆家給我親愛的外公掃墓。
外公的墳墓并不是很遠,走過一大片的甘蔗地就到啦。外公對我很好,想到外公我很難過,帶了許多外公愛吃的東西,還問媽媽怎么不買輛“蘭博基尼”。
不只是佳節才思念親人,在這樣的清明時節,我也想念疼愛我的外公……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七
每年的4月4月,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好處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禮貌建設。學校舉行“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節掃墓”活動。
清明節一早,全校師生排著整齊的隊伍坐著車,舉著少先隊隊旗,來到老營革命烈士陵園,師生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下,向革命先烈門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少先隊員們應對鮮紅的隊旗,進行了群眾宣誓:“準備著,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誓詞在烈士紀念碑前久久地回蕩......
宣誓儀式上,同學和老師和老師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高舉旗幟,沿著他們沒有走完的路奮勇向前,讓星星火炬代代相傳。練好本領,增強素質,為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之后同學們討論了關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理解愛國主義教育,我想到:我們這天的幸福(完美)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下午3點多,掃墓活動結束了,同學們乘著車緩緩的回到學校,同學們也累了一整天,在車上許多同學都進入了美夢之中......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八
清明節的前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清明節掃墓。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校園,沿著柏油路,穿過鐵路大涵洞,不遠處就可以看到烈士陵園了。
路的右面是一個美麗的杏花園,杏花開滿了枝頭,遠遠看去像一片片淡粉色的祥云。路的左面綠樹成蔭,楊柳隨風擺動,拐彎處就是烈士陵園了。
雖然到處鳥語花香,春意盎然,可是我們的心情卻怎么也輕松不起來。因為這里長眠著烈士的英靈。
我們在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墓碑前,舉行了紀念烈士看行動的活動。
第一項,大哥哥大姐姐們舉拳宣誓:“我愿意參加中國青年團。第二項是小學生代表朗誦了一首詩。第三項,給新生帶紅領巾。我還被選成了代表給小學生們帶紅領巾,特別緊張。第四項,介紹烈士的革命故事。最后,我們隨著憂傷的樂曲,排著隊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輕輕地掛在墓前的樹枝上。
望著青松翠柏間的烈士墓,我心里默默地說:“烈士們,你們安息吧!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九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掃墓
日記
,供大家參閱!今天下午,天氣酷熱。一點多的時候,我和弟弟各抓著一袋紙花,爸爸拿著紙錢和食物,我們三個先上山去,媽媽和嬸嬸等一下才要到山上掃墓。
我們面前有兩條路,大家還是選了以前的路,媽媽和嬸嬸也從后面急急趕來了,生怕來不及。這些石頭高低不平,樹枝阻擋著大家道路,我差點兒掉下去了。
親戚們都來到了曾祖父的墓碑前,大家一起動手拔草,不一會兒,曾祖父的墓碑旁一干二凈了。這個時候,紙花一定能派上用場。我心里想。我和弟弟邊拿著紙花邊用雙面膠貼在上面,紙花的顏色多極了,有鮮艷的紅色,有似大海的藍色,還有和玉米一樣的黃色……紙花的樣子更是五花八門。我們大家都在土上插了幾根香,然后拜了拜。突然“轟”的一聲,許多小紙都從天空中輕悠悠地飄了下來,鞭炮聲響遍了整座大山。我們還去掃了曾祖母的墓,把紙錢統統燒掉了。
清明節又到了,天空中又飄起了紛紛揚揚的清明雨。怪不得杜牧大詩人會吟誦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祭奠亡靈的日子,清明節是緬懷逝者的日子,清明節是寄托哀思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全家顯得尤為隆重,因為我們都聚集在一起,要去鄉下拜祭去年剛剛去世的外公。
這一天,我們一行人來到鄉下,準備了一番后,我們就上山了。大人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拿著鏟子,有的提著籃子。他們臉色嚴肅,流露出哀思之情。我默默地跟在后面走著,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映入了我的眼簾,一簇簇、一叢叢,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開得那么熱烈,開得那么鮮艷,我想它們也在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死者的哀思吧!
