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兩位數除法教學反思篇一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安排的,先教學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再教學非整十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這節課是本單元的起點,學好這部分知識將為下面學習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o的除法打下基礎。 教材首先出示買鉛筆的場景圖,接著提出了兩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平均每個女孩買多少枝?先讓學生借助實物操作,解決第一個問題,理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系生活情境解決第二個問題,共同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接著介紹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和書寫格式,并重點討論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以進一步明確算理。教材通過由易到難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除的順序和商的書寫方法,并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兩人一共買了46枝鉛筆,平均每人買多少枝?
1、教學口算方法:
指名列式:462
師:結果是多少呢?借助小棒分一分
生獨立操作,指名交流分的過程及結果:
(1)每人先分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來是23枝。
(2)402=20(枝)
62=3(枝)
20+3=26(枝)
2、教學用豎式計算:
生獨立自學書本上豎式的書寫方法:
小組討論: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
1、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時由于部分學生應能應用已有知識計算出結果,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進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過讓學生擺小棒來理解。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探討出新知。因為動手操作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所以,通過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正是適應這一認知特點,學生只有在一些實際操作中才能逐步體會、理解形和數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愉快氛圍中獲取知識。
2、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時,我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觀察豎式并結合操作思考以下問題:(1)從哪一位開始算起(2)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3)豎式中的第二個4、6分別表示什么等問題,通過觀察、思考,應用已有知識(有余數除法的筆算方法)的遷移擺小棒的過程,很容易理解第二個4、6分別是怎么得來的,表示什么。
3.缺乏新舊知識點的對比
本次教學是以有余數除法筆算方法為基礎的,但兩個知識點之間又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以前學的有余數的除法是直接應用表內除法計算的,商都是一位數,而現在所學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則商是兩位數,不能直接應用表內除法進行計算,而要從十位開始算起。由于沒有讓學生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導致很多學生在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時,和以前的知識產生混淆。
兩位數除法教學反思篇二
雖然二年級的時候學習過《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但是對于三年級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學習起來仍然很吃力。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教師教得痛苦,學生學得痛苦”。
1、商的位置的確定:當練習中同時出現商可能是兩位數也有可能是三位數時,有些學生的錯誤率就比較高,有的明明被除數的百位不夠商,卻還要去商;有的確定十位商后,余數與個位合起來除,學生不知道商幾。
2、在試商的過程中不知道商幾。
3、在乘的過程中經常把商和想出來的整十數相乘。
4、學生第一次除后,減法不徹底(連續退位減法不熟練),導致后面計算出錯。
5、學生做題目時,余數忘寫,橫式答案抄錯。
學生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教師過高估計學生的已有知識,為了節約時間,來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情境,而拋棄了復習舊知。沒有對舊的喚醒,學習效果不理想,只能課內損失課外補。而其課堂計算訓練的量不夠,課堂上因一些情境讓計算時間流失。部分學生基礎不好,速度慢;部分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沒有參與探究活動中。
1、及時復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筆算,并將計算方法與“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相聯系,使學生體會到“商是兩位數”就需要試商兩次,就需要經歷兩次估商的過程。
2、教給同學們除法豎式的口訣:一想(把除數四舍五入想成整十數),二商,三乘(和原來的除數相乘),四減(注意連續退位)。
3、做好批改記錄,針對個別學生遇到困難或疑惑的地方給予一對一指導和幫助。
4、通過教材中的題組對比讓學生明確商的位置取決于被除數的大小。
5、匯集學生錯誤,全班會診“找錯”。通過反例讓學生尋找錯誤,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思考方法,形成計算策略。
兩位數除法教學反思篇三
在前兩節課的基礎上,今天我教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本課內容的教學知識目標是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在獨立探索的過程中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試商的方法,會用“四舍五入”法進行試商。
在教學新課時,我通過課本主題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出了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列出算式。下面就是如何引導學生主動的試商問題了。我利用沈重予老師對我的提示,將試商的教學和方法分五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按教材提示嘗試計算192÷32,初步體會試商方法。例題在列出算式后,告訴學生“32接近30,把32看作30來試商”。并在豎式中除數的上面寫出“30”,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192÷32的計算。在這一步的教學中要注意兩點:
(2)商“6”必須和除數32相乘,不能和30相乘。第二步,讓學生通過驗算證實這樣的試商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第三步是“試一試”,讓學生獨立計算192÷39,被除數192不變,除數從32變成39,引導學生主動地把39看成40試商,再次經歷把除數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數試商的過程,體會試商方法。第四步,讓學生回顧例題和“試一試”的試商,初步總結“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怎樣試商”。第五步,在“想想做做”里安排說試商方法的練習,促進方法的內化。
在教學中,我只通過一部分必要的點撥和提出一些挑戰性的問題,沒有更多的說教,反而學生在我講的每一步時,都自信地說:“我們自己能行!”雖然,在課堂作業仍出現類似“商6跟30相乘”的現象,我認為這對小部分孩子來說需要一個過程,他們會通過晚上的練習及明天的練習課,證明他們也能行!