爸爸和姨父從遠處鏟來了一些新土給添上,媽媽從籃子里拿出準備好的供品,一一擺放在墓前,并深情地說:“爸爸,我們來看你了。”然后開始燒紙錢了,媽媽今年買得紙錢特別多,我挑了一些面額大的:一千萬的、一億的、一百萬美金的……我希望外公在陰間過衣食無憂的生活。妹妹也不甘落后,一張張拼命地往火里扔。大姨一邊燒,一邊念念有詞:“爸爸,快來拿錢吧!希望你在天有靈保佑我們身體健康,保佑孩子們學業有成……”我也在外公墓前許下心愿:保佑我考上清華大學。紙錢燒完后,爸爸又用酒在墓前灑了一圈,我們每個人在墓前作揖。之后大家帶著沉重的心情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墓地。
雨又飄飄灑灑地飛舞起來,絲絲細雨好像在訴說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里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里,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弦的旋律:“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筑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個不愿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斗爭到最后一刻,流盡最后一滴鮮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我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后英靈。”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終于到來了。今天,我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我們來到了墓地,爺爺先把食物供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我和姐姐、妹妹幫爺爺的墓上貼上漿糊,再把紙花和紙錢貼上去,遠看,像大地穿上了一件五光十色的新衣,近看,像一朵朵美麗的傘。爸爸用鋤頭把雜草除去,再拿幾根煙插上去。我們一起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爸爸回老家和叔叔嬸嬸們一起去后山墓地給祖公奶奶掃墓。
后山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樸札村的西面。我們坐三輪摩托車二十多分鐘才到達。走進后山墓地,仿佛進入了仙境,那里林木蔥蔥、鳥語花香,一排排整齊潔凈的墓碑前,早巳站滿了先我們而來的人們。供臺上,擺滿了供品和鮮花,香火燎燒,鞭炮四起,人們在墓前肅然起敬,緬懷著仙去的親人。
我們很快就找到了祖公祖奶的墓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表、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后,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后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著祖公祖奶刻在墓碑里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仿佛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著他們慈愛的目光,聽著他們對我們的教誨......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不舍的離開了后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十
又到一年清明季,回家鄉看你,亦是帶著復雜的情愫。
陸陸續續的人來陵園悼念已故的親人,或是放聲大哭又或者是紅了眼眶。我站在離你如此近的地方,可是,我們之間,卻隔著那么長那么遠的距離。照片上的你依然有著慈愛滄桑的`面龐,根根銀發,半遮半掩,突然地,就流淚了。
我還記得,往年清明,我們兩個總是要去茶園摘茶。從路口到茶園,距離不短,那時的我還小,天性愛玩,而你腿腳不方便,走的特別慢,我嫌棄你沒用,就自顧自地丟下你自己快步走了。你看我自己走,一下子就急了起來,原本不太靈活的雙腿很想快步地跟上我的步子,卻只能慢慢挪動著雙腳。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便只能小心地往前挪一小步,甚至連一小步,你都走的很困難。我停下來看著你,我們之間不過十幾步的距離,很近,但我卻等了很久。
那時,你的臉上分明掛著焦急,一個趔趄,險些摔倒,卻還是固執地穩住步子朝我走來,像只笨拙的企鵝,我不免感到有些好笑。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心突然莫名地抽痛了起來。等你追上我的時候,已經是累的氣喘吁吁了,你大口大口地喘氣,還不忘數落我兩句:“我老啦,你走那么快,出了事怎么辦啊!”話音剛落,就不由分說地緊握住我的手,臉上的表情就像下定決心永不分開似的。我卻只是低著頭,慢慢地跟著你走。
每次摘茶葉的時候,你總是一副很認真的表情,拿起帶子熟練地摘起茶葉,說是要我帶回去泡茶喝的。我笑笑,你仍是自顧自地認真采摘,每一片茶葉,你都要挑嫩的,遇到顏色深的葉子,你總能迅速地淘汰之。整個過程你只允許我旁觀,摘完茶,還不忘幫我認真地拍衣服。你說,怕弄臟了我衣服怕我耍性子。而你自己呢,卻總是習慣地笑笑,看看沾著泥巴的褲子,什么也沒做。
回到院子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溫情時光。喝上你泡的一壺清茶,很香很香,帶著一股清新的味道。一家老小望著夕陽談天說笑,說起以前的艱難生活,那種感覺,真的美好。
記憶開始互相交錯,回到在醫院里見你最后一面。那時的你是重度昏迷,媽媽讓我握握你的手,我有些怕,但還是握了。你牢牢地握著我的手,昏迷中的你眉頭忽皺忽起,緊閉著雙眼,沒有血色的面龐讓人感到害怕。到了最后,你還是松開了我的手。我們隔得那么近,卻隔了那么長遠的距離。留給我的,只有仍泛著余溫的手心溫暖,還有最痛心的無聲再見。
太陽一點點落下去,天空中的霧,映出與光明的最后時刻。那么近的再見,揮別你,回想起被春水浸泡的往事,仍然帶著我孱若流水的思念。清明煎好的茶水,不復當年之味,而我等候的你,不會再來。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十一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去上墳。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我的媽媽叫醒,去給爺爺上墳。
奶奶把折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里,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爺爺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爺爺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折好的紙錢。奶奶拎著紙袋徑直地走向爺爺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著干凈的抹布在爺爺的墓碑上一邊擦拭著,一邊在說著什么,像是在跟爺爺敘家常。我看了很不了解,這樣說著爺爺能聽到嗎?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熏地飛向了爺爺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我的媽媽說:“班級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境。”可他們卻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爺爺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爺爺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十二
清明節那天,我們家一大早都起了床,我決定跟媽媽去山上掃墓(爸爸是與單位同事去南京等地方旅游去了)。
我們坐著舅舅的汽車去掃墓。一路上都是汽車和人,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汽車沒地方停放,還擠成一大片的黑壓壓的人群,連走都前進不了!哎!掃墓的人實在是太多啦!早知如此,還不如下午來呢!拜完媽媽的爺爺奶奶的墳墓,我們又去拜見媽媽的外公外婆的墳墓。但天公不作美,當我們還在山上的時候,忽然下起了毛毛細雨,還吹來一陣陣的風,結果把我凍得渾身發抖。這時,我突然想起唐朝詩人杜牧的那首名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爬了兩個山,還真夠累的。吃過午飯,當媽媽問我跟她還去不去掃第三個墓時,我連忙搖頭說:“no、no”。
在回家的路上,我竟然睡著了。看來,掃墓也是件挺累的'事情。但我眼里的掃墓人好像都不知道疲勞似的,他們的心里應該是充滿著對世故親人的懷念吧!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十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們照常回老家祭拜祖父。
陽光明媚,我們把祭品弄好之后,手拿鋤頭、鮮花走著陡峭的山路上了山,找到祖父的墳墓,我們肅然起敬。開始清理了!
我們把周圍的雜草用鋤頭清理掉,在墳上培上新土,插上嫩綠的“清明柳”,把親手采的鮮花放到墳墓周邊,把燒肉和糕餅放好,再把酒杯擺整齊,然后把香燭放好,把爆竹掛好,一切準備完畢。倒上燒酒,我們開始給燒祖父冥幣,接著,我們手拿著香,把它點燃,排好隊跟去世的祖父說說話,讓他在天國的那一邊過得快樂、安心。開始放爆竹了,一點火,“啪啪啪……”的爆竹響聲震耳如聾!
我們不得不把耳朵捂緊!
不知不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也得走了,明年的今天再見,我親愛的祖父!
我們在緬懷祖先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十四
今年的4月4日是我們祖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不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我家也不例外,趁著放假,我和父親、姑姑、祖母回去老家掃墓。
我們從家里拿了鋤頭、鐵鏟、刀、香、紙錢、供奉品,就出發了。我們家的祖墳在茂密的橡膠林里。所以我們必須得小心蟲子與蚊子的叮咬。還有那些橡膠樹的膠水。首先拿刀墳墓周圍的草,砍完草之后,就用鐵鏟挖土放在墳上,之后祖母叫我去挖草皮,而且我還要搬回來呢!
我看見祖母拿著幾柱香插在墳旁,把供奉品放在香旁,然后燒紙錢,我立馬跑過去,叫祖母拿一捆給我燒,紙錢燒光了,父親就放鞭炮了,一陣聲響過去后,鞭炮放完了,祖母和姑姑拿了紅油漆來描紅墓碑,描完了,我特意看看香滅了沒,等香燒完了,我們這才收拾東西回家。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十五
清明前夕,我到舅爺家給舅舅掃墓。
到家,我和姐姐、大姨拿著水果、蛋糕、紙錢到墓地祭奠親人。
到墓地,大姨和姐姐都哭,我看她們難受的樣子,我也忍不住流下眼淚。大姨先在墓地的前面畫大半個圓圈,然后拿出貢品放在墓前,又拿出紙錢,她一邊給舅舅說話一邊把紙錢點燃,還不停地哭著。我心想:舅舅是怎么死的?等儀式結束后,我問姐姐。她說:“我爸爸是一位很好、很優秀、很孝順的人。因一次車禍就無情的奪去他年僅34歲的生命。”說著,姐姐又哭。我也替她難過。
我希望人們尊重生命,處處注意安全。
清明節掃墓日記篇十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腸。
清明節又到了,今天我們家要去給過世的親人上墳,天氣陰沉沉的`,就像我們的心情一樣。下午兩點,我們出發了,我們來到親人的墳前點上蠟燭,獻上鮮花,點了一把香插在墳的四周。然后,拿出貢品放在墳前,有蘋果、蛋糕、餃子。我們蹲在墳前,給去世的親人一點一點地燒著紙錢,燒完的紙錢就像一只只黑蝴蝶一樣隨風飄起又落下,像是在為逝去的親人哀思。
清明時節我們上墳,寄托著對去世親人的思念,愿他們在天堂能看見我們團結和睦的一家人,而感到欣慰,也希望親人在天之靈能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