兩位數除法教學反思篇四
這節課是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的第一課時的口算和估算。教學重難點是通過自主探究學會口算、估算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估算。經過今天的課堂實踐,對于這節課我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接下來,我就談談自己對這堂課得反思。
一、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中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所以我便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我和學生在操場上玩耍以及我們操場的跑道的情景,因為圖片是我們的學校和我們班學生的照片,所以學生的興趣一下子上來了,整個過程主動而熱烈。
二、提倡自主、合作學習
在中年級的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新授過程中,我便讓學生先動腦思考,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然后思考840÷40=21是怎么算出來的?通過比較,全班交流,找出最簡便的方法。緊接著,為了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我采用了推火車的形式營造了活潑的練習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課堂上我提倡算法的多樣化,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學習口算的過程中,無論是用想乘法算除法,還是把除法轉化為一位數的除法(把被除數和除數末尾的一個0同時去掉),對后面的學習都是有用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口算。在學習估算的過程中,只要符合“湊整、接近、好算”六字原則都是可以的,所以學生估算的方法是多樣化的。在學習624÷23的時候,學生可以把624看做600,把23看做20;也可以把624看做620,把23看做20.因為方法多樣化,所以學生學的也比較輕松。
四、存在的問題
本節課雖然講完了,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老師的數學語言不夠規范,沒有給學生很好的示范。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兩位數除法教學反思篇五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一位數)以及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初學容易出現商的書寫位置的錯誤,它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難點。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1)通過復習,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了準備。課一開始,我進行了口算和筆算練習,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注意讓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先估算后嘗試計算,然后交流,層層推進。
(3)豎式計算教學在加強算理教學的基礎上,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不過,雖然本節課顯得樸實、扎實,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在復習筆算和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后,沒有讓學生總結一下應注意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學生避免不應犯的錯誤。
(2)在探究算理時,由于我引導不到位,如果學生說18表示180時,我及時引導表示18個什么,就不用費那么多時間學生卻說不出了,這樣就有了練習的時間,不至于教學效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反饋,造成這節課的不完整了。
(3)在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時,我由于心急,沒給學生留夠足夠的思考空間,而是打斷了學生找下一位學生回答。這樣可能會打擊有些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今后,在備課時要找準每堂課要求掌握的基本點,圍繞基本點備足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措施,這樣就不至于出現某一環節出問題而影響整體計劃,完不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情況。
文檔為doc格式
兩位數除法教學反思篇六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學反思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在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以及除法的驗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因而本節課的教學需要對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做一個簡單的復習,以及對除法的驗算方法做一個簡單的回顧,為本節課的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
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嘗試用豎式進行計算,老師參與到小組的合作交流中去,對同學們的筆算的過程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注重強調:首位余下1個十,接下去該如何計算呢,啟發學生思考,說出計算方法,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豎式的書寫要給學生講清楚如何規范書寫,相同的數位要對齊,通過提問:如何檢驗剛才我們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呢?引導學生要進行驗算。
通過驗算來檢驗自己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兩位數除法教學反思篇七
1.學生對于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口算掌握得還好,基本上都能很快地、正確地得出答案。但是一些學生對于被除數不是整十數或整百數的計算有一些問題,特別是碰到有余數的'除法,就會犯一些錯誤。需要加強訓練,特別是豎式計算。
2.本節課的主要問題在于一部分學生商的位置不能寫正確,也有商乘除數有誤的。
這充分說明教學只關心學生的自主探索、主動思考而忽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是不行的,對于學生的一些基礎知識教師必須要抓牢抓實,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一些口算訓練成為必然,并且這種口算題的設置要有層次,從簡到繁,圍繞學生本學期所學知識逐步深入。
兩位數除法教學反思篇八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1)通過復習,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了準備。課一開始,我進行了口算和筆算練習,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注意讓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先估算后嘗試計算,然后交流,層層推進。
(3)豎式計算教學在加強算理教學的基礎上,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不過,雖然本節課顯得樸實、扎實,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在復習筆算和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后,沒有讓學生總結一下應注意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學生避免不應犯的錯誤。
(2)在探究算理時,由于我引導不到位,如果學生說18表示180時,我及時引導表示18個什么,就不用費那么多時間學生卻說不出了,這樣就有了練習的時間,不至于教學效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反饋,造成這節課的不完整了。
(3)在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時,我由于心急,沒給學生留夠足夠的思考空間,而是打斷了學生找下一位學生回答。這樣可能會打擊有些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今后,在備課時要找準每堂課要求掌握的基本點,圍繞基本點備足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措施,這樣就不至于出現某一環節出問題而影響整體計劃,完不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情況。